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应器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水处理,微塑料,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
反应器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丽,姚杰,陈广,李震,蒋玲燕[1](2019)在《微塑料累积对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一种常见的微塑料-聚丙烯微球,在不排泥的情况下,研究聚丙烯微球累积对模拟长期运行的(3-5年)MBR系统运行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塑料的累积导致了MBR系统出水水质变差、污泥浓度降低,且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及胞外聚合物含量增加,进而加快膜污染速率。但是MBR系统可以通过排泥作为收集微塑料的有效手段,为以后微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提供方法。(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鞠凡[2](2019)在《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自吸式搅拌反应器的相分散和传质特性,比较了两种不同搅拌桨的气体吸入临界速率、相分散情况和气液传质系数。通过溶氧电极测量其中的气液传质系数,重点研究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对比不同叶轮转速和液面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吸气支管改变出气孔位置,使临界转速下降,相分散均匀,气液传质系数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吴松维,吴伟祥[3](2019)在《填埋垃圾生物反应器反硝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模拟生物反应器研究了不同填埋龄垃圾在自身降解产生的有机物量不足时的反硝化特征;并以nirS基因为分子标记,采用"PCR-克隆-测序"、建立基因文库的方法,探讨了反应器内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回灌渗滤液C/N适宜的条件下,不同填埋龄垃圾堆体均可作为厌氧介质进行反硝化作用;各反应器内,反硝化菌种群结构相对单一,多样性偏低,其中,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和Azoarcus tolulyticus是垃圾堆体中生长较稳定的种群,可能在渗滤液反硝化脱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曹俊雅,张绅,张涛,雍玉梅,杨超[4](2019)在《上流式反应器气液相间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流式反应器设置在固定床渣油加氢反应器前有利于提高渣油原料适用性,延长装置运行时间。实验研究了上流式反应器气液相间传质,采用五齿柱形氧化铝催化剂模拟工业催化剂颗粒,水溶液模拟渣油,空气模拟氢气,采用无氧水物理吸收和亚硫酸钠化学吸收的方法,测定了在高气液比的条件下上流式反应器床层气液相间传质特性实验。考察了表观气速、表观液速、填料粒径、内构件、催化剂级配和床层高径比对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和气液相界比表面积的影响规律。实验数据表明,液相体积传质系数随着气、液速的增大而增大;随填料颗粒增大而减小;在床层内安装合适的内构件或增大反应器高径比,能够促进气液相间传质。基于实验数据拟合了适合上流式反应器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和气液相界比表面积的经验关联式,拟合误差最大分别为12%和24%;表明所建气液相间传质的经验关联式能更好地预测上流式反应器中的气液相间传质特性。(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陈昌介,马枭,许娟[5](2019)在《硫磺回收装置低温克劳斯反应器吸附-再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低温硫磺回收工艺克劳斯反应器在吸附和再生状态下催化剂性能的变化情况,并对吸附、再生时间与反应器温升/压差进行了定量回归分析。吸附阶段,催化剂活性中心随吸附液硫的增多而逐渐被覆盖,导致催化活性快速衰减。再生阶段,催化剂活性中心随吸附液硫的蒸发而逐渐暴露出来,活性快速恢复。通过增大催化剂孔道、减小催化剂颗粒热容,可延长反应器吸附时间,缩短再生时间,从而提高低温克劳斯工艺硫磺回收装置性能。(本文来源于《硫酸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王发龙[6](2019)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固-液两相流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升流速度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效率的影响,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和标准k-ε模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在固-液两相流条件下,针对流场和固含率分布变化,考察了1.0、1.5、2.0和2.5 m·h-1等升流速度对反应器水力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反应器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升流速度为1.5~2.0 m·h-1的条件下,升流室的流场、水流速度变化和固含率分布状态相对较好,有利于水力循环和泥水混合,污泥的截留率高,无污泥流失,但底部仍存在污泥堆积现象。通过对反应器底部挡板和折流板的优化设计,可消除底部死区并防止污泥流失。(本文来源于《能源环境保护》期刊2019年04期)
王胜胜,刘丙超,祝晓琳,李春义[7](2019)在《提升管反应器不同喷嘴角度的气固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型循环流化床冷态模拟试验装置上对喷嘴与提升管竖直方向的不同夹角进行了考察。对3种不同夹角结构下的颗粒浓度轴径向分布、瞬时颗粒浓度信号以及概率密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提升段和输送段3种结构并无明显差别,颗粒浓度以及瞬时信号波动的差别主要集中在喷嘴上方附近区域;相比于传统等径提升管而言,变径提升管内床层颗粒浓度增加,颗粒浓度分布更加均匀,颗粒浓度梯度减小,有利于气固两相的混合与接触;在变径提升管内,随着喷嘴角度的增大,气体在整个截面上的扩散速度增加,径向分布更加均匀,气固分离现象得到了有效抑制,气固湍动剧烈,接触效率较高。(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陈巨辉,陈纪元,黎嘉豪,李欣,史笑[8](2019)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传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型燃烧装置,循环流化床克服了以燃煤为主的工业锅炉的很多弊端,使燃烧效率提高、污染物减少。针对实验研究流化床相关的传热特性,费用昂贵,且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严重的问题,运用FLUENT17. 0软件作为数值模拟工具就可以解决。依据Tong Zhao等人的实验结果,运用了简化为循环流化床二维平面结构,模拟内部流动和燃烧过程,研究了床温与辐射传热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并且经过理论计算,给出了叁条热流密度值沿反应器高度方向的分布规律,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郑金阁,牛莎莎,王鹏鹏,聂铮,刘玉香[9](2019)在《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结构与功能特性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依阴阳极室是否直接连通,分为单室与双室型,依电极室(区)相对位置,分为水平、竖直及内外布设式。不同MFC结构影响电池内溶氧量、微生物选用、产电水平、底物降解能力等。对不同分隔材料在MFC中应用、不同MFC构型、各构型工作原理及功能特性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探究MFC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9年07期)
