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竞赛焦虑应激源
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论文文献综述
王肖天,任晋军,王冰[1](2019)在《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竞赛焦虑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CUBA)是公认的全国第二大篮球赛事,也是高校竞技体育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赛事,由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构成运动队代表高校进行征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是指通过我国高校体育高水平招生而进入高校学习训练的学生的总称,其身份为学生兼运动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年龄一般在18—24岁,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身心发展正处于走向成熟但未成熟的状态,情绪波动比较大,遇事极端、固执,常常容易受一些刺激情境的影响而引发情绪问题,且其情绪具有多变性。同时,由于其身份的两重性,与专业运动员相比,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竞赛焦虑情绪受更多特有因素的干扰。由于竞技体育的特殊性,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身心长期承受着高强度刺激挑战,又由于运动竞赛突出的社会功利性、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和紧张激烈的竞争性,在比赛之前、比赛之中乃至比赛之后,运动员都会承受着重大的心理压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很容易诱发焦虑心理。而过高的焦虑水平,常常使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达到极度紧张的水平,产生过早或者过度兴奋。这些将直接影响竞赛成绩,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更严重的竞赛焦虑,会表现出无法支配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出现手忙脚乱、思维模糊不清、食欲不振、小便频繁等症状,对自身及运动生涯造成不利影响,也会给其所代表的学校造成一定的损失。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质性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Pareto图分析,旨在探索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竞赛焦虑的现状及应激源,为实际运动训练、赛前情绪调控以及干预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对避免因赛前焦虑而产生紧张情绪和减少因竞赛焦虑而产生的不良事件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目的抽样中的标准抽样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通过对15名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进行非参与性观察,最终选取6名典型个体作为研究个案,对6名典型研究个案进行访谈,访谈总时长为3小时46分11秒,并将音频资料转录为word文档,共计30159字;其次,对参加2019年3月16日-4月29日第21届CUBA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四大分赛区的运动员发放《竞赛状态焦虑量表-2》(CSAI-2)以及《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竞赛焦虑应激源问卷》,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0.9岁(SD=1.52),平均训练年限为7.07年(SD=2.91),采用团体施测方式,施测前与球队教练员与领队进行沟通,赛前统一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6份,有效问卷541份,有效回收率95.6%;最后,对回收的CSAI-2量表数据进行统计,了解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在赛前(或赛后)对自己的感受通常所描述的内容,分析其在躯体状态焦虑、认知状态焦虑及自信心叁个维度上的差异。通过对回收的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竞赛焦虑应激源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进行整理,将其转录为word文档,共计11902字,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文本,利用Nvivo12.0进行质性分析,达到理论饱和后,再经Excel软件对量化数据进行处理,利用Pareto图法,按分类项目统计频数,计算累计频率,制作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竞赛焦虑应激源统计分类表并绘制帕累托图,同时分析其赛前、赛中和赛后竞赛焦虑原因的主要、次要、一般因素。研究结果:运动级别高的球员在状态自信心维度上显着高于运动级别低的球员,在躯体及认知焦虑维度上也较后者偏低;临近比赛的时间越短,球员的焦虑程度越高,自信心越低;训练年限长的球员在躯体焦虑及认知焦虑维度上低于训练年限短的球员,自信心较后者也明显偏高;高年级球员比低年级球员认知焦虑更低,自信心更高;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竞赛焦虑应激源中,赛前因素占43.2%、赛中因素占33.8%、赛后因素占23%;赛前焦虑应激源中身体状态欠佳、伤病困扰、担忧发挥不佳、对当地气候环境不适应以及想赢怕输为主要因素,社会期望、场地器材不适、赛前准备不充分为次要因素,对手强大、信心缺失、餐饮住宿问题、常规被打破、现场气氛和球队定位为一般因素;赛中焦虑应激源中无法正常发挥、进攻效率不佳、失误、比分焦灼、对方进攻流程以及现场气氛及观众干扰为主要因素,体能不足和对内不和谐为次要因素,犯规、受伤以及裁判相关为一般因素;赛后焦虑应激源中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回顾比赛中的失误以及外界消极评价为主要因素,身体出现不适和突发意外为次要因素,教练态度和对内赛后总结会为一般因素。研究结论:应加强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工作,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技能,重点关注其赛前心理,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把影响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赛前、赛中及赛后竞赛焦虑应激源的主要、次要因素限制在可控范围内。(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何盼[2](2019)在《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目前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后的新常态稳定增长期,就业市场所提供的岗位已经接近饱和,与之相反的却是高校连续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以及大学生在校数量连年出现顶峰,这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大学生中有一类特殊群体,他们通过自己优异的运动成绩被高等院校单独招生录取的高水平运动员,他们同样面临着与普通大学生一样的就业压力问题,但又由于专业的限制,高水平运动员比普通大学生更加难就业。