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域社区论文-陈刚,张早早

脱域社区论文-陈刚,张早早

导读:本文包含了脱域社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影,App,虚拟社区,电影文化消费

脱域社区论文文献综述

陈刚,张早早[1](2016)在《“脱域的共同体”:虚拟电影文化消费社区的形成及其亚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App所提供的即时即地性信息使观众突破了原来选择观影的时空限制,逐步脱离了基于居住社区的电影文化消费社区而转向基于电影App所形成的"脱域的共同体"——虚拟电影文化消费社区。在这种社区内,电影观众因趣缘关系聚合在一起,通过他们不断的社交互动和跨平台的文化分享,逐渐形成与主流声音不同的虚拟电影文化消费社区亚文化。然而,在抵抗和消解主流文化的过程中,这种亚文化最终仍然无法逃脱被主流电影工业进行重新定义与商业收编的命运。(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6年09期)

孙旭友[2](2016)在《去人情化:新一代社区工作者的治理倾向和社区“脱域”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T社区工作人员工作风格与治理倾向的研究发现,与老一辈社区工作者不同,新一代社区工作者倾向于采纳"去人情化"方式处理社区关系和治理社区事务。这种社区"脱域"的工作风格,是社区工作职业化、科学化和行政化的自我认同、现代工作的自我定位和自主意识、对社区工作的短工化期待和女性化片面认知等因素多重效应的结果。新一代社区工作者的"去人情化"实践,既可能在短期内阻隔社区有效治理,进而导致居委会组织的"悬浮"和失去扎根地方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也可能会对基层社区的民主化建设和事务的合作治理起到倒逼作用,进而推动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去人情化"治理倾向的效用还有待观察和验证,而社区善治的达成仍需继续加强社区参与、社区信任关系和社区民主化等基础建设。(本文来源于《社会工作与管理》期刊2016年04期)

魏淑娟[3](2015)在《后单位时代脱域社区的再地域化——基于社区网络平台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单位时代的社区功能已经式微,而如何重拾后单位时代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地方感,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虚拟社区充溢下的后单位时代社区建设的重要课题。基于对社区网络服务平台相关研究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社区网络平台在加强社区服务的再地域化、促进社区主体参与的再地域化、社区治理的再地域化、培育社区"共同体"的再地域化等方面已成为重要的载体。因此,在新时期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建设基于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将成为信息化后单位时代我国进行社区建设和治理的有效途径,同时它也必将成为社区共同体培育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本文来源于《江汉学术》期刊2015年01期)

