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湖库水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饮用水源,景观格局,水源涵养功能指数,耦合关系优化
湖库水源论文文献综述
黄良美,陈蓓,田艳,黄宁,黎宁[1](2019)在《南宁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景观结构与涵养功能关系耦合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湖库型饮用水源景观结构与涵养功能间的内在机理,优化水源涵养林功能,保护水源安全,借助遥感解译技术得到各用地类型面积并计算水源涵养功能指数,依据取水量和水源涵养量间水量平衡模式计算所需最小森林面积,应用多元数量分析方法探究水源涵养功能指数、景观格局指数、水质指标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水源地3 km缓冲区较500 m缓冲区的水源涵养功能有所下降。(2)用最小面积法优化筛选出以软阔叶林、栎林、硬阔叶林、竹林为主的岸边带森林生态系统可有效提高水源涵养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饮用水源保护区面积、集雨区面积和涵养区面积间的数量关系。(3)水源涵养功能与景观格局、水资源、水质和污染物排放间可建立起通过显着性检验的多元回归拟合模型方程。(4)多维尺度综合分析过程可诊断出南宁市湖库型饮用水源在生态系统稳定性、水资源量和水质方面存在的生态安全与风险隐患问题,建议南宁市开展饮用水源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剑峰,丁玲,李羚君[2](2018)在《水源湖库中轮叶黑藻对水深变化的适应性中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市人工水源湖库——金泽水库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深及水位波动对轮叶黑藻生长影响的中试。试验周期为2个月,利用固定支撑杆上悬挂吊盆模拟不同水深和水位变化,研究其对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不同水深条件下的光照强度不同,水深和水位变化对轮叶黑藻的生物量、株高具有显着影响。在水位恒定的情况下,不同水深,轮叶黑藻的生物量差异较大,在0.6 m水深处达到最大值;轮叶黑藻的株高差异较大,在1.0 m水深处达到最大值。在水深为0.6或1.0 m时,小范围的波动(0.1~0.3 m)会促进黑藻的生长,水位波动太大则不利于轮叶黑藻的生长。(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张有锁,黄义[3](2018)在《城市湖库水源地水生态修复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水资源短缺以及地表饮用水源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证饮用水安全已引起全球性的重视。湖库水源地作为城市主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之一,对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湖库进行生态修复显得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水生动物修复叁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常用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并根据湖库水源的生态环境、水动力条件以及污染特点提出分别在污染源头、湖库上游河段、湖库入口、湖库周边及湖库内部进行分步治理的思路和措施。(本文来源于《2018(第六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09-27)
李凯,王晓东,黄廷林[4](2018)在《湖库型水源天然有机物来源与特性及其对水处理工艺影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NOM)的含量和性质既关系到饮用水的色、嗅、味等感官性状及其生物和化学安全性,又对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有重要影响.湖泊和水库是目前许多城市的主要水源,深入认识湖库型水源中NOM的来源、性质及其处理特性对水源的优化调度和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湖泊和水库的水力特征出发,分析了湖库型水源中NOM主要来源及其迁移转化过程,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外源输入、内源产生以及光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等对NOM特性和水处理工艺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王大才[5](2018)在《关于湖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现状及环境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在我国饮水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受到环境污染、自然环境恶劣、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湖库型饮用水水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很多湖库水水质恶化、淤泥堆积、湖库水域面积萎缩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湖库两岸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因此,加强对湖库水的环境管理对维护我国饮水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8年06期)
唐哲,王琪,申亚兰,肖少怀[6](2017)在《湖库型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是岳阳市区主要用水来源,也是全国重要的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为了研究铁山水库的水资源保护措施,采用了内梅罗污染指数(Ip)来分析铁山水库综合治理前后的水质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其湖库的营养化和纳污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与治理前的2011年相比较,2016年铁山水库Ip值下降平稳,TP浓度和COD_(Mn)浓度也随之总体下降。作为典型的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经过综合治理后,有效地减少了入湖的排污量,湖库纳污能力得到显着的提高,总体实现了水质从中营养趋于贫营养的良性转变。(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7年S2期)
郑莺[7](2016)在《福州市某湖库型水源地水环境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美国环保署(USER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福州市某湖库型水源地水环境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做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2014年,该水源地除了2012年铬的人均年度健康风险值高于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4)a~(-1),其他各类污染物的个人年度健康风险值均低于10~(-4)a~(-1)。基因毒物质健康风险值远超过躯体毒物质健康风险值,六价铬是最主要的风险因子。女性饮用该水源地水的健康风险大于男性。(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境》期刊2016年03期)
