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病毒疫苗论文-苟晓琴,伍小雪,石渝,张柯,黄俊琼

乙型流感病毒疫苗论文-苟晓琴,伍小雪,石渝,张柯,黄俊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乙型流感病毒疫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H7亚型,流感病毒,疫苗,交叉反应

乙型流感病毒疫苗论文文献综述

苟晓琴,伍小雪,石渝,张柯,黄俊琼[1](2019)在《H7亚型流感病毒与其疫苗交叉反应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H7亚型流感病毒与其疫苗的交叉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万方等数据库,搜集关于H7亚型流感病毒与其疫苗交叉反应的随机对照及非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后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722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种两剂疫苗的血清转换率(SCR)及血清保护率(SPR)均优于接种1剂疫苗(均P <0. 05); H7亚型流感病毒疫苗与H7亚型流感病毒间交叉反应的SCR、SPR分别为0. 65、0. 71 (均P <0. 05),与H7N9流感病毒间交叉反应的SCR、SPR分别为0. 66、0. 74(均P <0. 05)。结论 H7亚型流感病毒与其疫苗间存在交叉反应性,可通过接种其他H7亚型流感疫苗初步防治某一特异H7亚型流感暴发。(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刘静[2](2019)在《A型流感病毒通用VLPs疫苗的研究与通用抗体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A型流感病毒(IAV)是囊膜型的,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由8个基因片段组成,每个基因片段编码至少一种蛋白质。迄今为止,IAV可编码13种病毒蛋白。基于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差异,可将IAV分为18个HA和11个NA亚型。近年来,跨越动物—人类宿主物种屏障的A型流感病毒的病毒数量愈来愈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流感病毒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应对季节性流感的重要手段。然而,流感病毒的主要抗原血凝素(HA)易发生基因突变,当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不匹配时,增加了流感病毒在人间传播流行的风险。因此,A型流感病毒通用VLPs疫苗与通用抗体的研究,对于应对抗原漂移变异后的流感病毒在人、动物间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一、通用型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血凝素HA茎部蛋白;膜蛋白M2离子通道的胞外域蛋白(M2e);内部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1)。本研究选择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 A/meerkat/Shanghai/SH-1/2012(SH-lclade 2.3.2.1;group 1)的 HA 茎部蛋白(HA Stem Protein,HLHA)、核蛋白(Nuclear protein,NP)、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1)和A型流感病毒的融合蛋白5M2e(2个人源、1个猪源和2个禽源),及融合蛋白HL5M2e(5M2e嵌合入HLHA以替补HA头部的位置)为靶抗原,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来构建和制备AIV VLPs,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研究。通过滴鼻途径免疫小鼠,3种AIV VLPs对BALB/c小鼠呈现出80%-90%不等的保护率。所有数据显示,HL5M2e VLPs的免疫原性最好。因此,以HL5M2e VLPs为基础开发通用型AIV疫苗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二、考虑到免疫接种的疫苗应以能够诱导小鼠的黏膜免疫为主,使小鼠能够获得足够的黏膜免疫抗体sIgA,做好第一道防线。基于此,在HL5M2e VLPs的基础上,又拯救了表达黏膜佐剂融合蛋白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CCL28(GPI-CCL28)和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GM-CSF(GPI-GM-CSF)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制备出嵌合型AIV cVLPs(CCL28 cVLPs、GM-CSF cVLPs和CCL28/GM-CSF cVLPs)。与 AIV 病毒样颗粒 HL5M2e VLPs(含 HL5M2e、NP 和Ml)相比,可保护BALB/c小鼠对不同亚型的A型流感病毒的攻击呈现不同的存活率:同源 H5N1 A/meerkat/Shanghai/SH-1/2012(SH-1;clade 2.3.2.1;group 1)可达100%;异源鼠适应株H1N1 A/Changchun/01/2009(group 1)可达50%-60%;异源鼠适应株 H3N2 A/baikal teal/Shanghai/SH-89/2013(group 2)可达 40-50%和异源鼠适应株 H7N7 A/Lesser White-fronted goose/HuNan/412/2010(group 2)可达 10-20%。通过滴鼻免疫结果显示,嵌合了 CCL28和GM-CSF的嵌合型AIV cVLPs可作为一种具有交叉保护活性的A型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为研发能够针对不同亚型A型流感病毒的通用型流感疫苗奠定实验室基础。叁、对3株A型流感病毒通用型人源化抗体F10、H98和H40进行了构建和表达,以及体外血凝抑制活性和中和活性的鉴定。结果显示,人源化mAb Fl0比其它两种人源化mAb具有更高的中和滴度和更宽的中和范围,可作为用于构建随机突变抗体库的基础抗体,为接下来的抗体筛选工作奠定了实验室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9-05-01)