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问题不仅事关运动员自身的利益,而且还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以及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近叁年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业现状、就业的影响因素、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就业率受性别、运动等级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运动等级越高,其就业率越高。但就业状况仍不容乐观,表现为高水平篮球女运动员就业率比男运动员低10.1%,且工作内容与篮球专业的相关度低。2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岗位为私营企业,占40.21%,其次俱乐部占13.04%,升学占11.95%,进入学校的有10.68%,少部分人选择自主创业。其中女性一般选择相对稳定的岗位,而男性则倾向于选择专业性和挑战性较强的岗位。3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中有74%的运动员把就业地点选择在长沙或长沙周边城市,极少的人选择去省外工作,可能与长沙近年来的人才引进政策有关。4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业岗位与运动等级也有较大相关性,专业等级越高,越倾向于从事与篮球专业相关的工作。5已就业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中,有32.98%表示对目前的工作状况不满,其中部分人表示自己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并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6影响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性别、运动等级、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的偏见、学校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不合理、运动员自身就业态度、职业规划等。(本文来源于《广州体育学院》期刊2019-06-01)
江楠[3](2018)在《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不同位置等长肌变化特征及评价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同职业篮球俱乐部相比,由于技术、资金、方法等问题的限制,多元化的力量测试方法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还尚未建立,但是从目前各个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的现实需求来看,其迫切的需要建立一种程序简单、投入较小且测试准确的力量素质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这对于今后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与评定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握力、背力、腿力及其他不同位置等长肌测试数据的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不同位置等长肌测试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及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视角,进一步分析不同位置等长肌测试结果与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关系,并结合一些专业教练员和专家学者的观点,筛选出适合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等长肌力测试的评价指标,旨在于让相关的训练人员、科研工作者、教练员对其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及测试方法成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为具体的训练实践提供一个理论的参考和借鉴,为我国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以及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本研究借助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不同位置等长肌变化特征及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全身不同位置等长肌力具有显着的性别变化特征,但是没有体现明显的年龄变化特征。(2)现役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在握力、腿力、躯干屈肌力量、水平推力以及左右伸髋关节上的测试数据要明显好于退役运动员;女子现役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运动员和退役运动员相比,除去和男子运动员相同的握力、腿力、躯干屈肌力量、水平推力以及左右伸髋关节上的测试数据出现了显着性差异之外,在背力(kg)、水平拉(kg)、髋外展(左)、髋外展(右)、髋内收(左)、髋内收(右)等方面也存在显着性的差异。(3)不同性别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新引入的不同位置等长肌力测试数据与传统的握力、背力和腿力测试数据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但是男子运动员的相关性系数要普遍高于女子运动员。(4)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大部分等长肌力与肌肉含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但是女子运动员在这一方面的相关关系比较弱。(5)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不同位置等长肌力与身体体脂含量之间无显着相关关系。(6)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不同位置等长肌力与其全身不同位置骨矿含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但是女子运动员在这一方面的相关关系比较弱。(7)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不同位置等长肌力测试指标为下肢力量(伸髋(左)、伸髋(右)、髋外展(左)、髋外展(右)、髋内收(左)、髋内收(右))、躯干力量(躯干屈、躯干伸、躯干侧屈(左)、躯干侧屈(右))和肩部力量(肩外展(左)、肩外展(右));高校高水平女子篮球运动员不同位置等长肌力测试指标为腿部力量(髋外展(左)、髋外展(右)、髋内收(左)、髋内收(右))、躯干力量(躯干屈、躯干伸、躯干侧屈(左)、躯干侧屈(右))、肩部力量(肩外展(左)、肩外展(右))和臀部力量(伸髋(左)、伸髋(右))。(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任婕[4](2018)在《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身体功能训练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体功能训练是现阶段的实践和理论热点,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训练方法,它与竞技体育发展联系密切,尤其在近几年竞技体育的训练中彰显重要作用。随着身体功能训练在羽毛球、跳水、排球等项目试点后,身体功能训练被引进国内。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CBA或更高层次的比赛挑选篮球人才的摇篮。山东农业大学作为山东省CUBA联赛连续叁年的冠军队伍,不仅在山东省名列前茅而且在东北赛区的比赛中一直位于前四名,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五名,第二十届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第五名。