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再制论文-张晓

文化再制论文-张晓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再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傣族,寺庙教育,学校教育,文化再制

文化再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1](2016)在《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学校教育还未介入之前,寺庙教育承载着传播佛教信仰和传承傣族文化的任务;学校教育建立后,分别代表官方文化系统的现代学校教育和代表民间文化系统的传统寺庙教育并存共同作用于傣族社会。但由于双方本质上的不同导致它们在文化再制过程中出现了交错碰撞,寺庙教育不断衰微,学校教育发展缓慢。本着"存异"的理念,从"传统"与"现代"、"习俗"与"制度"、"民间"与"官方"3个角度不断探索两种文化教育体系和谐共生发展的新路径。(本文来源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吕卫华[2](2015)在《文化再制视阈中的高校德育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德育自身具有的独特文化属性,标明其根本旨归在于通过文化的价值功能启发人、发展人和成长人。"人的文化性存在"不但是高校德育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构成了它的逻辑终点。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作为社会主导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自然成为社会实现文化控制与规训的途径与工具,表现为:一是参与再制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价值取向,延续了社会对个体德性问题进行控制的传统;二是从规训机制分析,现代社会控制或权力规训机制具有"全景敞视"特征;叁是参与了影响现代人道德发展的"生存心态"的文化再制。在合理承认高校德育社会控制功能的基本前提下,还应唤醒高校德育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探寻高校德育跳脱文化再制的可能路径:警惕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袭;促成个体道德知识的解放;重视积极道德教育的构建。(本文来源于《江苏高教》期刊2015年04期)

李国强[3](2009)在《学校心理教育的文化再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揭示学校心理教育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再制与建构,认为这主要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控制功能使然。自觉引导学校心理教育过程中的文化建构,是当代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09年05期)

罗吉华[4](2009)在《文化变迁中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勐罕镇中学傣族和尚生为个案,以文化再制理论为研究范式,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一方面试图对这个特殊文化群体进行比较详尽的解析,另一方面尝试通过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分析来揭示一个社区中“国家”与“地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互动与冲突。笔者将研究对象置入一个比较相对宽阔的社区背景中。首先,对其社区进行了一定的经济文化调查和分析。云南省勐罕镇是一个以傣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共生性”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的趋势、尤其是汉族主流文化对于傣族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很大影响。傣族社区经济发展迅速,传统稻作生产逐渐退出,进而是橡胶产业的繁荣以及旅游业的兴起。傣族文化处于不断变迁之中,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发生改变。其次,本文集中探讨了勐罕社会结构内不同文化系统的主要再制机构的发展以及“和尚生”是如何在社会结构的运作下产生的。在勐罕傣族社区存在着两套文化系统,即官方文化系统和民间文化系统。民间文化系统的重要传承机构是佛寺,文中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佛寺教育为何能成为傣族社会的“传统”,以及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历史变迁。而官方文化系统的重要再制机构主要是学校,本文通过口述史和文献资料的整理较为系统地描写了勐罕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和尚生”的出现乃是官方文化系统民间化和民间文化系统官方化的产物,是两套系统在冲突之后妥协的结果,然而官方文化系统由于掌控更多资源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个人的选择在某种意义上受制于文化结构。再次,本文通过笔者的实地田野调查探讨了“和尚生”的现状、所存在问题及原因。文中分别论述了和尚生在两个重要场域即佛寺和学校中的行为实践以及所体现的主体性选择。通过调查,勐罕傣族的传统文化发生巨大变迁,宗教观念世俗化,佛寺教育处于不断衰微之中,入寺僧人大量减少,僧人素质低下,地位降低。笔者认为种种变迁更多是“外来迫力”的结果。而在学校教育中,笔者通过对和尚生意识形态、学业成就以及行为社会化叁个领域的分析,发现和尚生形成了相冲突的模糊的意识形态,学业成就低下,且存在着“反学校文化”,学校教育通过国家化、去地方化和统一化等措施在进行主流文化再制的过程中却遭到了和尚生的抵抗。在初叁毕业的去向选择中,少有和尚生能通过学校教育进入主流社会,在佛寺系统中也是受到种种限制,最终绝大多数和尚生选择回归传统社区。这些都是由社会结构、社区力量、学校以及和尚生自身所共同造成的。急剧变革的社会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国家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的交融和碰撞在文化再制的场域中如此集中地体现在一个特殊群体上。佛寺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并存的必然性。然而,这似乎又成了一种“权宜之计”,因为二者都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佛寺教育无论从僧人数量还是质量上在急剧下降,而学校教育则陷入“学校繁荣,教育衰微”的困境。无论是对于佛寺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和尚生都表现出了消极的态度,尤其对学校教育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抵抗。佛寺教育想要传承传统的功能在弱化,而学校教育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作用也并不明显。文章在最后一章首先集中探讨了学校教育问题中所隐含的相冲突的社会文化观,一是“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二是太过于强调国家整合,而忽视地方差异。为了促进民族、社区和国家的和谐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衔接,本文提出了要以建设“共同文化”的理念来实现学校与社区的共建,前提是,一方面在国家层面上应该重视自上而下的“文化关注”,重点是对文化多样性观念的肯定,另一方面应该努力提升当地人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构建一套实现学校与社区共建的操作性模式。最后,笔者基于本文的实际分析,对文化再制理论本土化的研究以及一些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反思。(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09-03-01)

