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对入世挑战的投资银行(论文文献综述)
洪毅恺[1](2008)在《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近五年来的连续两位数增长,使我国从经济总量上在2006年底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GDP已达到24.95万亿元,外汇储备也以1.53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影响力量。根据相关研究预计,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将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党的十七大要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这些都对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而与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相匹配的又都有一个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证券业和证券公司群体。同时,我国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也为我国证券公司和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运作空间。此外,国际证券业的发展状况和演变趋势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高度关注,也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即是在此环境背景下,希望对我国证券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相关研究。根据国际证券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我国证券公司的具体情况,首先提出了我国证券公司的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随后针对我国证券公司目前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发展差距和障碍以及面临的来自境内外的竞争威胁,进而通过对我国证券公司现有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最终提出我国证券公司现阶段的发展路径选择应该是组建以我国证券公司为核心的涉及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双层次战略联盟,并对其定义、特征以及架构等相关内涵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也是本文的核心观点。紧接着,本文还对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的形成动因和目前具备的优势条件和外部的有利环境进行了论述,指出发展正当时。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战略联盟的相关理论,对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的构建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阐述。首先是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建立了模糊评价选择模型和相应的两级指标评价体系;进而开始第一层次战略联盟的组建,提出了应组建以我国证券公司为主导的金融类控股公司作为第一层次战略联盟的主体形式,并对这一金融类控股公司的构建方式进行了具体分析;随后,则是在第一层次战略联盟的基础上,组建第二层次战略联盟,提出以组建跨国合资金融公司作为第二层次战略联盟的主体形式,并对最终的双层次战略联盟组织形式和构建路径进行了完整的描述。最后,本文还专门安排章节对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的风险防范和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论述。由于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指导意义,因此,为了对本文的相关结论进行检验,本文特意采用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相关案例分析的实证检验方法。通过对统计汇总结果和案例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结论的有效性获得了较好的实证检验效果和印证。此外,针对从2007年开始出现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本文还就其对国际证券业以及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结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徐鹏程[2](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新的金融机构、组织制度和交易工具的产生,金融创新成为金融业的主要特征。证券化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大行其道,跨行业的金融机构大规模兼并开始出现。随着这种现象的愈演愈烈,开展金融业的综合经营成为当今金融业的一种总体趋势。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金融业,当前国内的金融系统却依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模式。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模式对于快速、平稳地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分业监管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病,突出表现为不同的监管者可能对本部门的市场情况考虑的较多,而对相关市场则考虑较少,从而缺乏各个监管部门相互配合的联动行为。随着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和事实上的综合经营,使得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划分趋向模糊,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在国内已成为了一种既定事实。可以预见,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趋势将逐步明朗化。随着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的扩张,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倘若不能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冲击,造成新的金融风险,引发金融监管困境。因此,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综合经营的成功经验及其监管模式,从制度上合理设计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运营模式及其金融监管的理论框架,并将理论分析引入中国现有的制度环境中,找出适应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有效发展途径及其监管办法,无疑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风险—收益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和手段,论文围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两条主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着重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为中国未来监管体制的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综合金融监管模式的设计提出创新性的政策建议。首先对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的内涵、模式等进行界定和讨论;对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原因及其转型历程进行了分析和回顾;其次围绕金融监管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设计。本论文围绕以上问题,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第一,从新的视角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动因加以分析,指出传统银行业本身所固有的脆弱性及其负的外部性,使得商业银行产生了通过综合经营以寻求更大地发展空间的动力。第二,通过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中的风险和利益冲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演进、理论模型、制度分析、成本收益对比等多种方法,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利弊,指出综合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并指出金融控股集团的经营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综合经营的较好选择。第三,借鉴发达国家金融制度变革的经验,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的实际,对金融分业和混业问题进行立体透视,从中揭示出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优势、弊端及其客观发展趋势。并提出在商业银行以渐进方式向综合经营过渡的过程中,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与组织机构的变革也应遵循渐进调整、改革的思路,以促使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的变化设计政策和监管方案,以实现“银行变革—监管”的良性循环,在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第四,提出从监管体制和组织架构上必须首先尽快组建一个“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来解决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过渡时期所引发的监管真空现象,并且逐步通过“渐进”模式,将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实行扁平化的集权或分权的金融监管模式;并提出中国建立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必要性、模式选择和实施步骤。第五,论文不仅对金融监管体制的纵向、横向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比较分析,而且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金融监管的基本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提出从法律和制度上逐步建立和健全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业务操作“防火墙”,来遏制因法律和制度缺陷带来的各类风险。并进而指出建立与人民银行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对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动态监管,促进银行业的自律监管,这三者是保证统一金融监管体制成功的必要条件。
