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图书馆的激励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冯由玲,王子晗[1](2022)在《高校图书馆人员激励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能提高图书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图书馆人员激励策略,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激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张新鹤,颜晶[2](2021)在《我国图书馆员激励管理研究述评》文中认为图书馆员的激励管理是激发馆员工作热情、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关键。文章通过知网数据库检索获取相关文献信息,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发现目前该领域成果丰富,国内学者从激励机制、激励原则、激励措施、激励现状和激励理论的运用方面,采用思辨分析、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馆员激励进行探析,但既有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图书馆员激励研究可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维方面进行革新,加强该领域研究的时代性、数据性和系统性。
黄坤[3](2021)在《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 ——基于C市三所高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杜璇[4](2021)在《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措施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队伍中来。随着图书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最大程度激励志愿者实现其社会价值成为志愿服务发展的重点。我国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时间相对较晚,在志愿者建设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志愿者激励方面,许多公共图书馆对志愿者缺乏激励意识,激励措施单一。政策上虽然推出了一系列的国家和地方性的政策来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但在激励方面的规范还不足;行业内,也存在部分公共图书馆对志愿者的错误认识,导致缺少激励上的投入。激励上的不足,阻碍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本文通过网上调研,初步了解我国公共图书馆志愿活动开展项目和激励举措;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和志愿者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公共图书馆志愿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和激励措施的实施情况;结合前面的激励现状对发现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中存在内部激励机制不科学、培训不足、志愿者主体来源单一和志愿者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从公共图书馆对志愿者的态度、管理体制、角色定位偏差和工作内容与志愿者需求不匹配四个方面分析激励问题的原因。并从公共图书馆外部、内部和志愿者自身三个角度对志愿者激励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外部激励是从社会、制度和行业这三方面去改善外部激励环境;内部激励从公共图书馆内部运行环境和志愿者需求两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激励措施;志愿者自我激励则是从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和自我评价这三个方面去鼓励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志愿活动。上述改进对策的提出,希望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同样问题的出现,推动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发展。
申威[5](2020)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 ——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博物馆事业经历了建设高潮,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壮大。伴随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公众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开展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不仅能补充博物馆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也能培养志愿精神,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博物馆事业乃至文化事业的蓬勃繁荣发展。作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举措,志愿服务在形成互助和谐社会关系的同时,也是加快构建和深入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因此,志愿者的素质、能力与意识与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密切相关,而博物馆的激励机制是直接影响志愿者群体参与意愿、时间花费、服务延续、工作满意与留任退出的关键要素。由于大学生具有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使其正成为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中流砥柱。虽然大学生学习能力强,知识水平高,体力和精力充沛,但其自我意识、发展需求与流动意愿也比较强烈。面对多元化思想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志愿者,只有充分保障其自我需求,满足其服务初衷,建立和完善博物馆志愿者激励机制,才能有效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实现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始终保持博物馆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因此,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志愿者制度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以双因素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分析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需求和对组织及自身发展的满意度,研究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缘由,并对如何完善其激励机制提出对策建议。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生投入到博物馆志愿服务中,努力壮大和稳定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邓勇攀[6](2019)在《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图书馆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管理制度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激励机制现状,然后以广西桂林图书馆为例,对员工的基本情况和员工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最后提出公共图书馆在员工激励机制方面应该重视物质激励和职业发展激励,完成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朱馨叶,张小倩,李桂华[7](2019)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激励机制研究——基于2018年国内图书馆“世界读书日”活动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效果,基于35所图书馆2018年"世界读书日"阅读推广活动,利用扎根理论挖掘活动蕴含的激励手段,梳理不同手段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便利激励、特权激励、名人激励、趣味激励、社交激励、挑战激励、利他激励、物质激励、荣誉激励和素养提升激励10种激励手段,结合AIDMA模型将其归纳为引起注意、唤起兴趣、驱动参与及留下记忆四个阶段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激励机制模型。根据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激励机制实施的现状,建议图书馆采用综合激励形式,注重各手段之间的逻辑顺序,构建具有馆际特色的激励机制,重视并探索"引起注意"阶段的激励手段。
