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宣恩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宣恩445500)
【摘要】目的:分析肩难产处理中旋后肩法运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人在阿尔及利亚援外期间,所在地赛地夫省立教学医院接受分娩的肩难产产妇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压前臂法协助分娩,观察组应用旋后肩法协助分娩,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无窒息新生儿占93.33%,轻度窒息新生儿占6.67%,没有重度窒息患儿,对照组无窒息占63.33%、轻度窒息占26.67%、重度窒息占10%。结论:旋后肩法运用于肩难产处理中能够减少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关键词】分娩;旋后肩法;肩难产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143-02
肩难产属于一类产科并发症,具体指的是娩出胎儿头部后,其前肩在产妇骨盆入口上方被卡住,依据常规方法无法顺利娩出胎儿。如果肩难产胎儿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很容易出现窒息甚至死亡[1]。所以临床对于肩难产新生儿,必须采取有效的助产方式完成分娩,以减少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本研究主要分析肩难产处理中旋后肩法以及压前臂法的运用效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肩难产产妇来源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人在阿尔及利亚援外期间,所在地赛地夫省立教学医院接受分娩的产妇中。随机以1:1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29.21±6.26)岁,平均孕周(40.1±1.2)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9.05±6.12)岁,平均孕周(40.5±1.3)周,初产妇19例,经产妇11例。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压前臂法进行助产,助产士在产妇趾骨合上方位置施加压力向胎儿前臂,缩小双肩周径,另一位助产士将胎儿头部向前后多个方面慢慢牵起,帮助娩出卡住的前臂。
观察组选择旋后肩法帮助分娩,助产士把双手放进产妇阴道内,置于肩峰与肩岬中间,另一只手置于后肩,两只手稍微施加压力将胎儿肩部转动使其到产妇骨盆斜径位置上,使肩部进入盆骨,保证后肩能够松动,便于娩出胎儿。另外助产士还可以旋转肩部180°,不过要注意不要旋转胎颈及胎头,防止胎儿臂丛神经受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包括臂丛神经损伤、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以及锁骨骨折发生情况。利用Apgar评分法对新生儿情况进行评价,1~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无窒息。
1.4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19.9,对涉及的计数数据进行统计时,选百分比代表,χ2检验;客观对照分析两组入选对象临床数据,如果其对照结果有差距,表明(P<0.05)。
2.结果
2.1分娩结局
观察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出现肩难产的原因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产妇宫缩乏力,胎头分娩过快,第二产程过长;第二,胎儿体型过大,糖尿病胎儿或者过期妊娠胎儿;第三,产妇骨盆狭窄,具体表现为骨盆呈扁平状,骨盆耻骨弓过低或骨盆倾斜度过大[2]。有研究发现,第一产程中减速期延长的产妇,出现肩难产的可能性比正常产妇高2倍,另外第二产程时间过长需要进行骨盆平面阴道助产的产妇,出现肩难产的可能性也会有所提高[3]。
对于肩难产的判可以依据以下情况进行:产妇在分娩期间,如果出现先露下降速度较慢,甚至下降停止,第二产程时间过长,必须依赖产钳或者胎头吸引器帮助分娩,医生就要密切观察是否有肩难产情况出现。如果出现双肩处在骨盆前后经位置以及前肩顿于趾骨上方位置时,则可以确定出现肩难产[4]。如果胎儿肩部在宫腔内卡住太长时间,容易出现缺氧,甚至会发生其他多种并发症。但是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用力拉扯胎儿,可能出现锁骨骨折情况,胎儿臂丛神经以及中枢神经也会受损,会影响胎儿智力发育;对于产妇而言,用力拉扯会造成阴道裂伤大量出血,影响生命安全[5]。
旋后肩法以及压前臂法是处理肩难产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对两组肩难产产妇分别利用压前臂法协助分娩、旋后肩法协助分娩,比较两组分娩结局,观察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33.33%;观察组无窒息新生儿占93.33%,轻度窒息新生儿占6.67%,没有重度窒息患者,均优于无窒息63.33%、轻度窒息26.67%、重度窒息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结果可以得知,相较于压前臂法,旋后肩法能够提高胎儿娩出的顺利度,缩短分娩所需时间,防止胎儿在宫腔内停留过长时间,避免胎儿出现缺氧,减少胎儿宫内死亡率。
综上所述,旋后肩法用于肩难产产妇的分娩助产中,效果要优于压前臂法,能够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新生儿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尤爱军.旋后肩法在肩难产处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18-1321.
[2]李爱丽.肩难产临床救治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6):20-21.
[3]王轶群.肩难产30例助产方法及应用效果观察[J].今日健康,2016,15(3):75-75,76.
[4]柴卫新,胡凤梅,肖国辉等.改良式旋肩法处理肩难产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221.
[5]邱锦,李明勋,刘丹丹等.改良式旋肩法处理肩难产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4):79-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