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降解涂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组织工程,可降解多孔锌支架,生物活性涂层
生物降解涂层论文文献综述
侯懿,贾高智,黄华,袁广银[1](2019)在《可降解多孔纯锌支架表面Mg-P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锌合金作为新型的可降解金属材料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而具备叁维连通孔隙结构的多孔锌支架则很有希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为了提高多孔纯锌支架的细胞相容性,采用化学转化法在多孔纯锌表面成功制备了Mg-P生物活性涂层,表征了涂层的形貌、厚度、成分和结合力,并研究了涂层对多孔纯锌的降解行为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g-P涂层由细小的条束状晶粒以一定的取向相互堆迭而成,厚度约为10μm,且与纯锌基体之间结合力良好.经Mg-P涂层处理后多孔纯锌的Zn~(2+)释放速率显着降低,细胞相容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娟,乔树宾,管常东,胡奉环,杨伟宪[2](2018)在《糖尿病对于冠心病患者置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长期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评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置入新型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后的疗效。方法 :PANDAⅢ临床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人群"、随机对照研究,2013-12至2014-08共入选了来自46家中心的2 348例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1 174例置入BUMA支架,1 174例置入EXCEL支架。患者平均年龄(61.2±10.6)岁,男性1 658例(70.6%)。将受试者分为糖尿病组570例(24.2%)和非糖尿病组1 778例(75.7%)。所有患者在1、6、9个月及1、2年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靶病变失败(target lesion failure,TLF),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支架血栓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所有的血运重建)。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中分别有558例(97.9%)、1704(95.8%)例的患者完成了2年随访。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心原性死亡发生率明显升高(2.87%vs 1.12%,P=0.004);TLF事件发生率虽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vs 6.81%,P=0.25)。MACE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异(13.98%vs 11.38%,P=0.10)。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事件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分别为5.73%vs 5.11%,P=0.56、6.45%vs 5.46%,P=0.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4.30%vs.2.46%,P=0.03)。倾向值匹配分析前后结果一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及术前SYTNAX评分是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随访2年MACE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2年的死亡事件,尤其是心原性死亡事件显着高于非糖尿病组。(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梁辰宇[3](2018)在《BuMA Supreme生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的内皮化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通过在金属支架表面喷涂非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并使用紫杉醇、西罗莫司等作为载体药物,诞生了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但是第一代DES的支架内血栓情况较为突出。在对支架材料、抗增殖药物、药物涂层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改进后,形成了第二代DES。尤其是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涂层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缩短双联抗血小板(DAPT)疗程提供了可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项利用近红外线从组织反射回来的不同光学特征进行组织分析成像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接近组织学分辨率(10-20um)的图像,对支架植入后内血管内膜增生情况,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评估。目的:本研究采用OCT对比BuMA Supreme生物可降解涂层支架与Xience Prime永久涂层支架植入高出血风险患者体内1月后的内皮化水平,评估生物可降解涂层支架技术是否具有临床优势,为能否缩短DAPT疗程提供客观证据。方法:本研究纳入患者依照PIONEER-ⅡOCT研究,选取2016年06月至2016年08月就诊的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且具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患者分别来源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患者需行冠脉造影检查,同时造影提示需要行支架植入,造影后按1:1比例随机分组后并分别予以植入BuMA Supreme支架或Xience Prime支架。依照研究要求于支架植入后1个月左右返回原医院行临床随访,复查冠脉造影,同时行OCT检查。OCT图像支架段每隔1mm(5帧)截取横截面图像进行分析,统计支架小梁数目、观察支架小梁贴壁不良程度、观察支架小梁表面新生内膜覆盖的状态、测量新生内膜厚度,并分别予以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支架内皮化程度。本试验主要研究终点为支架小梁内膜完全覆盖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支架小梁表面内膜厚度。结果:PIONEER-ⅡOCT研究共纳入40例支架植入术后1月随访患者,排除图像质量差、无法获得有效数据患者共17例,最终本研究共选入符合条件患者23例,其中BuMA Supreme组纳入13例患者,Xience Prime组纳入10例患者。