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堡凹陷厚层泥岩的封盖作用及期与油气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茜[1](2019)在《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沙三段是南堡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层系,深入分析沙三段烃源岩的地质、地化特征和生排烃模式,明确烃源岩的油气资源潜力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首先对不同岩相的泥岩、页岩样品有机质丰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烃源岩类型包括页岩和深色(黑色、深灰色、灰色、褐色)泥岩。地球化学参数综合评价显示,沙三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中等,以III型、II2型有机质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属于中等—好烃源岩。应用生烃潜力法确定了沙三段烃源岩的排烃门限,并依据排烃门限及烃源岩排烃图版识别出沙三段有效烃源岩,结果显示有效烃源岩沉积中心位于高尚堡、北堡、老爷庙构造,最大厚度为700m。沙三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模式表明,排烃门限对应的Ro为0.84%,排烃高峰的Ro为1.05%,排烃效率最高为82%,高尚堡构造和北堡—老爷庙构造带为主要的生烃中心,北堡—老爷庙构造带为排烃中心,高柳地区具有较高的残留烃强度。沙三段烃源岩累计生、排、残留烃量分别为111.6×108t、40.09×108t、71.51×108t,其中常规、致密油气排出量分别为26.19×108t和13.9×108t,残留在源内的页岩油资源共17.71×108t。其中I号成藏体系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最丰富,致密排烃量和页岩油资源量分别为9.61×108t和8.52×108t。
欧阳黎明[2](2018)在《南堡三区古近系不整合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文中认为南堡三区位于南堡凹陷东南部,古近系构造特征具有多幕性,经历了多次的沉降和抬升,形成了多个区域性的不整合,油气分布复杂且具有很强的非均衡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南堡三区古近系不整合为研究对象,其中东营组底部不整合为重点研究对象,综合地震、测井、录井、岩心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了不整合结构特征以及不整合对油气分布影响方面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南堡三区古近系主要发育四个不整合面,类型多样,其中削截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为研究区主要的不整合类型,且多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中部斜坡地区。(2)古近系东营组底部不整合纵向结构可划分为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风化粘土层、半风化层三层结构,其中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和半风化层在研究区分布广泛,风化粘土层分布则相对局限,呈现出零星分布的特点。(3)古近系东营组底部不整合结构各层在岩石学、物性、矿物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以泥岩为主,砂岩较少,厚度适中,物性较好;不稳定矿物、元素含量居多;风化粘土层以粘土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厚度较薄,稳定矿物、元素居多,物性差;半风化层以砂岩为主,泥岩较少,单井厚度较大,稳定矿物、元素相对于风化粘土层有所下降,物性好。(4)古近系东营组底部不整合结构层的组合类型可分为:Ⅰ型(封盖型或者单通道型),Ⅱ型(“天窗”型),Ⅲ型(单通道型),Ⅳ型(双通道型),Ⅴ型(封盖型),不同的组合类型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不同,总体可以归纳为储层改造、输导以及遮挡三种作用。(5)受古近系东营组底部不整合结构的控制,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三段油气呈现出“上少下多”的特点,油气多集中在不整合面之下紧邻不整合面的储层中,形成地层油气藏、构造—地层油气藏,整体表现出沙一段油气富集程度高于东三段的特点。
信凤龙[3](2018)在《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文中提出以油气形成及分布理论为指导,系统归纳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的特征,并通过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剖析油气不均一分布主控因素,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东濮凹陷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明显,总体上具有“北富南贫、纵向富集层系集中”的特征。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于凹陷北部的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纵向上,集中富集于沙二段和沙三段,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油气多层系分布特征具有显着差异。中浅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深层主要以非构造油气藏为主。原油物性整体上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好,但在盐岩发育区的物性变化区间较大。