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伊丽莎白毕晓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六节诗,悲伤,眼泪
伊丽莎白毕晓普论文文献综述
刘爱兰[1](2019)在《眼泪包裹的一颗心——伊丽莎白·毕晓普《六节诗》的现代悲伤》一文中研究指出六节诗是中世纪法国宫廷诗人为了表达爱情创造出来的一种精巧、复杂的诗歌体式,然而这种传统古老的诗体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迸发了新的生命,诗行词尾的不断重复、折迭和包裹诠释了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和苦难。伊丽莎白·毕晓普完美地运用这种古老的诗体来抒发自己对不幸童年遭遇的淡淡悲伤,情感在诗歌形式的束缚里反而获得了最大的张力,词尾的层层包裹如眼泪般包裹着一颗受伤的心,悲伤的情绪在层层包裹中不断积累、迂回,难以排遣释怀。诗歌中,秋天的雨水神奇地化作了祖母的眼泪、茶壶的眼泪、茶杯的眼泪、扣子的眼泪、月光的眼泪,这一颗颗眼泪包裹的就是一个小女孩童年缺失母爱而永远无法愈合的心。(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志洁,彭予[2](2018)在《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记忆书写与疗愈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创作中的记忆书写具有治疗的功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藉由记忆唤起过往,重建与过往的联系,体现了诗歌创作被记忆激活的疗愈模式。母亲造成的创伤记忆释放了毕晓普的创作能量,使其在创作中成为创伤叙述者,并从周围景观获取滋养身心的能量,借助艺术重获补偿和控制力,疗愈身心创痛。毕晓普一生的创作都贯穿着对母爱缺失的情感回应和诗性表达。诗歌创作是毕晓普释放痛苦和创伤记忆的途径,为她撑起冥想天地,使她潜入意识深处将痛苦和创作记忆变为生命书写,其治疗性的记忆书写诠释了诗歌创作重塑生活的潜在能量和治愈功能。(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仲萌蕾[3](2018)在《坚守与探寻——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空间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的诗歌明丽幽深,画了一颗宁静又孤独的灵魂。本文以毕晓普诗歌中的空间为考察对象,分别从空间即意象、时空相互作用、空间展现人类生存状态叁个方面探讨了其诗歌中呈现的空间观,揭示了其非凡的想象力、对空间的精细处理以及对生命的关切。(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8年05期)
仲萌蕾[4](2018)在《生存困境与精神救赎》一文中研究指出伊丽莎白·毕晓普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她是美国1949-1950年度的桂冠诗人,并于1965年获得普利策奖。她善于发挥语言的魅力,追求语言的精确和形式的完美,将新思想与道德寓意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近年来,毕晓普在学术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加强。英美学术界曾从个人传记、种族问题、完美主义思想等方面对其诗歌进行研究。本世纪初,我国逐渐开始了对毕晓普的研究,包括动态诗学、视觉艺术和诗学的政治性等方面,但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国外文学界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西方空间理论多应用于物理学和建筑学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人文社科领域的“空间转向”热潮开始,学术界对空间理论在文学领域的应用生发了新的认知,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其价值,同时打破了文学研究历来重视时间维度的传统。毕晓普生活的时代见证了现代艺术与文学的发展繁荣,她在作品中对空间给予了独特的关注。本文结合亨利·列斐伏尔、加斯东·巴什拉等空间理论家的思想,研究了毕晓普诗歌中的空间。这些空间形态不是空洞的语言,而是蕴含深意的动态符号,刻录了毕晓普的内心世界和她对普通民众生存现状和精神世界的关注和同情。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叁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简述了毕晓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毕晓普作品的文献情况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篇章结构。正文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分析了城市化及其造成的影响,并结合诗歌中的物质空间展现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困境。城市化的发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原因,空间的扩展在改变民众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他们陷入困境,他们在工厂、街道、阳台等空间遭遇生存危机。第二章探索了毕晓普和普通民众的精神空间,分析了他们的精神状态。毕晓普展现了自己及普通民众孤独寂寞、心灵无所依托的状态和面临的身份危机。第叁章解析了毕晓普诗歌中重点空间的内涵和意义,它们是自然、家园和艺术的象征,具有救赎的功能,是支撑毕晓普在穿越人生风浪中的精神力量。结论部分总结了毕晓普诗歌中空间的内涵,重申了它们在毕晓普诗歌创作过程中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01)
何云英[5](2018)在《拼贴的诗意: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伊丽莎白·毕晓普是美国现代着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娴熟的技巧、丰富的想象等多种现代手法的交叉运用而着称。蒙太奇是个电影术语,用来分析文学作品还为数不多。本文试从表现蒙太奇中的抒情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等方面来论述毕晓普的诗歌,为从不同视角分析文学作品进行了新的尝试。(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洪振国,曾超[6](2017)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创作观及梦幻诗》一文中研究指出伊丽莎白·毕晓普是美国杰出的现代诗人。她在诗中明确表示,艺术来源于生活、模仿生活,旨在表达思想;写诗是一个由客观到主观、物质到精神,思想和现实相互交融、渗透的动态的过程;并提出了她的"动态诗学观"。她认为写诗要观察事实的细节、沉入或者潜入未知,以及诗歌本身要能表达诗人的感情,诗要新颖,要能给人以快乐,使生活可以忍受。她的梦幻诗具有超现实主义性质,但她又不是一位超现实主义诗人。她把梦作为一种题材和写作方法,表现社会意识,是她未实现的愿望的满足。她的梦幻诗中,半梦和半醒的状态交替出现。她开发潜意识,认为意识和潜意识是并不割裂的,但理性才是主要的、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S2期)
