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巨须螨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气门亚目,巨须螨科,分类学,新分类单元
巨须螨科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新[1](2018)在《武陵山区巨须螨科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巨须螨科(前气门亚目:吸螨总科)是潜在的生防天敌类群,其分类研究十分活跃,但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印度、伊朗、巴西、巴基斯坦、希腊、泰国、波兰、菲律宾、南非、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家,世界已知6亚科、27属、400多种。我国关于巨须螨科的研究相对滞后,且地区间不平衡,迄本研究前,仅报道过福建、贵州、四川、重庆、辽宁、台湾、江苏、安徽、上海、北京、河北、江西的巨须螨,在武陵山区域则仅自重庆、贵州有过报道。此前中国已知16属、49种。本论文对武陵山区巨须螨科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文中概述了巨须螨科国内外分类研究进展、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共记述武陵山区巨须螨科5亚科10属26种,其中有4个新种、19个中国新纪录种、3个武陵山区新纪录、首次记述雄螨2个种;论文阐述了各属研究状况、属、种鉴别特征,编制了武陵山区巨须螨科分种检索表,绘制了113幅图;初步分析了武陵山区巨须螨科在世界及中国的区系特点。新分类单元及新纪录单元如下:新种4个:佛顶山副邦佐螨Parabonzia fodingshanensis sp.nov.;小溪刺瘤螨Armascirus xiaoxii sp.nov.;近马洛克新邦佐螨Neobonzia neomalookensis sp.nov.;异艾丽新硬瘤螨Neoscirula alloaliciae sp.nov.。中国新纪录种19个:明丹副邦佐螨Parabonzia mindanensis Corpuz-Raros,1996;瓦伦单基螨Lupaeus valentinae Sergeyenko,2011;紫花单基螨Lupaeus sativae Den Heyer,2013;伊朗单基螨Lupaeus iranensis Den Heyer,2013;祖鲁新拟巨须螨Neocunaxoides zuluensis Den Heyer,1980;马哈新拟巨须螨Neocunaxoides mahabaeus Corpuz-Raros,1996;卡尔普劳螨Pulaeus krama Chaudhri,Akbar&Rasool,1979;班氏普劳螨Pulaeus banksi Bashir&Afzal,2009;拉占普劳螨Pulaeus razanensis Den Heyer,2013;异纹巨须螨Cunaxa heterostriata Khaustov&Kuznetzov,1998;歌蒂娃巨须螨Cunaxa gordeevae Sergeyenko,2009;哈里森刺瘤螨Armascirus harrisoni Smiley,1992;曼森硬指螨Dactyloscirus mansoni Smiley,1992;巴连硬指螨Dactyloscirus pataliputraensis Gupta,1981;菲律宾硬指螨Dactyloscirus philippinensis Corpuz-Raros,1995;库兹新邦佐螨Neobonzia kuznetzovi Sergeyenko,2011;白茅新硬瘤螨Neoscirula imperata Corpuz-Raros,1996;蓬蒂新硬瘤螨Neoscirula puntiglupa Corpuz-Raros,1996;塔克洛班新硬瘤螨Neoscirula taclobanensis Corpuz-Raros,2007。武陵山区新纪录种3个:张氏副邦佐螨Parabonzia zhangi Lin&Zhang,2002;旗突硬瘤螨Scirula papillata Lin,1997;钩丝巨须螨Cunaxa setirostris Hermann,1804。首次记述雄螨2个:张氏副邦佐螨Parabonzia zhangi Lin&Zhang,2002;瓦伦单基螨Lupaeus valentinae Sergeyenko,2011。对武陵山区巨须螨科10属26种的区系分析表明,按世界动物地理区划,有6个区系型,为典型的东洋区区系,其含东洋区的跨区系型占主导,与古北区联系较强,与新北区、非洲区有稍强的联系,与澳洲区、新热带区联系较弱;在各跨区区系型中,含东洋区的跨区区系型种也是跨区区系的主体。