研究区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具有差异,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下亚段,平面上富集于生烃洼陷附近,且靠近生烃中心地区为干酪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近洼斜坡带为原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煤成气主要富集于北部文留地区沙四段,南部的马厂、白庙地区;混合气主要分布于气源断裂沟通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区域,具有多层系富集特征。东濮凹陷北部洼陷烃源岩生烃条件远远好于南部洼陷,洼陷生烃条件的差异从根本上控制了油气“北富南贫”的格局;北部地区发育五套盐岩,极好的封盖条件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位,使油气集中分布在沙一盐之下的沙二段和沙三段;构造背景和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是油气在不同构造带差异性聚集的关键。不同母质类型烃源岩的供烃、断层的输导和膏盐、泥岩盖层的配置条件控制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分布差异。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沙三中、下亚段烃源岩分别是煤成气和油型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成藏期气源断层的活动为煤成气向上部层系运移提供了条件,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断盖配置关系造成了油型气、煤成气和混合气富集层位的差异。温压条件控制了烃源岩与早期油藏所经历的热演化程度以及油气在不同运聚方式下的相态演化。随着埋深增加、温压升高,洼陷中心干酪根裂解成气,近洼斜坡的早期原油易于发生原油裂解和气侵富化;油气在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过程中,随着埋深变浅、温压减小,油溶天然气出溶形成气藏或伴有气顶的油气藏。依据东濮凹陷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结合封盖条件、供烃层系、运移方式的差异,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划分为两种模式: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罗瑞[4](2018)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成藏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成藏耦合关系这一控制致密油藏形成的核心科学问题,本文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为研究对象,在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以及储层致密化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储层孔隙度预测模型,结合成岩演化特征揭示了砂岩储层的致密化成因机制;通过致密油成藏特征分析并结合储层致密史与成藏期分析以及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研究,综合探讨了致密油的成藏过程与成藏机理,并建立了致密油成藏模式。随着埋深增大,逐渐加强的压实作用促使岩石储层孔隙结构逐渐变差,压实作用是造成储层孔隙度减小的最直接因素,而胶结作用才是储层进一步致密化的根本原因,储层致密时间约为10.5Ma。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手段对油气成藏期研究表明,滩海地区沙一段存在馆陶晚期-明化镇早期(15.5Ma-12.0Ma)和明化镇中晚期(7.0Ma-3.0Ma)两期烃类流体活动,第一期油气充注时沙一段储层并未致密,而第二期明化镇中晚期油气充注时储层已完全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的匹配关系显示滩海地区沙一段表现为“先致密后成藏”的成藏机制。根据测井电性响应、储层储集类型以及勘探成效等因素显示,致密油层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一类、二类致密油层其储层为裂缝-孔隙型,钻井油气显示好;三类致密油层其储层裂缝不发育,钻井油气显示差,揭示了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带是致密油勘探有利指向。运聚特征分析表明,异常高压是致密油运移的主要动力,毛细管阻力则为主要的阻力,滩海地区存在上部静水压力带、中部异常高压带和下部异常高压带三个垂向叠置的压力带,处于下部异常高压带内的沙一段剩余压力一般在10MPa20MPa,远大于排替压力,地层剩余压力为致密油运聚提供持续的动力,并影响着致密油充注范围和富集程度,高层间剩余流体压力差分布带是致密油的主要富集区;而沙一段泥岩内部以及砂泥岩界面处发育的构造裂缝、流体压裂缝以及层理缝等裂缝,与被其所沟通的泥页岩中的纳米级孔隙与干酪根网络所组成的复合通道体系有效促进了烃源岩排烃及对致密砂岩的烃类充注。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广泛分布的优质烃源岩为致密砂岩油成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致密砂岩储层与烃源岩形成良好源储配置,丰富的次生孔缝系统为致密油提供了储集空间;上覆稳定的半深湖相发育大套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为致密油提供良好的封盖条件;地层剩余压力为致密油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成藏动力。滩海地区沙一段发育了两种致密油成藏模式,(1)源内-超压充注-次生孔缝型致密砂岩成藏模式;(2)近源-超压充注-断砂联合输导-次生孔缝型致密砂岩成藏模式。利用小面元容积法以及资源丰度类比法对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油资源量进行了评价,致密油资源量1.11×108t,可采资源量0.089×108t,综合评价为Ⅲ类致密油区,认为有利甜点目标区位于南堡3号构造带NP3-19-NP3-20井区,甜点目标区面积约40.5km2。