兰亚春[4](2013)在《居民关系网络脱域对城市社区结构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吉登斯的脱域理论解释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普遍趋势,而我国社会体制变革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市场机制下选择行为的更加理性化、社会流动的活跃以及社会服务方式的变化,是促使我国城市居民个人社会关系网络脱域的特殊原因。居民关系网络脱域不但制约社区结构完善,而且影响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个人在具体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与该网络关系的强弱、关系的重迭情况等都构成了对个人行为不同的影响。而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反过来对社区结构具有建构功能,居民通过积极的社区参与会创建广泛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社区参与过程就是社区结构的生成或重塑过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兰亚春[5](2012)在《居民关系网络脱域与城市社区共同体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整体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不仅城市社会关系走上重组之路,微观的个人关系网络也开始重构。那么,作为地域性社会单元的城市社区,其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它是否具有共同体的性质?居民关系网络的重构是否影响、怎样影响社区的结构?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追问,本文尝试在宏观社会转型背景下,以居民个体社会关系的变化对城市社区整体结构的影响为视角,探讨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的结构特征,分析居民关系网络脱域对社区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解释社区实践中的参与问题,提出社区共同体培育的行动策略。本文认为,对现实社区形态的正确认识是开展社区研究与社区实践的逻辑起点。为明确城市社区能否是共同体,本文通过对“共同体”理论的梳理指出,共同体是一种因持续互动所形成的肯定性的关系类型。在传统社会,因地域性纽带关系所形成的共同体比较普遍,但地域不是共同体的本质属性。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形成共同体的关系纽带更为丰富。而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交往已经摆脱地域的限制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地域关系能否成为紧密的共同体关系纽带,或者说,城市地域社区能否成为共同体,居民内源性的共同体需求是其存在的前提,同时还在于各种社会条件的契合与培育,正如“单位社区”的历史存在。社会转型对城市社区的影响是深刻的。宏观上,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城市社区成为相对独立、内部联系松散的地域社会;中观层面,随着政府小型化、单位职能专业化,将溢出的社会职能下沉到地域社区;微观层面,游离的社会个体增多,自主性和流动性增强,社区成为游离于“单位”之外的社会个体的主要活动空间。社会转型不仅使社区关系开始重组,由于资源配置体制的变迁、现代社会脱域机制的作用、个人选择行为的理性化以及社会流动自由化与社会服务市场化的影响,个人关系也普遍向社区外拓展,形成各种脱域的关系网络。通过对城市社区的现实考察发现,城市社区现有结构严重缺失,社区内的联系越来越少,居民对社区难以认同,难以激发出居民的参与热情,实证研究证明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的共同体性日益式微。随着高度组织化的“单位制”社会向“社区制”社会的转变,城市社区“被”历史性地赋予了整合与控制社会的功能,并且通过社区建设实现社会高度分化之后的再度整合。城市社区能否成为联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纽带,能否具有将居民组织起来的社会整合功能,关键在于社区是否具有合理的结构,社区中是否存在广泛的地域联系。就社区结构缺失、社区共同体性日益式微的事实,社区建设就是要通过对社区内共同体关系的培育来完善社区结构。而居民对完善的社区服务功能、亲密的邻里关系表现出的一致期待,是城市社区共同体培育的现实依据,也是社区建设的前提基础。本文从社会网络和结构化理论出发,详细分析了脱域的个人网络对社区结构的影响。居民关系网络脱域直接导致社区内邻里关系疏离淡化、社区组织发育不良,社区联系衰弱,致使城市社区结构缺失。居民的社区意识和社区情感难以建立,促进社区关系形成的居民社区参与普遍不足。对于居民普遍的社区参与不足这一社区发展的瓶颈问题,社会网络理论为解释居民的参与行为找到了关系结构上的依据。社会网络理论强调,行为“内嵌”于关系,个人在具体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与该网络关系的强弱、关系的重迭情况等都构成了对个人行为的不同约束。居民虽然是社区的主体,但是居民在社区关系结构中的边缘地位决定其参与的积极性受损。在社会脱域机制的作用下,居民与社区的关系是逐渐弱化的一种社会关系。在整体社区关系中,处于社区核心位置的是社区居委会,但是由于其功能的行政化,不能作为居民权益的代表,满足居民需要能力及对居民的调动能力都十分有限,居民与居委会尚未形成稳定的结构性的联系,居民没有进入社区关系结构的核心而处于社区关系网络的边缘。居民的这种边缘位置决定了社区的现有结构对居民的约束有限,居民对自身在社区关系中的责任与义务难以形成明确的觉悟,很难形成像传统社区那样自觉主动的社区参与意识,社区参与不足成为现实社区结构下的一种必然。结构化理论强调了社会结构与人的行动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社区结构制约居民的参与行为,社区参与行为同样具有结构建构(创造)功能。居民通过积极的社区参与会创建广泛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社区参与过程就是社区结构的生成或重塑过程。正是由于个人关系网络脱域导致地域社区的结构出现缺失,不完善的社区结构制约了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造成普遍的参与不足。在居民缺少参与热情的情况下,参与行为重塑下的社区横向关系结构难以形成。而社区中最能体现共同体特征的就是横向的社会关系。城市社区共同体性日益式微,以及脱域共同体的普遍存在,并不意味着社区共同体关系的完全丧失。地域性的社会关联始终是存在的,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针对居民关系网络脱域的影响,本文提出,以社区内源性共同体潜力为基础,通过复苏邻里关系,唤醒共同意识、挖掘共同利益,利用互联网的再地方化效应等相应建构策略,重建网络时代的新地缘,培育居民和社会需要的共同体性社区形态。时空分离作为“脱域”的初始条件,它是双向度的,即脱域的社会关系在无限时空再联结时,具有与地域性的时—空条件相契合的“再嵌入”效应。利用互联网的“再地方化”效应来进行社区内区域网络的建设,不仅开拓了居民社区参与的新渠道,而且有利于培育居民之间的地域关系。完善的社区服务是居民社区认同的前提条件,也是建立个人与社区联系的纽带,通过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可以培育丰富的“个人”与“社区”关系。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是社区存在的基础,恢复与重建邻里关系,一方面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促进居民交往;另一方面是扶植各种志愿组织促进居民互帮互助,形成稳定持久的邻里关系。公共精神的普及是建立社区意识和培养社区认同的基础,也是社区成长发育的精神基础。挖掘共同利益,社区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越多越有可能发展出共同的意识。(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10-01)