按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仅划分为2个区系型,为典型的华中区区系,跨区区系型不具优势。(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刘晓艳[2](2009)在《福建茶园巨须螨科分类研究(蜱螨亚纲:前气门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福建茶园巨须螨科Cunaxidae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共检查了采自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实习茶园、福安天香有机茶园、福安北门高山茶园、福安溪柄平地茶园及武夷山黄溪洲、挂墩茶园的标本6,000多号,重点研究了已制片的标本600余号,共鉴定描述福建茶园巨须螨科9属、24种(包括2新种和13个中国新纪录种)。全文包括前言、总论和分类描述3部分。前言中介绍了我国茶叶的生产状况和面临的问题、茶园害螨的研究现状等。总论中介绍了巨须螨科的分类沿革、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采集地的生态环境等。在分类描述部分,首先编制了福建茶园巨须螨科已知属的分类检索表,然后详细介绍了每个属和种。文中所列的属均按照属名、异名录、属模式种、属征、研究历史及现状以及中国研究情况等顺序记述。对种类较多(3种以上)的属,还提供了分种检索表,便于参考。各个种的描述,分别按种名(包括中名和学名)、图版序号、异名录和成螨形态等特征先后记述。形态记述之后,列出研究标本(或模式标本)的数量和分布地点,如系新种,还有新种学名的词源、新种与其近缘种的鉴别特征等。文后附有各个种的形态特征图。研究所用的标本全部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生防所。本文记述的福建茶园巨须螨已知种类如下(注有*者为中国新纪录):(1)马基林新硬瘤螨* Neoscirula makilingica Corpuz-Raros;(2)爪毛新硬瘤螨* Neoscirula ogawai(Shiba);(3)阿丝新硬瘤螨* Neoscirula aspirasi Corpuz-Raros;(4)金牛刺瘤螨Armascirus tauru(sKramer);(5)长突刺瘤螨* Armascirus huyssteeni Den Heyer;(6)卷须巨须螨Cunaxa capreolus (Berlese);(7)罗氏巨须螨* Cunaxa lukoschusi Smiley;(8)魏氏巨须螨Cunaxa womersleyi Baker & Hoffmann;(9)异纹巨须螨* Cunaxa heterostriata Khaustov & Kuznetsov;(10)菲律宾硬指螨* Dactyloscirus philippinensis Corpuz-Raros;(11)豁口鞘硬瘤螨* Coleoscirus mizuno(iShiba);(12)瘤突鞘硬瘤螨* Coleoscirus tuberculatus Den Heyer;(13)网纹拟邦佐螨* Pseudobonzia clathrathus(Shiba);(14)长刺拟邦佐螨*Pseudobonzia longispina Corpuz-Raros & Garcia;(15)叁角盾瘤螨Scutascirus triangulum Lin;(16)棍棒新似巨须螨Neocunaxoides clavatus (Shiba);(17)新梳新似巨须螨Neocunaxoides neopectinatus (Shiba);(18)长颚普劳螨Pulaeus longignathos Bu & Li;(19)重庆普劳螨Pulaeus chongqingensis Bu & Li;(20)椭圆普劳螨,新种Pulaeus oblongus, sp. nov.;(21)苔藓普劳螨Pulaeus musci Liang;(22)齿须普劳螨*Pulaeus dentatus Corpuz-Raros;(23)清亮普劳螨* Pulaeus clarae Den Heyer;(24)蕈突普劳螨,新种Pulaeus fungiformis, sp. nov.。(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9-04-01)
林坚贞,张艳璇,康玉妹,季洁[3](2003)在《巨须螨科中国二新纪录(蜱螨亚纲:吸螨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鞘瘤螨属Coleoscirus Berlese,1916我国已记录3种,普劳螨属Pulaeus Den Heyer,1980我国已记录8种。最近作者在整理采自福建永春和泰宁两地巨须螨标本时发现2个中国新纪录种。 简单鞘硬瘤螨Coleoscirus simplex(Ewing,1917)(本文来源于《武夷科学》期刊2003年00期)