苏晗[8](2019)在《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如今网络环境下,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生存及发展的方向。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的整体优势愈加突出,但在图书馆联盟不断运作过程中,也会因成员馆合作动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联盟目标。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策略,成为联盟管理的重要问题。本文正是在此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展开了绪论,首先阐述了图书馆联盟相关概念,接着说明了所运用到的激励理论和博弈论模型,进而通过中美图书馆联盟运行现状说明图书馆联盟存在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接着说明图书馆联盟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引入博弈分析方法对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之间的“共建共享”策略选择进行研究,基于博弈视角研究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路径;最后结合激励理论,从馆际合作方式入手,建立业务中心馆模式,同时培育联盟共享文化,构建以满足成员馆内部需求为核心和以外部沟通为保障的综合激励对策,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激发成员馆贡献动力,实现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
李永明[9](2019)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中心,其服务随着社会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变化,经历了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存储、生产、应用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机构,需要进一步做好以知识为基础和内容的知识服务,促使其由知识宝库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基础设施。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是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用户情境,充分发挥馆员的知识和智慧,支持或辅助用户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图书馆知识服务离不开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图书馆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融入用户情境、辅助或支持用户问题解决的这些特性,都要求用户参与到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以保证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已有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历程、服务模式、实施对策等相关研究中,用户需求、用户情境、用户参与等用户因素被提及或被重视,但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图书馆服务中有关用户参与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但总体来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方面的研究甚少。为了促进图书馆积极吸引、鼓励、引导、协同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确保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知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一步深入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拓展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本研究借助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与开展情况,筛选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角色转变、用户价值转变和用户行为转变,细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结合图书馆知识服务流程,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映射,深入剖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结果表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可分为使用性参与、评估性参与和建设性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融入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但是用户参与的深度、广度和强度都有待提升;图书馆可以根据知识服务流程寻求用户参与切入点,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第二,解释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可为图书馆制定政策吸引、引导、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依据。设计爬虫采集开放式虚拟社区有关用户参与主题的问答数据,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识别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调研,组织专家小组讨论,抽取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方法,通过建立邻接矩阵、计算可达矩阵、分解层级关系等一系列步骤,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综合上述分析,理清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各层级主次要因素,对于进一步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机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研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综合相关理论,引入用户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假设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设计问卷获取数据,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分析,利用Amos验证假设模型,实证探索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通过用户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不仅确立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还丰富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理论。第四,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是建立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是构建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依据。