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东论文-李啸洋

李沧东论文-李啸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李沧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李沧,惠美,罪与罚,伯格曼,男主角,侯孝贤,罗生门,村上春树,七宗罪,日本作家

李沧东论文文献综述

李啸洋[1](2019)在《《燃烧》:李沧东式罪与罚》一文中研究指出罪与罚一直是贯穿李沧东电影的主题。在此主题下,围绕一场扑朔迷离的案件,边缘女性、人性罪恶、救赎与解放等都得以展开。电影《密阳》(Milyang,2007)、《诗》(Shi,2010)、《燃烧》(Beoning,2018)均属此类。这叁部电影构成了李沧东的(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8-07)

峻冰,杨继芳[2](2019)在《“尘土式”生命回归——李沧东电影的宗教伦理叙事与另类底层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韩国"作家导演"李沧东的电影作品(《绿鱼》《薄荷糖》《绿洲》《密阳》《诗》《燃烧》,均为其自编自导之作),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文学气质赋予每一部"作者电影"以写实性、诗意性和自我表达的一致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绿鱼》到《燃烧》,每部作品都涉及宗教元素,其间被解构或颠覆的宗教剥落了信仰救赎和精神寄托的神圣外壳而成为实际缺席的在场;不无异端立场式的"宗教伦理叙事"直视现实社会的边缘人物和灰色人物并深度剖析其内心真实,溢出浓郁的生命的孤独和痛苦感,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个人与后现代话语相互裹挟的关系中探寻人的存在本质,并将宗教元素以一种回归生命的"尘土式"书写方式参与影片主旨建构,进而以一种较为独到的"作者策略"活化出另类的底层图景。(本文来源于《艺术评论》期刊2019年07期)

王沛[3](2019)在《愤怒地燃烧 无尽地追寻——评李沧东电影《燃烧》》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沧东导演的作品关注现实困境中的人性挣扎,用流畅的叙事、精妙的影像勾勒人物、抒发情感,并赋予作品深刻的哲理思考。电影《燃烧》中,导演通过鲜明的阶层对比,塑造了身份、性格迥异的两位男主人公,力图通过他们的境遇探讨人群中存在普遍"愤怒"的原因,并通过他们对于女性的不同态度,引发更深层的人性追问。(本文来源于《剧影月报》期刊2019年03期)

代玉菲[4](2019)在《诗意的“假象”:作者论视角下的李沧东影像序列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脱胎于社会题材,借助于影像与媒介的传播,韩国导演李沧东一贯善用高度诗化、意象层迭的电影语言表达现实的冷峻与暴烈。本文以作者论为观照视野,从李沧东影像作品序列的个人标识、深层结构和呈现方式角度切入,系统探讨了其作品的传播内核与意义。影像主体上,"失意人物"贯穿其作品序列,成为李沧东导演的个人标识;影像内核上,存在与阶级的变奏形成其影像中近乎不变的深层结构;风格表征上,诗化的电影语言、多义的隐喻文本及反类型叙事共同构成电影的诗意呈现形式,其中诗意为表,实质在于幻象背后的潜流。李沧东通过诗意幻象来传达现实社会的双重母题,实现了现实与影像的连结。(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9年05期)

徐琪玮[5](2019)在《李沧东短篇小说《火与灰》与《脐带》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告以韩国作家李沧东的两篇短篇小说《火与灰》和《脐带》的翻译实践为基础,具体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火与灰》以韩国20世纪80年代的民主化运动为背景,以1986年的真实事件为基础创作。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孩子和民主化运动中自焚的两位大学生事件的穿插讲述,探讨了死亡和追求理想之间的关系。《脐带》通过主人公、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对话及场景描写,对家庭关系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同时通过对大环境的描写,生动地展示了韩国20世纪80年代的生活环境和思想,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对立的残忍性。本报告共分为四大部分:在第一章介绍了作者、作品基本情况,并阐述了本项目的翻译目的和意义;第二章阐述了翻译过程,包括理论和相关工具的准备;第叁章就具体出现的翻译难题进行阐释,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就翻译实践中出现的词汇内涵意义、长定语句和人物描写的叁个翻译问题按照奈达提出的翻译四个原则解决;第四章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译者的反思和体会。(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峻冰,杨继芳[6](2019)在《现代后现代年轻人的虚无主义困境及其现实启示意义——李沧东电影新作《燃烧》的视听语言修辞所彰显或暗示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引起轰动的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电影新作《燃烧》(2018),既保持作者一直坚守的边缘立场,又以极少蒙太奇分切的段落镜头的设计使影片呈现出新颖的艺术构思。立足于影片本文,以视听语言修辞入手分析现代后现代语境中被社会历史文化裹挟、挤压、漠视、侵害的边缘人物及其人生痛苦与内心孤独,进而探讨片中囿于精神"癔症"的当代年轻人的虚无主义困境及其现实启示意义,无疑对已逐步进入现代后现代语境的中国当下文化及意识形态策略有所助益。(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9年02期)

