治理结构特征论文-任亮,孔伟

治理结构特征论文-任亮,孔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治理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京津冀,文化协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现代化

治理结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任亮,孔伟[1](2019)在《京津冀文化协同治理体系的结构、特征及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经济协同更是文化协同。而文化协同发展需要通过文化协同治理来实现,文化协同治理则基于京津冀文化协同治理体系的构建。京津冀文化协同治理体系由主体、客体和方式系统构成,治理体系多元化。治理体系的策略应涵盖政府、市场和社会叁个层面。(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孙浩,杨治辉[2](2019)在《生态治理的空间联动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2008—2016年的相关数据,在DEA交叉模型的框架下探究省份间生态治理的相互作用,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我国各省份间生态治理的联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生态治理网络存在着明显的联动性与溢出性,逐步实现从沿海地区向内地的扩展,形成"点到线再到面"的分布格局;我国东中部存在着较为显着的派系结构,而西部与东北部分派现象却不显着;省份间的邻近关系在被削弱,空间联系则在加强,而且省份间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省份绿化情况以及能源的消费是影响生态治理空间联动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18期)

吴蒙[3](2019)在《我国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的提升不仅事关人民的蓝天幸福感,更是落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空间关联强度,并通过空间联系制图直观考察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再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空间关联特征分析所得结论。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及其空间联系总量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治理绩效最低,空间联系总量整体呈自北向南、由东向西的空间递减特征;我国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呈现出空间溢出效应与潜在的标尺竞争效应,具有空间圈层结构与多中心治理空间格局;我国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定性不高,整体呈现出"重点核心+多个次核心+边缘地区"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国家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空间关联网络体系,通过管理机制创新促进城市群尺度上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的协同提升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环境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于杨,尚莉丽,冯亚娟[4](2019)在《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二级学院治理结构模式、特征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二级学院治理结构因学院内部组织建构逻辑不同,可归纳为"主导型"治理结构模式与"合作型"治理结构模式。虽然两类学院治理结构模式具有差异性,但是它们在学院治理理念设计、学院治理环境优化、学院治理结构建设、学院治理过程规范等方面具有共性。美国世界一流大学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的理念与实践,对我国高校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治理结构、提升学院综合治理能力、助力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复旦教育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杨柳,万江红[5](2019)在《家庭农场的雇佣合约:结构、特征及其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合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了现阶段家庭农场雇佣合约的结构,发现农场主嵌入农场生产管理的程度导致了农场主对农场内部经营管理信息的掌握程度呈现差异性,这种差异进一步形塑了农场的不同雇工特征。通过进一步梳理信息不对称和农业经济自身的特点,本文发现不同的家庭农场在面临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时,试图通过调整雇佣合约的结构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改善合约的缔结和治理状况。为了追求不完全合约的事前和事后效率,家庭农场通过熟人的网络关系、强化的私人关系、隐形的竞争关系等方式来实现"以关系治理合约",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家庭农场的生产和管理。对于家庭农场而言,这种"以关系治理合约"得以实践的基础是乡土社会中农场主与雇工之间特有的信息结构。(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锁利铭,阚艳秋[6](2019)在《大气污染政府间协同治理组织的结构要素与网络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污染具有扩散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地区的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协同治理组织成为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工作,并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组织。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这些组织的特征是区域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协同组织是通过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正式机构连接而成,具有网络特征的倾向,故以Provan提出的共享型(SG)、领导型(NLO)和行政型(NAO)叁种网络治理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Ansell合作治理框架提出识别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组织结构的模型,并以我国实际组织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组织并非与叁种网络治理模式完全对应,故分为联席类、牵头类和支持类叁种组织。联席类组织适合于合作基础较好的关联区域,对应具有联合性质的组织;牵头类组织适合于范围中等且成员异质性高的关联区域,对应具有领导、指挥和协调性质的组织;支持类组织适合于规模较大且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关联区域,对应具有成员多元化或领导性质的组织。(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肖青山[7](2019)在《《公司法》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治理结构之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公司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规制,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其本质属于法人,其当前在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着机构设置尚不完整、治理机构成员代表性不够、其他主体参与治理不多等问题,有必要借鉴《公司法》法人治理制度之规定,通过健全治理机构,确保形成有效监督格局;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治理机构成员的代表性;尊重各方利益,确保各主体的治理参与权等措施来予以优化。(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47期)