OCT随访中位数时间为植入支架后33天。患者基线情况仅患糖尿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15.4%vs.60%,p=0.039),年龄、性别、随访天数、其余基础病、血肌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管病变部位、血管病变长度、参考管腔直径、最小管腔直径、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均无显着差异。共分析了OCT数据829个支架截面,8009个支架小梁(BuMA Supreme组437个支架截面4478个支架小梁,Xience Prime组392个支架截面3531个支架小梁)。BuMA Supreme组与Xience Prime组总内膜覆盖率(99.4%vs.98.3%,p<0.001)、完全内膜覆盖率(86.2%vs.74.7%,p<0.001),部分内膜覆盖率(13.2%vs.23.6%,p<0.001)、无内膜覆盖率(0.6%vs.1.7%,p<0.001),贴壁不良支架小梁比例(3.7%vs.7%,p<0.001),支架小梁表面新生内膜厚度(0.07±0.04mm vs.0.05±0.03mm,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uMA Supreme支架与Xience Prime支架在植入高出血风险患者冠状动脉后1个月相比,前者内皮化率更高,且完全内皮化的支架小梁更多,支架小梁表面内膜增生厚度也更厚。(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1)
王要鑫,刘洁云,秦雷,王振军,杨文[4](2018)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的疗效与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置入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大于75岁已明确诊断冠心病需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老年患者260例,观察组(140例)置入BuMA支架,对照组(120例)置入Excel药物洗脱支架,比较两组支架置入情况,并观察其在住院期间、出院后1~12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期间的心绞痛、临床出血事件等发生率及复查冠脉造影情况。结果对入选260例患者进行出院后第3、6、9、12个月门诊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有8例发生心绞痛,对照组有10例复发心绞痛,于术后12个月245例(15例患者未复查)患者复查冠脉造影示原支架内未见狭窄,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出现支架内轻度增生。两组心绞痛复发、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出血事件及支架内迟发血栓形成。结论国产BuM 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应用于大于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杨国强[5](2018)在《氮化碳涂层改性的可降解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其密度接近于人体自然骨的密度,弹性模量与人体自然骨弹性模量相匹配,因此镁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生物可降解金属植入材料。但是镁在体内容易被腐蚀,从而导致植入部位pH增加、机械过早失效等不良反应。为此,本论文以尿素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气相沉积法,在镁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石墨相氮化碳薄膜,以期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并改善表面的生物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镁合金表面薄膜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考察了镀膜前后镁合金表面形貌、薄膜厚度和表面粗糙度。通过电化学、pH值变化和析氢实验等表征方法考察了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溶血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考察了镀膜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在镁合金表面已经成功制备了氮化碳薄膜,薄膜平整、致密、光滑,其表面粗糙度Ra为2.08 nm,电化学测试的动电位极化测试(PDP)的结果显示氮化碳涂层显着降低了镁的自腐蚀电流(i_(corr)),模拟体外浸泡实验表明氮化碳涂层改性后的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PBS)析出的氢气量相比于空白镁合金明显减少,且p H值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氮化碳涂层明显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溶血率测试结果显示450-g-C_3N_4组样品的溶血率值是3.6±0.2%,满足溶血率小于5%的ISO 10993-4标准医用材料的要求,显示了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体外细胞实验,通过将PBS溶液、空白镁合金和450-g-C_3N_4叁组样品与内皮细胞共培养,发现450-g-C_3N_4组样品中细胞生长良好。兔子股骨缺损模型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了450-g-C_3N_4相比于空白组显示了更好的修复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唐欣[6](2018)在《生物可降解纯镁表面光辅助植酸&TiO_2复合涂层的构筑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镁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其力学性能与人体骨骼接近、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并且植入人体后不需要二次手术的取出等方面优势,使其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镁也有其局限性,其在植入后,会快速的发生腐蚀降解。过快的降解会导致植入材料的过早失效,氢气泡的产生等诸多问题,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来降低镁的腐蚀速率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表面改性作为一种控制镁的腐蚀的方法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植酸(Phytic acid,PA)能够从大多数的植物的种子里面提取出来,是一种纯天然的无毒的有机物。植酸能够与Ti~(4+)、Zn~(2+)、Fe~(2+)、Fe~(3+)、Ca~(2+)和Mg~(2+)等发生螯合形成络合物,植酸还能够与镁基底形成转化膜,与镁基底形成强有力的化学键结合,因此植酸涂层在镁基底表面结合牢固,能够为镁基底提供良好的腐蚀保护。TiO_2是生物相容性最好的无机材料之一。