罗彪[5](2018)在《南堡凹陷主要目的层欠压实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日益严峻,常规油气资源难以供给国民生产生存,开发低孔渗致密油气势在必行,其中寻找低孔渗背景下的相对高孔渗储层是关键。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固化成岩最主要的作用,它也是沉积物孔隙度减小的主要作用之一。欠压实作用是一种压实不完全的现象,有利于保存深部的原生孔隙,形成相对高孔渗储层。欠压实作用伴随着地层的异常高压,本文通过研究地层的异常压力及其成因确定欠压实储层的分布情况并研究其有利成因,以期对致密油开发有所帮助。通过对泥岩超压的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在古近纪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广泛发育异常高压,压力系数集中在1.0-1.4,最大可达1.6以上;压力结构主要可划分为Ed-Es1的浅层弱超压体系和Es2+3的深层超压体系。通过研究超压的成因机制,认为本区浅层超压以欠压实成因主导,深层超压在高柳断层以南以生烃增压成因为主,在高柳地区为生烃增压与欠压实共同作用。欠压实产生的条件包含沉积速率大、沉积物粒度细、有利岩性组合等有关,而高柳的沙河街组超压成因差异可能来源于地层剥蚀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杨尚儒[6](2018)在《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断裂控油气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地质和地化”结合、“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思路,明确了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类型和油气来源。划分了油源断裂类型,明确了断裂的活动性、主要活动时期与主排烃期的耦合关系,最后进行了典型油气藏解剖,分析成藏主控因素。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中浅层的原油为未经降解的淡水陆相轻质成熟原油。原油类型有A和B类,以B类为主,集中分布在NP2-3井附近,LPN1井区为A类原油。A类原油源自Ⅰ类烃源岩,即深层Es2+3和Es1烃源岩,形成于淡水湖相环境。B类原油与Ⅱ类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主要源自Ed3烃源岩,形成于含盐度略高的水体环境。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油源断裂可分为3类:切穿Es2+3的油源断裂、切穿Esa的油源断裂和切穿Ed3必的油源断裂,具有分段生长特征,主要在明化镇末期活动。中浅层油气主要聚集在古近系东营组东一段,部分聚集在新近系馆陶组,烃源岩和断裂共同控制中浅层原油类型与分布,当断层泥比率(SGR)大于0.53、“砂-砂”对接百分比小于20%时,断层封闭。“源-断-储-盖组合”共同影响研究区油气分布。原油物性、生物标志化合物、地层水、过断层压差等证实断裂是深层油气向中浅层运移的重要通道。
刘昭婷[7](2018)在《南堡凹陷不同区带浮力成藏下限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浮力成藏理论由美国学者White于1885年提出,并发展为圈闭找油理论。勘探领域的扩大让人们发现了无法用浮力成藏理论解释的连续致密油气藏。浮力成藏下限是盆地中浮力开始不起作用的位置,是自由流体动力场和局限流体动力场的分界。南堡凹陷非常规致密油气藏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是勘探工作的重点。常规油气藏和致密油气藏分别形成于自由流体动力场和局限流体动力场中,不同流体动力场的成藏机制和特征都各不相同,所以进行浮力成藏下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法、实例剖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对南堡凹陷各区带的浮力成藏下限进行厘定,发现南堡凹陷浮力成藏下限为3357m3959m,对应孔隙度为10.3%11.8%,在高柳地区最深,老爷庙地区最浅。浮力成藏下限深度的影响因素为构造运动、流体性质、颗粒分选和地温梯度。逐一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构造运动和地温梯度是使高柳地区浮力成藏下限较深的主控因素;构造运动、粒径分选和地温梯度是使老爷庙地区浮力成藏下限较浅的主控因素。其余各构造浮力成藏下限也是这四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高位封盖、高点汇聚、高孔富集和高压成藏是浮力成藏下限之上的常规油气藏的特征,而对于浮力成藏下限之下的致密油气藏,低位倒置、低凹汇聚、低孔富集和低压稳定则是其重要特征。
周易[8](2018)在《分期异向分层伸展叠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分期异向分层伸展叠加构造是裂陷盆地演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而重要的伸展构造,其对盆地内油气资源的运聚成藏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系列理论研究模型,探究伸展方向变化与脆性地层中夹大套韧性层的沉积模式对伸展构造变形的影响。一种新型的滚动阻力线性接触模型被用以模拟伸展过程中断层的剪切破裂行为,根据基准模型测试结果显示,在线性模型中添加滚动摩擦属性能显着增加散粒体模型的休止角,即等同于其内摩擦角。在模拟断裂变形过程中,滚动摩擦系数最为直接而显着的作用便是帮助生成符合库伦摩尔破裂准则的剪切破裂带。分期异向分层伸展叠加变形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中间韧性地层会导致脆性地层中断层发生滑脱作用,形成上下分层变形的两套断裂系统。韧性变形作用使得中间地层拉伸减薄,且牵引其上覆脆性地层向中央沉降区域内塌陷,从而使整个上部断裂系统横向展布范围显着扩大,而对下部断裂系统的影响较小,因而形成了上下两套断裂系统垂向叠加、侧向分层伸展的构造变形特征。早期正向伸展叠加晚期斜向伸展的两期伸展模式产生了两套不同走向的断裂系统,伸展方向变化不仅会促使新生断层走向发生改变,也扩大了该方向上断裂带横向发育范围与纵向断距。多组实验对比显示,韧性层减薄会导致部分大型断裂垂向继承性发育,不受韧性层的分割;加大地层弹性模量会导致地层发育更多小微断层,大型断层发育减少;伸展速度减慢会导致两侧破裂变形呈对称性发育。结合南堡凹陷有限元应力场模拟结果,对比离散元模型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生代盆地所具有的典型的分期异向分层伸展的构造-沉积特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解析出分期异向分层伸展叠加构造的成因机制在于垂向叠加的不同能干性地层经历了多期次不同方向伸展。