薄滂沱[3](2008)在《保险集团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末期以来,国际金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机构的界限逐渐模糊,银行、证券、保险业的界限已逐渐消除,金融机构跨行业进行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挡,并朝大型化和集团化的趋势发展。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保险控股金融集团作为全球保险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创新,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和采用。目前国际上成功的保险企业在经营上几乎一致采用综合经营方式,在组织形态上也几乎都采用集团化形式,并采用集团控股的模式进行经营。在此背景下,综合经营和集团化已经成为全球保险业目前及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加入WTO之后国内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国际大型金融保险集团的进入,客观上要求保险业必须加快综合经营和集团化的步伐。这些实力雄厚且开展综合经营多年的外资保险集团进入中国后,具备了未来在中国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这对中国保险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中国保险业通过资本重组创建保险金融集团以壮大实力、通过拓宽业务范围使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相互融合与协调运行以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保险集团化的理论与实践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通过梳理企业组织形式变迁理论,对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进行经济学解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保险集团产生的理论和实践背景,通过对保险集团公司的经济效应基于经济学的分析,探讨和研究了保险集团化对保险竞争和对保险行业竞争力的影响模式。此后,本文较为系统的归纳我国和其他国家保险集团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保险集团化建设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本文的核心部分对我国保险企业集团化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由于保险集团作为国内保险业一种新生事物,尚缺乏相应的监管规定和监管模式,本文最后对我国保险集团在监管方面亟待改革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我国保险集团监管模式的选择与设想。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章,导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问题与背景、选题的目的和实践意义,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对全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主要创新点作了概括性描述。第二章,企业与企业组织理论。本章对企业组织变迁理论进行了论述,并通过重点论述和分析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组织变迁理论进而导出企业集团形成的理论基础以及对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进行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经济学解释。第三章,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与产生的意义。本章首先界定了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而后论述了保险集团公司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理论。在通过对保险集团公司的经济效应基于经济学的分析之后,进而详细展开保险集团化对保险竞争以及对保险业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第四章,中国保险集团发展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企业集团化呈现出来的特点。然后分析了中国保险集团的产生与发展阶段,并对中国保险集团化的动因与效果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本章概括分析了中国保险集团化面临的主要风险。第五章,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公司的发展实践。本章首先介绍了国外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背景,重点分析了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实践背景。之后分别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由此分析总结出国外金融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保险集团化发展的启示。第六章,中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本章从多个角度和层面上重点研究了中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问题:1)我国保险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与选择问题。2)我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阶段及组织形式的选择。3)保险集团的治理结构。4)保险集团的经营战略。5)保险集团业务模块的整合。6)保险集团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第七章,保险集团的监管。本章首先论述了金融监管模式的基本理论以及国外的监管实践模式,进而分析、比较了国外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模式,提出了国外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金融保险集团的监管现状,提出了我国保险集团监管方面亟待改革之处及监管模式的选择与设想。本文研究的结论为: 1)我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发展方向是集团化和专业化,这为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即大规模的保险集团与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共生,其协同效应会促进整个保险市场的发展; 2)当前保险集团的效益实现主要在于资本运作,而不是规模经济,基本否定了保险集团的规模优势论,将重点放在保险集团的资金运作能力方面,另辟蹊径为我国保险集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刘晶[4](2007)在《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国际银行业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占领市场,推行经营多样化和国际化战略。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尝试。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并购绩效的研究,为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发展以及提高商业银行并购绩效提供科学依据。论文首先分析银行并购理论以及银行并购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分别分析了国际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及特征。同时,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并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使分析的结果更加客观、全面,论文采用了三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包括:财务比率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及数据包络分析法。三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即银行在并购后绩效有所下降,但是在并购几年后,银行的绩效有上升的趋势。最后,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研究及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欧阳世伟[5](2007)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放松管制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尤其是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出台,宣布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解禁,使整个国际银行业的经营方式发生重大转折,混业经营成为国际银行业的主流。为实现混业经营,提高竞争力,国际银行业兼并、收购和重组的浪潮一个高过一个,银行业集团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典型国家大型商业银行集团化经营的首选模式,这主要是金融控股公司不但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生协同效应,同时也有风险递减之功效。从发展方向看,中国金融业必然要走向混业经营,统一监管的道路,但是至少在目前,分业经营的原则不会改变,也不应该改变。其根本原因除受我国的金融监管政策限制外,金融监管水平的制约,金融法律规章制度的滞后,以及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缺陷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塑造一个能够在未来国际金融市场上与典型国家大型金融集团抗衡的市场主体,是我国迎接入世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仍然不具备混业经营所需要的一元式监管能力和完善的资本市场,在短期内组建德国式的全能银行是不现实的。在这种局势下,构建金融控股公司是一个现实的选择。