以此球队作为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与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采用实验对比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实验法对比结果表明身体功能训练与高水平篮球传统训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对篮球训练的影响。探讨了身体功能训练是否能对山东农业大学高水平男子篮球队的训练起作用,是否能提高篮球技术水平以及此训练方式是否适用于高校篮球的发展,为其丰富高校男子篮球训练方法,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通过对山东农业大学高水平男子篮球队身体功能训练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来说,身体功能训练提高了篮球技术水平。以此确定其训练方法是可用的,呈现较好的训练效果。本研究发现在篮球运动项目中,深蹲测试的筛查结果不理想,在该模式下主要是闭链髋膝踝的能力有一部分缺失,引起脚背屈能力受限和小腿后肌群的能力受限,大腿力量与灵活性不足,表现在下蹲动作时身体上前或向后倾斜。(2)虽然身体功能训练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传统训练的训练效果并不能完全否定,两者应该共存补充关系。(3)依据功能动作筛查测试后,篮球动员普遍存在躯干力量和臀部肌肉力量不足以至于下肢动态稳定性差,肩关节灵活性差的问题,右肩明显好于左肩,部分运动员踝关节灵活性差,整体协调性稳定性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实验前后对运动员功能动作筛查得分对比分析得出实验后分数明显高于实验前,说明运动员动作的得到了提高与改善,筛查得分提高,表明潜在损伤的几率减小,相反筛查得分较低,表明潜在损伤的几率增大,当然运动年限会影响潜在损伤几率从而影响筛查得分。(4)身体功能训练在高校篮球男队的训练器材是瑜伽球、瑜伽垫、绳梯等,增强队员稳定性、协调性和自控力,深入小肌群与深层肌群的训练,增强全身动力链的有效传递,提高投篮命中率、各种防守快攻抢断等技术在比赛中的动作连贯性,增加比赛观赏性意义。(5)身体功能训练必须保证队员完成训练动作是准确的标准的,目的在于更加有效的发展深层小肌群,因其训练特点将训练分为第一学习、第二巩固、第叁强化,叁者有机联系以确保训练进度和训练效果。经过叁个阶段的训练课训练后,七项动作得分表明:得分最低分14分的仅有一人,最高分20分一人临近满分21分。(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8-03-31)
王振涛,孙淑娟[5](2018)在《普通高校男女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3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篮球预选赛243名男运动员和253名女运动员运动动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男、女运动员均表现出主力队员运动动机最强,替补队员其次,第6人最低的趋势;女运动员角色定位为"运动员大学生"的参与倾向显着高于"大学生运动员";男"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倾向显着高于女"大学生运动员";体育专业女运动员与非体育专业女运动员相比,具有显着的高参与、低回避的特点;体育专业的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相比,具有显着的低回避倾向和高参与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运动》期刊2018年01期)
王爽[6](2017)在《对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实施激励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提高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训练积极性、训练质量及效率,增强训练动机,结合激励理论及各山东省高水平篮球队伍目前的激励状况,从运动员的自身需求出发,采取相对应的策略和激励手段,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激励机制,并对山东农业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进行实施,进行运动动机及训练状态量表测试,验证激励机制对其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对激励效果进行反馈。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实验、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激励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实施激励机制的研究,分析问卷及量表,得出相关结论。结果:激励机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训练状态,同时对运动员情绪应激、心理疲劳、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状态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对运动员心理耗竭和感觉良好状态的改善无明显作用。结论:1.山东省普通高校对高水平篮球运动队激励机制的建立不够系统和完善,队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2.山东省普通高校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激励手段过于单一,激励方式多为训练费等简单的物质奖励及荣誉激励,较为缺乏政策激励及环境激励,对精神激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激励的实施没有做到从队员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队伍中缺乏制度保障。3.采用实验组实施的激励机制进行队伍训练及管理,对提高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动机而言优于对照组采用的传统激励措施产生的效果。4.采用实验组实施的激励机制进行队伍训练及管理,对提高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训练状态而言优于对照组采用的传统激励措施产生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体育学院》期刊2017-06-23)
王阳[7](2017)在《中美高校体教结合模式下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个体育大国,正在向体育强国迈进,多年来在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遵循着体校到省市专业队到国家队叁个层次的固定模式。然而作为体育强国的美国则是体育与教育相结合,保持竞技体育高水平的同时,也保证了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使得运动员得到了全面均衡的发展。上世纪末期,我国就提出关于在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这一项措施旨在培养我国在体育竞技方面的优秀运动员。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试办工作给学校体育工作带来了无限生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发展越来越快,竞技运动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尽管我国在体育竞技方面发展迅速,但伴随着一些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为了能够在体育竞技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常常只重视竞技能力,并且在大部分学校中也只是进行短暂的体教结合,并不能将体育与教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它们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分离状态。