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病毒植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病毒,病毒侵染,新疆梨,梨品种
无病毒植株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雯,王国平,洪霓[1](2018)在《3个梨品种的带病毒与无病毒梨离体植株的生根及移栽成活率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grooving virus,ASGV)和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是侵染我国栽培梨的两种重要病毒,主要通过带病毒繁殖材料调运和嫁接等方式传播。目前防治梨病毒病害的有效方式是培育和栽培无病毒梨苗,茎尖培养是获得无毒梨种质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提高梨离体植株的生根效率以及移栽成活率是加快离体植株的应用和快速繁育无病毒种苗的一个重要环节。已有研究表明,不同遗传背景的梨离体植株茎尖培养及生根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病毒侵染影响梨离体植株的诱导生根。为明确病毒侵染对不同种质梨的生根影响,本研究分别以ASGV单一侵染及ASGV和ASPV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的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两个品种‘红茄梨'和‘巴梨'以及单一携带有ASGV的新疆(Pyrus sinkiangensis Yü.)‘色尔克甫'的离体植株为研究材料,以这3个梨品种的无病毒离体植株为对照,将带病毒与无病毒离体植株同时置于MS生根培养基培养,于培养5~40d每5d测量一次生根数量、根长及愈伤直径。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对不同品种的梨离体植株生根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新疆梨‘色尔克甫'的携带有ASGV植株与无病毒植株的生根率和根长有显着差异,生根诱导7d时,两者均形成愈伤组织;至15d时,66%无病毒植株形成幼根,而带病毒植株的生根率仅33%;生根诱导30d时,无病毒植株生根数量和根长均明显高于带病毒植株。ASGV单一侵染及ASGV和ASPV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对西洋梨的两个品种‘巴梨'和‘红茄梨'的生根率、根数、根长和愈伤形成无明显影响。对健壮的梨生根离体植株进行移栽,并在移栽前对植株进行炼苗处理,至40d时统计这些离体植株的移栽成活率,发现‘红茄梨'的带病毒与无病毒离体植株移栽成活率并无显着差异,而新疆梨‘色尔克甫'的无病毒离体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为带病毒离体植株的近3倍。这些结果表明,病毒侵染对西洋梨红茄梨'和‘巴梨'及新疆梨‘色尔克甫'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新疆梨‘色尔克甫'对ASGV侵染较敏感,ASGV不仅抑制‘色尔克甫'的诱导生根,而且影响根系发育,从而明显降低离体植株的移栽成活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陈婕,汤慧慧,李庆余,文立红,洪霓[2](2015)在《梨带病毒和无病毒植株生理和生化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是苹果和梨树上发生普遍的病毒,该病毒还可危害柑橘和猕猴桃,对这些果树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培育和栽培无病毒种质是防止该病毒危害的有效途径。为明确该病毒对梨树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影响,本研究以无病毒和带有ASGV的沙梨"金水2号"离体植株和田间嫁接一年生植株为研究材料,分析比较了在生根培养基(1/2MS+2.5 mg/L IBA+1.5 mg/L NAA)上二者的生根效果,结果显示,在该培养基上无病毒"金水2号"离体植株生根率可达90%,而带ASGV的离体植株在该生根培养基中完全不能生根,表明该病毒对"金水2号"离体植株的生根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测定了无病毒和带有ASGV的沙梨"金水2号"田间嫁接一年生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谷氨酰胺合成酶(G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显示,带病毒植株的PAL酶和SOD酶活性显着高于无毒植株,GS酶活性显着低于无毒植株,而叶绿素含量和POD酶活性没有显着差异,该结果初步表明ASGV病毒侵染沙梨"金水2号"植株后会提高植株体内与抗逆性相关的酶活性,而降低氮代谢相关的GS酶活性。(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期刊2015-10-23)