陈嫣婧[7](2019)在《作为欲望符号的“燃烧”——从福克纳、村上春树到李沧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没有成为导演之前,李沧东是个写小说的,早在一九八叁年他就发表了处女作小说《赃物》(The Booty),一九九二年还获得过韩国日报的创作文学奖。所以看他的电影,常能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学底子,新作《燃烧》更是直接向福克纳与村上春树寻求呼应的作品,其直接的灵感来源,是福克纳的《烧马棚》和村上春树的《烧仓房》。《烧马棚》作为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本文来源于《书城》期刊2019年03期)

吴伟琦[8](2019)在《荒谬·孤独·抗争——李沧东《燃烧》中的存在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影响了巴赞的电影理论及法国"新浪潮",对东方电影也有深远影响。李沧东作为亚洲的优秀导演,其作品中一贯有存在主义的艺术意蕴和特征,戛纳最高评分的《燃烧》,关注现实社会和底层人物,探寻个人的存在境遇和生存状态,在荒谬的世界中寻求个人自由的主题内容,与存在主义关注的命题:世界的荒谬、个体的异化和孤独存在、自我的自由和选择、"他人即地狱"及"向死而生"的抗争不谋而合。本文将从存在主义视域下《燃烧》的影片内容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02期)

马营,王永超[9](2018)在《李沧东电影《燃烧》的诗意影像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沧东导演的作品往往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社会底层群众和边缘人物,其影像语言独具文学与哲学意味,更是逐渐形成其诗意魅力的文艺影像风格,是韩国当之无愧的"电影诗人"。《燃烧》是一部带有强烈神秘感的电影,整部影片充斥着大量的隐喻和象征。细细品味《燃烧》,观众不仅能品读哲学思辨,还能悟出禅味人生。文章从隐喻主题、意象细节、弦外之音、叙事留白四个方面拆解《燃烧》的诗意影像。(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8年23期)

李沧东,范小青[10](2018)在《历史的缝隙 真实的力量——李沧东导演访谈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2018年7月7日地点:首尔PINEHOUSE FILM办公室一、关于《燃烧》(一)即兴范小青(以下简称范):看完《燃烧》后,很多中国影评人都夸您特会取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景),实则透着一股诗意。大家甚至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大讨论。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偏爱哪种类型的空间?李沧东(以下简称李):对我而言,取景和选角一样重要。请某位演员出演角色,无论说戏还是对其进行演技指导,其实并不能让他(她)成为那个角色。当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这个过程。选角就是从剧本外寻找(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8年12期)

李沧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纵观韩国"作家导演"李沧东的电影作品(《绿鱼》《薄荷糖》《绿洲》《密阳》《诗》《燃烧》,均为其自编自导之作),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文学气质赋予每一部"作者电影"以写实性、诗意性和自我表达的一致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绿鱼》到《燃烧》,每部作品都涉及宗教元素,其间被解构或颠覆的宗教剥落了信仰救赎和精神寄托的神圣外壳而成为实际缺席的在场;不无异端立场式的"宗教伦理叙事"直视现实社会的边缘人物和灰色人物并深度剖析其内心真实,溢出浓郁的生命的孤独和痛苦感,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个人与后现代话语相互裹挟的关系中探寻人的存在本质,并将宗教元素以一种回归生命的"尘土式"书写方式参与影片主旨建构,进而以一种较为独到的"作者策略"活化出另类的底层图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李沧东论文参考文献

[1].李啸洋.《燃烧》:李沧东式罪与罚[N].文艺报.2019

[2].峻冰,杨继芳.“尘土式”生命回归——李沧东电影的宗教伦理叙事与另类底层建构[J].艺术评论.2019

[3].王沛.愤怒地燃烧无尽地追寻——评李沧东电影《燃烧》[J].剧影月报.2019

[4].代玉菲.诗意的“假象”:作者论视角下的李沧东影像序列解读[J].东南传播.2019

[5].徐琪玮.李沧东短篇小说《火与灰》与《脐带》翻译实践报告[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6].峻冰,杨继芳.现代后现代年轻人的虚无主义困境及其现实启示意义——李沧东电影新作《燃烧》的视听语言修辞所彰显或暗示的[J].四川戏剧.2019

[7].陈嫣婧.作为欲望符号的“燃烧”——从福克纳、村上春树到李沧东[J].书城.2019

[8].吴伟琦.荒谬·孤独·抗争——李沧东《燃烧》中的存在主义[J].艺术评鉴.2019

[9].马营,王永超.李沧东电影《燃烧》的诗意影像呈现[J].电影文学.2018

[10].李沧东,范小青.历史的缝隙真实的力量——李沧东导演访谈录[J].当代电影.2018

标签:;  ;  ;  ;  ;  ;  ;  ;  ;  ;  

李沧东论文-李啸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