刘书珍,权娅茹,邵铭,李长贵,袁力勇[3](2019)在《乙型流感病毒疫苗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在疫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乙型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方法,将其应用于2013~2017年流感季节乙型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的质量控制,为全面监测流感疫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通用引物对不同企业的乙型流感疫苗工作种子批进行一步法RT-PCR,以获得乙型流感病毒全基因组,DNA序列测定后,采用Clustal软件进行比对,在GISAID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分析。结果不同企业间的Yamagata谱系工作种子批毒株序列一致,其中HA和NA基因均来源于B/Massachusetts/02/2012,PB2等其他内部基因来源不同;Victoria谱系工作种子批毒株的HA和NA基因与B/Brisbane/60/2008一致,但PB2等基因不同企业间存在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步法RT-PCR可用于乙型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可从源头保证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疫苗质量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龚洋[4](2019)在《以串联式乙肝病毒核心颗粒呈递的基于多重保守抗原的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样粒子候选疫苗》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甲型流感病毒(IAV)疫苗是靶向病毒的不同部分,不同季节可能是不一样的。疫苗的设计依赖于预测的优势流感毒株,而当疫苗和流行毒株之间不匹配时功效欠佳。此外,目前方法制得的疫苗对有可能引起大流行病的新兴流感毒株只提供有限的保护。有一种解决方案是设计靶向流感病毒保守的蛋白结构区域的疫苗,这些结构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保持不变,并可能存于在新兴变体中。(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期刊2019年01期)

张静静,王斌,宋路萍,荆新蕊,郭冰峰[5](2018)在《基于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广谱流感疫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使用的流感疫苗都是针对现行流行株设计的,因此难以有效应对病毒快速变异出现的新病毒株,而开发能同时抵抗多个流感病毒株感染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通用疫苗是今后流感疫苗研发的趋势。本研究对近年来基于流感病毒血凝素构建的通用流感疫苗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8年29期)

潘杰,陈松春,张险朋,莫钻兰,黄育浩[6](2018)在《鸡免疫疫苗后H7N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消长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鸡免疫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疫苗后,H7亚型禽流感病毒(Re-1株)抗体的消长规律,在一个蛋鸡场进行临床免疫试验。实验鸡群在181天龄开始首免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疫苗,分别在181d、188d、195d、202d、209d和256d采集血清进行H7N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鸡群在181d、188d、195d、202d、209d和256d的抗体滴度中位数分别为0.74log_2、3.30log_2、7.74log_2、5.37log_2、8.52log_2和8.93log_2。结果表明,鸡群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后,能够诱导产生H7N9亚型流感抗体,一免后14d,抗体滴度达到较高水平,随后抗体滴度开始下降,二次免疫后抗体滴度持续上升,在二免后54d还能维持较高的抗体滴度,抗体阳性达到88.89%。(本文来源于《养禽与禽病防治》期刊2018年05期)

