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扩展论文-夏丽丽

词汇扩展论文-夏丽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词汇扩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指导方法

词汇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夏丽丽[1](2019)在《扩展词汇量,让学习更简单——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浅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单词是接触英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但是现阶段一些高中生表示记不住单词,而且容易搞混词性,以至于英语学习效果不显。开展词汇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教师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4期)

李下[2](2019)在《浅析如何有效帮助高职学生扩展英语词汇量》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量丰富程度和语法灵活运用程度是判定是否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核心要素。然而对于非母语语言学习者而言,如何有效扩展词汇量一直以来被视为是语言习得中最难克服的屏障。英语作为目前国际通行的交际用语,其词汇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与其他语言间的相互融合还在不断地更新扩大。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如何快速有效地扩充词汇量,并能灵活准确运用已有词汇实现沟通交际的目的应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词汇教学一直以来都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本文基于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探讨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扩展词汇量,以便为解决高职学生英语词汇量不足这一难题提供解决思路。(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4期)

任晓宇[3](2018)在《试论“事先”的词汇化历程及其功能扩展之动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事先"的词汇化历程及其演变的动因,从历时的角度,依据词汇化理论对"事先"一词的形成进行了分析。"事"和"先"最初处于句法上无直接联系的相邻小句中,后发展为表"事情之前"的跨层结构。由于使用频率的增加,该词在北宋时期之前已化为双音节时间副词;后在民国时期进一步虚化为表"责怪义和赞赏义"的类情态副词。根据"事先"的演变路径可知:其演化的动因与机制为双音化倾向和指称的虚无化。进而从时间副词"事先"的功能扩展分析了其去副词化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王芳[4](2018)在《日语身体词汇“目”的意义扩展路径的认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日语身体词汇「目」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义学的观点出发,探究「目」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的扩展过程。在梳理各个意义之间的关联性的基础上,实现对多义词「目」的意义体系和语义扩展路径的清晰认知,以便为日语学习者全面、准确地掌握日语身体词汇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笔者对「目」的基本意义和派生意义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词典释义,对「目」的基本意义进行认定,对「目」的多个派生意义进行了总结和分类。然后,对「目」的意义扩展过程进行了探究。运用实例论证的方法,对各个派生意义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探讨了语义拓展过程中发生的隐喻、转喻、转喻与隐喻相结合等现象。最后,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目」的多义网络图。通过分析可知,由「目」的基本意义扩展出来的16个派生意义并不是互相独立毫无联系的,而是互相关联,并形成了一个「目」的多义网络图。其中,通过隐喻,经过一次意义扩展得到的意义有3个。通过转喻,经过一次意义扩展得到的意义有4个,经过两次意义扩展得到的意义有5个。通过转喻与隐喻相结合的方式,经过两次意义扩展得到的意义有1个,经过叁次意义扩展得到的意义有3个。(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陆蒙娜[5](2017)在《基于扩展意义单位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深度知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知识通常被分为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知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已从词汇广度转向词汇深度。尽管国内外学者做了很多探究词汇深度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方法不一致,研究维度不全面,研究受试者数量受限制。此外,词汇深度知识的定义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给词汇深度知识下了特定的操作定义,将扩展意义单位作为理论基础,把“中国学生万篇英语作文语料库”作为研究语料库,六大布朗家族语料库作为参照语料库,设“频度高、意义丰富、搭配多样”为选词标准。通过分析研究语料库中叁个词(young,attention,try)的搭配、类联接、语义倾向、语义韵,并将其与参照语料库中的词进行对比,试图证明扩展意义单位对词汇深度知识描写的可行性,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词汇深度的掌握情况,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汇使用中呈现的问题。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扩展意义单位可以很好地反映语言使用者对词的结构和意义的掌握情况。(2)在形式结构层面上,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不仅搭配和类联接丰富度低,还误用或过度使用部分词汇和语法结构。(3)在意义功能层面上,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给词汇赋予新的意义,同时忽略一些本族语者常用词的语义和语用特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12-01)

冯香雪[6](2017)在《英汉人体词汇语义扩展的认知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人类的交流工具,语言也在不断的演变之中。词汇语义扩展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之中。语义扩展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这是人类认知的必然结果。语义扩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及其两者互动的方式实现的。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目标域是人们不太熟悉的、相对抽象的一个概念域,始源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个概念域;隐喻就是通过将始源域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概念域的一个过程。转喻则是同一个概念域中,用较为突出的、易于感知、易于记忆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的一个认知过程。隐喻和转喻常常交织在一起,在人类认知过程中共同作用。基于日常经验,作者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涌现出与身体部位相关联的多义词,例如“山头”、“桌腿”、“山腰”、“河口”、“桌头”、“表面”、“针眼”等。因此,人体部位词语是研究语义扩展现象的理想对象。本文拟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在线语料库,权威出版社发行的英、汉词典和网络收集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HEAD/头”的词义、搭配、习语、俚语等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隐喻、转喻、意象图式和隐转喻理论去研究词义扩展现象。试图揭示人体词汇语义扩展的认知机制,以及隐喻、转喻等理论在语义扩展中是如何建构意义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语义学理论,然后细致地分析了“HEAD/头”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及其多义性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第一章,作者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作者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论;第叁章,基于认知理论,作者分析了“HEAD/头”的语义扩展,并且总结了英汉语义扩展的共性和差异之处。第四章是论文的研究结果、启发、局限性和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叁个结论:(1)隐喻和转喻在词汇语义扩展过程中无处不在,是语义扩展的主要认知方式。意象图式是理解隐喻和转喻的基础。(2)隐喻和转喻在语义扩展过程中常常交叉出现,共同作用,其界限难以划分。根据分析,作者认为转喻比隐喻更基础。(3)英汉人体词汇“HEAD/头”的语义扩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主要基于共同的人体构造和人体体验;不同之处主要是由不同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因素造成的。本文对外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方面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再接再厉,开拓更加广阔的研究视角。(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徐甜甜[7](2017)在《英语歌曲辅助教学对中职学生词汇积累与扩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们的语言学习中,英语歌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歌曲中富含英语词汇和句型等,学生在英语歌曲的优美旋律中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扩大词汇量,同时可以纠正发音中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旨在题以克拉申的理论原则为指导,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利用英文歌曲与单元内容结合,辅助中职英语词汇教学,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英文歌曲辅助教学是否能有帮助学生积累与扩展词汇。(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21期)

