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亨佩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历史解释,因果关系,覆盖律模式,合理性
亨佩尔论文文献综述
顾晓伟[1](2014)在《何谓“历史解释”?——以“亨佩尔-德雷论战”为讨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亨佩尔-德雷论战"是历史哲学学术史上的一段公案,围绕什么样的解释才是历史学中的解释来展开,是战后英语世界关于历史学性质的论争。20世纪40年代,亨佩尔提出科学解释的一般形式,即"覆盖律模式",认为历史学作为一门研究过去的经验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都意在寻求现象和事件的原因与规律,两者在方法论上并无不同之处;德雷则与之针锋相对,认为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过往的人类行动,而行动有着不同于事件的自由意志面向,自然科学中的因果性和规律性解释并不能照搬到历史学,进一步提出历史解释中的"合理行动原则"。唐纳德·戴维森在两者之间独辟蹊径,提出历史解释的整体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历史学中的合理性解释,又辩护了历史学的客观性。(本文来源于《史学理论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顾晓伟[2](2012)在《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3年《元史学》开启了历史学的"修辞转向"以来,历史哲学探讨的主题就从"历史解释"转移到了"历史表现"。后者把历史学家的文本作为整体来考察天然地克服了逻辑经验论的还原论教条,与此同时,文本的整体关照也使得史学家的文本与文学家的文本之间原有的清晰可见的"叁八线"趋向解体,促进了史家表现过去实在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但是,以海登.怀特、安克施密特为代表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家,在借用文学理论中的转义学或艺术哲学中的风格理论来处理竞争中的不同文本的同一性时,则易于遁入语言先验论的巢穴。特别是朝向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且并不遥远的大屠杀记忆问题时,"历史表现"的自由状态会遭遇经验论的瓶颈,同时也激励着历史哲学不断地反思自身的前提。正是在这一语境下,本文尝试返回到"亨佩尔-德雷论战"的历史场景,重新探究这场争论的发展脉络,从中可以看到,"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并不是简单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03-24)
顿新国[3](2011)在《亨佩尔确证逻辑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亨佩尔事例确证理论对科学确证作了看似符合直观的纯语法的逻辑阐释,但这种阐释面临着确证悖论、事例确证悖论及与其他符合直观的确证观念不相容等诸多难题。这些难题有亨佩尔论证上的逻辑根源,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其理论评价上的演绎主义诉求。良好确证理论应该在语用的认知视域下寻求,应该在理论的真理性、信息丰度和解释力叁者之间保持某种动态平衡。(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1年06期)
顿新国[4](2009)在《亨佩尔确证逻辑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亨佩尔事例确证理论对科学确证作了看似符合直观的纯语法的逻辑阐释,但这种阐释面临着确证悖论、事例确证悖论及与其他符合直观的确证观念不相容等诸多难题。这些难题有亨佩尔论证上的逻辑根源,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其理论评价上的演绎主义诉求。良好确证理论应该在语用的认知视阈下寻求,应该在理论的真理性、信息丰度和解释力叁者之间保持某种动态平衡。(本文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逻辑的历程——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上卷)》期刊2009-10-26)
滕芳[5](2007)在《亨佩尔认证悖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认证悖论是亨佩尔在研究尼科德认证判据和等值条件的基础上发现的,它包括认证的直觉悖论和认证的逻辑悖论。这一发现引起了科学哲学家的广泛关注,而且很多哲学家都试图解决这一悖论,尽管有些解悖方案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是这些方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本论文首先介绍了亨佩尔本人对认证悖论的解决,亨佩尔把悖论的产生归结为是我们相信了一种错误的直觉,他认为:出现悖论这一印象是没有客观依据的,这是一种心理错觉。其次又介绍了冯·赖特的解悖方案,其方案在形式逻辑的框架下提出了“相关范围”的观点。最后重点介绍了豪森和厄巴赫利用贝叶斯认证理论来解决认证悖论的方案。通过对这叁个方案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豪森和厄巴赫的贝叶斯方案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20)
顿新国[6](2005)在《亨佩尔确证悖论及其解决方案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亨佩尔发现的确证悖论表明一只红色的鞋确证假说:“所有乌鸦都是黑的”,但这违反我们的直觉。因此,亨佩尔本人提出一个消解性解悖方案。这种消解主要是通过保留等值条件和抛弃尼科德标准中的“非相干性”条件进行的。保留等值条件具有较强的特设性,因此不能令人信服,而抛弃“非相干性”也不必定能避免悖论的产生。因此,亨佩尔方案不具备一个良好解悖方案的合法资质。(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05年08期)
顿新国[7](2005)在《我们还是不能在屋子里进行鸟类学研究——对亨佩尔消解性解悖方案的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亨佩尔发现的确证悖论表明,一只粉红色的鞋确证假说“所有乌鸦都是黑的”,这意味着我们在屋子里不用出门就可以进行鸟类学研究,但这是违反我们的直觉的。因此,亨佩尔提出一个消解性解决方案来进行辩护。这种消解主要是通过保留等值条件和抛弃尼科德标准中的“非相干性”条件进行的。保留等值条件具有较强的特设性,因此不能令人信服;保留“非相干性”条件不具有导致悖论的必然性,抛弃它也不必定能避免悖论的产生。因此,按照解悖的罗素—策墨罗—哈克标准,亨佩尔方案不具备一个良好解悖方案的合法资质。(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顿新国[8](2005)在《评亨佩尔的定性确证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亨佩尔确证定义的内核是确证的适当性条件和满足性标准。这个定义存在一些困境 :纯形式的逻辑研究难以避免确证悖论 ;证据的非相关性难题 ;难以与科学实际相吻合等。尽管一些哲学家和方法论者对它们进行了修正 ,但这些修正并未能对这些困境给与根本上的解决。(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顿新国[9](2002)在《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第一部分认为,亨佩尔的定性确证思想是科学确证研究中有代表性的重要理论。