刘营[9](2017)在《南堡凹陷隐蔽油气藏识别及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南堡凹陷高南—杜林地区东一段发现的隐蔽油气藏具有分布规律性差,成藏机制复杂的特点,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沉积体系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地震反演技术等多种理论方法相结合,开展研究区东一段区域层序研究、目的层段的精细构造解释以及沉积相及沉积体系研究,分析了沉积体系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地震反演等手段对储层进行了预测,识别和评价了隐蔽油气藏并对其分布规律做了总结。采用综合的层序地层分析方法首次识别出四级基准面旋回,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各个四级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的钻测井及地震剖面特性。将东一段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3个四级层序,对应3个砂层组(Ed11,Ed12,Ed13)。最大湖泛期位于Ed12时期,在四级层序内部根据层序界面及最大湖泛面将东一段划分为6个时间地层单元。研究区沉积了一套以湖相为背景的扇三角沉积体系,确认两大物源体系存在于研究区内,分别来自西南庄断层和高柳断层上升盘。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为:老爷庙扇三角洲横向大规模展布,高南扇三角洲由多个小型扇三角洲群组成。各时期沉积体系物源方向与发育位置多具有继承性;分析了沉积体系分布对隐蔽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认为南堡凹陷高南—杜林地区扇三角洲中能够形成大量的隐蔽油气藏。水上溢岸砂体、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滑塌砂体等均可作为良好的储集层,其中远砂坝砂体物性最好,为最有利的钻探目标。分别从(1)主要考虑构造因素、沉积体的横向变化以及沉积体与构造的匹配关系的角度;(2)层序地层学的角度;(3)圈闭发育位置的角度,对研究区隐蔽油气藏进行了划分。总结了油气藏富集规律:纵向上油气主要富集于东一段短期湖泛面上、下(泥包砂段)发育的薄层砂体中;平面上油气富集主要受湖泛面附近的沉积相分布和构造背景控制。提出了“湖泛面控藏”的理论观点,并在此观点指导下,通过提取湖泛面反演属性,对高南斜坡带东一段隐蔽圈闭识别与评价,进一步明确了该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领域。
傅正义[10](2017)在《南堡凹陷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南堡凹陷天然气分布规律和指导其勘探,在现有钻井、地震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天然气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天然气成藏的源岩条件、输导通道条件、圈闭条件,对南堡凹陷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了天然气成藏有利目标。具体取得的成果有以下5个方面:(1)南堡凹陷天然气以气顶气为主,主要分布在南堡1号构造、高尚堡构造、老爷庙构造和南堡5号构造,少量分布在南堡2号、3号和4号构造。其层位主要是东营组和馆陶组。(2)南堡凹陷天然气主要来自沙三段和沙一段源岩,沙三段和沙一段好源岩主要分布在凹陷中部,沙三段源岩分布面积大于沙一段。天然气输导断裂主要是油源断裂,为中-晚期和早-中-晚期断裂,整个凹陷大面积分布。天然气圈闭主要为断层圈闭,主要分布在断裂密集带附近。(3)南堡凹陷天然气成藏主要受到5个因素的控制:①源岩和油源断裂分布范围控制天然气成藏范围;②断盖配置和高砂地比储层共同控制着天然气聚集层位;③输导断裂分布控制着天然气成藏的部位;④输导断裂附近反向断裂遮挡圈闭为天然气成藏提供了场所;⑤盖层封气能力和烃源岩供气能力控制着天然气富集程度。(4)南堡凹陷油气成藏有4种模式:①源内断裂输导中浅层反向断层圈闭天然气成藏模式;②源内断裂输导中深层反向断层圈闭天然气成藏模式;③源岩断裂输导深层反向断层圈闭天然气成藏模式;④源边断裂输导深浅层反向断层圈闭天然气成藏模式。(5)共预测出南堡凹陷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5个,分别为:沙二段的XM1-N-2圈闭、潜山的NP3-3-N-1圈闭、沙一段的XM1-N-1圈闭、沙二段的M160xl-N圈闭和潜山的NP3-3-N-2圈闭。
二、南堡凹陷厚层泥岩的封盖作用及期与油气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堡凹陷厚层泥岩的封盖作用及期与油气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国内外烃源岩评价及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1.3.3 南堡凹陷勘探历程及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与沉积特征 |
第3章 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沙三段暗色泥岩展布特征分析 |
3.1.1 暗色泥岩的岩性界定 |
3.1.2 暗色泥岩的分布预测 |