单菲菲[8](2019)在《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未来进路——L社区的十年追踪研究(2008-2018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治理是新时代中国改革的目标与关键内容,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着力点。在城市社区中,多民族社区由于异质性突出对实现治理有更迫切的需求与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从社区治理结构的角度切入,选取兰州市L社区为案例,通过对该社区2008年、2018年的田野调查,归纳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特征,以便为进一步推进此类社区实现治理提出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在治理语境影响下,城市多民族社区参与治理的组织已趋于多元,但社区居民一直游离于社区治理之外,参与治理的组织呈现出弱网络合作关系,制度与资源影响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未来在社区治理主体培育方面,突破的重点是居民参与;为形成多民族社区内各参与组织实质性的合作关系,需加强制度供给和提升组织的资源汲取及互给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05期)

何月美,邹永广[9](2019)在《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网络结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境内外各类旅游突发事件频发,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治理是亟待深入探索的难题。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择取8个省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应急组织成员单位的资料数据,测算并分析了我国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组织的合作网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由64个成员组成的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合作网络凝聚力较高。(2)不同单位(部门)之间网络中心性相差较大。其中,旅游局、公安厅(局)、卫生计委(厅/局)、交通委(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5个成员的网络中心性最强,且在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最为常见。(3)旅游局、公安厅(局)、卫生计委(厅/局)、交通委(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台湾事务办公室这6个单位(部门)拥有的结构洞最多,在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网络中具有掌握信息和控制信息流通的优势。(4)依据节点属性与应急处置能力的差异,旅游突发事件的各个应急成员可以划分为核心部门和边缘部门。结合各个成员的应急能力与旅游突发事件演化阶段的特点,文章提出旅游突发事件的公共治理路径。为更好地改善和提升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效率,需要优化部门间的合作组织体制、形成有序的部门合作机制、健全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以及建立合作约束与激励机制,形成旅游突发事件合作公共治理模式。(本文来源于《旅游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洪业应[10](2019)在《贵州省农村贫困结构特征及反贫困治理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FGT指数科学测度贵州省农村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从整体性、阶段性和区域分布3个方面揭示了贵州省农村贫困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农村贫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贫困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然而,当前贵州省仍有14个深度贫困县,主要呈现出重点区域连片带状分布。针对此现象,提出着力强化工作抓手,提升扶贫开发政策的契合度,着力强化创新手段,推动扶贫开发的信息化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治理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基于2008—2016年的相关数据,在DEA交叉模型的框架下探究省份间生态治理的相互作用,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我国各省份间生态治理的联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生态治理网络存在着明显的联动性与溢出性,逐步实现从沿海地区向内地的扩展,形成"点到线再到面"的分布格局;我国东中部存在着较为显着的派系结构,而西部与东北部分派现象却不显着;省份间的邻近关系在被削弱,空间联系则在加强,而且省份间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省份绿化情况以及能源的消费是影响生态治理空间联动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治理结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任亮,孔伟.京津冀文化协同治理体系的结构、特征及策略[J].河北学刊.2019

[2].孙浩,杨治辉.生态治理的空间联动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

[3].吴蒙.我国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J].环境经济研究.2019

[4].于杨,尚莉丽,冯亚娟.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二级学院治理结构模式、特征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9

[5].杨柳,万江红.家庭农场的雇佣合约:结构、特征及其治理[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锁利铭,阚艳秋.大气污染政府间协同治理组织的结构要素与网络特征[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

[7].肖青山.《公司法》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治理结构之优化[J].教育现代化.2019

[8].单菲菲.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未来进路——L社区的十年追踪研究(2008-2018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9].何月美,邹永广.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网络结构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19

[10].洪业应.贵州省农村贫困结构特征及反贫困治理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9

标签:;  ;  ;  ;  

治理结构特征论文-任亮,孔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