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微囊藻细胞论文-陈国元,李青松,何彩庆

铜绿微囊藻细胞论文-陈国元,李青松,何彩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铜绿微囊藻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菖蒲,铜绿微囊藻,有机酸组分,细胞质膜

铜绿微囊藻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元,李青松,何彩庆[1](2017)在《黄菖蒲有机酸组分对铜绿微囊藻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得到黄菖蒲水浸提液的有机酸组分,通过培养实验表明,有机酸质量浓度为2 mg/L时对铜绿微囊藻胞内O_2~-·产生、K~+释放和藻液电导率(EC)、蛋白质和核酸释放及非电解质外渗量无显着性影响。而有机酸质量浓度为20和50 mg/L时,铜绿微囊藻胞内O_2~-·含量大量增加,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发生明显改变,促进了K~+等无机离子的释放,导致藻液EC增加,随着化感时间的延长,细胞膜损伤严重,膜透性进一步增加,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开始大量渗出,非电解质外渗量急剧升高。有机酸质量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本文来源于《环境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周绪申,马帅领,尚志鸣,王迎,郭丽峰[2](2016)在《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测定纯种铜绿微囊藻的分光光度吸收曲线,分析其吸收峰值,并建立了不同藻细胞密度与吸收峰值的线性关系,从而提供一种快速、简单的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在440和680nm波长处各有一个较大的吸收峰,铜绿微囊藻不同藻细胞密度与2波长的光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含量也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6年05期)

杨小杰,韩士群,唐婉莹,严少华,周庆[3](2016)在《凤眼莲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细胞结构及藻毒素释放与削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共培养试验,研究了凤眼莲对产毒铜绿微囊藻生长和毒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凤眼莲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有效抑制了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加速了它的衰亡。凤眼莲严重破坏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系统,共培养6 d后藻细胞SOD活性降至(2.67±1.68)U/mg,导致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未能及时转化。在凤眼莲影响下,共培养4 d时铜绿微囊藻细胞就出现萎缩现象,类囊体片层结构出现溶解,细胞ATP水平持续快速下降。与无凤眼莲空白对照相比,凤眼莲的存在使铜绿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的释放量显着降低,削减速度显着加快。(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康丽娟,孙从军[4](2015)在《基于流式细胞法的铜绿微囊藻快速定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处理地表水样品,可使群体藻细胞分散开,用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实现水样的快速测定,最适测定时间为180 s,藻细胞密度测定限值为5.0×106L-1,当样品中藻细胞密度低于该限值时,可适当浓缩样品。以铜绿微囊藻特征指标判断,当该方法测得铜绿微囊藻密度在5.0×106L-1以下时,可判定样品中不含有铜绿微囊藻。(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黄莹莹,白羽,王艳,孔海南[5](2015)在《基于iTraq技术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作用下铜绿微囊藻细胞差异表达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对藻类生长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应用iTraq技术结合LC-MS-MS,分析了铜绿微囊藻细胞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共鉴定出261种差异蛋白(变化倍数≥1.5),其中表达上调的220种,表达下调的41种.GO功能分类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过程、蛋白质催化和结合功能等方式抑制藻细胞生长.KEGG通路分析表明,通路大类中富集程度位于前3位的均是代谢通路,包括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通路中富集程度最高的是糖酵解/糖异生通路.本研究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对藻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分子靶点,为从分子层面阐明其抑藻作用提供参考,也为研究植物化感物质的抑藻机理提供了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康丽娟,孙从军[6](2015)在《基于流式细胞技术的铜绿微囊藻自动识别参数筛选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囊藻的快速定量研究是水华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基于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探讨了铜绿微囊藻特征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研究发现FL Red Average为将藻细胞与培养体系中杂质有效区分的最重要的指标。通过与显微计数和蛋白核小球藻的重复试验验证了该指标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干扰信号,探讨了铜绿微囊藻特征指标建立的方法。结果表明,红色荧光信号均值(FL Red Average)为铜绿微囊藻最重要的特征指标,能实现铜绿微囊藻与杂质信号和蛋白核小球藻的有效区分。为兼顾准确与效率,结合指标的生理意义与数学特征,建议FL Red Average、SWS Average与FL Orange Average为铜绿微囊藻特征指标,相应的取值范围为1.39 mv~17.72 mv、22.05 mv~781.15 mv和0.43 mv~1.84 mv。(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5年03期)

殷娣娣,陆纳新,袁君,高乃云,戎文磊[7](2015)在《不同预氧化剂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灭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不同预氧化剂对藻细胞的处理效果及其机理,在高锰酸钾灭活藻细胞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次氯酸钠与臭氧对铜绿微囊藻进行灭活实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臭氧对藻类的灭活反应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次氯酸钠较易引起铜绿微囊藻细胞萎缩破裂,从而导致细胞内代谢有机质的释放,对藻细胞的灭活动力学常数为(220±3)L·mol-1·s-1,不同初始次氯酸钠浓度对动力学常数无明显影响;臭氧对于铜绿微囊藻细胞有极强的氧化作用,细胞灭活速率常数达(2 655±15)L·mol-1·s-1,能迅速引起藻细胞破裂及胞内代谢有机质的释放,不同初始臭氧浓度对动力学常数无明显影响.3种氧化剂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灭活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臭氧>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臭氧与次氯酸钠在氧化过程中比高锰酸钾更易引起藻细胞破裂及IOM的释放.(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周苏阳,朱明烁,李晓敏,范文宏[8](2014)在《铜绿微囊藻对水体氮元素的吸收及细胞内中性脂的积累》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作为一个人均水资源和能源匮乏的国家,资源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亟待解决。据2013年统计数据,我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其中27.8%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封闭水体或者半封闭水体(湖泊、水库、海岸)中营养元素(主要为氮磷等)堆积富集所造成的藻类等水生植物过度生长,严重时或造成水华或赤潮乃至水生动物大量死亡等的一种严重水体污染现象。而人类活动是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2014年第12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10)

