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氮源论文-张传更

外加氮源论文-张传更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加氮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干湿交替,氮源,CO_2释放,N_2O释放

外加氮源论文文献综述

张传更[1](2018)在《干湿交替和外加氮源对土壤碳氮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干旱频发和极端降雨事件使土壤频繁经历干湿交替过程,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加之干湿交替对土壤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机理尚不明晰。本文以黄淮海平原潮土区的砂壤土和黏壤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干湿交替(干湿频率:0、2、6和12次)和外加氮源(土壤中添加纯氮累计量分别为0、110和220 mg-N·100g~(-1)·干土)对土壤碳氮变化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维持土壤碳氮平衡和优化水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干湿交替和外加氮源显着增加了土壤CO_2和N_2O释放速率,两种土壤的CO_2和N_2O的释放速率对干湿交替的响应模式相一致。干旱期越长,外加N源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激发效应越强;干旱期越短,外加N源对土壤N_2O释放速率的激发效应越强。(2)干湿交替和外加氮能够显着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砂壤土的碳矿化速率对干湿交替的响应更为强烈。复水恒湿阶段,土壤的DOC和TOC含量在3个氮浓度水平下呈现N0?N1?N2的趋势,表明外加氮源对有机碳的矿化存在长期的促进作用;干湿交替对土壤碳矿化的“后续”效应存在,但是逐渐减弱。(3)干湿交替条件下,外加氮显着提高了砂壤土和黏壤土无机氮(NO_3~-和NH_4~+)的含量,累积净矿化氮量逐渐增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砂壤土的氮矿化对干湿交替和外加氮响应的更为强烈。复水恒湿阶段,各处理的全氮含量和NO_3~--N含量都有所减少,砂壤土各处理的全氮含量减少幅度大于黏壤土。相关分析,砂壤土和黏壤土的CO_2释放速率均与N_2O释放速率、NH_4~+-N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砂壤土和黏壤土的N_2O释放速率都与NH_4~+-N、NO_3-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干湿交替和外加氮显着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恒湿处理过氧化氢酶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干湿频率越高和外加氮浓度越大,其过氧化氢酶活性越高。干湿交替处理土壤的磷酸酶活性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其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试验的复水恒湿阶段,各处理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脲酶与CO_2释放速率、NH_4~+-N、DOC和NO_3~--N含量显着正相关,而与N_2O释放速率极显着正相关;纤维素酶和蔗糖酶都与CO_2释放速率、DOC含量呈显着相关。(5)干湿交替和外加氮源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香农指数和丰度指数;砂壤土和黏壤土恒湿处理的均匀度指数最大。恒湿和干湿交替处理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砂壤土,干湿频率越高的处理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DOC、可利用磷(AP)、全氮(TN)含量的相关性越明显,干湿频率越低的处理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NO_3~--N、土壤含水量(SMC)、NH_4~+-N含量的相关性越明显;黏壤土干湿频率越高的处理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NO_3~--N、DOC和AP含量的相关性越明显,而干湿频率越低的处理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SMC、NH_4~+-N和TN含量的相关性越明显。复水恒湿阶段,2循环与AP相关性明显,而6循环、12循环和AP、TN的相关性减弱,高频率处理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TN相关性随外加氮源的消耗而减弱。(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5-01)