我们应对现存的不规范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政策倾斜,加大支持力度,适当放开政策限制,进行规范化改造和试点,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在资产、经营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和潜力的大型商业银行,以这些实力强大的银行为核心,逐步通过收购和新建证券保险公司,参股非银行金融企业等方式,组建新的金融控股公司,塑造一批中国自己的并能够在国际市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金融航母”,为入世后与国际全能性的金融控股公司竞争做准备。本论文正是基于上述观点,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金融学理论、管理学理论以及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模式的构建及监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论文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和风险控制四方面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选择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在深入阐述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内在动因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控股公司是当前全球银行业集团化发展的首选模式,同时对典型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引用国际大型金融控股公司——花旗集团的实例进行说明。其次,通过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主要特征分析,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实现混业经营仍受内外部条件的限制,创造性提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期内的现实选择,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方式、模式选择和结构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针对新经济下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内部利益冲突,结合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关于“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对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国外典型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经验进行充分比较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制度安排和模式选择。
袁权[6](2006)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开展证券业务。目前,在资产管理公司面临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务院扩大了资产管理公司的证券业务范围,允许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证券公司,并且,并购业务正在成为我国投资银行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之一。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本文采用历史、统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专门对信达公司发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本论文首先从不同角度对投资银行介入企业并购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充分揭示了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有其客观必然性和经济合理性,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下文研究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可行性分析、战略安排和操作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通过对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国外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收入十分丰厚,已成为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而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论文在对信达公司基本情况、组织结构及主要业务类型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信达公司正面临的战略转型问题,以及信达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史、改革与发展方向,以使我们对信达公司及其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情况有一个比较完整和直观的印象,为下文研究信达公司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提供了实践操作平台。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对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必要性以及具备的优势、劣势进行全面分析得出: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会成为信达公司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最后,本论文还研究提出了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战略目标、核心竞争力和实施战略,并针对并购业务战略的有效实施,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和实施建议,旨在全面提升信达公司并购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并购业务战略目标,全力打造信达并购品牌。在本文的结尾部分,还专门对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四种不同业务类型提出了不同的操作设计。
王青锋[7](2006)在《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世界金融业已进入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新时代。为顺应世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潮流,如何有效促进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金融行业的协调运行,真正实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有效对接,已成为管理当局和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对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与监管分析为主线,通过研究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基础理论,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别实践,给出解释。然后对中国金融经营模式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回顾,对中国将来推行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向综合经营模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建议。本论文共由导论和7个章节构成,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主体、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基础理论。本章界定了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和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概念;对两种经营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对导致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和综合经营模式的趋势动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模式建立的必然性进行分析。(1)运用资产组合理论是通过两个简单的不确定条件下的资产组合理论模型,证明综合经营相对于分业经营分别具有一阶随机优势和二阶随机优势,即只要存在任意一种证券的预期收入大于任意一种信贷资产的预期收入,在支付相同货币成本的前提下,综合经营的预期成本更低,总体风险更低。因此,金融机构倾向于综合经营。(2)资产专用性理论说明资产的专用性越低,资产重新配置的成本越低,金融业资产专用性低的特点为金融业实施综合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业资产专用性又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将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3)金融约束条件下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表明,金融创新推动表外业务的发展,使得分业经营的管制失效,综合经营成为趋势。(4)结合金融业监管理论,试图探寻和总结金融业监管理论发展与金融经营模式演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其经验。本章通过对西方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趋势进行系统的理论归纳,初步建立了一个对金融业经营模式向综合经营方向进行演变发展的解释框架。通过研究认为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在微观层面是沿着从工具创新到制度创新的路径有秩序地进行,其演变动机就是在效率和稳定之间寻求均衡。第四章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认为过去和现
