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潜流论文-聂珣炜

赤道潜流论文-聂珣炜

导读:本文包含了赤道潜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赤道潜流,水团,输运通道,北太平洋热带水

赤道潜流论文文献综述

聂珣炜[1](2017)在《太平洋赤道潜流的水团来源及其输运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平洋赤道潜流(EUC)是存在于赤道太平洋次表层中的一条强劲的东向洋流,它不仅构成了太平洋赤道海域中温跃层的主体,同时还是冷舌区上升流的主要水源。因此无论在表层还是次表层,赤道太平洋海水的温盐特性都受到EUC显着影响。此外,EUC还是太平洋中若干经向翻转环流圈(MOC)共同的位于赤道上的重要分支。这些MOC包括位于赤道两侧的副热带环流圈(STCs)、热带环流圈(TCs)以及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跨洋环流(IOC)。其中,TCs能够将热带表层水带入EUC中;STCs和IOC能够将形成于中高纬度海域的水团带入热带海域,并使这些水团最终在EUC中汇聚在一起。因此研究EUC的水源构成以及它们向赤道的输运路径,可以帮我们进一步了解太平洋热带海域与热带外海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使用ECCO模式资料,结合伴随浓度示踪物追踪法,对EUC的水团来源、输运时间、输运通道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位于中太平洋的EUC中近70%的水体源自纬度较低的热带海域及副热带东部海区。其中,源自副热带东部海区的水团对EUC的贡献约为50%,而且来自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水团的贡献是北太平洋的3倍多。关于EUC水源输运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外水源中约有60%的水体从其潜沉区向赤道输运所需时间小于20年,而且这部分水源主要是来自副热带东部海区的水团;绝大部分热带水体的输运时间小于1年。虽然EUC的主体部分始终是由热带外水体构成的,但是从西太平洋到东太平洋EUC中的热带水体和热带外水体所占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西太平洋,EUC中的热带外水体所占比重略高于中东部海域;从西太到中太,这一比重缓慢下降;从中太到东太,两部分水体之比基本保持稳定,热带外水体约为热带水体的4倍。西边界通道和内区通道对EUC的贡献同样沿着赤道由西向东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总体来说,西边界通道在西部海区占主导;内区通道在东部海区占主导。在热带外水体向EUC的输运过程中,西边界通道与内区通道的贡献之比由西向东逐渐减小,但西边界通道始终占主导。热带水体则主要通过内区通道向赤道进行输运。至少有60%的热带水体通过TCs汇入EUC中,而非在局地通过垂向混合或者混合层起伏等过程汇入EUC。而且热带水体更加趋向于通过赤道北部的TC汇入EUC。在从源地向赤道的输运过程中,EUC中水体受到混合作用的显着影响,水体特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且热带内的混合强度不亚于热带外。北太平洋热带水(NPTW)是EUC位于北太平洋的主要水源之一。通过前面的研究内容可知,NPTW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对EUC的贡献量较大,同时还体现在它向赤道的输运时间明显短于其它热带外水源。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与热带海域之间相互作用过程,本文对NPTW进行了重点研究。采用浓度示踪物追踪法,我们对该水团的潜沉以及向赤道的输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追踪实验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NPTW形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的海表盐度极大值区,但其主要潜沉区则集中于该区域的东部海域。潜沉之后,NPTW的主体部分首先跟随北赤道流(NEC)流向西部,并在到达西边界后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跟随黑潮流向北部,另一部分则通过西边界通道或者内区通道向太平洋热带海域输运。值得注意的是,在向赤道输运的过程中,通过西边界通道向赤道输送的NPTW中只有一少半能够最终汇入EUC并随之到达赤道太平洋的中东部海域,原因是印尼贯穿流(ITF)具有明显的分流作用,很大一部分NPTW的水通过ITF进入印度洋海域而不是EUC。在ITF的影响下,内区通道的贡献变得不可小觑,在最终到达赤道太平洋海域的NPTW中,有大约30%是来自内区通道,与西边界通道同等量级。但是与南太平洋热带水(SPTW)向赤道的输运过程相比(西边界通道与内区通道的输送量相当),北太平洋中内区通道的贡献仍然是偏弱的。同样是受到ITF分流作用的影响,导致最终能够在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的上翻至混合层的NPTW只占总量的18%,这一比例要远低于SPTW(30%)。上述结果详细阐述了EUC的主要水源之一——NPTW的潜沉及其输运过程,揭示了ITF在NPTW向赤道的输运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明确了其与SPTW对EUC贡献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热带外水团对热带海域的影响以及EUC对热带海域的海洋环流过程及气候效应影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7-06-01)