叶余旦[6](2012)在《脱域共同体视角下的“原住民流失”与社区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是人类社会结构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区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时代的需求与潮流的趋向,尤其是在民族社区模式的变迁过程中,从另一角度折射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与桎梏,成为城市化和全球化的重要见证。从社会学开始关注现代社会社区起,贯穿其间的一个主调就是认为社区作为地域性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将不可避免、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和终结。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试图以不同的途径来探索社区发展的新路径,“脱域共同体”的概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当前,旅游业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优选产业之一,已在丽江纳西族区域经济开发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然而旅游开发的同时,带来的却是古城社区内部人口的置换。纳西族人这种地域性的脱离,是否意味着其对古城社区的建设将变得毫无关系?但事实上,古城社区纳西族人的这种地域性脱离是以一种房屋租赁的形式,而非彻底的毫无瓜葛。可以说,纳西族正以一种脱域共同体的形式在持续地影响着社区的发展与整合。本文以大研镇古城社区模式转变的现象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历史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索脱域共同体的运作机制和社区价值,得到初步的结论是: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纳西族脱域共同体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相对合理性,从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到脱域共同体的模式变化,实际上是纳西族另一种形式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强调,通过从“强关系”转变到“弱关系”来建构社会资本,以民族文化为纽带的社区整合能激发纳西族人的民族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地提升纳西族的社区主体性地位。文章主体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描述了自元末明初木氏土司迁都丽江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纳西族人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轨迹。正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伴生茶马古道而兴起的商业文化,造就了以纳西族文化为主体的传统社区模式,这个以“强关系”为纽带的社区培育了纳西族自然、休闲、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生活节奏。第二部分,从丽江古城大研镇的社区模式转型出发,探索脱域性共同体的运作机制。研究认为,目前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是基于一种政府组织外来商客和当地少数精英的合作联盟,依靠的却是纳西族的民族文化优势,纳西族主体性的边缘化带来的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当古城的生活居住功能逐渐衰弱,加之纳西族又不愿意传统社区培育出来的休闲和安定的生活情怀时,面对逐渐被边缘化的死亡危险时,他们就会强化自己的群体属性,依靠传统文化资源构建新的社会资本,作为要求基本生活权利的条件。第叁部分,从纳西族的生计实践意义、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化的保护这叁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脱域性共同体的社区价值。指出在这种地域性的脱离之上建立的“弱关系”,非但不会导致民族文化的衰弱,反而能以通过与市场运行相匹配的机制,使纳西族潜移默化地体会到他们的民族命运与社区的发展具有的利害一致性,促使其作为文化的主体来采取共同一致的行动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4-09)

