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料库,《红楼梦》,多维分析,语域变异
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论文文献综述
赵朝永[1](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语域变异多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多维分析法(MF/MD),对比考察《红楼梦》四个英文全译本语域特征的拟合度。结果表明,乔译本被归为"普通叙述说明"(General Narrative Exposition)子语域,而邦译本、霍译本和杨译本则被归为"想象性叙述"(Imaginative Narrative)子语域,四者在"交互性/信息性、叙述性/非叙述性、情境独立/情境依赖、显性劝诱表述、信息具体/信息抽象以及即席信息组织精细度"6个语域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单因素组间方差检验及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四译本在每一语域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语域变异,造成单一维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其聚类能够反映出译者各自的语言风格及翻译策略。上述维度差异与因子差异不仅是译本语域差异及其变异情况的综合考察指标,而且对考察译者风格及译本语域特征描写均具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翻译研究与教学》期刊2019年01期)
李晶[2](2017)在《《红楼梦》叁种英文全译本底本差异性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迄今共有叁种英文全译本,公开出版者有霍克思、闵福德合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另有邦斯尔神父(又译彭寿)独译的Red Chamber Dream,虽未成书出版,却已由香港大学图书馆制作成电子版,供读者免费在线阅读。叁种全译本的底本选择各有差异,此前也不乏研究者做出考证;本文拟从具体的中英文文本对照分析出发,进一步考察底本差异及译者的相关处理,分析译者在底本选择与译文处理中体现出的文化理念,尤其是杨译本中彰显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坚守及其折射出的文化自信。(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7年06期)
赵朝永[3](2014)在《邦斯尔神父:《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肇始者》一文中研究指出邦斯尔神父英译《红楼梦》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邦译本虽遭埋没,却是第一个英文全译本,具有引领《红楼梦》全译时代的标志性意义。译者是翻译过程的主导者,研究译本的首要任务是研究译者。对邦斯尔生平、文化身份、翻译环境、翻译观乃至个性特点的剖析,有助于厘清译本生成的社会环境、翻译环境和译者主体性因素,对研究译者风格和解释风格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读书文摘》期刊2014年24期)
赵朝永[4](2014)在《《红楼梦》叁个英文全译本章回目录风格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对比分析《红楼梦》章回目录在叁个英文全译本中的译者风格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红楼梦》章回目录叁个英文全译本体例存在显着差异,叁位译者在正文翻译上的风格也由此可见一斑。(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4年08期)
姚晓洁[5](2012)在《从功能对等视角析《红楼梦》叁个英文全译本中回目修辞格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之一,其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章回目录作为此类章回体小说的精髓,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丰富的语言及文化内涵。章回体小说的显着特点就是其章回目录,同样,《红楼梦》的章回目录也散发着独特魅力,并具备其与众不同的功能和特征。这些特征之一就是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格。从当前的研究材料和资源来看,从各个角度研究《红楼梦》英译本的文章频频发表,已然不计其数,但关于章回目录翻译的文章在数量上就略逊一筹。此外,大部分研究都基于两个英文全译本,即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翁婿翻译的版本。实际上,《红楼梦》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是由布拉姆韦尔·西顿·帮索尔教士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翻译完成的,其原始打字稿件的电子版直到2004年才在香港大学图书馆得以示众,因此,甚少有研究涉及这本未出版的首个全译本。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研究《红楼梦》回目中修辞格的翻译,并对叁个英文全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作者选择了五种修辞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重复、委婉语、通感、隐喻、借代。通过语言材料的对比和个例分析,本文对几位译者为达到功能对等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进行了研究,看其如何使得目标读者如原文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回目中的修辞手段。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五种回目修辞格叁种译文的比对研究,本文作者对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帮索尔对章回目录的翻译是字面上的,一个回目的两个对偶句都是逐字逐词的翻译,使得译文不如原文般对称、简练。但是译者仍致力于对功能对等的追求。杨宪益夫妇的回目翻译较帮索尔的而言,在回目的精简和对仗方面更胜一筹。但是由于特定原因,某些修辞格在翻译过程中流失。霍克斯翁婿的回目译文不仅在意义层面,在修辞层面亦是创造性地做到对等。另外,第五章里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2-06-01)
石磊[6](2012)在《《红楼梦》四个英文全译本中拟亲属称谓语翻译策略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称谓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心理特征。深受中西传统文化的影响,汉英称谓语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作为汉语称谓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拟亲属称谓语,在英语称谓系统中很难寻觅到其准确的对应踪迹。由于拟亲属称谓语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势必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种种困难。本文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基础,以《红楼梦》人物对话中的拟亲属称谓语及其在四个英译本中的翻译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了《红楼梦》四个英文译本中拟亲属称谓语的翻译方法,归纳总结了红楼梦四个英译本关于拟亲属称谓语的翻译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五个频率最高的拟亲属称谓词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不同于对亲属称谓的直译为主,为了使译本更容易为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在大多数情况下霍译本对拟亲属称谓语都采取了文化转换,倾向于归化翻译,但在遇到特殊的文化现象时它也致力于保留原语的文化特征;裘里译本和杨译本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更多地注重保留汉语拟亲属称谓语的语言及文化特征;而邦索尔译本始终采取了严格的异化翻译,高度忠实地传达了原语的意义与形式;并且根据比较文化转换在四个英译本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对于汉语拟亲属称谓语的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2-05-01)