一般按照这样培养运动员到最后是不能成为职业运动员,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高校在体教结合模式下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的情况,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方面的对比研究,深刻探讨了我国和美国在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上所存在的差异。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我国拥有高水平篮球队的高校采用高测加高考综合的方式来选拔球员,球员的主要来源为篮球特色学校(如焦作篮校等)、业余体校、普通中学及省市青年队。美国高校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则全部来源于中学,组织体系、管理机构、资格审查、招生程序和招生行为准则各方面均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2.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由于教练员执教水平有限,球员水平参差不齐,训练时间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多数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质量不高,并且间断性多,训练方式相对老旧,训练场地、器材条件有限,科学化水平相对不高。美国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平常训练时间外,还充分利用课余的训练时间,实际的训练时间较长,训练的系统性强,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较高。3.目前我国多数高校试行弹性学分制,来解决“学训矛盾”突出的问题。但由于多数运动员的文化成绩较差、学习时间难于保证等原因,本质上还是很难解决这一难题,这也极大影响了运动员的全方面发展。美国高校在保证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高质量训练外,同时对于运动员的文化成绩要求与普通学生无异,运动员在没有达到一定的文化要求,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4.我国各高校球队主教练学历普遍较高,且具备较系统的专项理论知识。但多数欠缺带高水平运动队的经验,有关临场指挥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高校中没有专业的教练员团队,一切都是由主教练来完成,无论是在训练、生活等都是主教练一手完成,没有专一负责的团队,这样就降低了篮球运动员队伍的训练效率。美国各高校一般都会有一支或者多支能力较强、水平较高、训练完善的教练员队伍,他们执教经历丰富、训练效率高、训练注重实效且临场指挥水平高。5.中美两国篮球运动员最终的择业也相差较大,目前我国高校的CUBA联赛,进入职业联赛的人数屈指可数,多数球员会进入企事业单位代表单位打球,还有部分球员毕业后从事与篮球无关的工作。相比美国的NBA职业联赛,绝大多数的球员均来自于NCAA,部分高校球员会进入NBDL等海外其他职业联赛,同时也有部分球员从事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6.中美高校有关运动员培养的经费来源也有很大差异,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经费多数来源于政府拨款,经费来源相对单一。美国高校则通过比赛转播、募捐、拉赞助、门票收费等多种形式获取球队经费。由于中美两国体制、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职能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期刊2017-06-01)
赵鹏菲[8](2017)在《云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结果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运动强度大、身体对抗激烈的技能类项目。尤其是在篮球规则的不断更新和篮球技战术的不断变化,篮球运动对篮球运动员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如何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是当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是一种简单的测试评分系统,旨在对测试者的基本动作模式、动作局限性、不对称、代偿等情况进行筛查,并借助这一评分系统对云南师范大学高水平男、女运动员共30名运动员进行功能动作筛查并对运动员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得出结果,进而分析筛查结果与不同动作模式的关系和在不同性别、不同场上位置等差异,为以后功能性动作筛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测试法和逻辑分析法。在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有:1.在七项功能动作筛查中,基本上表现良好。以深蹲和直线弓箭步蹲动作模式为最佳,在伤病排除性测试中,有七名受试者呈阳性。2.从七个动作模式的筛查来看,不同性别运动员在肩部灵活性和躯干稳定俯卧撑动作模式中存在显着性差异。3.从不同场上位置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的结果来看,在7种动作模式筛查中,不同场上位置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无论是前锋、中锋,还是后卫,在跨栏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测试中,基本上都存在身体两侧不对称的现象,占到总人数的20.67%。(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宗雪飞[9](2016)在《北京市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机制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一个特殊的运动群体,运动员一方面要达到一定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训练和比赛,提高比赛成绩。然而每个高水平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如何让运动员在高校学习期间充分发挥其运动潜力,让其水平达到或超过学校的预定目标,这在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无疑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激励机制的理论性研究,结合对北京市部分高校的篮球竞赛训练管理规章制度的现状分析,找出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并运用激励理论进行指导,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普通高校的竞训激励机制。本文以位于北京市的七所高校的竞训管理制度为调查对象,采用专家访谈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现有的激励理论对七所院校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领导的重视程度影响着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队伍结构建设和教练员的配备;第二,激励措施的制定要优先考虑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以及学训矛盾;第叁,北京市普通高校的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第四,北京市高校的竞训激励机制在对本校发挥的作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五,影响北京市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竞训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学训矛盾难以解决、能参与的国内重大赛事少、商业化比赛不足、教练员队伍的水平有待提高;第六,北京市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激励机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领导重视的问题、培养目标的问题、发展与资金不足的问题、学制安排的问题、赛制安排的问题、教练水平问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改革和完善的问题、内在激励匮乏的问题。本研究对北京市高校的竞训激励机制的合理化建议为:第一,有关校领导要加强对高水平队伍的关注度。第二,完善高校代表队管理体系。第叁提高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的策略。第四,完善培养目标,注意设立激励目标与运动员的需求的一致性。第五,大学生体育协会协篮球分会对现有的比赛调整好时间,并多组织日常比赛。第六,社会各界充分协调配合,把高校篮球比赛推向市场。(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期刊2016-05-01)