何晓斌[8](2006)在《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是指证券公司内在的一种难以模仿和替代的知识性能力或者资产,是其区别于其他证券公司从而形成自身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中国加入WTO以后,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国内证券公司承销、经纪和自营三大传统业务将受到国外大型证券公司强有力的冲击。这一切使得证券公司前所未有的关注自己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几年以来,我国证券公司失败频频,证券业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证券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价、提升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非常急迫的任务。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现实主题展开的。本文紧密围绕着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这一主线,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研究结构,按照提出问题→文献研究→指标体系构建→实证研究→国际比较→对策研究的思路,分别应用了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制度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方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现状的研究。本部分在对于我国证券行业现状和基本发展格局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证券公司失败连连,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和外部原因。指出资本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弱、盈利模式单一、风险控制能力较差、缺乏创新能力是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差的主要体现,而我国证券市场由管制到竞争的转轨更是加剧了这种表现。本部分主要包括在本文的第一章。第二部分是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首先在资源、能力和环境三个维度上,本部分就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最新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分类;其次,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证券公司运营的实践,本部分分别从资本规模、市场势力、盈利能力、融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会计信息质量、产业集聚等8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了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最后,基于中国证监会所做的有关统计数据,通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本部分主要包括在本文的第二、三、四章。第三部分是基于中外证券公司比较研究基础上的提升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
肖建武,吴琼[9](2005)在《依托金融创新提升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文中研究说明
曹毅[10](2005)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资金资源的融通和配置是通过金融组织来完成的。从世界经验来看,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比如,美国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与证券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经过内外迂回、银证板块结合,金融创新、银证交叉渗透,制度变革、银证回归统一这三个阶段,至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 面对混业经营所带来的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断融合,走向集中化、国际化和全能化,金融控股公司就是这一金融制度变迁进程中出现的非常重要的金融组织形态。 尽管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平等互惠的贸易金融服务系统,但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几年后,国内金融业将直接面对国外金融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加入WTO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是金融制度性的根本冲击:首先,分业经营制和混业经营制的制度差异将构成冲击的集中点;其次,银行的中间业务、伏秀客户群、业务骨干优秀人才,将是外资在华金融机构和国内金融业争夺的主要重点。面对冲击,中国金融业需要在金融制度改革上加大力度,从人员素质、产权结构、市场准入、技术水平、分配制度、监管能力、提高透明度等方面,按照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化准则深化改革。由于西方国家的金融体制己由过去的分业经营演变为混业经营,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在国内外的金融市场上根本无法与之竞争。因此,我国金融业制度变迁的关键在于:应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探索迈向混业经营的体制转型,而金融控股公司正是我国金融业制度变迁发展的现实选择。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金融企业的发展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利用各种金融资源。而整合的意义就是将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有机地组织协调起来,将分工的专业化优势和系统的群体优势统一起来。因此,在国际金融业大变迁的环境下,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成为运用金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探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过程中,有哪些因素是金融控股公司在进行整合时需考虑到的因素,且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整合的内容;然后研究如何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来提升绩效和规避风险;最后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我国情况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 本文围绕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来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首先对国际国内金融业大变迁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描
二、面对入世挑战的投资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对入世挑战的投资银行(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战略联盟的内涵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关于证券公司的发展 |
第一节 国际证券业的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三节 我国证券公司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
第四章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路径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路径比较 |
第二节 发展路径的选择:双层次战略联盟 |
第三节 组建双层次战略联盟的动因分析 |
第四节 组建双层次战略联盟的优势和环境 |
第五章 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的伙伴选择 |
第一节 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和行业范围界定 |
第二节 合作伙伴的模糊评价选择模型 |
第六章 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的构建 |
第一节 我国证券公司第一层次战略联盟的构建 |
第二节 我国证券公司第二层次战略联盟的构建 |
第七章 问卷调查及统计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统计检验结果 |
第三节 分析与结论 |
第八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境外案例分析 |
第二节 中信证券和中信控股案例 |
第九章 风险防范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双层次战略联盟的风险防范 |
第二节 双层次战略联盟的政策制度建议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本文创新 |
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与金融监管相关文献综述 |
2.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涵义与范围界定 |
2.1.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涵义的界定 |
2.1.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范围及特征 |
2.2 国外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潜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2.2.2 关于综合经营利益冲突的研究 |
2.2.3 关于综合经营市场影响力的研究 |
2.2.4 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收益分析 |
2.2.5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理论文献回顾 |
2.3 国外金融监管文献综述 |
2.3.1 公共利益论(Public Interest Theory) |
2.3.2 功能监管理论 |
2.3.3 监管激励理论 |
2.3.4 关于政府法律与管理能力的研究 |
2.4 国内对综合经营及其监管问题的研究综述 |
2.4.1 国内学者对综合经营及其监管问题的讨论 |
2.4.2 对国内学者关于综合经营及其监管问题的研究评述 |
3 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原因与发展历程分析 |
3.1 传统银行的脆弱性及其负外部性 |
3.1.1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的脆弱性 |
3.1.2 发展中国家制度变迁与银行脆弱性 |
3.1.3 传统银行业的负外部性 |
3.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动机及其选择 |
3.2.1 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动机 |
3.2.2 综合经营的实质:给予传统银行业平等的发展空间 |
3.3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历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
3.3.1 发达国家综合经营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
