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弹道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固体运载器,发动机,内弹道设计,总体性能
内弹道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黄体圣,赵民,姜利,王鹏飞,曹熙炜[1](2018)在《固体运载器发动机内弹道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对固体运载器总体性能提升有利的发动机内弹道设计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内弹道计算模型,并选取两个燃面设计参数表征内弹道曲线构型。针对某叁级固体运载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以发动机冲质比最大及运载器射程最大为目标对发动机的内弹道曲线构型进行优化设计,并对这两种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性能最优并不一定会实现运载器总体性能最优,以运载器射程最大为目标,对发动机内弹道曲线构型进行优化设计,可显着提高运载器总体性能。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固体运载器总体方案初步论证阶段,提升固体运载器的性能水平及方案论证效率,使固体运载器总体设计方案更具时效性和竞争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傅建平,张泽峰,余家武,李雷[2](2015)在《火炮修理后水弹试验内弹道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炮修理后广泛采用水弹试验,以动态方式确定火炮的技术状态和检验火炮修理质量。新型火炮缺乏水弹试验内弹道设计方法,难以确定水弹试验装水质量等内弹道关键参数,制约部队开展水弹试验。基于修后火炮水弹试验原理与工程实践,建立火炮水弹试验内弹道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水弹试验与实弹射击时作用于火炮的炮膛合力全冲量相等原理的火炮水弹试验内弹道设计方法,为新型火炮修后水弹试验提供理论指导,也为火炮其他考核目的水弹试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金洪波,曹延杰,王慧锦,王成学,曲东森[3](2015)在《电磁线圈共架发射器内弹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设计一种能够发射不同质量载荷的电磁线圈发射器,提出了电磁线圈共架发射器发射过程的内弹道优化设计方法,以发射出口速度、发射过载和能量转换效率为组合优化目标函数,并考虑了发射内弹道过程中平稳加速和过载波动抑制问题,简化了系统设计变量,提出了将多级电路耦合时序转换为电枢位置序列的设计方法,利用MATLAB编写仿真程序,建立了电磁线圈发射器发射过程的电路-电磁场-温度场-机械运动耦合数值模拟系统,并通过实例计算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电磁线圈共架发射器方案,验证了电磁线圈共架发射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电磁线圈发射器驱动线圈结构变化系统和电源参数变化系统设计方案满足发射多质量载荷达到给定速度、效率以及过载的共架发射要求。(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王天辉,陈庆贵,何超[4](2014)在《燃气发生器内弹道设计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导弹燃气发生器的合理设计对于满足导弹发射内弹道压力、温度、速度及加速度等指标的要求具有重要作用。对某型导弹发射动力系统的燃气发生器进行装药设计,建立了装药设计的关系式,并对燃气发生器的内弹道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装药设计关系式能够满足燃气发生器内弹道指标要求。还研究了装药增面比对燃气发生器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装药增面比过大会导致燃气发生器头部压力过大,从而不能满足内弹道指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孟凡星[5](2013)在《铅垂面内弹道设计、解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铅垂面内导弹弹道设计的要求,建立数学模型,设计导弹飞行方案。设计合理的控制规律使导弹按照设计的方案飞行。利用龙格库塔法对设计的弹道进行解算,将得到的弹道并与设计的弹道比较并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3年27期)
陈庆贵,齐强,林琨山,周红梅[6](2012)在《舰载蒸汽弹射内弹道设计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导弹发射内弹道原理,建立了舰载蒸汽弹射内弹道设计与计算模型。并以某型飞机为例,对所建立的内弹道设计与计算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满足内弹道设计指标要求,这对舰载蒸汽弹射装置的设计与工程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2年06期)
高朝鲜[7](2009)在《大口径埋头弹火炮内弹道设计和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埋头弹火炮是未来装甲战车炮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此为工程背景,开展大口径埋头弹火炮内弹道设计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大量查阅和分析国内外埋头弹火炮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埋头弹药发射过程的工作特点,开展了埋头弹一次点火模拟试验。借助高速录像系统,观测了埋头弹在导向筒内点火、滑动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埋头弹一次点火的数理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在105mm火炮平台上,开展了埋头弹火炮内弹道射击试验。采用二次点火和程序燃烧的概念,结合内弹道理论,建立了埋头弹火炮的内弹道零维模型和一维气动力模型,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了计算软件,对105mm埋头弹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膛内压力、速度等参量随时间和位移的变化特征。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基本吻合。最后,针对埋头弹火炮装填参数变化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王敬,季新源,袁亚雄[8](2006)在《基于两相流理论的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法及其在新型装药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现代内弹道理论应用于火炮内弹道设计过程,不仅使得火炮内弹道设计变量的选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装填密度、相对装药量和火药弧厚等;而且能将弹丸启动时间、压力波等经典模型无法描述的状态量纳入火炮内弹道设计过程,这对现代高性能火炮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各评价标准均由火炮两相流模型计算获得,因此,基于两相流理论的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法能更加精确地描述火炮的弹道性能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弹道设计方案的选择,使得火炮弹道方案的选择更加合理。(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王敬,季新源,袁亚雄[9](2005)在《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案多指标辅助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最优化理论建立了内弹道多指标决策模型,制定了基于经典内弹道模型的可行方案集和指标集,并采用 TOPSIS 算法对可行方案进行综合优化和排序。结果表明,多指标决策模型可作为内弹道设计方案辅助优化工具。(本文来源于《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乔汝椿[10](2002)在《潜艇气动鱼雷发射装置内弹道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俄罗斯ГС-240潜艇鱼雷发射装置内弹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并进行了评价。(本文来源于《鱼雷技术》期刊2002年03期)
内弹道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火炮修理后广泛采用水弹试验,以动态方式确定火炮的技术状态和检验火炮修理质量。新型火炮缺乏水弹试验内弹道设计方法,难以确定水弹试验装水质量等内弹道关键参数,制约部队开展水弹试验。基于修后火炮水弹试验原理与工程实践,建立火炮水弹试验内弹道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水弹试验与实弹射击时作用于火炮的炮膛合力全冲量相等原理的火炮水弹试验内弹道设计方法,为新型火炮修后水弹试验提供理论指导,也为火炮其他考核目的水弹试验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弹道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黄体圣,赵民,姜利,王鹏飞,曹熙炜.固体运载器发动机内弹道设计方法[J].航空学报.2018
[2].傅建平,张泽峰,余家武,李雷.火炮修理后水弹试验内弹道设计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15
[3].金洪波,曹延杰,王慧锦,王成学,曲东森.电磁线圈共架发射器内弹道设计[J].弹道学报.2015
[4].王天辉,陈庆贵,何超.燃气发生器内弹道设计计算[J].现代防御技术.2014
[5].孟凡星.铅垂面内弹道设计、解算与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
[6].陈庆贵,齐强,林琨山,周红梅.舰载蒸汽弹射内弹道设计计算[J].舰船科学技术.2012
[7].高朝鲜.大口径埋头弹火炮内弹道设计和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9
[8].王敬,季新源,袁亚雄.基于两相流理论的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法及其在新型装药设计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
[9].王敬,季新源,袁亚雄.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案多指标辅助优化分析[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5
[10].乔汝椿.潜艇气动鱼雷发射装置内弹道设计分析[J].鱼雷技术.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