3.2 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2.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 |
3.2.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特征 |
3.2.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
第4章 南堡凹陷沙三段有效烃源岩判识及生排烃特征 |
4.1 沙三段有效烃源岩判识及分布预测 |
4.1.1 生烃潜力法确定烃源岩排烃门限 |
4.1.2 烃源岩排烃品质的判别 |
4.1.3 沙三段有效烃源岩的识别及分布特征 |
4.2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方法及模式建立 |
4.2.1 生烃潜力法探究沙三段生排烃特征 |
4.2.2 沙三段生排烃模式建立 |
4.3 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强度分析 |
4.3.1 沙三段累计生烃强度分析 |
4.3.2 沙三段累计排烃强度分析 |
第5章 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资源潜力分析 |
5.1 各成藏体系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
5.2 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
5.2.1 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
5.2.2 各成藏体系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2)南堡三区古近系不整合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整合研究现状 |
1.2.2 南堡凹陷古近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研究工作及成果认识 |
1.4.1 完成的研究工作 |
1.4.2 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油藏特征 |
第三章 不整合的类型及识别 |
3.1 南堡三区古近系不整合发育概况 |
3.2 不整合的识别与分类 |
3.2.1 不整合地震识别 |
3.2.2 不整合测井识别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整合结构特征 |
4.1 不整合结构层的划分 |
4.1.1 矿物学方法 |
4.1.2 元素地球化学方法 |
4.1.3 测井判识方法 |
4.2 不整合结构的特征 |
4.2.1 矿物学特征 |
4.2.2 岩石学及物性特征 |
4.2.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4 不整合结构分布特征 |
4.3 不整合结构层的叠置组合关系 |
4.3.1 岩性配置关系 |
4.3.2 岩性组合关系与不整合结构发育平面连续性 |
4.4 不整合结构发育的控制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整合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
5.1 古近系油气分布特征 |
5.1.1 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
5.1.2 油气平面分布特征 |
5.2 不整合发育时储层物性的改造 |
5.3 不整合结构输导油气的作用 |
5.3.1 不整合侧向输导油气作用 |
5.3.2 不整合垂向输导油气作用 |
5.4 不整合遮挡油气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1.2.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2.1 主控断裂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 |
3.1 不同地区油气分布特征 |
3.2 不同层系油气分布特征 |
3.3 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 |
3.4 原油物性及分布特征 |
3.5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差异 |
3.5.1 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分布特征 |
3.5.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分布特征 |
第四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主控因素 |
4.1 生烃条件控制南北油气富集差异 |
4.1.1 泥质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石油及油型气分布的控制 |
4.1.2 煤系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煤成气分布的控制 |
4.2 构造格局和输导体系控制不同区带油气富集差异 |
4.3 断-盖配置控制油气富集层系 |
4.4 温压条件控制油气相态演化差异 |
第五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 |
5.1 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5.2 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成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一章 前言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致密油地质特征 |
1.3.2 致密油富集条件 |
1.3.3 致密储层孔喉结构 |
1.3.4 储层致密化机理及成藏耦合关系 |
1.3.5 致密油运移和聚集特征 |
1.3.6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背景 |