3.3.2 发达国家综合经营制度变迁的综合比较 |
3.4 中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实践及其发展历程 |
3.4.1 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及综合经营的目的 |
3.4.2 国内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 |
3.4.3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历程和趋势 |
4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及其收益—风险分析 |
4.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 |
4.1.1 全能银行与金融控股公司的利弊分析 |
4.1.2 分合之间的必然性——综合经营的制度需求 |
4.1.3 中国银行业综合经营模式的争论 |
4.1.4 前景展望 |
4.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效率及其风险分析 |
4.2.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收益 |
4.2.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风险分析 |
4.3 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过渡的成本效益分析 |
4.3.1 综合经营与金融资产的组合 |
4.3.2 综合经营的宏观成本—收益分析 |
5 金融监管模式的思想变迁与国际比较 |
5.1 金融监管模式的思想变迁与理论根源 |
5.1.1 世界上金融监管模式的思想变迁 |
5.1.2 金融监管模式的理论根源 |
5.2 金融监管的制度性分工结构 |
5.2.1 金融监管的目标结构 |
5.2.2 金融监管的主体结构: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 |
5.2.3 金融监管的组织结构: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 |
5.3 金融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 |
5.3.1 美、英监管模式 |
5.3.2 日、德监管模式 |
5.4 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及教训 |
5.4.1 监管的经验 |
5.4.2 监管的教训 |
6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引发的金融监管困境分析 |
6.1 传统金融监管及其利弊分析 |
6.1.1 金融监管的一般做法 |
6.1.2 金融监管的利弊分析 |
6.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对传统金融监管的影响 |
6.2.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约束条件 |
6.2.2 给传统金融监管带来的影响 |
7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
7.1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变迁 |
7.1.1 金融压抑下的监管(1948—1978) |
7.1.2 改革开放初期以央行为主的金融监管(1978—1992) |
7.1.3 分业监管体制的形成及其成就(1992—2003) |
7.1.4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及其特点 |
7.2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的主要问题 |
7.2.1 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2 我国金触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8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构建 |
8.1 金融监管的原则及可选模式 |
8.1.1 设计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时应考虑的原则 |
8.1.2 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监管体系的选择 |
8.2 建立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渐进策略 |
8.2.1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构想及其实施步骤 |
8.2.2 统一监管的渐进策略 |
8.2.3 统一金融监管模式的最终目的 |
8.3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近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 |
8.3.1 关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的设想 |
8.3.2 人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分工协调 |
9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3)保险集团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
1.1.1 研究的问题 |
1.1.2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对金融集团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对金融集团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3.3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企业与企业组织理论 |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组织 |
2.1.1 企业及其基本特征 |
2.1.2 企业组织形式 |
2.1.3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 |
第二节 企业组织理论的变迁 |
2.2.1 企业一般理论综述 |
2.2.2 企业组织变迁的理论 |
2.2.3 企业集团形成理论综述 |
第三节 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2.3.2 交易成本对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变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2.3.3 影响保险企业交易成本的要素 |
第三章 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与产生的意义 |
第一节 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及类型 |
3.1.1 保险控股(集团)公司 |
3.1.2 保险集团公司的类型 |
第二节 保险集团公司产生的背景和理论 |
3.2.1 保险集团化的实践背景 |
3.2.2 保险集团公司产生的基本的理论 |
3.2.3 保险集团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三节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竞争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组织、产业组织与保险集团化 |
3.3.2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第四节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业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3.4.1 保险业竞争力的理论综述 |
3.4.2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章 我国保险集团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
4.1.1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阶段 |
4.1.2 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我国保险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
4.2.1 监管孕育集团化 |
4.2.2 改制推动集团化 |
4.2.3 保险市场促进业内集团化 |
4.2.4 混业经营带动金融控股集团化 |
4.2.5 我国保险集团化的总体分析——动因与效果 |
第三节 我国保险集团化发展面临的风险分析 |
4.3.1 保险集团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五章 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公司的发展实践 |
第一节 国际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背景 |
5.1.1 全球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 |
5.1.2 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 |
5.2.1 主要国际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 |
5.2.2 国外金融集团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
5.2.3 国外金融集团发展模式 |
5.2.4 国外保险(金融)集团业务整合模式 |
第三节 国际保险(金融)集团化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5.3.1 保险(金融)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
5.3.2 保险集团化经营的模式选择 |
5.3.3 保险金融集团化发展模式选择 |
5.3.4 保险集团的组建方式 |
第六章 我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我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与选择 |
6.1.1 专业化保险公司应将依然得到发展 |
6.1.2 保险公司向集团转化的状况依然存在 |
第二节 保险集团化发展阶段及组织形式的选择 |
6.2.1 保险集团化发展的阶段 |
6.2.2 金融混业趋势下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组织形式的选择 |
第三节 完善保险集团的治理结构 |
6.3.1 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 |
6.3.2 保险集团公司治理 |
第四节 保险集团的经营战略 |
6.4.1 经营战略的概念及类型 |
6.4.2 保险集团公司战略导向功能——对行业的影响 |
6.4.3 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经营战略选择 |
6.4.4 战略控制——提高集团经营效率的保证 |
第五节 整合保险集团的业务模块 |
6.5.1 现有保险集团的业务体系 |
6.5.2 金融资产弱专用性:金融保险业务互动的基础 |
6.5.3 金融保险业务互动方式概述 |
6.5.4 当前保险集团内业务互动的主要形式 |
第六节 健全保险集团的风险管理体系 |