梁艳艳[7](2011)在《社区建设中的“脱域”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政府倡导和推动社区建设,由社区承担起从政府、单位中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社区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近些年来在政府的倡导与推动下,社区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城市中纷纷开展起来,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一些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社区主要成员的主要社会活动脱离社区。现代社会中发达的通讯手段和普及的网络信息技术为城市生活空间的重构提供技术条件,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个人社会流动性的增大等因素易导致城市生活中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的分离,加剧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脱域现象。受现代社会脱域机制的影响,城市社区主要社会成员(职业群体)的主要社会行动不在社区,能够摆脱社区地域的限制,在社区之外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社会联系。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脱域性映射到社区建设之中,表现为居民的不在场导致社区参与不足,社区建设难以深入。目前社区各项工作所面对的基本上是社区中的非职业群体和非职业活动,而不包括在职人员的各种具有专业性的活动。如果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只关注社区的边缘群体,而忽略脱域共同体的存在,就会偏离政府所倡导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发展目标。因此本文试图以脱域的视角切入,在探讨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造成社区居民社会生活脱域性的原因进行深刻分析,进而提出缓解脱域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制约的相关建议,来改变目前社区建设缺乏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的平静化状态。论文框架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对国内外社区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探讨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述,介绍社区建设的背景,重点分析脱域作为制约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瓶颈因素,阐述现代社会脱域机制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影响。第叁部分是威海市L社区建设中的脱域困境,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来了解该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目前存在的一些脱域问题。第四部分是脱域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以脱域理论为基础,从现代社会脱域机制的形成、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社区居委会自治能力薄弱、社区中社会组织发育不良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深刻的分析。第五部分是提出缓解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脱域机制制约的相关建议,分别从理顺政府和社区间的关系、加强培育社区中介组织、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利用现代通讯传媒和互联网络技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梁艳艳,陈桂香,任静强[8](2011)在《脱域视角下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在政府的倡导与推动下,社区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城市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社区主要成员的主要社会活动脱离社区,居民生活脱域现象加剧。文章试图从脱域的视角切入,分析社区居民社会生活脱域的因素,并提出缓解脱域对社区建设制约的相关建议,来改变目前社区建设缺乏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的平静化状态。(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曹立志[9](2009)在《脱域社区整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社会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迁过程,也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整合模式,在城市中,单位不再是整合的唯一渠道,社区作为现代人赖以栖息的场所,日益凸显出其整合作用,然而我国强调地域的社区建设模式仍然阻碍了社区整合功能的发挥。与此同时,各种基于趣味性的社会群体与组织日益兴盛,趣缘关系作为连结社会成员之间新的纽带关系其整合作用日益显现,这种以兴趣为纽带的社会群体与组织可以视为新型脱域社区,弥补了地域社区整合功能的不足。本文即是从脱域社区的角度出发,对趣缘群体的特征和整合功能进行探讨。研究中选取了一个典型的非正式趣缘群体——Y垂钓群体为个案,采用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了研究,并运用网络、互惠与信任作为分析工具,引入关系强度与非制度化信任予以补充。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异质性较大的Y垂钓群体成员,以趣缘为纽带发挥其同质性,成员之间展现了一种强纽带关系,体现在交往频率高、亲密程度深、情感投入大、互惠互利多。其次,群体成员的关系网体现了脱域社区的特征,成员间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后,群体的社会网络是信任的载体,信任模式体现为非制度化信任,垂钓群体提供的互惠表现为情感性支持与工具性支持,非制度化信任与纽带关系强度互相强化、互为基础,网络、信任与互惠共同作用发挥整合功能。本研究认为,我国城市中兴起的非正式趣缘群体,与正式的俱乐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社区整合功能优势,不但顺应了现代人追求情感认同的心理特征,也可以为我国的地域社区整合模式提供可借鉴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11-01)

王小章,王志强[10](2003)在《从“社区”到“脱域的共同体”——现代性视野下的社区和社区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社区建设的强调、对社区建设之"重大意义"的肯定预设了社区这一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在社会已走向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这种重要性已经大大弱化。因此,今天我们与其关注地域性的社区,还不如重视各种"脱域的共同体"。(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03年06期)

脱域社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T社区工作人员工作风格与治理倾向的研究发现,与老一辈社区工作者不同,新一代社区工作者倾向于采纳"去人情化"方式处理社区关系和治理社区事务。这种社区"脱域"的工作风格,是社区工作职业化、科学化和行政化的自我认同、现代工作的自我定位和自主意识、对社区工作的短工化期待和女性化片面认知等因素多重效应的结果。新一代社区工作者的"去人情化"实践,既可能在短期内阻隔社区有效治理,进而导致居委会组织的"悬浮"和失去扎根地方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也可能会对基层社区的民主化建设和事务的合作治理起到倒逼作用,进而推动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去人情化"治理倾向的效用还有待观察和验证,而社区善治的达成仍需继续加强社区参与、社区信任关系和社区民主化等基础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域社区论文参考文献

[1].陈刚,张早早.“脱域的共同体”:虚拟电影文化消费社区的形成及其亚文化[J].当代电影.2016

[2].孙旭友.去人情化:新一代社区工作者的治理倾向和社区“脱域”策略[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

[3].魏淑娟.后单位时代脱域社区的再地域化——基于社区网络平台的讨论[J].江汉学术.2015

[4].兰亚春.居民关系网络脱域对城市社区结构的制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

[5].兰亚春.居民关系网络脱域与城市社区共同体培育[D].吉林大学.2012

[6].叶余旦.脱域共同体视角下的“原住民流失”与社区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2

[7].梁艳艳.社区建设中的“脱域”现象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

[8].梁艳艳,陈桂香,任静强.脱域视角下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

[9].曹立志.脱域社区整合研究[D].中南大学.2009

[10].王小章,王志强.从“社区”到“脱域的共同体”——现代性视野下的社区和社区建设[J].学术论坛.2003

标签:;  ;  ;  ;  

脱域社区论文-陈刚,张早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