2.1.1 区域位置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古近系油气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化成因 |
3.1 致密储层特征 |
3.1.1 致密砂岩展布特征 |
3.1.2 岩石学特征 |
3.1.3 储层物性特征 |
3.1.4 孔隙结构特征 |
3.2 储层成岩作用 |
3.2.1 压实作用 |
3.2.2 胶结作用 |
3.2.3 溶蚀作用 |
3.2.4 交代作用 |
3.2.5 成岩作用阶段特征 |
3.3 孔隙演化及储层致密化成因 |
3.3.1 滩海地区孔隙发育规律 |
3.3.2 次生孔隙成因 |
3.3.3 次生孔隙形成机理 |
3.3.4 储层致密化成因机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致密砂岩油藏形成机制及成藏主控因素 |
4.1 致密油特征 |
4.1.1 烃源岩特征 |
4.1.2 致密油分布及原油特征 |
4.1.3 源储组合特征 |
4.2 储层致密化与成藏耦合关系 |
4.2.1 油气成藏时间 |
4.2.2 砂岩储层致密与成藏匹配关系 |
4.3 致密油成藏机制分析 |
4.3.1 典型致密油藏解剖 |
4.3.2 致密油层评价 |
4.3.3 典型致密油成藏模式 |
4.4 致密油运聚特征 |
4.4.1 运移动力 |
4.4.2 运移阻力 |
4.4.3 运聚通道 |
4.5 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 |
4.6 小结 |
第五章 致密油潜力评价与有利勘探方向 |
5.1 致密油资源潜力评价 |
5.1.1 小面元容积法 |
5.1.2 资源丰度类比法 |
5.2 有利勘探方向 |
5.2.1 有利区带预测 |
5.2.2 甜点目标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南堡凹陷主要目的层欠压实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及欠压实研究现状 |
2.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演化特征 |
2.1.2 沉积地层特征 |
2.1.3 油气成藏特征 |
2.2 南堡凹陷异常压力与欠压实研究现状 |
第3章 南堡凹陷异常高压分布 |
3.1 地层流体压力的计算方法 |
3.1.1 平衡深度法 |
3.1.2 改进的Eaton方法 |
3.1.3 两种方法的对比选择 |
3.2 平衡深度法研究单井异常压力的示例 |
3.3 异常压力计算结果 |
3.3.1 南堡凹陷典型剖面压力预测结果 |
3.3.2 重点区带的异常压力分布 |
第4章 南堡凹陷欠压实识别及分布特征 |
4.1 高柳地区欠压实分布 |
4.2 滩海地区欠压实分布 |
第5章 南堡凹陷欠压实层系的成因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断裂控油气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1 研究区现状 |
1.4.2 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1.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
2.1.2 研究区构造演化阶段 |
2.2 沉积环境和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原油特征与类型 |
3.1 原油物性与地球化学特征 |
3.1.1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 |
3.1.2 原油饱和烃特征 |
3.1.3 原油甾烷、萜烷特征 |
3.2 原油类型 |
第4章 烃源岩特征与油源对比 |
4.1 烃源岩评价 |
4.2 烃源岩类型 |
4.3 精细油源对比 |
4.3.1 A类原油的油源对比 |
4.3.2 B类原油的油源对比 |
第5章 断裂特征与封闭性评价 |
5.1 断裂特征 |
5.1.1 断裂产状特征 |
5.1.2 断裂组合样式 |
5.1.3 断裂类型与平面展布 |
5.2 断裂活动性与活动时期 |
5.3 断裂封闭性研究 |
5.3.1 “Knipe矩形图”法定性研究 |
5.3.2 断层泥比率(SGR)定量研究 |
5.3.3 断裂封闭性特征 |
第6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与油气运聚模式 |
6.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6.1.1 油气藏构造特征 |
6.1.2 油气藏流体特征 |
6.1.3 油气来源分析 |
6.2 中浅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2.1 断裂与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6.2.2 烃源岩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6.2.3 沉积相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6.2.4 盖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6.3 中浅层油气运聚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7)南堡凹陷不同区带浮力成藏下限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浮力成藏下限研究现状 |
1.3.2 流体动力场研究现状 |
1.3.3 南堡凹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工作量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研究成果 |
第2章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
2.4.1 物源体系特征 |
2.4.2 储盖配置特征 |
第3章 南堡凹陷浮力成藏下限研究 |
3.1 研究区分区 |
3.2 高柳地区浮力成藏下限 |
3.2.1 统计分析法 |
3.2.2 实例剖析法 |
3.2.3 数值模拟法 |
3.3 其它各构造带浮力成藏下限 |
3.3.1 1号构造浮力成藏下限 |
3.3.2 2号构造浮力成藏下限 |
3.3.3 3号和4 号构造带浮力成藏下限 |