刘梦迪[7](2018)在《野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及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禽流感(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多种禽类(野禽和家禽)及鸟类呈现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或者急性败血症特征的疾病。在禽流感的众多亚型中,世界上主要以H9N2亚型流感为主。该病毒的宿主范围较广,主要感染家禽、野禽、人等,其中野禽被作为H9N2AIV的天然储存库。由于H9N2亚型流感病毒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野禽感染该病毒后,往往表现出无症状或仅表现出轻微症状,但肉眼观察不到。随着野鸟的迁徙,把病毒传递到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动物体内,导致该亚型流感病毒的暴发。因此对野禽尤其是野鸟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监控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2016-2017年间的野禽流感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不仅对分离鉴定的22株H9N2亚型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序列测定,同时对测序结果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了解了H9N2亚型流感病毒在野禽体内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其中分离的8株H9N2亚型野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受体亲和特性鉴定,分析其受体的结合特性;同时,选择现行的两种商品化H9N2亚型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及攻毒试验,了解现行疫苗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能力,为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1、在2016-2017年间,从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等地采集样品,共采集野禽粪便及棉拭子样本1194份,通过分离鉴定获得96份野禽流感病毒的阳性样品,其中H9亚型流感样品26份,H5亚型流感样品为2份,H7亚型流感样品9份。从获得的26份H9N2亚型样品中选取不同宿主、不同时间的22株野禽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基因数据库的参考毒株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绘制进化树,分析其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该实验分离株之间的内部基因存在差异,各分离株虽然处在不同的分支,却均属于欧亚谱系的Y280-like亚系。从进化树总体来看,随时间推移,H9N2亚型流感毒株发生了基因重排或重组,导致基因变异,出现新的毒株。2、为了研究所分离毒株的受体结合性,本研究选取了8株H9N2亚型流感病毒野禽分离株进行研究,通过对病毒的包被、加入受体、与具有生物素标记的酶作用、再加底物等步骤进行固相酶联试验,完成受体亲和特性鉴定。结果显示,这8株野禽分离株均具有与两种唾液酸受体结合的能力,其中3株病毒株与人型唾液酸受体的结合能力强于禽型唾液酸受体的结合能力,表明3株病毒具有感染人的可能,但不能说明一定能够感染人类。3、为了验证现行疫苗对当前流行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能否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本试验选择其中分离到的叁大分支中具有代表性的5株病毒株作为试验毒株,选择两种H9N2亚型流感灭活疫苗通过免疫攻毒试验,对抗体和排毒量的测定来验证疫苗对病毒的保护效果。结果发现,疫苗免疫14 d已达到HI抗体的保护水平(≥4 log2),当免疫21 d时,两种疫苗的抗体水平约为(8 log2)左右,具备较强保护机体的能力,此时开始进行攻毒,通过疫苗攻毒排毒检测,结果说明现行商品疫苗对流行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不能完全保护。综上所述,野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在发生变异,抗原性也在随之改变,我们应该尽快研发出有效的疫苗来控制其病毒的暴发流行。为了减少H9N2亚型流感的发生,我们应该密切的关注周围流感病毒的动态,经常进行该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做好饲养管理和疫苗的合理使用,同时加强监测和防控措施,为人间安全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周健[8](2017)在《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和甲型流感病毒制备流感灭活疫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感病毒通过抗原重配或漂移产生新的病毒,每年在全球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主要有效手段。目前上市的流感疫苗主要有灭活苗、减毒活疫苗和重组HA疫苗,基本上都以鸡胚作为生产基质。采用鸡胚生产疫苗的缺点:存在外源因子污染的风险;鸡胚供应周期长,尤其是当大流行流感来袭时有可能因禽流感的流行,会影响鸡胚供应。鉴于此,WHO鼓励开展以哺乳动物细胞代替鸡胚作为流感疫苗生产基质的研究。Vero细胞是WHO批准生产人用疫苗的传代细胞系,能够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培养,已广泛用于疫苗生产。然而,Vero细胞对流感病毒不敏感,多数流感毒株连续传代效价降为0。流感病毒的高变异性,WHO每年都要根据各监测点提供的信息推测下一年度的流行株。一般地,流行株在鸡胚和Vero细胞产毒量都较低,推选出来的毒株需要与高产母本株遗传重配制备新的疫苗生产用毒株,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前必须完成疫苗种子批制备、疫苗生产及其检定,时间紧张。因此,稳定而快速地制备毒种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前期选育出的Vero细胞适应A/kunming/1/2005va作为母本株,比较点突变法和一步克隆技术的效果,并对不同转染方法拯救流感病毒进行研究,建立了以一步克隆法及Effectene Transfection Reagent转染制备Vero细胞流感疫苗候选株的反向遗传学技术。并依此法,以Vero细胞适应株A/kunming/1/2005va的六个核心片段PB2、PB1、PA、NP、NS、M与流行株A/上海嘉定/SWL1970/2015(H1N1)的表面抗原HA和NA组合,拯救出了新的疫苗候选株H1N1嘉定Va,具有在Vero细胞高产的表型。鉴于Vero细胞缺乏将流感病毒HA0裂解成HA1的酶,只有在培养液中添加胰酶,病毒才能组装成熟。有血清培养细胞时残留的血清会导致胰酶失活。无血清培养细胞是目前疫苗生产的研究热点,可克服血清成分对病毒培养的干扰,还可消除培养时潜在污染源并利于分离纯化。本研究通过优化生物反应器培养方法和发酵工艺参数,建立了生物反应器,无血清培养流感病毒的生产工艺。并对病毒收获液进行过滤澄清、超滤浓缩、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和甲醛灭活等后处理工艺研究。选用不同凝胶及离子介质进行纯化工艺比较研究,最终确定使用Sepharose 4 Fast Flow和CaptoQ时病毒回收率高,杂蛋白去除率在99%以上,疫苗蛋白含量不高于10μg/剂、DNA残余量≤100pg/剂,以上指标均达到现行中国药典及WHO标准。综上所述,本课题建立了反向遗传学快速稳定制备Vero细胞流感疫苗候选株,并以生物反应器微载体无血清培养Vero细胞和流感病毒,首次将Capto Q用于Vero细胞流感病毒纯化,病毒回收率高,制备的流感灭活疫苗安全有效,将促进全球流感疫苗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9-01)