张建列,陈忠[2](2015)在《印度洋赤道潜流特征及产生机制被揭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张建列 通讯员 陈忠)近日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该所王东晓团队及合作者,利用观察数据并结合数模,系统阐述了印度洋间歇性赤道潜流(I-EUC)的特征,提出了I-EUC夏秋季依旧存在、不受印度季风降雨强度影响的新观点,揭示了I-EUC产生(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报》期刊2015-07-10)

王召进[3](2012)在《太平洋海域赤道潜流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赤道潜流在1952年由克伦威尔发现,并命名为克伦威尔流。随后许多海洋学家对赤道潜流进行了研究,但其研究的重点是潜流与渔业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之后,El Nio和La Nina事件不断出现,对全球气候带来严重影响,人类对赤道潜流进行的研究开始增多,并深入探索赤道潜流的异常变化与El Nio事件的关系,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本文根据国内外对太平洋海域赤道潜流的主要研究成果,评述了有关赤道潜流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海洋信息》期刊2012年02期)

吕艳,王庆业[4](2009)在《太平洋赤道潜流起源的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个高分辨率准全球海洋模式HYCOM(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海域赤道潜流的起源。结果表明:赤道潜流在大约130°E处开始,流核位于225 m、2°N附近,最大流速超过15 cm/s,体积输运约1.6×106 m3/s,其水源来自棉兰老海流;在东部140°E断面,赤道潜流的北部主要是由棉兰老海流提供(9.7×106 m3/s),其南部主要是来自新几内亚沿岸潜流(9.1×106 m3/s)。(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王宏娜,陈锦年,何宜军[5](2009)在《赤道潜流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TOGA/TAO实测海流和SODA全球海洋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热带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赤道潜流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中部型和东部型)ENSO事件的影响。对赤道潜流距平场的EOF分解表明,第一模态为"东太平洋潜流模态",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情况;第二模态为"中太平洋潜流模态",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中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情况;这两个主要模态基本可以反映赤道潜流距平场的主要信息。这两个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且与NINO指数都有较好的负相关,最大相关均通过99.9%的信度检验。相关分析表明潜流第一模态的变化滞后于NINO指数变化,而第二模态的变化则提前于NINO指数变化,即ENSO事件对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有一定影响,而中太平洋的潜流变化又会对ENSO事件产生影响。通过个例分析表明,中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ENSO事件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在东部型ENSO事件发生前,中太平洋赤道潜流增强,这样西太平洋暖池的异常海温在潜流的引导下快速向东传播,直接到达东太平洋形成东部型ENSO事件;中部型ENSO事件发生前,中太平洋赤道潜流明显减弱,西太平洋的异常海温不能迅速东传速,在中太平洋堆积上升到达海面,使得中部型ENSO事件爆发。(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9年03期)