林坚贞,张艳璇,季洁,康玉妹[4](2003)在《福建省巨须螨名录(蜱螨亚纲:巨须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福建省巨须螨科种类,隶属于7个亚科,9个属19种。(本文来源于《武夷科学》期刊2003年00期)
林坚贞[5](2001)在《中国登巨须螨属新纪录种新组合(蜱螨亚纲:巨须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中国新纪录亚科 :登巨须螨亚科 DENHEYERNAXOIDINAE.中国新纪录属 :登巨须螨属 Denheyernaxoides Smiley,1 992 .中国新纪录种 :短喙巨须螨 Denheyernaxoides brevirostris(Canestrini,1 885)新组合 .(本文来源于《武夷科学》期刊2001年00期)
林坚贞,张艳璇[6](1998)在《福建帮佐螨亚科叁新种(蜱螨亚纲:巨须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记述帮佐螨亚科2个中国新纪录属,副帮佐蟥属Parabonziat和新硬瘤螨属Neoscirula;和3新种:叁叉副帮佐螨Parabonzia trioxys sp.nov;二齿新硬瘤螨Neoscirula bidens sp.nov和妙峰新硬瘤螨Neoscir-ula miaofengensis sp.nov.(本文来源于《武夷科学》期刊1998年00期)
卜根生,李隆术[7](1992)在《巨须螨科亚科和属的增订(蜱螨亚纲:真螨目)》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在J.Den Heyer (1980)的巨须螨科(Cunaxidae)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桔硬瘤螨亚科(Orangescirulinae)和桔硬瘤螨属(Orangescirula),并把迭板巨须螨属(Lapicunaxa)上升为迭板巨须螨亚科(Lapicunaxinae),还将印度巨须螨属(Indocunaxa)归入硬瘤螨亚科(Scirulinae).至此,该科共有7亚科,6族18属。(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02期)
卜根生,李隆术[8](1991)在《普劳螨属一新种记述(蜱螨亚纲:巨须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记述普劳螨属一新种:宽颚普劳螨Pulaeus platygnathus sp.nov.,并与近似种马丁普劳螨Pulaeus martini Den Heyer,1981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1991年01期)
卜根生,李隆术[9](1988)在《关于Lapicunaxa属分类地位的商榷——蜱螨亚纲、真螨目、巨须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曾义雄1980年发表了巨须螨科(Cunaxidae Thor,1902)的一个新属Lapicunaxa,但属以上的分类地位一直未确定。根据J.Den Heyer(1980)的新分类系统和作者的研究认为,该属似应上升为亚科,定名为迭板巨须螨亚科La-picunaxinae。(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88年03期)
卜根生,李隆术[10](1987)在《四川地区巨须螨名录(一)(真螨目:巨须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记述了四川地区分属于4个亚科6个属的巨须螨8种。其中3种为作者1987年发表的新种,3种及1种的雄性为中国新记录。所有标本保存于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87年04期)
