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聚居模式论文-贺艳华,唐承丽,周国华,李莉,张洁

农村聚居模式论文-贺艳华,唐承丽,周国华,李莉,张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聚居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部地区,农村聚居,调控模式

农村聚居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贺艳华,唐承丽,周国华,李莉,张洁[1](2014)在《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现状及调控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中部六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基础上,结合50个村529份问卷调查数据,从聚居形态、聚居空间、聚居功能、聚居主体以及聚居设施等方面对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密度不均,规模各异,形态多样,总体分布较散;住宅占地面积较大,一户多宅现象明显,农户集中居住意愿强;生产生活形态多样化趋势开始出现,"劳务输出+传统农业"型村庄依然占主体;农户兼业行为增加,幸福感增强,但新型社会问题显现;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有待完善。针对其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种适宜的农村聚居调控模式,即转型升级模式、整治更新模式、保护控制模式、迁并转移模式,并深入比较分析了各类型模式的调控主体、调控对象、调控机制、调控路径差异,认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农村,应选择适宜的农村聚居调控模式,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4年03期)

张辅霞,王建雄,毛谨[2](2013)在《传统农村聚居地空间形态扩展模式探析——以云南省会泽县大桥乡村庄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首要切入点,农村空间形态研究是新农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的关键和基础。文章通过资料收集、田野调查、问询讨论、规划设计对会泽县大桥乡传统村落的基本形态要素和结构进行系统解读,探寻滇东北地区传统农村聚居地特有的聚居形态与意象,运用认知地图方法和空间句法理论,对村落空间属性进行空间分析,揭示聚居地空间形态和表面的深层空间特征和村庄用地扩展的主导驱动因子,总结提出"连片扩展型"、"融合扩展型"与"优化扩展型"叁种滇东北传统农村聚居地空间形态的扩展模式,引导农村用地的合理扩展和优化调整。(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屈琼英,彭鹏[3](2010)在《论新时期农村聚居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准确把握新时期农村发展形势的背景下,基于当前农村聚居模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构建了由农村聚居模式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农村聚居模式的类型、农村聚居模式的功能与结构、农村聚居模式的发展过程与机理、农村聚居模式的调控与优化等五个方面组成的农村聚居模式研究框架体系,探索了从人地共生、城乡统筹、地域协调、社会和谐等不同视角对农村聚居模式进行研究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从地理学方法的应用与创新、多学科方法的融贯综合等两个方面对农村聚居模式研究方法体系进行完善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0年02期)

