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胆管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位胆道梗阻,黑环征,胰胆管形态改变
胆管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娟,罗江平,曾文兵[1](2019)在《“黑环征”联合胰胆管形态改变对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鉴别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黑环征"联合胰胆管形态改变对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鉴别价值。方法病理证实恶性低位胆道梗阻67例,行常规MRI、MRCP扫描。观察肿瘤是否出现"黑环征"及胰胆管形态学改变。结果胰头癌可见"黑环征",胆总管下段癌、壶腹癌未见。叁组间胆道梗阻水平、管征差异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胰头癌为胆总管胰腺段梗阻,常见分离型双管征;胆总管下段癌、壶腹癌为胆总管壁内段梗阻,常见平行或聚拢型双管征。仅胆总管下段癌见"叁管征",胰头癌见"四管征"。叁组间胆道梗阻面管腔形态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常见截断型,壶腹癌为漏斗或鸟嘴型。叁组间肝内胆管扩张形态无统计学差异。胰胆管形态改变诊断胰头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64、85.7%、87.2%。"黑环征"诊断胰头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714、42.9%、100%。"黑环征"与胰胆管形态改变诊断胰头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82、89.3%、87.2%。结论 "黑环征"联合胰胆管形态改变对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性疾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吴本俨[2](2019)在《关注老年人胰腺、胆管系统Ig G4相关性疾病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 IRD)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才逐渐被认识的一类以淋巴浆细胞浸润以及席纹状纤维化为典型特征的免疫介导性疾病,临床上较常用的诊断要点是血清IgG4浓度> 1.35 g/L,病损组织中IgG4阳性细胞/IgG阳性细胞> 40%[1-2]。本病常表现为多器官系统受累,(本文来源于《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张日欣,贾晓雪,王立明,张超,刘婉姝[3](2019)在《胆管腔内超声与血清糖蛋白抗原199对胆管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胆管腔内超声(IDUS)与血清糖蛋白抗原199(CA199)对胆管狭窄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因胆总管狭窄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的患者83例,行IDUS检测,并检测血清肿糖蛋白抗原199(CA199)水平,最终结合临床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确定狭窄的性质,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测方法在胆管狭窄性疾病性质诊断上的价值。结果 83例胆管狭窄患者最终确诊为恶性狭窄67例,良性狭窄16例;其中血清CA199灵敏度为80. 6%(58/72),特异度为63. 6%(7/11),阳性预测值为86. 6%(58/67),阴性预测值为43. 8%(7/16); IDUS灵敏度为97. 0%(64/66),特异度为70. 6%(12/17),阳性预测值为95. 5%(64/67),阴性预测值为75. 0%(12/16)。血清CA199与IDUS在诊断胆管狭窄性疾病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胆管腔内超声检查较血清CA199对于胆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更高,更有利于指导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岳瀚,胡聪,张少华,李伟男,李敬东[4](2019)在《超高龄胆胰壶腹周围疾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临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高龄胆胰壶腹周围病变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可行性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07例行ERCP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超高龄组(≥80岁)和非超高龄组(<80岁),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92例超高龄组患者年龄(85.29±7.32)岁,215例非超高龄组患者年龄(57.81±14.26)岁。超高龄组患者原发病以壶腹部癌为主(P<0.01),ASAⅢ、Ⅳ级患者以及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超高龄组(P<0.05)。超高龄组支架植入指征为胆管恶性狭窄以及采取支架植入或更换的患者比例明显更高(P=0.023、<0.001),而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比例更低(P=0.005),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21)。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疾病为壶腹部癌(P=0.044),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0.001)、高血压(P=0.022)及冠心病(P=0.012),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进行十二指肠乳头处理(P=0.012)为ERCP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超高龄胆胰壶腹周围病变患者恶性疾病患病率高、合并疾病多,但并非治疗性ERCP术的绝对禁忌证,临床需防范术后出血的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丽萍[5](2019)在《对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胰胆管疾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对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胰胆管疾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进行ERCP的210例胰胆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105例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ERCP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护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手术的成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对进行ERCP的胰胆管疾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手术的成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5期)