朱保华[3](2009)在《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离体快繁及无病毒植株的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系鸢尾科(Iridaceae)番红花属(Crocus)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西班牙、土耳其、希腊及伊朗等国。最初由印度传入我国西藏,也有藏红花、西红花之别称。番红花株丛矮小,叶片纤细、芳香宜人、花大色艳,观赏性极强。适宜于点缀草坪,也可作花坛、花境,或配置于岩石园,亦可盆栽摆放于案头,是点缀庭园和装点居室的的好材料。番红花一直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近年来又发现番红花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使其成为现今大力开发研究的热点资源植物。由于其独特的色泽和气味,番红花还是一种珍贵调味剂、香料和染料。番红花在我国能开花但不能受精结籽,主要靠分球无性繁殖。分球繁殖不仅繁殖系数低,而且导致番红花品种感染了包括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鸢尾花叶病毒(IMV)、烟草脆裂病毒(TRV)以及炭疽菌、镰刀菌、青霉菌、链格孢菌等在内的多种病原菌,开花率和药用产品产量均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以番红花球茎为试验材料,改善番红花离体快繁的技术,提高试管球茎的诱导率和移栽成活率,同时探索出操作简便、效果稳定的无毒番红花培育体系,为建立番红花高效的脱毒与快繁体系,尽快实用化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球茎用75%乙醇60 s外加0.1%升汞12 min消毒处理,污染率仅10.0%,芽萌发率达63.3%;球茎是最佳外植体,诱导球茎发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6-BA+0.5 mg/LNAA,出芽率达96.7%;芽丛的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6-BA+0.3mg/LNAA,增殖系数高达3.47;最适合的瓶苗增殖培养的温度条件是在18±2℃。番红花试管苗在离体培养下可以发育成试管球茎。试管球茎的最佳诱导条件是MS+5.0mg/L6-BA+3.0 mg/LNAA+0.3 g/LAC+2g/L多效唑+50g/L蔗糖,其球茎诱导率可以达到80%。番红花试管球茎移栽定植,成活率受基质影响不大。大于0.5g的球茎移栽成活率较高,球茎越大成活率越高。由于番红花茎尖取材难度大,加之耐热性较差,其0.5 mm以下微茎尖成活率低,剥取难度大,因此番红花无毒苗的获取可采用操作难度不大的昼高夜低(36℃/18℃)的变温处理结合茎尖培养与化学处理结合茎尖培养2种方法。本研究利用这2种脱毒方法培育出了不含CMV、TuMV、TRV及IMV等4种病毒的番红花植株。无毒番红花在生长势、开花量、花朵大小、药用产品的产量及观赏性等方面是否有变化,是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5-20)
周丽华,吕华飞,吴健宇,李信[4](1994)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康乃馨植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康乃馨植株的研究TheVirus-eliminatingStudiesofDianthuscaryophyllusLinn.周丽华,吕华飞,吴健宇,李信(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学院,昆明650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邢堑,齐灵[5](1991)在《预防无病毒草莓植株再侵染》一文中研究指出栽培草莓多是无性繁殖,病毒的侵染随栽培年限增加而逐步加重。近年来注重培养无病毒草莓植株,快速繁殖无病毒苗木,作为病毒的防治对策,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几种主要病毒,如草莓斑驳病毒(SMoV)、草(本文来源于《中国果树》期刊1991年03期)
薛光荣,杨振英,朱秋英,王国平[6](1990)在《草莓花药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花粉发育为单核期的花药接种,在MS附加IAA 4ppm、K 2ppm、BA 2ppm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可直接分化出“沙尔普斯”、“红岗利德”、“春香”3个品种的花药植株。稍加调整附加激素成分和浓度,可在“索非亚”、“宝交早生”、“戈雷拉”、“红衣”、“丽红”等品种的花药上直接经愈伤组织分化出植株。其中有“沙尔普斯”、“红岗利德”、“春香”、“宝交早生”、“索非亚”等5个品种的花药植株经过病毒检测确认不带SMoV、SCrV、SMYEV和SVBV4种病毒。对无病毒植株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植株生长势和果实产量都明显超过对照品种。(本文来源于《植物学通报》期刊1990年01期)
薛光荣,杨振英,朱秋英[7](1988)在《利用草莓花药培养培育无病毒植株》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我们进行了草莓花药培养培育无病毒植株的应用研究,先后在东方、沙斯普尔、红岗利德、宝交早生、春香、索非亚、红衣和戈雷拉等品种上获得成功。其中前6个品种经过草莓病毒鉴定,均可确认为不带斑驳病毒、皱缩病毒、和性黄边病毒和镶脉病毒的无病毒植株,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1988年06期)