巨须螨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福建茶园巨须螨科Cunaxidae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共检查了采自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实习茶园、福安天香有机茶园、福安北门高山茶园、福安溪柄平地茶园及武夷山黄溪洲、挂墩茶园的标本6,000多号,重点研究了已制片的标本600余号,共鉴定描述福建茶园巨须螨科9属、24种(包括2新种和13个中国新纪录种)。全文包括前言、总论和分类描述3部分。前言中介绍了我国茶叶的生产状况和面临的问题、茶园害螨的研究现状等。总论中介绍了巨须螨科的分类沿革、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采集地的生态环境等。在分类描述部分,首先编制了福建茶园巨须螨科已知属的分类检索表,然后详细介绍了每个属和种。文中所列的属均按照属名、异名录、属模式种、属征、研究历史及现状以及中国研究情况等顺序记述。对种类较多(3种以上)的属,还提供了分种检索表,便于参考。各个种的描述,分别按种名(包括中名和学名)、图版序号、异名录和成螨形态等特征先后记述。形态记述之后,列出研究标本(或模式标本)的数量和分布地点,如系新种,还有新种学名的词源、新种与其近缘种的鉴别特征等。文后附有各个种的形态特征图。研究所用的标本全部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生防所。本文记述的福建茶园巨须螨已知种类如下(注有*者为中国新纪录):(1)马基林新硬瘤螨* Neoscirula makilingica Corpuz-Raros;(2)爪毛新硬瘤螨* Neoscirula ogawai(Shiba);(3)阿丝新硬瘤螨* Neoscirula aspirasi Corpuz-Raros;(4)金牛刺瘤螨Armascirus tauru(sKramer);(5)长突刺瘤螨* Armascirus huyssteeni Den Heyer;(6)卷须巨须螨Cunaxa capreolus (Berlese);(7)罗氏巨须螨* Cunaxa lukoschusi Smiley;(8)魏氏巨须螨Cunaxa womersleyi Baker & Hoffmann;(9)异纹巨须螨* Cunaxa heterostriata Khaustov & Kuznetsov;(10)菲律宾硬指螨* Dactyloscirus philippinensis Corpuz-Raros;(11)豁口鞘硬瘤螨* Coleoscirus mizuno(iShiba);(12)瘤突鞘硬瘤螨* Coleoscirus tuberculatus Den Heyer;(13)网纹拟邦佐螨* Pseudobonzia clathrathus(Shiba);(14)长刺拟邦佐螨*Pseudobonzia longispina Corpuz-Raros & Garcia;(15)叁角盾瘤螨Scutascirus triangulum Lin;(16)棍棒新似巨须螨Neocunaxoides clavatus (Shiba);(17)新梳新似巨须螨Neocunaxoides neopectinatus (Shiba);(18)长颚普劳螨Pulaeus longignathos Bu & Li;(19)重庆普劳螨Pulaeus chongqingensis Bu & Li;(20)椭圆普劳螨,新种Pulaeus oblongus, sp. nov.;(21)苔藓普劳螨Pulaeus musci Liang;(22)齿须普劳螨*Pulaeus dentatus Corpuz-Raros;(23)清亮普劳螨* Pulaeus clarae Den Heyer;(24)蕈突普劳螨,新种Pulaeus fungiformis, sp. nov.。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巨须螨科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新.武陵山区巨须螨科分类研究[D].贵州大学.2018
[2].刘晓艳.福建茶园巨须螨科分类研究(蜱螨亚纲:前气门目)[D].福建农林大学.2009
[3].林坚贞,张艳璇,康玉妹,季洁.巨须螨科中国二新纪录(蜱螨亚纲:吸螨总科)[J].武夷科学.2003
[4].林坚贞,张艳璇,季洁,康玉妹.福建省巨须螨名录(蜱螨亚纲:巨须螨科)[J].武夷科学.2003
[5].林坚贞.中国登巨须螨属新纪录种新组合(蜱螨亚纲:巨须螨科)[J].武夷科学.2001
[6].林坚贞,张艳璇.福建帮佐螨亚科叁新种(蜱螨亚纲:巨须螨科)[J].武夷科学.1998
[7].卜根生,李隆术.巨须螨科亚科和属的增订(蜱螨亚纲:真螨目)[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
[8].卜根生,李隆术.普劳螨属一新种记述(蜱螨亚纲:巨须螨科)[J].动物分类学报.1991
[9].卜根生,李隆术.关于Lapicunaxa属分类地位的商榷——蜱螨亚纲、真螨目、巨须螨科[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8
[10].卜根生,李隆术.四川地区巨须螨名录(一)(真螨目:巨须螨科)[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