王湘[8](2017)在《英语隐喻对当前英语词汇教学中词义扩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隐喻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英语隐喻认知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阐述了英语词汇语义扩展的原理,进而对英语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李爱华,崔忠[9](2016)在《基于语料库的词汇语义扩展研究——对“蒸发”(「蒸発」)一词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汉日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蒸发"(「蒸発」)一词的语义扩展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语义扩展都与原型词义紧密相关,"蒸发"(「蒸発」)一词在隐喻扩展中所涉及的概念隐喻都是容器隐喻,即把本体事物视为空间或容器。(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8期)

魏胜晶[10](2016)在《基于要素的词汇量可扩展的手语手势动作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语手势识别旨在将手势动作翻译成文本或者语音形式,以增进聋哑人群体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同时,手势识别技术在人机交互系统的应用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实用角度出发,针对聋哑人交流需求设计的手语翻译装置应满足便携性、一定规模的可识别词汇量、较高的识别效率、低成本等基本要求。基于表面肌电、加速计和陀螺仪等运动传感器的手势识别技术具有实现实用型手语翻译系统的潜力。尽管基于表面肌电和运动传感器的手势识别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种技术距离实际应用仍有较大距离:一方面,当前基于该技术的手语手势识别研究涉及的手语词数量有限,仅为几十种,不能满足日常交流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前的手势识别算法大多在用户有关条件下实现,大词汇量识别下的用户训练负担会限制该技术的实用性。针对基于表面肌电和运动传感器的手语手势识别面临的问题,本文前提出了一种融合表面肌电和加速计、陀螺仪传感器信息的词汇量可扩展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手势动作可拆分为多种基本要素的思想,通过较小规模的手势要素识别实现较大词汇量的手势词识别。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案可大大降低大词汇量识别下的用户训练负担,从而可推动实用型手语翻译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工作可概括如下:(1)从手型、朝向、轴向、转向和轨迹五种可有效描述手语手势动作执行特点的手势要素出发,综合分析手势动作执行过程中各要素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分段考察手势要素的手势编码方案。(2)在基于要素的手势编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词汇量可扩展的手势识别方案。该方案首先由参考受试者数据确定手势要素的子类,对目标手势集各手势进行要素编码,构建目标手势集编码表。然后,基于表面肌电、加速计和陀螺仪信号特点,对手势要素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设计,并通过手势要素的识别和编码匹配实现较少训练负担下的较大词汇量手势识别。(3)以110个常见中国手语词为目标手势集,在五个受试者(其中Sub3和Sub5分别为参考受试者)数据上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词汇量可扩展的手势识别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显示,当训练集规模为目标手势集1/3左右时,目标手势集平均识别率可达(82.6±13.2)%(以Sub3为参考受试)和(79.7-t-13.4)%(以Sub5为参考受试),当训练集规模为目标手势集1/2左右时,目标手势集平均识别率达到了(88+13.7)%(以Sub3为参考受试)和(86.3+13.7)%(以Sub5为参考受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5-09)

词汇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词汇量丰富程度和语法灵活运用程度是判定是否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核心要素。然而对于非母语语言学习者而言,如何有效扩展词汇量一直以来被视为是语言习得中最难克服的屏障。英语作为目前国际通行的交际用语,其词汇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与其他语言间的相互融合还在不断地更新扩大。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如何快速有效地扩充词汇量,并能灵活准确运用已有词汇实现沟通交际的目的应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词汇教学一直以来都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本文基于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探讨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扩展词汇量,以便为解决高职学生英语词汇量不足这一难题提供解决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词汇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1].夏丽丽.扩展词汇量,让学习更简单——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浅探[J].文教资料.2019

[2].李下.浅析如何有效帮助高职学生扩展英语词汇量[J].北方文学.2019

[3].任晓宇.试论“事先”的词汇化历程及其功能扩展之动因[J].宿州学院学报.2018

[4].王芳.日语身体词汇“目”的意义扩展路径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5].陆蒙娜.基于扩展意义单位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深度知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

[6].冯香雪.英汉人体词汇语义扩展的认知比较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7

[7].徐甜甜.英语歌曲辅助教学对中职学生词汇积累与扩展的影响[J].校园英语.2017

[8].王湘.英语隐喻对当前英语词汇教学中词义扩展的影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

[9].李爱华,崔忠.基于语料库的词汇语义扩展研究——对“蒸发”(「蒸発」)一词的个案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10].魏胜晶.基于要素的词汇量可扩展的手语手势动作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标签:;  ;  ;  

词汇扩展论文-夏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