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及启示,提出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框架,并从角色定位、方式选择、氛围营造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图书馆吸引、鼓励、支持和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参考。基于用户参与类型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对象定位,将用户融入知识服务过程。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促进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鉴于情景因素对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影响,营造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氛围,集多种资源、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促进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上述研究结论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丰富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还可以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正确鼓励、支持、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鉴于知识服务项目各有不同,本研究只是从整体情况考量,后续将关注不同知识服务项目中的用户参与,继续扩展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雪杰[10](2019)在《基于Fogg模型的科研数据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研数据是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对于科研数据的有效管理、完善科研数据的系统性等是保障科技创新的一种方式,海量的科研数据也正在逐渐改变着科学研究的方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研数据管理与应用仍存在着明显不足,在科研数据的开发利用、共享与安全保障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尤其是科研数据共享行为的滞后,为科研数据的使用带来了很大困难。期望理论中以期望和效价为依据的激励因素在对于行为激励的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但是却忽略了用户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在是否能够实现目标行为中的重要性,Fogg模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它充分强调了能力、动机、触发三者之间的协同关系。但是,在科研数据共享的研究中,目前尚未发现Fogg模型与期望理论的良好结合以实现对共享效果的有效改善。因此,本文基于Fogg模型探讨科研用户自身的能力,共享科研数据所能带来的效价与实现科研数据共享的期望值等对科研数据共享意愿的影响。首先,融合Fogg模型构成因素、期望理论激励因素和科研数据共享影响因素,构建科研数据管理系统中的科研数据共享激励模型,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对科研数据共享效果进行测度,探讨模型的适用性及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在对科研用户共享意愿测度过程中,采用A/B测试方法,A组测度科研用户所认为的科研数据共享影响因素对科研数据共享的影响程度,同时包括科研用户在这些影响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科研数据共享的意愿;B组测度在激励机制下科研用户共享科研数据的意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本文实证研究以生物学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科研用户在有/无激励机制下科研数据共享意愿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励机制下,生物学科用户的科研数据共享意愿提升近20%。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激励机制下科研数据共享意愿总体提升程度相同,但学科之间的差异会造成学科用户对于不同的科研数据共享因素的认同程度和不同激励条件的接受程度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在科研数据共享激励模型的指导下,激励机制对于科研用户的科研数据共享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试论图书馆的激励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图书馆的激励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图书馆人员激励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激励理论研究。 |
(二)国内激励理论研究。 |
二、高校图书馆人员激励的意义 |
(一)提高馆员工作效率。 |
(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
(三)激发馆员实现自身价值。 |
(四)使馆员处于积极向上的氛围之中。 |
三、高校图书馆人员激励存在的问题 |
(一)管理机制存在弊端。 |
(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
(三)馆员需求定位不够准确。 |
(四)监督环节薄弱。 |
四、高校图书馆人员激励的有效对策 |
(一)完善激励机制。 |
(二)结合员工实际需求。 |
(三)重视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
(四)营造和谐的图书馆工作氛围。 |
(五)设置合理的图书馆发展目标。 |
(2)我国图书馆员激励管理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
1.1 激励机制研究 |
1.2 激励措施研究 |
1.3 激励现状研究 |
1.4 激励原则研究 |
1.5 激励理论在馆员激励中的应用研究 |
2 图书馆员激励研究评述 |
2.1 已有研究的特点 |
2.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2.1 研究缺乏时代性,对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认识不够 |
2.2.2 研究中数据支撑不够,研究结论科学性不高 |
2.2.3 研究缺乏系统思维 |
3 未来研究建议 |
3.1 体现时代变革,支持事业发展 |
3.2 以数据为依据,进行科学研究 |
3.3 应用系统思维,拓展研究内容 |
4 结语 |
(4)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措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志愿者动机研究 |
1.2.2 志愿者管理研究 |
1.2.3 志愿者激励研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图书馆志愿者 |
2.1.1 志愿者 |
2.1.2 图书馆志愿者 |
2.2 激励 |
2.2.1 激励的内涵 |
2.2.2 激励理论 |
第三章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现状 |
3.1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的基本情况 |
3.1.1 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项目 |
3.1.2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措施 |
3.2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现状调查 |
3.2.1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2.2 访谈的实施 |
3.2.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2.4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基本工作情况分析 |
3.2.5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存在的问题 |
4.1.1 内部激励机制不科学 |
4.1.2 缺乏有效的培训 |
4.1.3 志愿者工作内容的设置与志愿者需求不匹配 |
4.1.4 志愿者主体来源单一 |