刘松,王路虎[6](2019)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采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择2013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比准确率差异,同时记录不同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成像结果。结果:患者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通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5期)
郭晓晶[7](2019)在《PDCA循环管理对胆管结石病人疾病认知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胆管结石病人疾病认知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管结石病人106例,将2015年11月—2016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53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8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53例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疾病认知情况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评分较高,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管结石病人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明显提升病人的疾病认知水平,有效提高术后康复效果。(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18期)
张厚强,张伟,樊英[8](2019)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联合不同序列成像诊断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T_1加权成像(T_1WI)、T_2加权成像(T_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诊断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74例疑似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均进行单纯MRCP检查及MRCP联合T_1WI、T_2WI和DWI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比较两种扫描的良、恶性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74例患者中,恶性病变42例,良性病变32例;恶性病变中胆管癌20例,胰头癌14例,壶腹癌8例;MRCP联合T_1WI、T_2WI及DWI检查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0%和85.71%,明显高于单纯MRCP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3,x~2=5.153;P<0.05);MRCP联合T_1WI、T_2WI及DWI检查和单纯MRCP检查诊断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6,P<0.05);胆管癌ADC值明显低于胰头癌和壶腹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1,t=-8.172;P<0.05)。结论:MRCP联合T_1WI、T_2WI和DWI序列诊断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ADC值可作为客观鉴别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朱丹,詹淑华,马世武[9](2019)在《肝脏疾病中的胆管反应:致病机制与转化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957年,美国Popper等~([1])较早报道了胆管反应(DR),其特征是肝脏损伤诱导的反应性胆管增生。因胆管反应性病变不仅可由先前存在的胆管细胞产生,也可来自于肝细胞的胆管化生或活化和分化的肝祖细胞(HPCs),所以在疾病状态下用"胆管增生"来表示胆管树和肝细胞界面上扩大的上皮细胞群是不正确的。根据病理特征,DR可以被描述为胆管细胞或HPC增殖,是一种对肝胆细胞的修复反应。DR期间的信号通路在不同的肝损伤或动物模型中可能是不同的。DR不仅常见(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05期)
王风清,谷申森,胡静,吐尔洪江·吐逊[10](2019)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胆道疾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目前腹腔镜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胆石症、先天性胆管扩张、医源性胆道损伤、胆管狭窄及胆道肿瘤姑息性治疗的效果已得到认可[2]。但术后应激、肠道功能恢复延迟及疼痛管理欠佳等依旧影响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腹腔镜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患者(本文来源于《腹腔镜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胆管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 IRD)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才逐渐被认识的一类以淋巴浆细胞浸润以及席纹状纤维化为典型特征的免疫介导性疾病,临床上较常用的诊断要点是血清IgG4浓度> 1.35 g/L,病损组织中IgG4阳性细胞/IgG阳性细胞> 40%[1-2]。本病常表现为多器官系统受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胆管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杨秀娟,罗江平,曾文兵.“黑环征”联合胰胆管形态改变对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鉴别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2].吴本俨.关注老年人胰腺、胆管系统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治[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
[3].张日欣,贾晓雪,王立明,张超,刘婉姝.胆管腔内超声与血清糖蛋白抗原199对胆管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9
[4].岳瀚,胡聪,张少华,李伟男,李敬东.超高龄胆胰壶腹周围疾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9
[5].王丽萍.对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胰胆管疾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
[6].刘松,王路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7].郭晓晶.PDCA循环管理对胆管结石病人疾病认知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
[8].张厚强,张伟,樊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联合不同序列成像诊断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
[9].朱丹,詹淑华,马世武.肝脏疾病中的胆管反应:致病机制与转化意义[J].肝脏.2019
[10].王风清,谷申森,胡静,吐尔洪江·吐逊.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胆道疾病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