它的产生有方法论和认识论根源。经验确证的方法、假说—演绎法、理论结构的逻辑分析方法是其主要的方法论源流。伽利略的经验确证思想在确证的工具、步骤方法等方面,对亨佩尔的定性确证思想有重要影响;假说—演绎法强调检验推论与经验现象的符合,这为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理论结构的逻辑分析方法,为亨佩尔对观察—理论关系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的认识论源流是培根以来的经验主义,它深深地打上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烙印,但其最直接的来源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建基于意义理论的反形而上学主义是其另一个重要源流。反形而上学的经验主义的意义证实原则探讨了理论语句与观察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它是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总之,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演变,使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的产生成为可能,认识论的发展使其产生成为必然。 本文第二部分阐述了,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该理论包括定性确证思想的实质、对尼柯德判据的批评与等值条件、对预测判据的诘难、定性确证的适当性判据、定性确证的满足性标准、确证和科学解释的关系等主要内容。其中,定性确证的适当性判据和满足性标准,是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的核心内容,它们为确证提供了一个形式判据,构成了亨佩尔对确证概念的阐释。笔者认为,亨佩尔的定性确证论有鲜明的特色,这就是对观察和理论之间关系的重构——观察语句可对理论语句构成确证关系;纯逻辑的形式的判据;理论的严密性。 本文第叁部分表明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和方法论价值。第一,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是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辩护和发展,这主要表现 厂 飞 硕士学住论文 @AtASTER’S TffeSIS 在它在本体论上认为可观察陈述是科学的基础;在认识论上认为可观察陈述与 理论性假说可构成确证关系。第二,它推动了科学确证理论的研究,使科学确 证理论的研究一方面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另一方面,从纯逻辑研究走向 历史性研究。第叁,它促进了对科学解释的理论研究,使其成为一场巨大的文 化运动。第四,它为科学确证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形式化判据。 本文的第四部分,笔者指出,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有一些缺陷。这些缺陷 主要表现在:纯形式的逻辑研究容易产生确证停论,亨佩尔悼论、古德曼悻论、 确证灾难可表明这一点;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并没有解决非相关证据难题,因 为它的定义仍然可能使非相关证据进入到确证程序中;缺少历史性研究等。在 指出这些缺陷的同时,笔者阐述了一些哲学家和方法论者对它们的修正,并给 予了适当的评价。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科学确证理论时应注意内容和形 式的相统一、逻辑和历史的相统一。(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顿新国[10](2002)在《亨佩尔的科学解释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亨佩尔的科学解释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哲学历史背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四个解释模型,但它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亨佩尔的科学解释理论有十分重大的哲学意义,因而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哲学成就之一。(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02年02期)
亨佩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1973年《元史学》开启了历史学的"修辞转向"以来,历史哲学探讨的主题就从"历史解释"转移到了"历史表现"。后者把历史学家的文本作为整体来考察天然地克服了逻辑经验论的还原论教条,与此同时,文本的整体关照也使得史学家的文本与文学家的文本之间原有的清晰可见的"叁八线"趋向解体,促进了史家表现过去实在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但是,以海登.怀特、安克施密特为代表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家,在借用文学理论中的转义学或艺术哲学中的风格理论来处理竞争中的不同文本的同一性时,则易于遁入语言先验论的巢穴。特别是朝向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且并不遥远的大屠杀记忆问题时,"历史表现"的自由状态会遭遇经验论的瓶颈,同时也激励着历史哲学不断地反思自身的前提。正是在这一语境下,本文尝试返回到"亨佩尔-德雷论战"的历史场景,重新探究这场争论的发展脉络,从中可以看到,"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并不是简单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亨佩尔论文参考文献
[1].顾晓伟.何谓“历史解释”?——以“亨佩尔-德雷论战”为讨论中心[J].史学理论研究.2014
[2].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C].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2012
[3].顿新国.亨佩尔确证逻辑探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
[4].顿新国.亨佩尔确证逻辑探析[C].改革开放以来逻辑的历程——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上卷).2009
[5].滕芳.亨佩尔认证悖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6].顿新国.亨佩尔确证悖论及其解决方案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
[7].顿新国.我们还是不能在屋子里进行鸟类学研究——对亨佩尔消解性解悖方案的质疑[J].河南社会科学.2005
[8].顿新国.评亨佩尔的定性确证理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9].顿新国.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2
[10].顿新国.亨佩尔的科学解释理论[J].理论月刊.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