李文凤,王鹏飞[7](2010)在《《红楼梦》诗歌英译之初级审美接受——以《红楼梦》叁个英文全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尧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文学作品的接受历史。尧斯在《走向接受美学》一书中提到了诗歌接受的叁个阅读阶段:审美性阅读、阐释性阅读,以及历史性阅读。笔者在此将这叁个阅读阶段运用到《红楼梦》杨译本、霍译本和邦索尔译本的诗歌翻译进行比较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初级审美接受性阅读阶段中,目标语读者对译本的接受度与翻译策略选择的关系。探讨了在初级审美接受阅读中,《红楼梦》上述叁译本译者的出发点以及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华西语文学刊》期刊2010年02期)
杨丽[8](2010)在《伽达默尔阐释学视角下《红楼梦》叁个英文全译本的诗歌比较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着之一《红楼梦》,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其中涵盖的文化传统,语言习俗,诗词曲赋,药品食材,艺术服饰等浓缩了中国千年雄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其中的诗词曲赋,不仅巧妙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价值,精神追求,性格特质和文化素养,也暗示了故事的情节发展,揭露了各个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其体裁丰富,语言精炼、简洁;内含寓意、诙谐等;表达方式托物言志、咏景伤情、怀旧逗趣等。俨然构成《红楼梦》主体结构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丰富的诗体、凝练的语言也造成了翻译的一大难点。翻译需要译者对原作的透彻理解和再创造,而阐释学正是一门关于文本意义的阐释和理解的学问。根据西方现代阐释学主要代表之一伽达默尔的观点,解释者必然受到自身社会环境,文化历史,性格特征等的影响,用已有经验知识——或者前理解来解释原文本,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会带有时代或者个人的痕迹;由此可见阐释学的理论为翻译批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本文将运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Truth and Method)中的主要观点,“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来阐释《红楼梦》叁个英文全译本即邦索尔译本,杨宪益夫妇译本和霍克斯、阂福德合译本的诗歌翻译。全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扼要简述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文献综述。第二章奠定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并在理论指导下说明诗歌翻译中误译,文化过滤和重译的必然性。第叁章在简要介绍《红楼梦》及各个译本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也叙及诗歌的特征及翻译难度。第四章着重运用阐释学关于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叁大原则,结合诗歌整体构架,主题,选词,形式,意象等来对比分析《红楼梦》中诗歌在叁个英文全译本中的翻译得失。最后一章对全文归纳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可以得出结论,为了达到更好的视域融合,译者首先应该熟知源语言和目的语,并熟练掌握各自语言承载的独特文化特征等。叁个英译本在不同程度上都影响了读者,各译本均带有时代、个人的痕迹,但是理解是开放的,通过各译本具体诗歌英译分析可以看出,每位译者在其历史性制约下努力与原文本作者、文本本身、及读者的视域进行融合,以期达到更好的阐释。但因历史性不可避免,译者理解的过程多少都会产生一定的误读,邦索尔译本相对于其他两个译本受历史性制约稍加明显,而杨宪益夫妇译本与原作视域融合最为贴近,霍克斯和闵福德合译本与目标语言读者视域融合更为恰当,叁个译本也同时显示了历史的效果,同一原作的不同理解版本随历史的进展而诞生。最后,本论文作者希望能增进读者对不同译者不同版本的再认识,并希望能为今后翻译习得者或从事翻译理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0-11-01)
王金波,王燕[9](2010)在《被忽视的第一个《红楼梦》120回英文全译本——邦斯尔神父《红楼梦》英译文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邦斯尔神父的《红楼梦》英译文独自完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杨宪益和戴乃迭英译本以及霍克思和闵福德英译本问世之前世界上第一个120回全译本。该译文虽然未能以书本的形式正式出版,但其电子版本的发布(2004年)同样堪称《红楼梦》英译史上的里程碑。本文简要介绍译者基本情况、译文成书年代、译文基本情况并推测译文未能正式出版的原因,旨在引起学术界对该译文的关注,从而丰富和拓宽《红楼梦》翻译研究。(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0年01期)
姜其煌[10](1980)在《《红楼梦》霍克思英文全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有人用英文选译《红楼梦》,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始终没有一个全译的英文本子。霍克思英文全译本的出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不能不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1980年01期)
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楼梦》迄今共有叁种英文全译本,公开出版者有霍克思、闵福德合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另有邦斯尔神父(又译彭寿)独译的Red Chamber Dream,虽未成书出版,却已由香港大学图书馆制作成电子版,供读者免费在线阅读。叁种全译本的底本选择各有差异,此前也不乏研究者做出考证;本文拟从具体的中英文文本对照分析出发,进一步考察底本差异及译者的相关处理,分析译者在底本选择与译文处理中体现出的文化理念,尤其是杨译本中彰显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坚守及其折射出的文化自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论文参考文献
[1].赵朝永.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语域变异多维分析[J].翻译研究与教学.2019
[2].李晶.《红楼梦》叁种英文全译本底本差异性管窥[J].红楼梦学刊.2017
[3].赵朝永.邦斯尔神父:《红楼梦》英文全译本肇始者[J].读书文摘.2014
[4].赵朝永.《红楼梦》叁个英文全译本章回目录风格对比[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
[5].姚晓洁.从功能对等视角析《红楼梦》叁个英文全译本中回目修辞格的翻译[D].西南交通大学.2012
[6].石磊.《红楼梦》四个英文全译本中拟亲属称谓语翻译策略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
[7].李文凤,王鹏飞.《红楼梦》诗歌英译之初级审美接受——以《红楼梦》叁个英文全译本为例[J].华西语文学刊.2010
[8].杨丽.伽达默尔阐释学视角下《红楼梦》叁个英文全译本的诗歌比较翻译[D].西南交通大学.2010
[9].王金波,王燕.被忽视的第一个《红楼梦》120回英文全译本——邦斯尔神父《红楼梦》英译文简介[J].红楼梦学刊.2010
[10].姜其煌.《红楼梦》霍克思英文全译本[J].红楼梦学刊.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