高承刚[9](2017)在《同源重组技术在乙型流感病毒M蛋白重组疫苗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乙型流感病毒分为Victoria和Yamagata亚型,在不同地区两个谱系交替流行。目前使用的叁价流感疫苗只含有一个乙亚型,存在疫苗株与流行株的保护性抗原不完全匹配的情况,本研究在重组表达质粒构建的过程中,使用同源重组技术,达到快速、高效连接基因片段的目的,并对重组质粒进行M蛋白表达、纯化、动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方法:通过分析2006年-2016年云南省的乙型流感病毒野毒株的流行病特点,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在北半球推荐使用乙型流感病毒疫苗株的变化趋势和保护性抗原的不同,筛选取4株代表性毒株做为实验毒株。提取病毒RNA基因组,进行RT-PCR,胶回收目的DNA片段后与线性化的载体在37℃同源重组30min。通过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并对阳性质粒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纯化表达的M蛋白,进一步免疫动物,并进行免疫动物血清中和抗体测定,模型动物的攻毒试验,豚鼠全身过敏性评价,对本研究制备的乙型流感病毒重组蛋白进行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与分析。结果:本研究筛选到4株乙型流感病毒株:Massachusetts/12/2014(By),Hongta/22/2008(By),Longyang/17/2015(Bv)和 Brisbane/08/2011(Bv)。使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线性化克隆载体(pUC57)和不同的插入片段扩增产物(分别来自Bv和By两个谱系的M基因PCR产物进行重组,阳性率达到83.3%,测序后发现质粒碱基没有发生突变或缺失,序列正确。实验小鼠和豚鼠在接受腹腔注射乙型流感M重组蛋白后,精神状态良好,饮食、饮水正常,皮毛光亮,粪便正常。体重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在乙型流感重组蛋白免疫3周后,测定各试验组的抗乙型流感病毒中和抗体效价并进行攻毒试验,试验表明重组疫苗剂量与血清中和抗体和攻毒保护力呈正相关,且对不同亚型的B型病毒能够交叉保护。结论:本研究使用同源重组技术制备重组表达载体能稳定表达M蛋白,纯化获得的乙型流感病毒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良好的安全性和交叉免疫保护效力。(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9-01)