6.6.1 保险控股(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 |
6.6.2 建立保险集团风险管理制度 |
6.6.3 构建保险集团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
第七章 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 |
第一节 国外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模式及比较 |
7.1.1 金融监管模式的三种理论划分方式 |
7.1.2 金融监管的实践模式 |
7.1.3 保险集团监管的特殊性 |
7.1.4 国外监管模式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 |
7.2.1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 |
7.2.2 我国金融保险集团的监管现状 |
7.2.3 我国金融保险集团的监管亟待改革 |
7.2.4 我国保险监管模式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的写作背景 |
1.1.2 论文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3 论文写作的总体思路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 |
2.1 并购概述 |
2.1.1 并购的概念 |
2.1.2 并购的类型 |
2.1.3 并购的动机 |
2.2 银行并购理论 |
2.2.1 效率增加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市场势力理论 |
2.3 银行并购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
2.3.1 单位成本降低 |
2.3.2 收入的增加 |
2.3.3 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
2.3.4 风险的分散 |
2.3.5 银行市值的增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银行并购原因及现状分析 |
3.1 银行并购的原因分析 |
3.1.1 扩大规模以占领市场 |
3.1.2 降低成本以实现规模效益 |
3.1.3 优势互补以实现协同效益 |
3.1.4 金融自由化及政府管制的放松 |
3.1.5 有助于金融创新以开辟业务市场 |
3.1.6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3.2 银行并购现状及特征分析 |
3.2.1 国际银行并购现状及特征分析 |
3.2.2 国内银行并购现状及特征分析 |
3.3 银行并购的发展趋势 |
3.3.1 国际银行并购的发展趋势 |
3.3.2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发展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银行并购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财务比率分析法 |
4.1.1 银行的盈利性 |
4.1.2 银行的流动性 |
4.1.3 银行的安全性 |
4.1.4 银行的发展能力 |
4.2 因子分析法 |
4.2.1 因子分析法原理 |
4.2.2 指标的选择 |
4.3 数据包络分析法 |
4.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4.3.2 基于DEA的商业银行并购绩效评价分析 |
4.3.3 指标的选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
5.1 光大银行并购中国投资银行背景分析 |
5.1.1 中国光大银行基本情况 |
5.1.2 中国投资银行基本情况 |
5.2 并购的意义 |
5.3 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
5.3.1 财务比率分析 |
5.3.2 因子分析 |
5.3.3 数据包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绩效的对策建议 |
6.1 对光大银行提高并购绩效的建议 |
6.2 对商业银行提高并购绩效的建议 |
6.2.1 制定合理的并购策略 |
6.2.2 重视银行并购后的整合 |
6.3 构建有利于商业银行并购的外部环境 |
6.3.1 转变政府在并购中的职能 |
6.3.2 建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法律体系 |
6.3.3 发展投资银行参与并购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逻辑思路及结构 |
1.2.1 基本思路 |
1.2.2 内容及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理论分析 |
2.1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内涵 |
2.2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
2.2.1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规模经济 |
2.2.2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范围经济 |
2.2.3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协同效应 |
2.2.4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风险控制 |
2.3 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
2.3.1 分离型银行 |
2.3.2 全能型银行 |
2.3.3 金融控股公司 |
2.4 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
2.4.1 概念界定 |
2.4.2 模型的设计 |
2.4.3 研究结果分析 |
2.4.4 战略选择的模型计算结果 |
2.4.5 实证研究结论 |
第3章 典型国家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变迁 |
3.1 典型国家银行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 |
3.1.1 混业经营的又一次发展是金融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
3.1.2 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成本效率分析 |
3.1.3 对混业经营导致金融危机的重新认识 |
3.2 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典型国家大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首选模式 |
3.2.1 美国由银行控股公司走向金融控股公司 |
3.2.2 日本金融控股公司化趋势 |
3.2.3 英国由“金融大爆炸”形成金融控股公司 |
3.2.4 德国保持全能银行的竞争优势 |
3.3 金融控股公司案例分析—花旗集团 |
3.3.1 花旗集团组织架构 |
3.3.2 花旗集团董事会架构 |
3.3.3 董事会下的各专业委员会 |
3.3.4 花旗集团的一体化客户服务模式 |
3.3.5 花旗控股公司 |
3.3.6 花旗集团风险管理和控制框架 |
第4章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特征分析 |
4.1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主体 |
4.2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 |
4.2.1 投影寻踪模型分析 |
4.2.2 实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 |
4.2.3 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 |
4.3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面临冲击和挑战 |
4.3.1 中国分业经营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4.3.2 中、外资银行经营优势分析 |
4.3.3 WTO过渡期后中国大型商业银行面临冲击和挑战 |
4.3.4 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行业相互渗透现象日趋明显 |
4.3.5 实现混业经营是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
4.4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实现混业经营面临内外部条件的限制 |
4.4.1 法律上的限制 |
4.4.2 金融监管水平的制约 |
4.4.3 公司治理的缺陷 |
4.4.4 内控制度薄弱 |
第5章 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过渡期内的现实选择 |
5.1 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优势 |
5.1.1 资本集约化经营机能 |
5.1.2 “资本扩音器”机能 |
5.1.3 多元化经营机能 |
5.1.4 合理避税机能 |
5.2 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 |
5.2.1 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
5.2.2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 |
5.2.3 几点启示 |
5.3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构建 |
5.3.1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方式 |
5.3.2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金融控股模式选择 |
5.3.3 中国大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结构安排 |
5.4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控制 |
5.4.1 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
5.4.2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核心 |
5.4.3 健全的内控机制是基础 |
第6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
6.1 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必要性分析 |
6.1.1 保持偿付能力 |
6.1.2 防范系统性崩溃 |
6.1.3 防范限制竞争措施 |
6.1.4 提高社会再分配标准 |
6.1.5 为政治目的服务 |
6.2 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
6.2.1 有完备的监管法律 |
6.2.2 严格的准入条件 |
6.2.3 明确的经营管理约束 |
6.2.4 有完善的监管体系 |
6.3 中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
6.3.1 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工作 |
6.3.2 在分业体制下实施功能监管 |
6.3.3 建立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 |
6.3.4 对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出严格要求 |