3.3.4 5号和北堡构造浮力成藏下限 |
3.3.5 老爷庙构造浮力成藏下限 |
3.3.6 南堡凹陷各构造带浮力成藏下限差异比较 |
第4章 浮力成藏下限影响因素分析 |
4.1 构造运动影响浮力成藏下限 |
4.1.1 构造抬升使浮力成藏下限变浅 |
4.1.2 断层活动使浮力成藏下限变深 |
4.2 流体性质影响浮力成藏下限 |
4.3 粒径分选影响浮力成藏下限 |
4.4 地温梯度影响浮力成藏下限 |
第5章 南堡凹陷现今流体动力场划分 |
5.1 划分出三个流体动力场 |
5.1.1 剖面上划分 |
5.1.2 平面上划分 |
5.2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受流体动力场控制 |
5.2.1 自由流体动力场油气藏分布发育规律 |
5.2.2 局限流体动力场油气藏分布发育规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分期异向分层伸展叠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数字沙箱功能开发 |
1.4.2 分层伸展叠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
1.4.3 分期异向分层伸展叠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
1.4.4 南堡凹陷区域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 |
1.4.5 模拟结果与南堡凹陷实例对比分析 |
1.5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构造概况 |
2.1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
2.2 南堡凹陷断裂特征 |
2.3 南堡凹陷成因机制 |
2.4 南堡凹陷成因模式 |
2.4.1 Es期成因模式 |
2.4.2 Ed期~Nm期成因模式 |
2.5 南堡凹陷区域应力场数值模拟 |
2.5.1 模型1 |
2.5.2 模型2 |
2.5.3 模型3 |
2.5.4 模型4 |
2.5.5 模型5 |
2.5.6 小结 |
第3章 PFC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 |
3.1 线性平行粘结模型 |
3.2 滚动摩擦线性模型 |
3.2.1 基本原理 |
3.2.2 基准测试模型设置 |
3.2.3 基准测试模型结果 |
3.2.4 小结 |
第4章 分层伸展叠加构造数值模拟 |
4.1 二维单向伸展实验 |
4.1.1 实验设置 |
4.1.2 实验结果 |
4.2 二维双向伸展实验 |
4.2.1 实验设置 |
4.2.2 实验结果 |
4.3 三维双向伸展实验 |
4.3.1 实验设置 |
4.3.2 实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分期异向分层伸展叠加构造数值模拟 |
5.1 模型设置 |
5.2 实验结果 |
5.2.1 正面构造特征 |
5.2.2 顶面构造特征 |
5.2.3 切片构造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模拟结果对比与分析 |
6.1 模拟结果对比 |
6.1.1 不同变量条件的影响 |
6.1.2 分期异向分层伸展变形实验对比与分析 |
6.2 模拟结果与南堡凹陷对比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发表论文 |
专利 |
获奖 |
附录A 学术成果 |
附录B 数值模拟结果原始图件补充 |
B.1 二维单向伸展实验 |
B.2 二维双向伸展实验 |
B.3 三维双向伸展实验 |
致谢 |
(9)南堡凹陷隐蔽油气藏识别及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隐蔽油气藏概念的由来及分类 |
1.2.2 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发展趋势 |
1.3 研究区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南堡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
2.1.2 高南—杜林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石油地质特征 |
3 层序地层学研究 |
3.1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
3.1.1 构造—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
3.1.2 气候—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
3.1.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
3.1.4 综合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
3.2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划分原则 |
3.3 研究区层序关键界面识别 |
3.3.1 地层特征 |
3.3.2 前人研究成果 |
3.3.3 东一段高级次层序地层划分、解释标准 |
3.3.4 四级层序关键界面的识别 |
3.3.5 层序地层格架的空间分布 |
4 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对隐蔽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
4.1 断陷湖盆发育是隐蔽油气藏形成的资源基础 |
4.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 |
4.2.1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4.2.2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 |
4.3 研究区沉积特征与隐蔽油气藏的储集体类型 |
4.3.1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特征与有利储集体类型 |
4.3.2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特征与有利储集体类型 |
