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宦光论文-毛文睿

赵宦光论文-毛文睿

导读:本文包含了赵宦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书法艺术,审美形态

赵宦光论文文献综述

毛文睿[1](2019)在《明代赵宦光书法格调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明代诗学"格调"说盛兴的时代背景下,书学中也出现了以"格调"论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晚明时期赵宦光的"格调"理论。"夫物有格调,文章以体制为格,音响为调,文字以体法为格,锋势为调。"①赵宦光的"格调"(本文来源于《荣宝斋》期刊2019年06期)

文爽[2](2018)在《“诗以声为体”:赵宦光《弹雅》的“声调”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赵宦光是晚明时期着名的吴郡隐士,向以文字音韵、书法、印章学名世,目前有关赵宦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小学思想和书学思想方面,对其诗学思想的研究则基本付诸阙如。赵宦光着有诗文评着作《弹雅》十八卷,书中提出"诗以声调为主"的观念。与明代"格调"派相比,赵宦光对"声调"不仅有明确的定义:"声调者,诗之容貌";还有更加具体的内涵阐释:"声调"是"抑扬"、"阴阳清浊"、"平仄四声"、"迭字/重字"、"韵"这几种声音要素混合为一的综合面貌,它不是几种要素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经过创作者的主观创作,融入主体的才思性情,最终呈现出来的一种"诗之容貌"。赵宦光的"声调"观立足于诗学审美观之上,他将"声调"作为诗歌的"本体"或言"本质属性",追求"诗以声为体",而非"诗以声为用"。(本文来源于《古典诗文的经纬——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七辑)》期刊2018-12-01)

张超远[3](2017)在《赵宦光《说文长笺》字义说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说文长笺》是明末赵宧光撰写的一部说文学着作。该着作用长语加笺文的方式,对《说文解字五音韵谱》的条贯逐一疏解。自明末以降,学界对其多有批评之声,然而对于《说文长笺》字义说解的系统研究还远远不够。《说文长笺》的字义说解有其优点,比如拨慎之误、能结合当时的金石文字说解字形、能用韵文和谐声系统参正说解、能结合书法从隶定的角度研究字形、能结合方言训释字义字音、训释多有高论,为后世所徵引;当然不可避免地也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和缺点,如对语言现象解释能力弱、形声与会意分合不清、强改常用字为异字等。总体来说,《说文长笺》在字义训释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方法论的作用,为乾嘉学派的字义说解,提供了较多参考。(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文震孟[4](2016)在《明 文震孟 行书致赵宦光札》一文中研究指出纵26cm横25cm何创时基金会藏昨得手教,遂如面对,稍慰积想。第读山中对雪二语,更中心养养,不能自持耳。前云索经峪处,尊柬因恃相契之深,且谓与人世交,不得不稍尽世谛,而寒家岁暮,颇有便物,故敢为是语。若使门下仆仆劳费,大非鄙意,抑丈遂不以古人交谊待我矣。万望勿遣使干办,止以空函来,不然,是令不佞惭愧无已时矣也。如弟言,则两便,非如尊教所谓鲍叔知贫,切嘱、切嘱。道普柬亦求即时,因残岁,必欲返之乃快非愿耳。冗次草草不既。小友震孟顿首。凡夫四丈先生侍史。(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6年07期)