张一凡[8](2016)在《湖库水源水中氮形态特征实例分析及DON去除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磷等营养性物的大量排放易于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特别是对湖库影响尤为明显。而水体中氮素组成复杂,作为氮素重要组成部分的溶解性有机氮(DON)对水体环境影响不容忽视。但目前对湖库水体中氮形态研究不全面,DON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如何高效去除DON尚待探索。因此,探究湖库中的氮形态特征,分析DON浓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寻求DON的有效去除方法,对于湖库水源水体的保护和确保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松山湖、雁田和水濂山等作为饮用水源的湖库进行实际调查和取样,分析了湖库水源水中不同形态氮的分布特征、DON浓度及占比与水质因子的相关关系;其次,借助试验手段,探讨了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对DON的去除效果及去除机理。通过分析和试验,得到如下认识:(1)湖库水源水体中氮主要由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DON形态组成,各形态氮在监测期内平均占TN的比例分别为:6.83%~38.20%,1.82%~57.45%,0.87%~4.23%,19.78%~37.75%。在所调查的湖库中,雁田水库处于中或富营养级,水濂山水库和松山湖水库则处于富营养级;(2)湖库水源水体中DON浓度为0.37~1.10 mg/L,占TN比例为12%~59%;TN浓度越高的水库DIN浓度也越高,而DON的浓度却不随TN浓度变动而相应变动;在同一湖库中,DON浓度与TP、水温以及CODMn呈正相关关系,而与pH、DO呈现负相关关系,且与TP、pH、CODMn的相关性显着;(3)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单独混凝对DON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仅为6.93%和7.20%;对二者分别加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强化混凝,DON的去除率可分别提高16.28%和25.42%;经粉末活性炭吸附预处理的强化混凝可大幅度的提高DON的去除效果,DO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0.87%和52.90%;(4)椰壳活性炭对模拟DON的吸附在180min时达到平衡,pH对吸附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方程(R2>0.99);膜扩散及内扩散阶段为吸附的控制阶段;反应为放热反应,常温常压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采用1%的NaOH溶液对椰壳活性炭再生效果好,可实现椰壳活性炭的重复利用。(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6-05-29)
王红梅[9](2015)在《浅析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饮用水是人们生活必不可缺的资源,所以,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程应受到广泛关注。但就目前而言,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因管理手段不完善、立法不清及水源地自身问题等,致使湖库型饮用水源地保护不善,急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及合理建设环境保护工程。基于湖库型饮用水水源的现存问题,浅析其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35期)
曹引,冶运涛,赵红莉,石玉波,蒋云钟[10](2015)在《基于离散粒子群和偏最小二乘的湖库型水源地水体悬浮物浓度和浊度遥感反演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离散粒子群优选反演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特征波段,可减少水质参数偏最小二乘反演模型的输入参数个数和建模过程的不确定性,提高偏最小二乘反演模型的预测精度。以2014年7月21—23日在南四湖获取的水体实测光谱数据和同步水质分析数据为例,分别建立南四湖水体悬浮物浓度和水体浊度的偏最小二乘(PLS)反演模型和离散粒子群-偏最小二乘(NDBPSO-PLS)反演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NDBPSO优选之后,反演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NDBPSO-PLS模型输入特征波段由PLS模型的370个分别减少到127个和134个,输入特征变量由PLS模型的60个减少到21个,反演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NDBPSO-PLS模型建模精度和预测精度均优于PLS模型。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PLS模型反演水体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精度。(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湖库水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上海市人工水源湖库——金泽水库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深及水位波动对轮叶黑藻生长影响的中试。试验周期为2个月,利用固定支撑杆上悬挂吊盆模拟不同水深和水位变化,研究其对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不同水深条件下的光照强度不同,水深和水位变化对轮叶黑藻的生物量、株高具有显着影响。在水位恒定的情况下,不同水深,轮叶黑藻的生物量差异较大,在0.6 m水深处达到最大值;轮叶黑藻的株高差异较大,在1.0 m水深处达到最大值。在水深为0.6或1.0 m时,小范围的波动(0.1~0.3 m)会促进黑藻的生长,水位波动太大则不利于轮叶黑藻的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湖库水源论文参考文献
[1].黄良美,陈蓓,田艳,黄宁,黎宁.南宁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景观结构与涵养功能关系耦合优化[J].生态学报.2019
[2].李剑峰,丁玲,李羚君.水源湖库中轮叶黑藻对水深变化的适应性中试[J].环境工程.2018
[3].张有锁,黄义.城市湖库水源地水生态修复技术探讨[C].2018(第六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2018
[4].李凯,王晓东,黄廷林.湖库型水源天然有机物来源与特性及其对水处理工艺影响研究进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王大才.关于湖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现状及环境管理策略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
[6].唐哲,王琪,申亚兰,肖少怀.湖库型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评价[J].人民长江.2017
[7].郑莺.福州市某湖库型水源地水环境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J].能源与环境.2016
[8].张一凡.湖库水源水中氮形态特征实例分析及DON去除特性[D].暨南大学.2016
[9].王红梅.浅析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10].曹引,冶运涛,赵红莉,石玉波,蒋云钟.基于离散粒子群和偏最小二乘的湖库型水源地水体悬浮物浓度和浊度遥感反演方法[J].水力发电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