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波论文-王炜

黄新波论文-王炜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新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间画会,上海美专,台山县,美术工作,版画,他并没有死去,聂耳,关山月,西方现代派,美术界

黄新波论文文献综述

王炜[1](2019)在《刻刀下的诗人——黄新波》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新波,具有诗人的气质。他的版画如同他的诗那样深邃含蓄,他的人生也如诗一般奇妙绚丽。1916年黄新波出生在广东省台山县一个华侨工人之家,3岁随母亲到香港,在道传学塾念初中,由于参加抗日宣传活动被学校开除,后来他像苏联作家高尔基那样走进了他的“人(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9-04-15)

李公明[2](2019)在《从悲悯到解放:左翼美术的初心与遗音——以黄新波《控诉》与胡一川《开镣》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随着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左翼美术史上,黄新波创作的《控诉》和胡一川创作的《开镣》是两幅有一定代表性的重要作品。通过重返历史语境和深入分析,可以证实它们都蕴涵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向往解放与自由的价值观,是左翼美术的真正底色与初心。值得反思的是,左翼艺术内部充满倾向性斗争的思想系谱如何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悲悯"与"解放"这两个左翼美术的重要价值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巨大转折中发生变化,以及左翼美术的初心如何转化为"遗音",进而思考中国革命左翼叙事中的人道主义与自由观念的真实性及其历史命运。(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公明[3](2018)在《“高贵的人道精神”与黄新波的左翼木刻艺术——以黄新波在香港时期(1945-49年)的版画创作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左翼文化氛围和新兴木刻运动中成长起来的版画艺术家黄新波曾先后在香港工作、生活过叁段时期,分别是1937-38年、1941-42年和1945-49年。1本文主要讨论他1945-49年在香港时期的版画创作。从黄新波一生的艺术创作历程看,本时期最受关注的应是他的油画创作探索及由此产生的(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2018年05期)

黄元[4](2018)在《黄新波与日本作家鹿地亘和池田幸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地方,不必很长的时间,便可以在一个人的生命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在黄新波的艺术生涯中,上海便是如此。他出生在南国的台山,在香港和家乡受教育,上海本来不在他的人生地图上。然而,民族的苦难改变了这张地图,为了逃避当局追缉,他来到这个地方。几乎同一时期,日本青年作家鹿地亘为追求理想,被投入狱两年。一个偶然的(本文来源于《新文学史料》期刊2018年01期)

何小特[5](2017)在《当我们谈论黄新波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其命惟新:广东艺术百年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掀起了一股讨论“广东美术”的热潮。黄新波是此次广东艺术百年展推出的代表广东20世纪艺术的21位大师之一,他的肖像被挂在中国美术馆圆形大厅里引人注目,所以,几乎是同时间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的“心曲人间:黄(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报》期刊2017-07-24)

施晓琴[6](2017)在《心曲人间 木刻年华》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先生1931年在上海倡导发起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至今已有80余年的岁月。于20世纪30年代初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黄新波是新兴木刻运动的健将,也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杰出的代表性画家。7月12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7-07-23)

陈思静[7](2017)在《黄新波:雕刻黑白分明的人间心曲》一文中研究指出静谧的黑夜,星光闪烁,微波荡漾的河面,一个年轻人俯卧在小舟上《沉思》;同样的黑夜,点点繁星下、高压电架前,《年青人》手执描笔遥望远方……几柄雕刀一块木板,刻画出黑与白的强烈对比,却呈现出抒情性格的木刻作品。7月12日至8月13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画院(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7-07-21)

杨逸,林虹吟,张翔[8](2016)在《蕴含着超越痛苦现实的平静哲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是着名版画家黄新波诞辰100周年。9月8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画院主办的“理想与诗情——黄新波百年艺术纪念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了黄新波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原作百余件,并结合复制品和史料,凸显黄(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6-09-13)

沈雪晟[9](2016)在《黄新波的版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新波是我国第一代着名的版画家和革命美术活动的卓越组织者,1934年与刘岘成立"无名木刻社";1936年参与组织"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1937年参加组织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等。~1在木刻版画方面以其柔美的诗意般的风格独树一帜。梳理他的艺术创作生涯,除了版画外,黄新波还是油画家、诗人甚至散文家。但论其成就最为突出的还是在版画方面,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于文学诗歌的喜爱同样也影响着他的版画创作。黄新波的艺术创作贯穿了几乎整个20世纪,对其版画作品的梳理,探究其(本文来源于《纪念鲁迅倡导新兴版画85周年暨张望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05-01)

沈雪晟[10](2015)在《黄新波和他“平凡的故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新波原名黄裕祥,广东台山人。是革命初期众多的一代版画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和当时的一大批爱国进步美术青年一样,为了能让新兴木刻成为国内反文化围剿以及面对列强殖民统治的枪与炮,他在鲁迅先生的引导与激励下,大量创作以工人与农民为主题的木刻作品,以此想要唤醒旧中国群众团结起来反抗黑暗势力的意识。黄新波从中学时代开始就参加革命活动,编写进步杂志,因此受到当地政府的通缉,后经香港抵达上海。多年后黄新波回忆起(本文来源于《上海鲁迅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黄新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随着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左翼美术史上,黄新波创作的《控诉》和胡一川创作的《开镣》是两幅有一定代表性的重要作品。通过重返历史语境和深入分析,可以证实它们都蕴涵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向往解放与自由的价值观,是左翼美术的真正底色与初心。值得反思的是,左翼艺术内部充满倾向性斗争的思想系谱如何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悲悯"与"解放"这两个左翼美术的重要价值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巨大转折中发生变化,以及左翼美术的初心如何转化为"遗音",进而思考中国革命左翼叙事中的人道主义与自由观念的真实性及其历史命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新波论文参考文献

[1].王炜.刻刀下的诗人——黄新波[N].中国艺术报.2019

[2].李公明.从悲悯到解放:左翼美术的初心与遗音——以黄新波《控诉》与胡一川《开镣》为例[J].文艺研究.2019

[3].李公明.“高贵的人道精神”与黄新波的左翼木刻艺术——以黄新波在香港时期(1945-49年)的版画创作为中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

[4].黄元.黄新波与日本作家鹿地亘和池田幸子[J].新文学史料.2018

[5].何小特.当我们谈论黄新波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N].中国美术报.2017

[6].施晓琴.心曲人间木刻年华[N].中国文化报.2017

[7].陈思静.黄新波:雕刻黑白分明的人间心曲[N].中国艺术报.2017

[8].杨逸,林虹吟,张翔.蕴含着超越痛苦现实的平静哲思[N].南方日报.2016

[9].沈雪晟.黄新波的版画研究[C].纪念鲁迅倡导新兴版画85周年暨张望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10].沈雪晟.黄新波和他“平凡的故事”[J].上海鲁迅研究.2015

标签:;  ;  ;  ;  ;  ;  ;  ;  ;  ;  

黄新波论文-王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