周贝,毕永红,胡征宇[9](2014)在《温度对铜绿微囊藻细胞浮力的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温度对铜绿微囊藻细胞浮力的调控机制,将铜绿微囊藻分别置于10、15、20、25、30℃条件下,利用改良的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测得细胞密度,计算出细胞浮力大小,同时测量细胞内比生长速率、光合活性、NAD(P)H依赖型氧化还原脱氢酶活性、糖含量、蛋白含量和漂浮细胞百分比.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10~30℃),随着温度升高,铜绿微囊藻的漂浮细胞百分率增加,浮力变大;同时,细胞内糖含量减少,蛋白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和NAD(P)H依赖型氧化还原脱氢酶活性增强.10、15℃条件培养7d,细胞的密度分别增加了2.7%和1.3%,糖含量分别增加了95.3%和65.5%,漂浮细胞百分比分别降低了23.8%和18.3,NAD(P)H依赖型氧化还原脱氢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3.8%和18.3%;而20、25和30℃条件培养7d,细胞的密度则分别减少了2.8%、3.8%和3.2%,糖含量分别减少了8.5%、2.9%和19.4%,漂浮细胞百分比分别增加了0%、7%和8.5%,NAD(P)H依赖型氧化还原脱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0%、7%和8.5%.研究结果显示: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光合速率、生长代谢速率和伪空胞含量来改变细胞密度实现浮力调节.低温下糖含量增加是浮力消失的主要原因,细胞漂浮与沉降的温度阈值在15~20℃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4年07期)

倪利晓,马艳艳,叶祥,耿宏[10](2013)在《藻细胞活性及营养盐水平对铜绿微囊藻吸附镉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水华蓝藻对重金属镉(Cd)的富集作用,以铜绿微囊藻为实验藻种,研究了藻细胞活性及初始氮、磷浓度对藻吸附Cd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活藻细胞比死藻对Cd的吸附作用强,吸附平衡时活藻和死藻对Cd的吸附率分别为81.25%和66.25%,活藻对Cd的吸附量是死藻的1.23倍;水体中氮或磷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活性铜绿微囊藻对Cd的吸附能力,低磷(质量浓度为0.2 mg/L)和高磷(质量浓度为4.0 mg/L)2个水平下,吸附量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氮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达最大值,低氮(质量浓度为2.0 mg/L)和高氮(质量浓度为40 mg/L)2个水平下,磷质量浓度低于2 mg/L时吸附量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磷质量浓度为2 mg/L时达最大值,继续增加磷吸附量反而降低。由此说明水中氮、磷浓度的变化会影响铜绿微囊藻对重金属的富集,从而影响重金属在水中的迁移转化。(本文来源于《环境科技》期刊2013年03期)

铜绿微囊藻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测定纯种铜绿微囊藻的分光光度吸收曲线,分析其吸收峰值,并建立了不同藻细胞密度与吸收峰值的线性关系,从而提供一种快速、简单的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在440和680nm波长处各有一个较大的吸收峰,铜绿微囊藻不同藻细胞密度与2波长的光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含量也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铜绿微囊藻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国元,李青松,何彩庆.黄菖蒲有机酸组分对铜绿微囊藻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J].环境科技.2017

[2].周绪申,马帅领,尚志鸣,王迎,郭丽峰.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6

[3].杨小杰,韩士群,唐婉莹,严少华,周庆.凤眼莲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细胞结构及藻毒素释放与削减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6

[4].康丽娟,孙从军.基于流式细胞法的铜绿微囊藻快速定量方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

[5].黄莹莹,白羽,王艳,孔海南.基于iTraq技术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作用下铜绿微囊藻细胞差异表达蛋白[J].中国环境科学.2015

[6].康丽娟,孙从军.基于流式细胞技术的铜绿微囊藻自动识别参数筛选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

[7].殷娣娣,陆纳新,袁君,高乃云,戎文磊.不同预氧化剂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灭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5

[8].周苏阳,朱明烁,李晓敏,范文宏.铜绿微囊藻对水体氮元素的吸收及细胞内中性脂的积累[C].2014年第12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9].周贝,毕永红,胡征宇.温度对铜绿微囊藻细胞浮力的调控机制[J].中国环境科学.2014

[10].倪利晓,马艳艳,叶祥,耿宏.藻细胞活性及营养盐水平对铜绿微囊藻吸附镉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技.2013

标签:;  ;  ;  ;  

铜绿微囊藻细胞论文-陈国元,李青松,何彩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