加古舜治,许宏冠[8](1986)在《利用组织培养和热处理技术培养无病毒植株》一文中研究指出1.培育无毒苗的现状迄今为止,报道的植物病毒种类达数百种之多。而且,随着新的未知病毒的发现,其种类还会增加。目前,对于一般的病毒病,主要是依靠选育抗性品种、驱除昆虫媒介、去除病株或改变栽培方式等消极的防治措施。有许多场合种子不带毒,因此,水稻、小麦、蔬菜等作物的病毒病,可通过世代更新除去病毒。但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母株一旦感染上病毒病,此病毒则可通过块茎,球根或插条等器官传给后代。品质的退化和劣变,究其原因,很多场合是由病毒浸染所致。此时(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1986年04期)
陶国清,殷蔚薏,宫国璞[9](1985)在《马铃薯茎尖培养和无病毒植株繁殖贮存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病毒种薯是种薯生产中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产价值,因此无病毒植株产生、繁殖及其贮存等有关技术环节,受到各国科学家重视。这里附带说明。无病毒一词不是绝对概念,是生产上习惯用法,是指不存在那些经过鉴定的病毒,但是,还可能存在未经鉴定的病毒,或至今尚无方法鉴定的新病毒。以上概念已为人们普遍了解,因此,这一词常在科学论文中使用,也有人主张以更确切的提法以替代。为简便起见,本文仍用“无病毒植株”一词。(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1985年05期)
梁远发[10](1981)在《马铃薯无病毒植株扦插繁殖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种病毒易通过马铃薯植株转移到块茎内,引起马铃薯种性退化。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马铃薯茎尖脱毒法,培育无病毒植株的成功,给防止马铃薯种性退化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无病毒植株都是(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科技》期刊1981年01期)
无病毒植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是苹果和梨树上发生普遍的病毒,该病毒还可危害柑橘和猕猴桃,对这些果树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培育和栽培无病毒种质是防止该病毒危害的有效途径。为明确该病毒对梨树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影响,本研究以无病毒和带有ASGV的沙梨"金水2号"离体植株和田间嫁接一年生植株为研究材料,分析比较了在生根培养基(1/2MS+2.5 mg/L IBA+1.5 mg/L NAA)上二者的生根效果,结果显示,在该培养基上无病毒"金水2号"离体植株生根率可达90%,而带ASGV的离体植株在该生根培养基中完全不能生根,表明该病毒对"金水2号"离体植株的生根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测定了无病毒和带有ASGV的沙梨"金水2号"田间嫁接一年生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谷氨酰胺合成酶(G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显示,带病毒植株的PAL酶和SOD酶活性显着高于无毒植株,GS酶活性显着低于无毒植株,而叶绿素含量和POD酶活性没有显着差异,该结果初步表明ASGV病毒侵染沙梨"金水2号"植株后会提高植株体内与抗逆性相关的酶活性,而降低氮代谢相关的GS酶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病毒植株论文参考文献
[1].高晓雯,王国平,洪霓.3个梨品种的带病毒与无病毒梨离体植株的生根及移栽成活率比较[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2].陈婕,汤慧慧,李庆余,文立红,洪霓.梨带病毒和无病毒植株生理和生化特性比较[C].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15
[3].朱保华.番红花(CrocussativusL.)离体快繁及无病毒植株的培育[D].西南大学.2009
[4].周丽华,吕华飞,吴健宇,李信.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康乃馨植株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
[5].邢堑,齐灵.预防无病毒草莓植株再侵染[J].中国果树.1991
[6].薛光荣,杨振英,朱秋英,王国平.草莓花药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技术研究[J].植物学通报.1990
[7].薛光荣,杨振英,朱秋英.利用草莓花药培养培育无病毒植株[J].农业科技通讯.1988
[8].加古舜治,许宏冠.利用组织培养和热处理技术培养无病毒植株[J].植物检疫.1986
[9].陶国清,殷蔚薏,宫国璞.马铃薯茎尖培养和无病毒植株繁殖贮存技术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5
[10].梁远发.马铃薯无病毒植株扦插繁殖法[J].四川农业科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