6.3.5 对管理层实施任职资格审查 |
6.3.6 关于防火墙与客户利益保护的规定 |
6.3.7 建立跨行业监管部门之间有效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 |
第7章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观点和结论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2 投资银行介入企业并购的客观必然性和经济合理性 |
2.1 投资银行介入企业并购的客观必然性分析 |
2.1.1 企业并购的产生、发展 |
2.1.2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产生的历史必然和客观需要 |
2.2 并购双方选择投资银行介入企业并购的经济合理性分析 |
2.2.1 企业选择投资银行介入企业并购的直接经济动因 |
2.2.2 投资银行介入企业并购改变了并购价格和并购风险 |
2.3 投资银行愿意介入企业并购的经济合理性分析 |
2.3.1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高收益性 |
2.3.2 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面临的各种风险 |
2.3.3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四种类型的收益风险比较 |
3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3.1 国际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3.1.1 国际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现状 |
3.1.2 国际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前景 |
3.2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中国证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2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现状 |
3.2.3 国内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
3.3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前景 |
3.3.1 巨大的国内并购市场潜力提供了广阔的资源 |
3.3.2 跨国并购的增加、国际资本的流入提供了新的市场 |
3.3.3 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创造了条件 |
3.3.4 国内券商自身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快速发展 |
3.3.5 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拓展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范围 |
4 信达公司基本情况和面临的战略转型与改革问题 |
4.1 信达公司基本情况 |
4.1.1 信达公司的性质、任务、经营目标和经营范围 |
4.1.2 信达公司的组织结构 |
4.1.3 信达公司主要业务类型 |
4.2 信达公司正面临战略转型问题 |
4.3 信达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史、改革与发展方向 |
4.3.1 信达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史 |
4.3.2 信达公司对投资银行业务的改革与整合 |
4.3.3 信达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方向 |
5 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可行性分析 |
5.1 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必要性 |
5.1.1 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是适应现代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
5.1.2 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是信达公司改革与商业化转型的需要 |
5.1.3 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是实现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
5.1.4 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需要 |
5.2 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优势分析 |
5.2.1 市场机会优势 |
5.2.2 良好的市场声誉和信达品牌优势 |
5.2.3 客户资源优势 |
5.2.4 专业人才优势 |
5.2.5 成功的财务顾问业务经验 |
5.2.6 信达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功能 |
5.3 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劣势分析 |
5.3.1 国际竞争能力较弱 |
5.3.2 国家政策上的限制 |
5.3.3 市场化运行机制较弱 |
5.3.4 高端投行人才的短缺 |
5.4 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前景展望 |
6 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战略安排和操作设计 |
6.1 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战略安排和具体实施 |
6.1.1 确定信达公司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战略目标 |
6.1.2 培育信达公司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
6.1.3 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实施战略 |
6.1.4 信达公司开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具体措施 |
6.2 信达公司投资银行并购业务不同类型业务的操作设计 |
6.2.1 信达公司重点开展并购顾问业务 |
6.2.2 信达公司积极开展并购融资服务 |
6.2.3 信达公司适度开展并购自营业务 |
6.2.4 信达公司暂缓开展风险套利业务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等 |
(7)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合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金融业经营模式理论基础 |
2.1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模式的概念界定 |
2.1.1 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 |
2.1.2 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 |
2.2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模式比较 |
2.2.1 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优劣势评价 |
2.2.2 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优劣势评价 |
2.2.3 金融业分业与综合经营模式的综合比较 |
2.3 金融业经营模式演化的成因及趋势分析 |
2.3.1 分业经营模式的成因分析 |
2.3.2 综合经营模式的趋势动因分析 |
2.4 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理论依据 |
2.4.1 资产组合理论 |
2.4.2 金融约束论下的资产负债平衡表分析 |
2.4.3 资产专用性理论 |
2.4.4 金融监管理论 |
第三章 主要西方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其经验 |
3.1 从“混业”到“分业”的历史演变历程 |
3.1.1 20 世纪30 年代以前的混业经营模式阶段 |
3.1.2 20 世纪30 年代至80 年代末:分业经营模式阶段 |
3.2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综合经营潮流 |
3.2.1 英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确立 |
3.2.2 日本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确立 |
3.2.3 美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确立 |
3.3 综合经营模式发展演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 |
3.3.1 综合经营模式发展演化进程的初级阶段 |
3.3.2 综合经营模式发展演化进程的高级阶段 |
3.4 对西方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演变的经验分析 |
3.4.1 需求因素分析 |
3.4.2 制度供给因素分析 |
3.4.3 对金融中介最适规模和最佳边界的修订 |
第四章 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挑战 |
4.1 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演变的历史进程 |
4.1.1 改革前单一的金融业 |
4.1.2 改革后新金融体系的建立 |
4.1.3 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形成 |
4.1.4 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下的混乱局面 |
4.2 分业经营模式的形成与评价 |
4.2.1 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形成 |
4.2.2 对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评价 |
4.3 分业监管制度的形成 |
4.3.1 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时期 |
4.3.2 证券业监管制度的确立 |
4.3.3 保险业监管制度的确立 |
4.3.4 银行业监管制度的确立 |
4.4 现行分业经营模式面临的综合经营实践挑战 |
4.4.1 银证合作实践挑战 |
4.4.2 银保合作实践挑战 |
4.4.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实践挑战 |
第五章 中国现行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运行特征与效率 |
5.1 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运行的总体特征 |
5.1.1 金融深度与经济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
5.1.2 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规范分析 |
5.1.3 帕加诺模型对中国金融业宏观效率的验证 |