同时,TiO_2可以明显提高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抗腐蚀性能,但是TiO_2涂层作为一种生物陶瓷涂层材料,本身具有较大脆性,使涂层与基底之间顺应性差。本研究通过光辅助沉积的方法在纯镁表面得到了有机无机杂化的PA&TiO_2复合涂层。并研究了涂层的材料学性能、抗腐蚀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通过对涂层材料学的研究可以发现:该涂层具有均匀致密的结构和良好的涂层质量。植酸分子的螯合作用协同紫外辐照的辅助沉积作用,共同促进了复合涂层沉积质量的提高。从结合力实验可以看出涂层与基底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和机械顺应性。通过对腐蚀性能的研究发现: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暂态的电化学表明光辅助沉积得到的复合涂层样品具有最小的自然腐蚀电流密度i_(corr)=0.36μA/cm~2,约为纯镁的1/20,以及最大的R_(ct)值,为108.1kΩ.cm~2,是纯镁的50倍,说明暂态情况下该涂层的抗腐蚀性良好;长期浸泡实验(504h)可以发现该样品始终保持最慢的降解速度。不管是暂态的电化学还是长期的浸泡实验都证明了涂层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本研究发现涂层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基于光辅助沉积和植酸分子的螯合作用共同影响下得到的高质量的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对基底的保护。通过对涂层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研究可以发现:样品表面表现出亲水性且涂层的致密度良好,晶体中氧缺陷较少。(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顾益庆[7](2018)在《生物可降解支架涂层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冠脉支架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起着革命性的作用,血管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标准。发展至今,金属药物洗脱支架被广泛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但金属支架本体长期存留在血管中会引发诸多并发症。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本体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降解性,凭借这一优势得到诸多研究者们的关注。其中支架表面涂层药物释放性能是评价支架总体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本文通过研究相关可降解材料的降解性能来确定合适的涂层载体材料,根据超声雾化原理研究涂层的制备工艺,确定优化的超声喷涂制备涂层的参数,并对制备的涂层性能进行表征。其次,建立一种检测生物可降解支架涂层中雷帕霉素释放度的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涂层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以提出改良涂层药物释放性能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PLLA、PDLLA和PLGA叁种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在降解过程中吸水率、失重率和释放介质pH值变化的评价,优选出PDLLA作为涂层载体材料。接着对PDLLA载药薄膜进行研究,主要对其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静态水接触角分析,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和PDLLA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雷帕霉素在聚合物药物涂层中的存在形式是无定形态的,且PDLLA载药薄膜是亲水性的。(2)结合超声雾化喷涂的原理以及实验室设备,确定了制备涂层的工艺流程,并对影响涂层质量的实验因素进行分析以优化实验参数。基于优化的工艺参数制备的PDLLA载药涂层表面光滑均匀;在此基础上,对涂层的力学性能和增重稳定性进行表征,发现涂层能抵抗压握和扩张变形,没有明显的起皮和脱落现象,且制备涂层的工艺稳定,具有很好的重复性。(3)建立了一种检测生物可降解支架涂层中雷帕霉素释放度的方法。首先建立了适用于检测雷帕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当流动相成分为乙腈/水=65/35,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色谱柱温度为50°C时,能很好地检测出雷帕霉素的主峰,同时雷帕霉素主峰和其异构峰之间的分离度良好;其次对比了在多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PBS(pH=7.4)溶液中雷帕霉素的稳定性,优选出0.1%Brij58的PBS(pH=7.4)溶液作为释放介质,并考察了不同摇床条件下雷帕霉素在释放介质中的稳定性。(4)研究影响涂层中雷帕霉素释放的各个因素,具体包括聚合物载药涂层厚度、聚合物和药物比例、聚合物空白顶层、添加剂PEG、涂层制备方式、支架涂层杀菌处理、复合涂层等七个方面,并结合现有的数学模型对体外释放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和利用SEM对药物释放后涂层表面的形貌进行观察,发现涂层中雷帕霉素的释放机理主要为溶解和扩散。(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4-01)
赵公双[8](2018)在《冠心病患者置入新型生物涂层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后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I-LOVE-IT2研究4年临床随访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新型生物涂层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biodegradable polymer–coated cobalt-chromium sirolimus-eluting stent,BP-SES)和永久聚合物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durable polymer sirolimus-eluting stent,DP-SES)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BP-SES置入术后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方案,相对于12个月DAPT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分析I-LOVE-IT 2研究的4年临床随访结果。I-LOVE-IT 2研究为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设计并牵头,全国32家中心参研的一项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入选2737例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BP-SES组(1829例)和DP-SES组(908例)。