崔祖菁[5](2015)在《好古与尚新的时代碰撞:赵宦光的草篆》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书家赵宦光的"草篆",既不同于历史的篆书书风,也有别于时代的书家,在晚明的书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种面貌独具的"草篆"所折射出的现象是书法史所不能回避的话题。但是,书法史以及新近的研究对其人、其书关注还远远不够。"草篆"创立不仅与赵宦光的家庭环境、自身的文字学修养相关,同时也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更加深入地认识赵宦光"草篆"的风格特征、正确地对待相关的历史评价,从而对赵宦光在中国书法史上进行较为客观的历史定位。(本文来源于《美术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崔祖菁[6](2015)在《晚明书家赵宦光的身世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赵宦光是晚明的一位高士,也是一位文字学家,尤其是其面目独特的"草篆"具有独特的书法史意义。赵宦光的着述甚富,但存世者已寥寥可数,交往信息也多难以追寻,加之新近的相关研究在史料的发掘上尚存不足之处,造成了对其生平认识的困难,甚至还出现不少讹误,以至于影响到对其成就的认定以及书法史意义的评价。另外,赵宦光与众多吴门书家关系紧密、交往复杂,因此,厘清其身世对吴门书派的深入研究也可以起到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本文来源于《美术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徐卓人[7](2009)在《寒山赵宦光》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赵宧光,字凡夫,是宋太宗赵炅第八子元俨的后代,宋王室南渡,留下一脉在吴郡太仓,便有了晚明时期吴郡充满人文色彩的赵氏一族。作为王室后裔,赵宧光却一身不入仕,只以高士名冠吴中。他的同乡挚友、文学家冯时可所着《凡夫先生传》描述道:"生而倜傥负奇气,童时就学,父辄教以四始六义、(本文来源于《苏州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杜衡[8](2009)在《王坚:用笔墨追慕赵宦光》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坚书凡夫作品集》,是一位当代书家追慕先贤的结晶。晚明书法家赵宧光(字凡夫)之所以吸引王坚,始于徐卓人的着作《赵宧光传》。2003年,苏州区划调整,吴西山地大部划入高新区。这些山林人文遗迹深厚,尤其是寒山,因为晚明时期苏州文化的灵魂人物(本文来源于《苏州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崔祖菁[9](2009)在《赵宦光书法及其书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赵宧光是明代晚期着名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其以独特的篆书面日立足于晚明书法史上。本文在广泛搜集赵宧光文献资料和书法作品图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其家族、交游及社会背景,梳理了赵宧光与相关吴门书家的渊源关系,研究了赵宧光篆书的风格特征及历史渊源,进一步厘清了后世对赵宧光“草篆”的模糊认识,并阐释了赵宧光“草篆”的风格特征是其自觉追求的结果。本文还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于赵宧光传世书论名着《寒山帚谈》的论书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力图全而地揭示赵宧光《寒山帚谈》“发古人未发”的真实含义。(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期刊2009-04-28)

洪薇[10](2008)在《赵宦光篆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明代书坛上,赵宦光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既是着名的文字学家、书法家、印人、书法理论家,又是一位隐居寒山、布衣终老的隐士。在行草书大盛的明代,他独辟蹊径,毕生致力于篆书的研究。在深刻理解篆学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将大、小、奇篆加以糅合,并将草书的笔法与情趣融入到篆书书写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带有写意性特征的篆书新面貌——“草篆”。他这种完全不同于前人的作篆方法,使“草篆”开创性地打破字体之界限,变法奇特、面目鲜明,扩大了篆书的审美领域,并对清代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赵宦光生平、交游等材料的分析,找出其篆书的形成原因;并在尽力收集、研究其篆书作品的基础上,归纳出他篆书的风格特征。同时,通过对赵宦光篆书对后世影响的分析,尽力还原其在明代书坛乃至整个篆书发展史上独特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6-30)

赵宦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赵宦光是晚明时期着名的吴郡隐士,向以文字音韵、书法、印章学名世,目前有关赵宦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小学思想和书学思想方面,对其诗学思想的研究则基本付诸阙如。赵宦光着有诗文评着作《弹雅》十八卷,书中提出"诗以声调为主"的观念。与明代"格调"派相比,赵宦光对"声调"不仅有明确的定义:"声调者,诗之容貌";还有更加具体的内涵阐释:"声调"是"抑扬"、"阴阳清浊"、"平仄四声"、"迭字/重字"、"韵"这几种声音要素混合为一的综合面貌,它不是几种要素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经过创作者的主观创作,融入主体的才思性情,最终呈现出来的一种"诗之容貌"。赵宦光的"声调"观立足于诗学审美观之上,他将"声调"作为诗歌的"本体"或言"本质属性",追求"诗以声为体",而非"诗以声为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赵宦光论文参考文献

[1].毛文睿.明代赵宦光书法格调思想研究[J].荣宝斋.2019

[2].文爽.“诗以声为体”:赵宦光《弹雅》的“声调”观[C].古典诗文的经纬——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七辑).2018

[3].张超远.赵宦光《说文长笺》字义说解研究[D].苏州大学.2017

[4].文震孟.明文震孟行书致赵宦光札[J].中国书法.2016

[5].崔祖菁.好古与尚新的时代碰撞:赵宦光的草篆[J].美术学报.2015

[6].崔祖菁.晚明书家赵宦光的身世考略[J].美术学报.2015

[7].徐卓人.寒山赵宦光[J].苏州杂志.2009

[8].杜衡.王坚:用笔墨追慕赵宦光[J].苏州杂志.2009

[9].崔祖菁.赵宦光书法及其书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10].洪薇.赵宦光篆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赵宦光论文-毛文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