5.1.4 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发展对于φ制的贡献 |
5.2 中国金融业运行的结构特征 |
5.2.1 国民收入和社会总储蓄的结构特征 |
5.2.2 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
5.2.3 金融业的结构特征分析 |
5.3 中国金融业的运行效率分析 |
5.3.1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
5.3.2 扭曲的信息披露机制 |
5.3.3 脆弱的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 |
5.4 金融运行机理及其资金循环渠道的重塑 |
5.4.1 现行制度安排下的金融运行机理及其局限性 |
5.4.2 金融系统资金循环渠道的重塑 |
第六章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必然性 |
6.1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必然性分析 |
6.1.1 建立模型 |
6.1.2 模型求解及比较静态分析 |
6.1.3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必然性的实证分析 |
6.2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趋势的现实必要性分析 |
6.2.1 来自国际的压力 |
6.2.2 来自国内的压力 |
6.3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趋势的可行性分析 |
6.3.1 商业银行经营实力的壮大 |
6.3.2 中间业务的发展 |
6.3.3 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的完善 |
6.3.4 科学技术的进步 |
6.3.5 综合经营业务和机构的出现 |
6.4 现阶段中国开展综合经营模式的制度性障碍 |
6.4.1 中国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的供需因素分析 |
6.4.2 向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转变的微观制度约束 |
6.4.3 向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转变的宏观制度约束 |
6.4.4 多重制度约束下的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轨迹 |
第七章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 |
7.1 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原则 |
7.1.1 金融当局选择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决策原则 |
7.1.2 金融机构进行综合经营的决策原则 |
7.2 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
7.2.1 综合经营模式的内容 |
7.2.2 组织形式 |
7.3 推进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制度供给 |
7.3.1 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
7.3.2 金融监管制度安排 |
7.3.3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
7.4 推行金融控股公司的制度安排 |
7.4.1 强化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 |
7.4.2 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 |
第八章 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下的金融监管 |
8.1 金融监管模式比较 |
8.1.1 统一监管模式 |
8.1.2 分头监管模式 |
8.1.3 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 |
8.2 完善分业监管体制 |
8.2.1 放松管制和强化金融监管并重 |
8.2.2 建立四位一体的牵头监管模式 |
8.2.3 完善监管方法与法律体系 |
8.2.4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性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
第二节 核心竞争力理论产生的演进过程 |
第三节 国内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研究观点总结 |
第四节 简要的评述 |
第三章 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第一节 评价体系构建的准则 |
第二节 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
第三节 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四章 基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的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鉴别能力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数据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第五章 中外证券公司核心竞争能力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外证券公司的规模比较 |
第二节 中外证券公司的资产结构比较 |
第三节 中外证券公司的收入结构比较 |
第四节 中外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比较 |
第五节 中外证券公司治理结构比较 |
第六节 中外证券公司创新能力比较 |
第六章 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内部机制构建 |
第二节 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外部环境创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目的和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有关金融整合的文献综述 |
2.1 关于并购整合理论的文献综述 |
2.2 关于并购整合绩效的文献综述 |
2.3 关于金融业整合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整合研究 |
3.1 金融控股公司产权整合的内涵 |
3.2 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整合形态 |
3.3 基于金融创新的金融控股公司产权整合研究 |
3.4 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整合模式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整合研究 |
4.1 基于金融功能的金融控股公司业务整合研究 |
4.2 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金融控股公司业务整合研究 |
4.3 基于交叉行销的金融控股公司业务整合研究 |
4.4 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整合方式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绩效研究 |
5.1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规模经济 |
5.2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范围经济 |
5.3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协同效应 |
5.4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绩效的实证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风险研究 |
6.1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风险分析 |
6.2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6.3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VaR风险管理技术 |
6.4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风险的财务管理研究 |
6.5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的防火墙制度 |
6.6 小结 |
第七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 |
7.1 中国金融业的制度变迁 |
7.2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
7.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战略选择 |
7.4 小结 |
总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面对入世挑战的投资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研究[D]. 洪毅恺.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
- [2]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研究[D]. 徐鹏程. 西北大学, 2008(08)
- [3]保险集团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薄滂沱. 南开大学, 2008(12)
- [4]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绩效研究[D]. 刘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 [5]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研究[D]. 欧阳世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6)
- [6]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研究[D]. 袁权.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2)
- [7]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研究[D]. 王青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8]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 何晓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10)
- [9]依托金融创新提升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J]. 肖建武,吴琼. 科学决策, 2005(11)
- [10]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D]. 曹毅.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