此后,置入BP-SES患者再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术后应用6个月DAPT组(909例)和术后应用12个月DAPT组(920例)。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4年靶病变失败(target lesion failure,TLF),定义为心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target vessel myocardial infarction,TVMI)和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clinical indicated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CI-TLR)组成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包括TLF的各组成事件、4年净不良临床事件(net adverse clinical and cerebral events,N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全部MI、卒中及严重出血[BARC 3-5型出血]组成的复合终点)、NACCE的各组成事件、4年患者源性复合终点(patient-oriented composite endpoint,Po CE,定义为全因死亡、全部MI及任何血运重建组成的复合终点)、Po CE的各组成事件、确定/极可能的支架内血栓(stent thrombosis,ST)等。结果:1、BP-SES组和DP-SES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4年疗效比较的结果:(1)基线特征:除BP-SES组患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比例较高外,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病变及手术特征匹配良好。(2)主要终点:术后4年,BP-SES组和DP-SES组在主要终点TLF的差值为0.4%(9.9%vs.9.5%,95%置信区间[CI]:-1.9%-2.8%,非劣效P值=0.0003),表明BP-SES在TLF上不劣于DP-SES。(3)次要终点:主要终点TLF的各项组成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性死亡(1.8%vs.1.5%,P=0.62)、TVMI(4.6%vs.5.3%,P=0.43)和CI-TLR(5.2%vs.4.7%,P=0.6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确定/极可能的ST的发生率均较低(0.9%vs.1.0%,P=0.88)。其他次要终点Po CE和NACCE的发生率亦相似(分别为20.1%vs.20.3%,P=0.93和26.4%vs.28.1%,P=0.34)。2、BP-SES置入患者术后6个月DAPT相较于12个月的DAPT的长期疗效比较结果:(1)基线特征:BP-SES置入术后6个月DAPT组和12个月DAPT组患者临床、病变及手术特征匹配良好。(2)主要终点:BP-SES置入术后6个月DAPT组和术后12个月DAPT组主要终点4年TLF的差值为-0.5%(10.1%vs.9.7%,95%CI:-3.2%-2.3%,非劣效P值=0.0099),表明BP-SES置入术后6个月DAPT的疗效不劣于12个月DAPT。(3)次要终点:主要终点TLF的各组成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性死亡(1.4% vs.2.2%,P=0.23)、TVMI(5.3%vs.3.9%,P=0.16)和CI-TLR(5.6%vs.4.8%,P=0.43),两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确定/极可能的ST的发生率均较低(1.3%vs.0.5%,P=0.09)。两组患者主要出血(BARC3-5型出血)和NACCE的发生率亦相似(分别为1.9%vs.1.2%,P=0.24和25.6%vs.27.1%,P=0.49)。结论: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中,置入BP-SES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不劣于DPSES。此外,BP-SES置入术后应用6个月DAPT的远期疗效与应用12个月DAPT的预后一致。(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8-02-01)
刘俊逸[9](2017)在《国产药物涂层支架BuMA与二代进口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国产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系统与进口第二代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在冠心病患者中的1年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539例连续随机入组,按照BuMA2、Firebird1、,Endeavor Resolute、Promus Element、Xience Prime 2:1:1:1:1的比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分别予以置入国产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商品名:BuMA)治疗179例,进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Endeavor Resolute/Promus Element/Xience Prime)治疗269例,并连续随访12个月,观察终点为患者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入院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患者置入支架情况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实验室检查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的MACE、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确定或可能性支架内血栓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和二代进口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1年临床疗效相似。(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李薇[10](2017)在《生物医用金属镁表面酒石酸涂层的构建及其腐蚀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内因其独特的可降解性而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可降解植入物能够在人体内以可控制的速度逐渐降解,并在服役周期结束后彻底降解消失,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金属镁作为一种新型的可降解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内被广泛研究,但仍存在腐蚀降解过快等根本性问题尚未解决,人体内镁植入物的过快降解会使得植入物周围局部pH升高,且产生大量的氢气气泡;同时,镁的加速降解也将会使其植入物的机械完整性在短时间内遭到破坏,导致植入器件过早的丧失功能,以上种种因素皆限制了金属镁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内的应用。