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性别偏倚扩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伯利亚狍,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偏雌扩散
性别偏倚扩散论文文献综述
盛清宇[1](2018)在《长白山北部区域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种群遗传多样性及性别偏倚扩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中,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长白山北部区域采集了 266份狍粪便样品,实验室提取DNA后,筛选了 10个微卫星位点对该地区7个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的局域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性别偏倚扩散分析,目的在于为狍种群资源的保存利用以及后续研究狍作为猎物对东北虎、东北豹的影响提供支持。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个地区的西伯利亚狍种群遗传多样性程度均较高。等位基因数在7.3~11.1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9。等位基因丰富度整体水平较高,为7.5。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大小范围在0.7~0.76之间,种群遗传一致性较低,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程度较高。7个种群中,仅黄泥河种群的Fis值为负值(-0.01),其余6个种群的Fis值均大于0,在0.021-0.061之间,表明种群内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2)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的狍种群具备优良的选育和遗传潜力,是可以进行持续利用的种质资源。3)在种群遗传结构和性别偏倚扩散机制研究中,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了汪清区域的狍种群在5~10 km的距离等级内存在明显的空间遗传相关性,表明汪清区域狍种群空间遗传结构由于基因流受限所导致的。4)长白山北部区域狍种群遗传结构表现出的性别间差异和偏雌扩散的模式,可能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一是狍雌雄个体冬季栖息地利用差异,后代较少的雌性个体,需要在冬季进行较长距离的迁移,以回到出生地来加入具有亲缘关系的集群中;二是狍一夫一妻制以及雄性保卫领地的交配策略可能导致雌性狍需要通过较长距离的迁移来寻找并选择拥有较好资源配偶。(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04-01)
林芳君[2](2010)在《白颈长尾雉遗传学分析及性别偏倚扩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的易危物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栖息地破坏、丧失和片段化,白颈长尾雉的数量日益减少。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7个微卫星位点遗传标记,对4个地理种群(贵州、湖南、福建和古田山地理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与线粒体DNA所得结果相比较。另外,利用微卫星标记(105个个体和7个微卫星位点)和线粒体DNA调控区序列(63个个体)这两种不同的遗传标记来分析白颈长尾雉的性别偏倚扩散模式。研究结果如下:1.4个地理种群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7个微卫星位点中,共检测到6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8.86。观察杂合度相对较低,从SE02位点的0.261到SE06位点的0.782,平均为0.504;大多数微卫星位点的观察杂合度要明显低于期望杂合度。7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从0.549-0.860,平均为0.712。2.白颈长尾雉性别偏倚扩散分析。(1)利用微卫星标记分别分析计算白颈长尾雉雌雄个体的5个遗传指数:种群分化程度(Fst)、相关系数(r)、更正分配指数的平均值(mAIC)、更正分配指数的变异量(vAIC)和遗传多样性(Hs)。其中雌雄的Fst、r和Hs值都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2)线粒体DNA分子变异分析得到雌性的遗传结构强于雄性(雌性Fst=0.350,雄性Fst=0.290)。(3)mtDNA和微卫星是两个有着不同遗传模式的分子标记,基于单倍型跟基因频率的种群分化程度(Fst)之间的简单比较,结果显示mtDNA总的分化程度几乎是微卫星的6倍(mtDNA:总Fst=0.320;微卫星:总Fst=0.058)。结合叁种分析方法,得出白颈长尾雉的扩散模式是雄性偏倚的,符合婚配制度假说。我们认为,在鸡形目鸟类中,具备一夫多妻的婚配制度但没有群集展示行为的鸟类,其扩散模式更倾向于雄性偏倚。3.微卫星分析所得各位点的基因流较大,平均基因流为3.201,湖南、贵州、古田山和福建4个地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程度较大。用无限等位基因模型、逐步突变模型和双相突变模型对4个地理种群进行种群瓶颈效应检测,发现4个地理种群在近期内都经历过瓶颈效应的影响。地理种群之间的配对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贵州与湖南两个地理种群的分化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由Nei氏无偏差遗传距离所构建的NJ树和UPGMA聚类图也都显示了贵州地理种群与湖南地理种群的遗传关系较远。微卫星和线粒体DNA两种分子标记对白颈长尾雉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分层分析得出:来自地理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值都相对较大(mtDNA:64.89%,microsatellite:92.84%),且都达到显着水平(P<0.001);然而,来自组群内各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出现分歧(mtDNA:9.41%,P<0.001;microsatellite:5.6%,P>0.001),这可能与两种分子标记本身的特性相关。(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2-01)
性别偏倚扩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的易危物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栖息地破坏、丧失和片段化,白颈长尾雉的数量日益减少。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7个微卫星位点遗传标记,对4个地理种群(贵州、湖南、福建和古田山地理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与线粒体DNA所得结果相比较。另外,利用微卫星标记(105个个体和7个微卫星位点)和线粒体DNA调控区序列(63个个体)这两种不同的遗传标记来分析白颈长尾雉的性别偏倚扩散模式。研究结果如下:1.4个地理种群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7个微卫星位点中,共检测到6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8.86。观察杂合度相对较低,从SE02位点的0.261到SE06位点的0.782,平均为0.504;大多数微卫星位点的观察杂合度要明显低于期望杂合度。7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从0.549-0.860,平均为0.712。2.白颈长尾雉性别偏倚扩散分析。(1)利用微卫星标记分别分析计算白颈长尾雉雌雄个体的5个遗传指数:种群分化程度(Fst)、相关系数(r)、更正分配指数的平均值(mAIC)、更正分配指数的变异量(vAIC)和遗传多样性(Hs)。其中雌雄的Fst、r和Hs值都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2)线粒体DNA分子变异分析得到雌性的遗传结构强于雄性(雌性Fst=0.350,雄性Fst=0.290)。(3)mtDNA和微卫星是两个有着不同遗传模式的分子标记,基于单倍型跟基因频率的种群分化程度(Fst)之间的简单比较,结果显示mtDNA总的分化程度几乎是微卫星的6倍(mtDNA:总Fst=0.320;微卫星:总Fst=0.058)。结合叁种分析方法,得出白颈长尾雉的扩散模式是雄性偏倚的,符合婚配制度假说。我们认为,在鸡形目鸟类中,具备一夫多妻的婚配制度但没有群集展示行为的鸟类,其扩散模式更倾向于雄性偏倚。3.微卫星分析所得各位点的基因流较大,平均基因流为3.201,湖南、贵州、古田山和福建4个地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程度较大。用无限等位基因模型、逐步突变模型和双相突变模型对4个地理种群进行种群瓶颈效应检测,发现4个地理种群在近期内都经历过瓶颈效应的影响。地理种群之间的配对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贵州与湖南两个地理种群的分化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由Nei氏无偏差遗传距离所构建的NJ树和UPGMA聚类图也都显示了贵州地理种群与湖南地理种群的遗传关系较远。微卫星和线粒体DNA两种分子标记对白颈长尾雉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分层分析得出:来自地理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值都相对较大(mtDNA:64.89%,microsatellite:92.84%),且都达到显着水平(P<0.001);然而,来自组群内各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出现分歧(mtDNA:9.41%,P<0.001;microsatellite:5.6%,P>0.001),这可能与两种分子标记本身的特性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别偏倚扩散论文参考文献
[1].盛清宇.长白山北部区域西伯利亚狍(Capreoluspygargus)种群遗传多样性及性别偏倚扩散[D].东北林业大学.2018
[2].林芳君.白颈长尾雉遗传学分析及性别偏倚扩散研究[D].浙江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