4.3.3 滨浅湖沉积特征 |
4.4 沉积体系重建及其空间展布特征 |
4.4.1 单井沉积相分析 |
4.4.2 连井剖面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
4.4.3 古地貌特征 |
4.4.4 地震属性特征 |
4.4.5 微相发育模式 |
4.4.6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演化 |
4.5 沉积体系分布对隐蔽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
5 储层预测研究 |
5.1 储层预测技术的主要方法 |
5.2 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
5.3 基础资料分析 |
5.3.1 岩电关系分析 |
5.3.2 拟声波构建 |
5.3.3 子波优选 |
5.3.4 地震资料 |
5.4 储层预测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
5.4.1 储层预测的难点 |
5.4.2 地震反演与储层预测采取的对策 |
5.5 叠后波阻抗反演 |
5.5.1 带限波阻抗反演 |
5.5.2 井约束波阻抗反演 |
5.5.3 叠后参数反演 |
5.6 叠前波阻抗反演 |
6 隐蔽油气藏识别与分布规律研究 |
6.1 高南—杜林地区综合地质评价 |
6.2 隐蔽油气藏的类型 |
6.2.1 隐蔽油气藏分类方案一 |
6.2.2 隐蔽油气藏分类方案二 |
6.2.3 隐蔽油气藏分类方案三 |
6.3 隐蔽油气圈闭预测思路及评价 |
6.3.1 低幅度构造圈闭评价 |
6.3.2 岩性圈闭评价 |
6.4 隐蔽油气藏分布规律 |
7 结论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南堡凹陷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目的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0.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特征 |
1.1 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
1.1.1 构造特征 |
1.1.2 演化特征 |
1.2 地层及沉积环境 |
1.2.1 古近系 |
1.2.2 新近系 |
1.2.3 第四系 |
第二章 天然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2.1 不同构造天然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2.1.1 天然气藏类型 |
2.1.2 天然气分布特征 |
2.2 天然气总体分布规律 |
第三章 天然气成藏条件特征 |
3.1 源岩及其供气特征 |
3.2 输导通道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3.2.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3.2.2 断裂系统划分 |
3.2.3 输导断裂分布特征 |
3.3 圈闭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
4.1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
4.1.1 源岩和输导断裂分布范围控制天然气成藏范围 |
4.1.2 断盖配置和高砂地比储层共同控制着天然气聚集层位 |
4.1.3 输导断裂分布控制着天然气成藏的部位 |
4.1.4 输导断裂附近反向断裂遮挡圈闭为天然气成藏提供了场所 |
4.1.5 盖层封气能力和烃源岩供气能力控制着天然气富集程度 |
4.2 天然气成藏模式 |
4.2.1 源内断裂输导中浅层反向断层圈闭天然气成藏模式 |
4.2.2 源内断裂输导中深层反向断层圈闭天然气成藏模式 |
4.2.3 源岩断裂输导深层反向断层圈闭天然气成藏模式 |
4.2.4 源边断裂输导深浅层反向断层圈闭天然气成藏模式 |
第五章 天然气成藏有利目标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南堡凹陷厚层泥岩的封盖作用及期与油气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D]. 李亚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2]南堡三区古近系不整合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D]. 欧阳黎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D]. 信凤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成藏机制研究[D]. 罗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南堡凹陷主要目的层欠压实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 罗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断裂控油气作用研究[D]. 杨尚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南堡凹陷不同区带浮力成藏下限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昭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分期异向分层伸展叠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D]. 周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南堡凹陷隐蔽油气藏识别及分布规律研究[D]. 刘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10]南堡凹陷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D]. 傅正义.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