钟颖[10](2016)在《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H9N2 avian influenza virus,H9N2 AIV)自1992年分离至今,在我国已经流行20余年。H9N2 AI是我国禽类常见的地方流行性传染病,严重影响禽类健康和产品质量,且已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我国自1998年开始投入使用H9N2 AI灭活苗,对控制H9N2 AI的流行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由于RNA病毒自我校正功能差和抗体压力等因素的作用下,H9N2 AIV氨基酸累积变异使疫苗株与流行株之间的抗原性出现了偏移,致使近年来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研制出针对目前我国H9N2 AIV流行株的相应疫苗。本研究基于前期实验室所进行的H9N2 AI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供体病毒筛选的基础上,采用经典的“6+2”反向遗传操作策略,拯救了以野鸟源病毒A/Swan/Jilin/SN8/2009(H11N6)(简称SN8)为内部骨架、鸡源病毒A/Chicken/Jilin/DH104/2012(H9N2)(简称DH104)为外部蛋白的H9N2重组病毒-r DH104,然后用其制备了灭活疫苗。初步免疫保护评价结果显示,首免后第7天,SPF鸡血清抗体达到保护水平(HI≥4 2log),并维持14天;加强免疫后第6天抗体水平达到峰值(HI=12 2log),加强免疫后第39天仍保持较高的HI水平(HI>6 2log);攻毒后第3、5、7天,在鸡只的口咽/肛拭子以及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病毒;而商品疫苗组经过相同的免疫程序后,尽管血清抗体对DH104具有一定的交叉反应能力,在加强免疫后第8天交叉反应能力最强(HI=62log),但是攻毒后3、5、7天可在口咽/肛拭子以及部分组织中检测到DH104。由此说明本研究所研制的疫苗对我国当前流行的H9N2 AIV分支病毒具有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乙型流感病毒疫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A型流感病毒(IAV)是囊膜型的,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由8个基因片段组成,每个基因片段编码至少一种蛋白质。迄今为止,IAV可编码13种病毒蛋白。基于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差异,可将IAV分为18个HA和11个NA亚型。近年来,跨越动物—人类宿主物种屏障的A型流感病毒的病毒数量愈来愈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流感病毒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应对季节性流感的重要手段。然而,流感病毒的主要抗原血凝素(HA)易发生基因突变,当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不匹配时,增加了流感病毒在人间传播流行的风险。因此,A型流感病毒通用VLPs疫苗与通用抗体的研究,对于应对抗原漂移变异后的流感病毒在人、动物间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一、通用型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血凝素HA茎部蛋白;膜蛋白M2离子通道的胞外域蛋白(M2e);内部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1)。本研究选择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 A/meerkat/Shanghai/SH-1/2012(SH-lclade 2.3.2.1;group 1)的 HA 茎部蛋白(HA Stem Protein,HLHA)、核蛋白(Nuclear protein,NP)、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1)和A型流感病毒的融合蛋白5M2e(2个人源、1个猪源和2个禽源),及融合蛋白HL5M2e(5M2e嵌合入HLHA以替补HA头部的位置)为靶抗原,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来构建和制备AIV VLPs,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研究。通过滴鼻途径免疫小鼠,3种AIV VLPs对BALB/c小鼠呈现出80%-90%不等的保护率。所有数据显示,HL5M2e VLPs的免疫原性最好。因此,以HL5M2e VLPs为基础开发通用型AIV疫苗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二、考虑到免疫接种的疫苗应以能够诱导小鼠的黏膜免疫为主,使小鼠能够获得足够的黏膜免疫抗体sIgA,做好第一道防线。基于此,在HL5M2e VLPs的基础上,又拯救了表达黏膜佐剂融合蛋白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CCL28(GPI-CCL28)和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GM-CSF(GPI-GM-CSF)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制备出嵌合型AIV cVLPs(CCL28 cVLPs、GM-CSF cVLPs和CCL28/GM-CSF cVLPs)。与 AIV 病毒样颗粒 HL5M2e VLPs(含 HL5M2e、NP 和Ml)相比,可保护BALB/c小鼠对不同亚型的A型流感病毒的攻击呈现不同的存活率:同源 H5N1 A/meerkat/Shanghai/SH-1/2012(SH-1;clade 2.3.2.1;group 1)可达100%;异源鼠适应株H1N1 A/Changchun/01/2009(group 1)可达50%-60%;异源鼠适应株 H3N2 A/baikal teal/Shanghai/SH-89/2013(group 2)可达 40-50%和异源鼠适应株 H7N7 A/Lesser White-fronted goose/HuNan/412/2010(group 2)可达 10-20%。通过滴鼻免疫结果显示,嵌合了 CCL28和GM-CSF的嵌合型AIV cVLPs可作为一种具有交叉保护活性的A型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为研发能够针对不同亚型A型流感病毒的通用型流感疫苗奠定实验室基础。叁、对3株A型流感病毒通用型人源化抗体F10、H98和H40进行了构建和表达,以及体外血凝抑制活性和中和活性的鉴定。结果显示,人源化mAb Fl0比其它两种人源化mAb具有更高的中和滴度和更宽的中和范围,可作为用于构建随机突变抗体库的基础抗体,为接下来的抗体筛选工作奠定了实验室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型流感病毒疫苗论文参考文献

[1].苟晓琴,伍小雪,石渝,张柯,黄俊琼.H7亚型流感病毒与其疫苗交叉反应的Meta分析[J].广西医学.2019

[2].刘静.A型流感病毒通用VLPs疫苗的研究与通用抗体的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

[3].刘书珍,权娅茹,邵铭,李长贵,袁力勇.乙型流感病毒疫苗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在疫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4].龚洋.以串联式乙肝病毒核心颗粒呈递的基于多重保守抗原的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样粒子候选疫苗[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9

[5].张静静,王斌,宋路萍,荆新蕊,郭冰峰.基于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广谱流感疫苗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8

[6].潘杰,陈松春,张险朋,莫钻兰,黄育浩.鸡免疫疫苗后H7N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消长规律研究[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8

[7].刘梦迪.野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及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评价[D].吉林农业大学.2018

[8].周健.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和甲型流感病毒制备流感灭活疫苗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9].高承刚.同源重组技术在乙型流感病毒M蛋白重组疫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10].钟颖.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6

标签:;  ;  ;  ;  

乙型流感病毒疫苗论文-苟晓琴,伍小雪,石渝,张柯,黄俊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