4.2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4.2.1 公共图书馆对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 |
4.2.2 志愿者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4.2.3 对志愿者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
4.2.4 公共图书馆志愿活动宣传不到位 |
第五章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优化策略 |
5.1 公共图书馆外部激励 |
5.1.1 提高社会认可度,培育公民参与意识 |
5.1.2 在制度上对志愿者激励提供支撑和保障 |
5.1.3 行业内加强志愿服务方面的交流 |
5.2 公共图书馆内部激励 |
5.2.1 健全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内部激励的运行环境 |
5.2.2 切合志愿者需求,建立多种激励方式并存的激励措施 |
5.3 志愿者自我激励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 ——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总结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志愿者 |
2、大学生志愿者 |
3、激励机制 |
(二)理论基础——双因素理论 |
1、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
2、双因素理论的应用 |
二、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调查及其分析 |
(一)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基本情况概述 |
(二)对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的调查 |
1、调查问卷的开发与设计 |
2、问卷的实施与样本特征 |
3、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
(三)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1、志愿者动机分析 |
2、志愿者满意度分析 |
三、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保健因素未充分发挥作用 |
1、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法制保障 |
2、志愿服务缺乏资金保障,物质保障薄弱 |
3、组织管理方式松散 |
4、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
(二)激励因素功能受到限制 |
1、志愿者选拔机制不规范,发展规划不清晰 |
2、志愿者培训制度不完善,缺乏长远培训计划 |
3、部分志愿者志愿精神尚未形成,参与志愿活动积极性不高 |
四、完善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对策 |
(一)优化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理念 |
1、重视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的积极作用 |
2、树立以人为本的激励观念 |
(二)改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方法 |
1、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 |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三)健全大学生志愿者激励制度 |
1、健全志愿者选拔机制,做好志愿者发展规划 |
2、重视志愿者的教育与培训,确保培训效果 |
3、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适当运用负激励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省级公共图书馆激励机制现状 |
2 桂林图书馆员工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
2.1调查框架及数据来源 |
2.2员工基本情况统计 |
2.3 员工需求情况调查 |
3.1 物质激励机制 |
3.2 职业发展激励机制 |
3.3 其他类型的激励策略 |
4结语 |
(7)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激励机制研究——基于2018年国内图书馆“世界读书日”活动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缘起与目的 |
2 文献回顾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程序 |
3.2.1 数据采集 |
3.2.2 研究过程 |
4 基于扎根理论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激励机制分析 |
4.1 开放性编码 |
4.2 主轴编码 |
4.3 选择性编码 |
4.3.1 引起注意 |
4.3.2 唤起兴趣 |
4.3.3 驱动参与 |
4.3.4 留下记忆 |
5 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激励机制特征分析 |
5.1 图书馆多采用综合激励形式 |
5.2 公共图书馆以驱动参与为主, 高校图书馆以留下记忆为主 |
5.3 图书馆阅读推广激励在“引起注意”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
6 结论与展望 |
(8)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图书馆联盟相关概念概述 |
2.1.1 图书馆联盟概念 |
2.1.2 图书馆联盟特征 |
2.1.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念界定 |
2.2 激励理论 |
2.2.1 过程型激励理论 |
2.2.2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2.2.3 综合激励理论 |
2.3 其他相关理论 |
2.3.1 博弈分析方法 |
2.3.2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图书馆联盟运作现状及问题 |
3.1 中美图书馆联盟运行现状分析 |
3.1.1 美国图书馆联盟运行情况 |
3.1.2 中国典型图书馆联盟运作情况 |
3.1.3 国内外图书馆联盟联盟发展经验启示 |
3.2 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存在的问题 |
3.2.2 原因分析 |
3.3 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3.3.1 无有效激励图书馆联盟运行状态混乱的必然性 |
3.3.2 图书馆联盟中激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3.3.3 图书馆联盟激励机制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联盟共建共享的博弈分析及激励路径 |
4.1 图书馆联盟中的博弈现象 |
4.1.1 图书馆联盟中的博弈原理 |
4.1.2 图书馆联盟合作与冲突分析 |
4.2 博弈分析及激励视角 |
4.2.1 增强合作意识的博弈分析 |
4.2.2 调动共建积极性的博弈分析 |
4.2.3 抑制“搭便车”行为的博弈分析 |
4.2.4 加强“信号传递”的博弈分析 |
4.2.5 促进联盟多边合作的博弈分析 |
4.3 联盟共建共享的激励路径 |
4.3.1 设计利益平衡机制 |
4.3.2 构建整体沟通机制 |
4.3.3 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联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策略 |
5.1 构建适用的馆际合作方式 |
5.1.1 探究馆际合作的影响因素 |
5.1.2 以“业务”为中心的馆际合作模式 |
5.1.3 规范合作的具体过程 |
5.2 培育联盟文化 |
5.2.1 确立共建共享价值观 |
5.2.2 树立榜样馆标杆 |
5.2.3 开展联盟文化活动 |
5.3 满足内在需求为核心 |
5.3.1 建立科学绩效考评制度 |
5.3.2 建立利益补偿制度 |
5.3.3 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 |
5.4 联系外部沟通为保障 |
5.4.1 构建总分式网络平台模式 |
5.4.2 建立监督和检查制度 |
5.4.3 开拓多渠道资金来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
1.1.2 用户参与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的重视 |
1.1.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参与有待探索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图书馆用户参与研究综述 |