刘青青[7](2017)在《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生态主义的体现——以《鱼》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伊丽莎白·毕晓普是二十世纪美国当代着名的女诗人,其诗写作视角独特,创作手法多样,语言精练,诗艺堪称精湛。本文试图分析诗中对鱼的描绘、人与鱼的精神博弈、诗人放走鱼叁个部分来体现出毕晓普的生态关怀精神及在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32期)
吴远林[8](2017)在《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与宗教共生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伊丽莎白·毕晓普通常被认为是"不信教"的诗人,然而对毕晓普的作品所作的整体观照却发现,其诗歌与宗教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互为主体,在文化共生的基础上形成学科之间交往的高级形态:一方面,毕晓普的诗既深受宗教文化的濡染,又能摆脱宗教意识的宰制;另一方面,既希冀有助心灵提升的宗教,又批判以宗教为依托的世俗化流弊。毕晓普的诗与宗教共生关系不仅体现在诗人从宗教文化中汲取题材和方法,更在于从中汲取人文思想与养料,用"神圣精神"去援助诗歌创作并实现其形变,让诗与宗教共生共荣,协同造福人类。(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7年03期)
胡英[9](2017)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生态视野》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20世纪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在其缄默、含蓄的诗风掩盖之下,诗人其实具有前瞻性的生态视野,这令她在美国生态诗歌发展中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毕晓普对大自然的特别关注产生于现代性的生态危机背景之下,成就于其客观而纯洁的观察与冷静而精准的表达之中,最终落脚于将"异在世界"进行家园化的过程之中。(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吴远林[10](2017)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爱情诗与同性恋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爱情诗属于典型的同性恋写作,它与诗人的同性恋意识,乃至她对同性恋文化精神的构建与思考联系在一起。毕晓普对同性情欲的深度描绘,更新了传统爱情诗的审美品级,拓展了现代情感知识谱系,见之于文学写作,是其对主体心灵和生命爱欲的经验呈现,展示了西方现代同性恋在社会历史转型时期那一代人的心灵图式,其"抵抗式"写作逐渐获得一种精神性存在,即对传统异性恋霸权的反叛和对同性恋乌托邦精神的幻想。这种反叛与幻想是摆脱性别奴役,促进社会变革,进而实现爱欲解放的重要力量。(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7年02期)
伊丽莎白毕晓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学创作中的记忆书写具有治疗的功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藉由记忆唤起过往,重建与过往的联系,体现了诗歌创作被记忆激活的疗愈模式。母亲造成的创伤记忆释放了毕晓普的创作能量,使其在创作中成为创伤叙述者,并从周围景观获取滋养身心的能量,借助艺术重获补偿和控制力,疗愈身心创痛。毕晓普一生的创作都贯穿着对母爱缺失的情感回应和诗性表达。诗歌创作是毕晓普释放痛苦和创伤记忆的途径,为她撑起冥想天地,使她潜入意识深处将痛苦和创作记忆变为生命书写,其治疗性的记忆书写诠释了诗歌创作重塑生活的潜在能量和治愈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伊丽莎白毕晓普论文参考文献
[1].刘爱兰.眼泪包裹的一颗心——伊丽莎白·毕晓普《六节诗》的现代悲伤[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2].刘志洁,彭予.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记忆书写与疗愈艺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仲萌蕾.坚守与探寻——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空间观研究[J].英语广场.2018
[4].仲萌蕾.生存困境与精神救赎[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5].何云英.拼贴的诗意: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6].洪振国,曾超.伊丽莎白·毕晓普的创作观及梦幻诗[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7].刘青青.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生态主义的体现——以《鱼》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7
[8].吴远林.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与宗教共生关系[J].当代外国文学.2017
[9].胡英.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生态视野[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10].吴远林.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爱情诗与同性恋写作[J].山东外语教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