莫嘉琪,林万涛,林一骅[6](2007)在《一个赤道太平洋西部边界潜流广义扰动机理的近似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类赤道太平洋西部边界潜流的摄动机理.考虑了对应的广义控制方程.首先引入了一个优化的同伦映射,利用相应的映射求得了原模型的近似解.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用同伦映射方法得到的近似解具有较好的精确度.(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陈锦年,吕新艳,胡敦欣[7](2005)在《赤道太平洋潜流变化特征及其与异常海温东传》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TOGA-TAO实测海流资料(ADCP)和SODA同化海流和海温资料,分析探讨了赤道太平洋潜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与赤道异常暖水东传的内在联系。揭示了El Nino事件中异常暖水东传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潜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潜流的垂直最大深度可由海表层至300~400 m,其多年平均最大流速可达100 cm/s。潜流最大中心的纬向变化位置基本维持在160°W-130°W之间。在年际变化中,赤道潜流变化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在El Nino事件发生过程中,赤道潜流出现明显的加强现象。其最大流速可达140 cm/s以上。在西太平洋暖池区域次表层暖水东传之前,位于中东太平洋次表层的赤道潜流就已出现加强,其最大流速中心沿温跃层不断加强和东移,“引导”来自西太平洋暖池区域次表层的异常暖水向东传播。因此,可以认为西太平洋暖池区域异常暖水的东传与赤道潜流的强度和东传存在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在El Nino事件中,赤道潜流的变化是导致西太平洋暖池区域次表层异常暖水东传的重要机制。(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05年06期)

陈锦年,胡敦欣[8](2005)在《赤道太平洋潜流变化特征及其与异常海温东传》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克伦威尔(Tomnsend Cromwell)在50年代初发现了赤道太平洋潜流,并命名为克伦威尔流以来,许多海洋学家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其研究的重点是侧重于潜流与渔业的关系。直到80年代,随着El Nino和La Nina事件不断交替出现,对全球气候带来严重影响时,人们才意识到赤道太平洋潜流不仅对赤道东太平洋的上层温度、盐度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大气的二氧化碳交换具有重要作用,对赤道潜流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进而提出了赤道潜流输送带理论。但这些工作的重点是放在对于赤道潜流本身的研究上,对潜流在赤道异常海温的东传中的作用的研究涉及较少,特别是对于西太平洋暖池区域的异常海温东传中的贡献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06-01)

管恩聚[9](2005)在《赤道潜流的奥秘》一文中研究指出1951年,美国海洋学家克伦威尔和他的同事,在太平洋的赤道海域进行了鲔鱼生活习性及环境条件的考察研究。其考察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把玻璃浮子串(本文来源于《海洋世界》期刊2005年05期)

姜景忠[10](1993)在《El Ni■o期间太平洋赤道潜流逆转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联系1982~1983年El Nino事件期间的太平洋赤道潜流逆转事件,研究了1976~1977年和1986~1987年两个El Nino年中137°E和165°E断面上出现的相同现象。认为赤道潜流运动逆转并非1982~1983年El Nino期间的偶发事件。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是监测赤道潜流变异及其与El Nino事件关系的关键地区。(本文来源于《东海海洋》期刊1993年01期)

赤道潜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张建列 通讯员 陈忠)近日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该所王东晓团队及合作者,利用观察数据并结合数模,系统阐述了印度洋间歇性赤道潜流(I-EUC)的特征,提出了I-EUC夏秋季依旧存在、不受印度季风降雨强度影响的新观点,揭示了I-EUC产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赤道潜流论文参考文献

[1].聂珣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水团来源及其输运路径[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

[2].张建列,陈忠.印度洋赤道潜流特征及产生机制被揭示[N].广东科技报.2015

[3].王召进.太平洋海域赤道潜流的研究综述[J].海洋信息.2012

[4].吕艳,王庆业.太平洋赤道潜流起源的模式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

[5].王宏娜,陈锦年,何宜军.赤道潜流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9

[6].莫嘉琪,林万涛,林一骅.一个赤道太平洋西部边界潜流广义扰动机理的近似解法[J].物理学报.2007

[7].陈锦年,吕新艳,胡敦欣.赤道太平洋潜流变化特征及其与异常海温东传[J].水科学进展.2005

[8].陈锦年,胡敦欣.赤道太平洋潜流变化特征及其与异常海温东传[C].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5

[9].管恩聚.赤道潜流的奥秘[J].海洋世界.2005

[10].姜景忠.ElNi■o期间太平洋赤道潜流逆转事件[J].东海海洋.1993

标签:;  ;  ;  ;  

赤道潜流论文-聂珣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