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中医医院湖南郴州424200
【摘要】目的:评价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随机从中抽取74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固定术(PFNA)治疗,而观察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髋关节能改善的优良率显著较高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比对照组少,相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组都多于对照组,各组指标对比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更显著,其术后并发症少,对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当前我国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高进程阶段,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不仅会增加我国的经济负担,还会影响我国的劳动生产力。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骨质疏松症越来越严重,患者的关节、机体功能逐渐退化,进而很容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老年患者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后,若接受一般的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并且卧床时间长,发生褥疮、血栓的可能性大,此类症状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关于骨折临床中常采用治疗方法是手术,下文将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固定术进行对比研究,探究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5月~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老年患者74例作为研究调查对象,所有患者骨折的原因均为意外摔倒受伤,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区间62~79岁,平均年龄(70.38±2.33)岁,其中A1型12例、A2型16例、A3型9例;观察组37例,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区间61~83岁,平均年龄(72.55±2.79)岁,其中A1型13例、A2型17例、A3型7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研究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固定术(PFNA)治疗,要求患者在牵引床上保持仰卧姿势,采取椎管内麻醉方式使用C臀机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先进行骨折牵引复位,处理妥当后,对手术部位常规消毒,选择在股骨大转子处做4~6cm切口,分离臀中肌,在大转子尖部进针,沿股骨干方向钻入导针并扩髓,选择合适大小及长度的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插入,使用瞄准器在股骨颈内钻入导针,针尖至股骨头关节下8mm,使用空心钻扩孔,插入螺旋刀片并锁定,在股骨远端置入锁钉,安装尾帽后清洗创面,缝合切口。而观察组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同样是椎管内麻醉,选择在患者的髋关节后外侧做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阔筋膜张肌。切断髋外旋肌并且切开髋关节囊,术中见左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用取头器取出股骨头,于小转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阔筋膜张肌。切断髋外旋肌并且切开髋关节囊,于小转子上1cm截骨并取出股骨头,复位粗隆骨折并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然后股骨扩髓,根据实际测量结果选择合适型号的人工股骨头假体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做复位测试,冲洗创面,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2-4]。
1.3观察指标
统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静脉血栓等;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评分表进行评估,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差为7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定性资料用%表示,定量资料用(±s)表示,结果行X2和t检验,P<0.05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临床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时间短,其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研究比较有意义,P<0.05,详见表1。
2.2髋关节功能情况
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详见表2。
2.3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讨论
高龄老年患者的年龄一般均超过60岁,患者的身体器官逐渐老化,其机体功能显著下降,很容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该处骨质为松质骨,并且高龄患者多为骨质疏松,即使低能量损伤也可导致粉碎性骨折,此处骨折采用内固定容易导致术后内固定失败,股骨颈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在临床中的治疗方法较多,其手术效果各不相同[5]。
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固定术(PFNA)属于髓腔内固定,能够控制骨折的轴向力,防止骨折发生旋转,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此手术应用在高龄患者中其术后卧床时间长,会发生较多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利用人工假体对患者受损的股骨头进行替换,此手术有利于患者的骨折良好愈合,保证患者及早下床活动,能够进一步减少并发症[6],但是此手术中出血多,相比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长。从本次对比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其髋关节功能改善的优良率显著较高,其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对照组多,故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总体效果好,但是对患者的创伤大。
综合上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优,其安全性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但是在出血方法具有局限性,具体手术选择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沈爱东,吴晓东,周正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6,42(16):1847-1848.
[2]左威敏,杨龙,王建吉,等.高龄慢性肾功能不全股骨近端骨折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中短期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15):2315-2320.
[3]李妮妮,仉培武.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综合训练对行走能力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5):597-597.
[4]任荣,李凌伟,郭启发.骨水泥型股骨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8):7261-7266.
[5]王创明,郑洵,陈海波,等.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8):98-101.
[6]郭涛,张亚奎,张星火,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8):2759-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