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击穿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击压力,阻抗式调压室,穿室系数
水击穿室论文文献综述
王利卿,马跃先,吴昊,原文林[1](2011)在《水击穿室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库调压室阀门引水系统,用特征线法计算分析了不同阻抗孔面积和引水隧洞面积情况下阀门端水击压力上升率和水击穿室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实例进行对比,说明阻抗式调压室不能完全反射水击波,阻抗孔面积和引水隧洞面积对水击压力、水击穿室系数影响较大,应加以考虑。(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1年03期)
王利卿,马跃先,原文林,吴昊[2](2006)在《管道长度与阻抗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系数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阻抗的存在,阻抗式调压室不能完全反射水击波,存在水击穿室问题.本文根据阻抗式调压室的实际边界情况,利用水击基本方程,运用特征线法,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分析,得出了管道长度对阻抗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系数的影响关系.(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06年01期)
王利卿,王艺荣,王国强[3](2005)在《阻抗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阻抗的存在,阻抗式调压室不能完全反射水击波,存在水击穿室问题。本文根据阻抗式调压室的实际边界情况,利用水击基本方程,运用特征线法,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分析,得出了管道长度时阻抗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系数的影响关系。(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期刊2005年10期)
马吉明[4](1996)在《气垫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垫式调压室被越来越多的水电站及泵站系统所采用,因此,研究气垫式调压室对水击波的反射程度是很有必要的。文中根据气垫式调压室的实际边界条件,利用水击基本方程,详细推演了水击波透过调压室底部进入低压引水隧洞的穿室系数,得到了计算穿室系数的理论公式。(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6年04期)
张永良,刘天雄[5](1992)在《气垫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水击基本方程出发,考虑了气垫式调压室内水击波的反射作用,用分析法推出了穿室压力系数的公式,采用数值解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及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穿室压力系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1992年05期)
王树人,马吉明[6](1987)在《新式差动调压室水击穿室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的新式差动调压室如图1所示,文中涉及的符号说明如后:H_(i_(t))”为第i点t时刻的水头;q_(i_(t))为第i管口断面t时刻的流量;f_0为阻抗孔口面积;f_4为外室环形面积;H_0为交汇处稳定流时的水头;S=φ_3/φ_2,为穿室系数;φ_2为高压管道的入射波;ψ_2为高压管道中的反射波;φ_3为压力隧洞中的透射波;_1φ为升管中的折射波;φ_4为外室中的折射波;(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1987年04期)
王树人,马吉明[7](1985)在《新式差动调压室和中和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证明了新式差动调压室和中和式在反射水击波方面的优越性。即新式差动调压室的穿室压力和高压管道中的水击值较常规式低,而中和式又较新式差动调压室为低,故在实际工程中应当推广新式差动调压室或中和式调压室,这样既可达到压力引水系统经济的目的,又可收到结构简单施工容易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1985年02期)
水击穿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阻抗的存在,阻抗式调压室不能完全反射水击波,存在水击穿室问题.本文根据阻抗式调压室的实际边界情况,利用水击基本方程,运用特征线法,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分析,得出了管道长度对阻抗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系数的影响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击穿室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利卿,马跃先,吴昊,原文林.水击穿室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水力发电.2011
[2].王利卿,马跃先,原文林,吴昊.管道长度与阻抗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系数的关系分析[J].河南科学.2006
[3].王利卿,王艺荣,王国强.阻抗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水利.2005
[4].马吉明.气垫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的理论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5].张永良,刘天雄.气垫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的研究[J].人民珠江.1992
[6].王树人,马吉明.新式差动调压室水击穿室的理论分析[J].水力发电.1987
[7].王树人,马吉明.新式差动调压室和中和式调压室水击穿室的实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