因此,本课题选用酒石酸有机小分子对金属镁进行表面改性。一方面,酒石酸分子通过吸附在镁基底表面从而减少活性位点的暴露,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化学接枝的方式锚定在纯镁表面,并在后续成膜过程中捕获镁基底所释放出的镁离子,通过酒石酸分子和二价镁离子的螯合作用进一步接枝,从而构建出均匀的、具有一定厚度的保护性涂层,从而有效减缓镁及其合金的腐蚀速率,而酒石酸分子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也进一步满足镁作为生物材料应用的需要。因此,利用酒石酸对金属镁进行表面改性既可以解决镁基可降解材料的腐蚀控制问题,又能够兼顾材料在生物相容性方面的要求。通过SEM、FT-IR、XPS等表征方法分析了改性涂层的材料学特征,可以发现TA分子首先与碱活化镁表面的羟基以化学接枝的方式固定,随后TA分子上羧基与镁离子通过螯合的方式使得涂层进一步沉积,最终在镁表面构建出约1.25μm厚的有机-金属涂层(下文中或称改性涂层)。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样品Mg-OH@TA具有较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这表明涂层能够从动力学方面阻碍电解液中阴离子侵入基底,从而很好的控制镁的腐蚀降解速率,尤其是Mg-OH@15TA,其Rct值远大于未改性的Mg-OH和Mg,从相位角的位置也可以发现Mg-OH@15TA角度最负,可以综合判断出Mg-OH@15TA的界面电荷转移较小、其表面的缺陷和局部腐蚀较少,即改性后材料的抗腐蚀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通过长时间的模拟体内浸泡实验结果表明涂层改性后的镁析氢量较少,局部pH值变化较小并且在长时间浸泡后表面仍能保持较完整的形貌。TA改性后的镁表现出良好的骨相容性,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诱导生物活性类骨磷酸钙羟基磷灰石[(Ca_(10)(PO_4)_6(OH)_2,HA]和磷酸八钙[Ca_8H_2(PO_4)_6·5H_2O,OCP]沉积的能力,并且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和增殖,这种既能够有效控制材料腐蚀降解速率又能够保证其生物相容性的TA改性镁基材料,有望通过一系列的临床验证成为新的骨植入材料。(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生物降解涂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评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置入新型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后的疗效。方法 :PANDAⅢ临床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人群"、随机对照研究,2013-12至2014-08共入选了来自46家中心的2 348例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1 174例置入BUMA支架,1 174例置入EXCEL支架。患者平均年龄(61.2±10.6)岁,男性1 658例(70.6%)。将受试者分为糖尿病组570例(24.2%)和非糖尿病组1 778例(75.7%)。所有患者在1、6、9个月及1、2年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靶病变失败(target lesion failure,TLF),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支架血栓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所有的血运重建)。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中分别有558例(97.9%)、1704(95.8%)例的患者完成了2年随访。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心原性死亡发生率明显升高(2.87%vs 1.12%,P=0.004);TLF事件发生率虽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vs 6.81%,P=0.25)。MACE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异(13.98%vs 11.38%,P=0.10)。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事件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分别为5.73%vs 5.11%,P=0.56、6.45%vs 5.46%,P=0.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4.30%vs.2.46%,P=0.03)。倾向值匹配分析前后结果一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及术前SYTNAX评分是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随访2年MACE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2年的死亡事件,尤其是心原性死亡事件显着高于非糖尿病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降解涂层论文参考文献
[1].侯懿,贾高智,黄华,袁广银.可降解多孔纯锌支架表面Mg-P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与表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2].王娟,乔树宾,管常东,胡奉环,杨伟宪.糖尿病对于冠心病患者置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长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8
[3].梁辰宇.BuMASupreme生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的内皮化评价[D].南昌大学.2018
[4].王要鑫,刘洁云,秦雷,王振军,杨文.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5].杨国强.氮化碳涂层改性的可降解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6].唐欣.生物可降解纯镁表面光辅助植酸&TiO_2复合涂层的构筑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7].顾益庆.生物可降解支架涂层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
[8].赵公双.冠心病患者置入新型生物涂层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后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I-LOVE-IT2研究4年临床随访结果[D].大连医科大学.2018
[9].刘俊逸.国产药物涂层支架BuMA与二代进口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疗效对比[D].苏州大学.2017
[10].李薇.生物医用金属镁表面酒石酸涂层的构建及其腐蚀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