聂荣彪[10](2015)在《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信息体验的时距知觉特征及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久以来时距知觉都是时间知觉研究的一个重点,已知研究显示时距长短的判断会受到时距实验任务中非时间信息的影响。体验认知理论认为人在感知到一个运动信息时会根据自身经验对其进行心理模拟,这种模拟会改变相关脑机制的唤醒水平。本研究利用时距两分研究范式结合ERP技术探讨不同的运动信息体验对运动员时距知觉的影响。实验一采用时距两分法实验范式,以无或有运动信息的静态图片作为刺激材料,让被试对不同刺激图片的呈现时距进行长短判断。从行为学角度探讨不同运动水平被试的时距特点,以及运动信息体验对时距知觉的影响。结果表明篮球专业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在时距判断任务中对运动信息影响因子更加敏感,当刺激图片包含运动信息时,被试会高估其呈现时距。实验二也采用时距两分实验范式,以不同难度的运动信息图片作为刺激材料,探讨不同运动水平被试在对运动信息体验认知的时距知觉特点。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时距知觉判断准确性优于普通大学生,被试都高估高难度运动信息的呈现时距,相对低估低难度运动信息呈现时距。实验叁利用ERP技术,对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对不同难度运动信息体验时,600ms和800ms时距的脑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刺激时距开始呈现250ms直至刺激结束所诱发的CNV平均波幅存在运动信息类别的显着性差异,高难度运动信息诱发的波幅要大于低难度运动信息。结果显示受过训练的篮球运动员时距知觉能力优于普通大学生,包含时间任务的训练可以提高时距知觉能力,ERP实验结果显示,体验认知运动信息并模拟运动状态过程会提高时距机制的唤醒程度,使主观感受时距变长。(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目前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后的新常态稳定增长期,就业市场所提供的岗位已经接近饱和,与之相反的却是高校连续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以及大学生在校数量连年出现顶峰,这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大学生中有一类特殊群体,他们通过自己优异的运动成绩被高等院校单独招生录取的高水平运动员,他们同样面临着与普通大学生一样的就业压力问题,但又由于专业的限制,高水平运动员比普通大学生更加难就业。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问题不仅事关运动员自身的利益,而且还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以及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近叁年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业现状、就业的影响因素、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就业率受性别、运动等级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运动等级越高,其就业率越高。但就业状况仍不容乐观,表现为高水平篮球女运动员就业率比男运动员低10.1%,且工作内容与篮球专业的相关度低。2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岗位为私营企业,占40.21%,其次俱乐部占13.04%,升学占11.95%,进入学校的有10.68%,少部分人选择自主创业。其中女性一般选择相对稳定的岗位,而男性则倾向于选择专业性和挑战性较强的岗位。3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中有74%的运动员把就业地点选择在长沙或长沙周边城市,极少的人选择去省外工作,可能与长沙近年来的人才引进政策有关。4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业岗位与运动等级也有较大相关性,专业等级越高,越倾向于从事与篮球专业相关的工作。5已就业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中,有32.98%表示对目前的工作状况不满,其中部分人表示自己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并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6影响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性别、运动等级、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的偏见、学校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不合理、运动员自身就业态度、职业规划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论文参考文献
[1].王肖天,任晋军,王冰.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竞赛焦虑探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何盼.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9
[3].江楠.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不同位置等长肌变化特征及评价指标研究[D].山西大学.2018
[4].任婕.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身体功能训练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5].王振涛,孙淑娟.普通高校男女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比较研究[J].运动.2018
[6].王爽.对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实施激励机制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7
[7].王阳.中美高校体教结合模式下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的比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7
[8].赵鹏菲.云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结果及分析[D].云南大学.2017
[9].宗雪飞.北京市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机制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10].聂荣彪.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信息体验的时距知觉特征及ERP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