彭鹏[4](2008)在《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演变趋势及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聚居模式是农村聚落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定区域农村居民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农村聚落形成、发展及分布规律的共性特征与区域差异。我国有近9亿农民居住在农村,全国拥有300多万个村落和集镇,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特点、生活习惯及民族文化风俗导致了农村聚居模式的巨大地域差异。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和快速城镇化的新时期,正在实施规模空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聚居模式的演变趋势及调控研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叁农”问题的缓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①农村聚居模式拓宽了新时期农村聚落地理研究的视野,可促进农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复兴,实现城市聚居模式与农村聚居模式研究的协调发展;②农村聚居模式创新是缓解“农村病”和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③农村聚居模式的演变趋势及调控机理研究是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④农村聚居模式的探寻是挖掘农村地方文化特质的重要路径。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3.0%,农村聚居面积约为城市聚居面积的8倍。传统的农业基础,浑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土地格局,以及叁面环山、中部盆地、北面平湖的地形地貌格局,使得湖南农村聚居模式具有形态类型的多样性、地域空间的差异性以及传统文化的融合性。因此,对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研究具有典型和借鉴意义。本论文以人居环境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以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资料、遥感影像数据及地形图为基础,依托“3S”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集成研究方法;遵循由现状特征静态分析到历史演变动态分析、由现象与问题分析到原因与机理研究、由系统规律探寻到地域特色挖掘、由系统诊断到系统调控、由问题导向到目标引导的分区域、分时段、分层次的综合研究思路。在分析湖南农村聚居模式历史演变及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揭示湖南农村聚居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深入探讨湖南农村聚居模式演变的驱动因素并预测其演变趋势,提出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调控目标、调控引导模式及调控策略。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均衡、徘徊、渐变和剧变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湖南农村聚居位置、规模、结构及形态存在差异,且每一阶段存在主导影响因素。从广义上来看,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演变在时间上涵盖传统村落到现代都市的变迁过程,在空间上跨越农村、城市。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演变过程也是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走向多元化的过程。在不同地区,在市场、政府、规划等作用力的引导和干预下,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演变可能会出现多种趋势,归纳起来,主要有自发的演变趋势、自发较有序的演变趋势和快速有序的演变趋势叁种类型。快速有序的演变将成为湖南农村聚居模式演变的主导方向。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目前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用地的低效性、空间布局的分散性、景观格局的无序性、公共服务的匮乏性、历史文化传承的间断性、对外联系的封闭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谐性以及有效管治的困难性。这些问题既具有交叉感染性,又具有差别性。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农村聚居模式与农业高效化、土地集约化、城乡等值化以及人居环境生态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提出了完整的调控目标体系,分区、分类型提出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调控机理与优化途径,并从政策、资金、市场、规划以及制度等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本论文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从聚居论和聚落地理的角度来诠释农村聚居模式的内涵,从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的角度对湖南农村聚居模式进行现状空间分析与演变趋势研究,从农村聚居模式与城市化推进协调发展的角度研究农村生产、生活模式变化的原因,从“城—郊—乡”、“山—丘—平”和“发达—欠发达—落后”叁个不同的视角对农村聚居模式地域特征差异进行类型的划分,从构建和谐人居的角度提出农村聚居模式调控的总体目标。②利用TM遥感图像,经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人工判读与计算机解译,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并引入景观指数,研究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空间分布、地域差异及动态变化格局。③在新时期,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演变不仅仅受到血缘、宗教、风水、民俗、耕作模式、对自然灾害的规避、对地形条件的利用等传统农业耕作时期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城镇化带来的人口的自发流动与大规模建设引发的有组织移民,各行政村落的行政区划调整与自然聚落之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对农村生产、生活模式的直接影响与城市经济文化辐射对农村生产、生活模式的牵引,道路、桥梁、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人口聚居空间跨度的引导与城乡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的整合对人口聚居的吸引,等等,这些新型人地关系因素将会成为未来农村聚居模式的主要驱动因子,因此,对新的社会经济政策形势的准确把握是农村聚居模式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④农村聚居模式调控的内容涉及到聚居区位选择、规模引导、形态整合以及结构优化等方面,而调控的最终目标是优化聚居功能、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农村聚居是一个由人、社会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形态的动态变化性、要素的时空迭置性、系统的交叉融合性等特征,因此,农村聚居功能的定位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现代与历史的和谐、城市与乡村的和谐为基准,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城乡要素的协调以及对农民意愿的尊重。⑤农村聚居模式的调控方式应以整体的和谐与个性的体现为基本准则,强调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农村聚居模式的调控重点、引导方向不同,针对“四水”沿江地带、洞庭湖区、湘西山区、城郊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分区引导模式;以等值化理念为指导,批判性地借鉴城市聚居模式的实践经验,区别等值化与等同化,在农村聚居形态的集散、公共空间的整合等问题上寻找一个合适的“度”,既维持农村本身的特色与优势,又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构建和谐的农村人居。(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彭鹏,周国华[5](2008)在《农村聚居模式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开展农村聚居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对农村聚居模式的概念及内涵做出全面解释,然后从农村聚落地理学科的复兴、"农村病"的缓解及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等叁个方面阐述了农村聚落模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而提出农村聚居模式研究的内容及方法。(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08年01期)