袁晓柯[2](2017)在《外加氮源下人工模拟荆条遮阴对两种林木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半干旱地区,合理利用灌木“肥岛”的保育作用对干旱地区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遮阴网和荆条原位土壤基质人工模拟荆条灌木“肥岛”效应环境条件,以太行山低山丘陵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侧柏和栓皮栎1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荆条灌木对2种林木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人工施氮处理下,该效应对2种林木幼苗的生长影响,寻求林木幼苗合适的种植位置,同时得到较为合适的保育造林物种,充分发挥荆条灌木的“肥岛”效应,为太行山地区的植被恢复及造林实验提供理论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荆条灌木“肥岛效应”对其冠幅下的幼苗有一定的保育效应。两种林木幼苗在冠幅内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冠幅外的存活率;相同施氮水平下,幼苗苗高、地径、整株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根冠比大体上表现为冠幅内及边缘的幼苗高于冠幅外幼苗;荆条灌木可以作为保育植物应用到太行山低山丘陵地区植被恢复建设中。(2)荆条灌木对两种幼苗的保育效应有所不同。侧柏幼苗的总体成活率高于栓皮栎幼苗;侧柏幼苗在冠幅内(L1处)存活率最高,且从苗高、生物量、根系形态发育等指标来看略优于其他移栽距离的幼苗;而栓皮栎幼苗在冠幅边缘(L2处)存活率最高,且该距离处的幼苗生长发育略优于其他距离处。(3)施氮显着促进了荆条灌木“肥岛效应”下2种幼苗苗高、地径、整株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增加;低施氮水平下,侧柏、栓皮栎幼苗根冠比、根系平均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等形态指标随着“肥岛”效应距离增加差异显着,高施氮水平下随效应距离变化差异不显着;施氮量12g N?m-2?a-1时,冠幅内两种幼苗生长发育状态相对最好。(4)“肥岛”效应下幼苗根系生物量与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体积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根系平均直径呈负相关;冠幅内(L1处)的侧柏幼苗和冠幅边缘(L2处)的栓皮栎幼苗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相关性更强。(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王艳红,唐明灯,李盟军,艾绍英,姚建武[3](2016)在《外加氮源在Cd超标菜地上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外加氮源对Cd超标菜地不同叶菜吸收Cd及土壤Cd有效性的影响,以明确施氮对土壤Cd的影响效应,并试图对不同氮源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合理利用氮肥来降低叶菜Cd含量提供参考。在Cd含量为0.628 mg·kg?1的Cd超标菜地上,试验研究了氮用量水平为150 kg·hm?2时,4种氮肥(尿素、硝酸钙、硝酸铵、碳酸氢铵)对矮脚葵扇黑叶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和白梗尖叶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Cd含量、品质及土壤Cd有效性的效应。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与不施氮处理相比,4种氮肥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Cd超标菜地上2种叶菜产量,降低了其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4种氮肥中,尿素对白梗尖叶苋菜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达47.5%;碳酸氢铵对葵扇黑叶白菜的增产效果最好,增幅达59.7%;硝酸钙降低2种叶菜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的效果均优于其他氮肥,该处理的白梗尖叶苋菜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41.6%和24.1%,葵扇黑叶白菜降低32.2%和25.9%。4种氮源对2种叶菜地上部Cd吸收总量、NO3?-N、NO2?-N、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等的影响各异,对土壤p H和DTPA-Cd含量影响也不同。其中,硝酸铵处理的土壤p H分别比对照降低0.12和0.25个单位,而土壤DTPA-Cd含量则显着增加15.3%和14.6%;碳酸氢铵处理则呈相反变化趋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种氮肥的综合加权平均值均高于对照处理,以硝酸钙相对最高,表明硝酸钙在Cd超标菜地上的综合应用效果相对最好。因此,在Cd超标土壤上,硝酸钙可作为优选氮源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童爱均,吕旭聪,刘晓艳,赵超,刘斌[4](2015)在《固体发酵基质和外加碳氮源对红曲霉色素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红曲霉菌株在9种不同发酵基质中的色素产量,筛选最适合的发酵基质;在此基础上外加碳氮源,比较不同种类的碳氮源对红曲霉产色素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曲霉菌株在以红米为基质的固态发酵体系中的色素产量最高,其醇溶性总色价为287.25U/g,水溶性总色价为95.55U/g;以红米为发酵基质,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碳源和氮源进行发酵,发现以果糖为外加碳源时红曲霉菌株的醇溶性色素产量可提高到859.87U/g,色调偏黄;其次是葡萄糖,其醇溶性色价为812.17U/g,其色调偏橙红;以氯化铵作为外加氮源时红曲霉菌株的醇溶性总色价高达1560.17U/g,相比不外加任何氮源的对照组提高了6倍左右,其色调偏黄;其次是牛肉膏,醇溶性总色价为1179.07U/g,色调偏红。(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5年05期)