方乐[10](2019)在《多仓室流化床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的流态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热裂解技术是通过生物质能源制取生物油的主要途径,关键环节是热裂解反应器的设计,故开发更加优异的反应器结构对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流化床反应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内部设有开口和导流板的多仓室流化床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数值模拟中使用软件FLUENT 16.0对冷态条件下反应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非稳态计算,研究了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和流态化特性。多相流模型选用欧拉双流体模型,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模型,气固相间交换系数选用Syamlal-O'Brien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选择基于压力的分离式求解器。动量、湍流动能和湍动耗散率采用MUSCL格式,体积分数采用QUICK格式。采用PC-SIMPLE算法对相间压力和速度耦合。(1)研究了进料速度对物料输送时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速度为0.04 kg/s时反应器内的物料输送时长约30 s,能够保证颗粒充分裂解;(2)研究了开口尺寸对物料输送时长、密相床高度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口尺寸为5 cm时,物料输送顺畅快速,各室床高基本稳定在0.2 m的高度;(3)研究了导流板仰角对物料输送时长、内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板对开口处的颗粒有明显引流作用,仰角为45°时最有利于颗粒依序单向流动;(4)研究了粒径和气速条件对颗粒流态化特性、物料输送时长、密相床高度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为300μm、气速为0.3 m/s时流化质量最好,反应器运行最稳定。模拟优化后确定了反应器的最佳进料浓度约为4.4 kg/m~3,开口尺寸为仓室高度(30 cm)的1/6,导流板仰角为45°,最优物性和操作条件为颗粒粒径300μm、流化气速0.3 m/s。冷态实验中设计了反应器并搭建系统,固相选取木屑颗粒,气相选用空气。(1)对比模拟与实验中反应器第叁仓室不同高度位置的压力数据发现:在不同粒径和气速条件下,两者数据均吻合较好。在15 cm(开口的下边缘)以下的位置,两者误差在10%以内;(2)对比模拟与实验中反应器内的床高变化规律发现:两者趋势基本一致,数值误差在15%以内。实验中床高的最终稳定值约为23 cm(模拟值为20 cm);(3)设计颗粒分布实验,利用叁组粒径范围的物料来近似代替叁种不同停留时间的颗粒。结果表明:连续进料时约50%的颗粒可以进入预期对应的仓室。实验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和反应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综合模拟与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多仓室流化床反应器在保证裂解气及时移出反应器减少二次裂解的同时,确保固体颗粒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充分裂解。该反应器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通过改变进料速度可控制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多仓室设计可以达到物料逐级输送的运行效果,把颗粒裂解过程人为地分为若干阶段,可明显改善物料停留时间分布,抑制颗粒返混现象。(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9)
反应器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自吸式搅拌反应器的相分散和传质特性,比较了两种不同搅拌桨的气体吸入临界速率、相分散情况和气液传质系数。通过溶氧电极测量其中的气液传质系数,重点研究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对比不同叶轮转速和液面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吸气支管改变出气孔位置,使临界转速下降,相分散均匀,气液传质系数显着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应器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丽,姚杰,陈广,李震,蒋玲燕.微塑料累积对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9
[2].鞠凡.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吴松维,吴伟祥.填埋垃圾生物反应器反硝化特性研究[J].科技通报.2019
[4].曹俊雅,张绅,张涛,雍玉梅,杨超.上流式反应器气液相间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19
[5].陈昌介,马枭,许娟.硫磺回收装置低温克劳斯反应器吸附-再生特性研究[J].硫酸工业.2019
[6].王发龙.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固-液两相流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19
[7].王胜胜,刘丙超,祝晓琳,李春义.提升管反应器不同喷嘴角度的气固流动特性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
[8].陈巨辉,陈纪元,黎嘉豪,李欣,史笑.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传热特性[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9
[9].郑金阁,牛莎莎,王鹏鹏,聂铮,刘玉香.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结构与功能特性综述[J].工业水处理.2019
[10].方乐.多仓室流化床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的流态化特性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