周利敏,谢小平[5](2008)在《从“文化再制”到“权力再制”:双重视野下的符码逻辑——伯恩斯坦符码理论框架下的教育不平等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着"符码是文化再制的内在机制",而非"外在权力关系的转播站"的观点,伯恩斯坦建构了一个新的分析工具——"符码"来探讨西方教育不平等的深层逻辑。为了实现教育符码相对"自主性",教育系统应在符码控制领域提供及再制批判的资源,当教育再脉络化领域具有某种程度自主性时,其产生的论述能够阻碍官方符码教育论述的支配程度,市民社会的兴起在实现"自主性"方面也值得期待。(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期刊2008年06期)

周利敏,谢小平[6](2008)在《从“权力再制”到“文化再制”:教育实践中的符码逻辑——伯恩斯坦符码理论框架下的教育不平等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着"符码是文化再制的内在机制"而非"外在权力关系的转播站"的观点,伯恩斯坦建构了一个新的分析工具——"符码"来探讨西方教育不平等的深层逻辑。他认为西方学校教育并不能有效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及改善个人地位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学校教育是社会阶级再制的工具,优势阶级通过"符码权力"进行控制,造成劳工阶级孩子在学校中处于不利位置的事实。为了实现教育符码相对"自主性",教育系统应在符码控制领域提供及再制批判的资源,当教育再脉络化领域具有某种程度自主性时,其产生的论述能够阻碍官方符码教育论述的支配程度,市民社会的兴起在实现"自主性"方面也值得期待。(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马维娜[7](2005)在《文化再制中的教育公平——在现实与虚拟中跃迁的教育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再制不会因为虚拟世界的介入而销声匿迹,恰恰相反,对于在现实与虚拟中不 断跃迁的教育而言,文化再制策略将更隐蔽、更温和,也更容易以误认为前提被确认。教育公平 论域扩展的同时可能也是文化再生产扩展的继续,话语和话语权的复杂与不确定,主动参与式的 权力再生产,文化任意性的施加,都可能使教育公平以及与之相关的公共教育政策遭遇质疑,并 进而获得一种重新解读。(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文化再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校德育自身具有的独特文化属性,标明其根本旨归在于通过文化的价值功能启发人、发展人和成长人。"人的文化性存在"不但是高校德育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构成了它的逻辑终点。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作为社会主导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自然成为社会实现文化控制与规训的途径与工具,表现为:一是参与再制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价值取向,延续了社会对个体德性问题进行控制的传统;二是从规训机制分析,现代社会控制或权力规训机制具有"全景敞视"特征;叁是参与了影响现代人道德发展的"生存心态"的文化再制。在合理承认高校德育社会控制功能的基本前提下,还应唤醒高校德育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探寻高校德育跳脱文化再制的可能路径:警惕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袭;促成个体道德知识的解放;重视积极道德教育的构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再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2].吕卫华.文化再制视阈中的高校德育解析[J].江苏高教.2015

[3].李国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文化再制分析[J].教育评论.2009

[4].罗吉华.文化变迁中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09

[5].周利敏,谢小平.从“文化再制”到“权力再制”:双重视野下的符码逻辑——伯恩斯坦符码理论框架下的教育不平等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

[6].周利敏,谢小平.从“权力再制”到“文化再制”:教育实践中的符码逻辑——伯恩斯坦符码理论框架下的教育不平等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7].马维娜.文化再制中的教育公平——在现实与虚拟中跃迁的教育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标签:;  ;  ;  ;  

文化再制论文-张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