2.1.1 基本文献计量分析 |
2.1.2 图书馆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1.3 图书馆服务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述评 |
2.2.1 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述评 |
2.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研究价值 |
第3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分析 |
3.1 图书馆知识服务及用户参与的内涵 |
3.1.1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 |
3.1.2 用户参与的内涵 |
3.2 用户参与视角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调查 |
3.2.1 图书馆服务项目概况 |
3.2.2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
3.2.3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筛选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价值分析 |
3.3.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角色转变 |
3.3.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转变 |
3.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价值转变 |
3.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类型 |
3.4.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划分 |
3.4.2 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 案例分析:来自知乎社区的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启示 |
4.1.1 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选择 |
4.1.2 编码方式与过程 |
4.1.3 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4.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确立 |
4.2.1 知乎社区与既有文献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2.2 结合访谈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参与影响因素抽取 |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结构关系分析 |
4.3.1 方法选择 |
4.3.2 分析过程 |
4.3.3 解释模型 |
4.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参与行为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模型 |
5.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1.1 理论模型 |
5.1.2 研究假设 |
5.2 实证分析 |
5.2.1 量表设计及数据采集 |
5.2.2 探索性分析 |
5.2.3 验证性分析 |
5.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3.1 研究结论 |
5.3.2 研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 |
6.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构建 |
6.1.1 激励机制与知识服务绩效的关系 |
6.1.2 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激励机制 |
6.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对象定位 |
6.2.1 使用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2 评估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3 建设性参与角色定位 |
6.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 |
6.3.1 面向认知的激励方式 |
6.3.2 面向情感的激励方式 |
6.3.3 面向动机的激励方式 |
6.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氛围营造 |
6.4.1 用户参与的平台氛围营造 |
6.4.2 用户参与的互动氛围营造 |
6.4.3 用户参与的合作氛围营造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书馆知识服务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判别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10)基于Fogg模型的科研数据共享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研究现状 |
1.2.2 Fogg模型应用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期望理论 |
2.2 社会交换理论 |
3 科研数据共享激励模型(RDSEM) |
3.1 模型的依据:Fogg模型 |
3.2 科研数据共享激励模型的构件来源及组成 |
3.2.1 来源一:Fogg模型的基本因素 |
3.2.2 来源二:期望理论的激励因素 |
3.2.3 来源三:科研数据共享的影响因素 |
3.2.4 科研数据共享激励模型的激励因素组成 |
3.3 RDSEM模型的结构 |
4 RDSEM下的科研数据共享效果测度方法 |
4.1 测度方法 |
4.2.1 测度方法的使用 |
4.2.2 测度结果分析方法 |
4.2 测度条件 |
4.2.1 测度条件的分析 |
4.2.2 测度条件的选取 |
4.3 测度工具 |
4.4 测度流程 |
5 实证研究 |
5.1 实验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 实验结果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激励机制讨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试论图书馆的激励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图书馆人员激励策略研究[J]. 冯由玲,王子晗. 办公室业务, 2022(01)
- [2]我国图书馆员激励管理研究述评[J]. 张新鹤,颜晶.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11)
- [3]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 ——基于C市三所高校的调查[D]. 黄坤. 华北电力大学, 2021
- [4]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激励措施优化研究[D]. 杜璇. 河北大学, 2021(02)
- [5]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 ——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D]. 申威. 长安大学, 2020(06)
- [6]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与思考[J]. 邓勇攀.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04)
- [7]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激励机制研究——基于2018年国内图书馆“世界读书日”活动案例[J]. 朱馨叶,张小倩,李桂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9(04)
- [8]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策略研究[D]. 苏晗.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9]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D]. 李永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基于Fogg模型的科研数据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 王雪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