龚京美[6](2007)在《江淮地区新农村聚居景观模式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通过对江淮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坚持保护乡村聚居景观的完整性和地方文化特色基础上,充分挖掘乡村聚居景观资源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积极营造乡村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统一,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并寄希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在维护和发展原有乡村聚居景观风貌的同时,兼顾到促进和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品质。同时,本文介绍了部分国内外乡村聚居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和案例,详细阐述其丰富内涵和具有的诸多内在特点,并简要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在开展此类活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充分肯定了前期在对江淮地区开展典型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大意义,并希望以此作为今后研究和发展的一个实验标本和成功典范。(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7-12-01)

李磊[7](2003)在《皖南山区宗族聚居型农村社区家庭养老模式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据总人口比例的10.2%,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型社会。老龄社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高、数量众、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农业国家,数量众多的老年人口,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已经进入我国政府和海内外学者的研究视野,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综观近二十年来关于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诸多研究选题和代表性成果,我们发现尚有一类农村社区没有进入研究者的选题视野,即典型的宗族聚居型农村社区。这类农村社区历史上有着严密的宗族组织,培育并不断强化家庭养老的独特传统,宗族组织被打破后,社区居民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聚族而居,但其独特的“孝”价值观和家庭奉养传统逐渐弱化。社区内部传统道义的弱化,加之社区外部社会变迁的冲击,使这类农村社区的家庭养老模式呈现出了比一般农村社区更为剧烈的变迁态势。 本文选择历史上宗族制度占据支配地位、养老文化传统积淀深厚的皖南山区,作为探寻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变迁的一个独特地域。并以具有相同社区文化传统,同时可耕地少、劳动力转移程度较高、村民较为富裕的绩溪宅坦古村社区为具体剖析个案,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人类学、现象学社会学的日常生活分析法和政治学的焦点事件分析法,详细揭示皖南山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变迁过程及这一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现阶段所面临的新选择,并在尊重社区传统的基础上,就整合与建构现阶段皖南山区宗族聚居农村社区新型家庭养老模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第一,针对血缘道义与家庭养老责任伦理在皖南部分农村家庭的弱化倾向及当地赡养纠纷的发生特点,本文认为应当通过加强分家协议的约束性及其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同时强化与家庭养老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和社区舆论监督职能,来建立一定的防范机制,预防与家庭赡养有关的代际冲突的发生。第二,应该在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养老的基础上,在继续试行社会化养老方式的同时,考虑在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较高、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乡村级社区范围内实施山乡村社会正式组织管理引导、以乡镇企业为一种实施载体的社区养老保障措施。(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03-05-15)

农村聚居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首要切入点,农村空间形态研究是新农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的关键和基础。文章通过资料收集、田野调查、问询讨论、规划设计对会泽县大桥乡传统村落的基本形态要素和结构进行系统解读,探寻滇东北地区传统农村聚居地特有的聚居形态与意象,运用认知地图方法和空间句法理论,对村落空间属性进行空间分析,揭示聚居地空间形态和表面的深层空间特征和村庄用地扩展的主导驱动因子,总结提出"连片扩展型"、"融合扩展型"与"优化扩展型"叁种滇东北传统农村聚居地空间形态的扩展模式,引导农村用地的合理扩展和优化调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聚居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贺艳华,唐承丽,周国华,李莉,张洁.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现状及调控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14

[2].张辅霞,王建雄,毛谨.传统农村聚居地空间形态扩展模式探析——以云南省会泽县大桥乡村庄规划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

[3].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屈琼英,彭鹏.论新时期农村聚居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0

[4].彭鹏.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演变趋势及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5].彭鹏,周国华.农村聚居模式研究初探[J].特区经济.2008

[6].龚京美.江淮地区新农村聚居景观模式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7

[7].李磊.皖南山区宗族聚居型农村社区家庭养老模式变迁研究[D].安徽大学.2003

标签:;  ;  ;  

农村聚居模式论文-贺艳华,唐承丽,周国华,李莉,张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