吕旭聪,童爱均,李燕,黄梓芮,钟春梅[5](2014)在《固体发酵基质和外加碳氮源对红曲霉色素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红曲霉菌株在九种不同发酵基质的色素产量,筛选最适合的发酵基质;在此基础上外加碳氮源,比较不同种类的碳氮源对红曲霉产色素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曲霉菌株在以红米为基质的固态发酵体系中的色素产量最高,其醇溶性总色价为287.25U·g~(-1),水溶性总色价为95.55U·g~(-1);以红米为发酵基质,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碳源和氮源进行发酵,发现以果糖为外加碳源时红曲霉菌株的醇溶性色素产量可提高到859.87U·g~(-1),色调偏黄;其次是葡萄糖,其醇溶性色价为812.17U·g~(-1),其色调偏橙红;以氯化铵作为外加氮源时红曲霉菌株的醇溶性总色价高达1560.17U·g~(-1),相比不外加任何氮源的对照组提高了6倍左右,其色调偏黄;其次是牛肉膏,醇溶性总色价为1179.07 U·g~(-1),色调偏红。(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1-05)

王鑫,王学江,卜云洁,赵建夫[6](2014)在《外加氮源强化石油降解菌降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从天津、大连和上海附近海域筛选出的石油降解菌T4、R4和D3,研究了外加氮源对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降解柴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加氮源有效地促进了微生物对柴油的降解并增强了微生物细胞表面疏水性,R4和D3的最优氮源为NaNO3,T4的最优氮源为NH4NO3,最优碳氮比均为20:1;细胞表面疏水性与柴油降解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分析微生物代谢产物发现其具有明显的脂肽结构且添加氮源后疏水基团含量明显增加.外加氮源可以使混合菌的柴油降解率大幅提高,其中复合菌T4/R4、T4/D3、T4/R4/D3表现出了高于理论值的协同降解作用.(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邱昌恩,王卫东[7](2013)在《外加氮源对葛仙米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测量培养在不同氮浓度培养基中的葛仙米叶绿素a含量和3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PSⅡ、ETR),研究外加氮源对葛仙米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氮源抑制葛仙米的生长,并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外加氮源浓度小于等于1.5 g/L时,葛仙米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PSⅡ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PSⅡ)值均有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当外加氮源浓度大于1.5 g/L时,上述3种荧光参数值先维持不变后有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李林源[8](2010)在《外加氮源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土壤养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外加氮源对杉林幼苗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设计为5种处理,分别为N0(0 g.(m2.a)-1,对照)、N1(6 g.(m2.a)-1)、N2(12 g.(m2.a)-1)、N3(24 g.(m2.a)-1)和N4(48 g.(m2.a)-1.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外加氮源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N0处理,N1、N2、N3和N4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5.19%、8.06%、11.18%、12.86%,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71%、8.71%、12.53%、22.02%;土壤全磷、全钾、全钙和全镁随外加氮源量的增加而降低.(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欧阳媛,王圣瑞,金相灿,华祖林[9](2009)在《外加氮源对滇池沉积物氮矿化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连续培养法,在淹水条件下研究了添加外源氮对滇池沉积物氮矿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添加水生植物残体或无机氮,均未改变沉积物氮矿化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培养前期矿化量迅速升高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各处理累积氮矿化量最大值为722.34~625.67mg/kg,约占总氮的10.5%~20.3%,与土壤相比,具有较大的矿化潜能.外加水生植物(孤尾藻,芦苇)残体的处理约在21d达到累积氮矿化量的峰值,比原沉积物分别增加了15.9%和9.3%.外加水生植物(孤尾藻,芦苇)残体和无机氮的处理比仅添加水生植物残体的处理累积氮矿化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晚一周,其最大累积氮矿化量分别减少了7.5%,9.8%和8.3%.运用Two-pool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非线性回归拟合,通过参数和实际应用可能性剖析,Two-pool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描述沉积物氮矿化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09年08期)

项文化,闫文德,田大伦,雷丕锋,方晰[10](2005)在《外加氮源及与林下植物叶混合对杉木林针叶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外加氮源或将杉木针叶与林下植物叶混合来改变杉木林凋落物中针叶的养分状况,与杉木林针叶凋落物分解进行比较,分析针叶养分状况及其对杉木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杉木针叶与林下植物叶混合和外加氮源均对凋落物分解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经过153d的分解后,未经处理的杉木针叶干质量损失率为20·49%,与林下植物叶混合的凋落物干质量损失率为43·67%,其促进作用最大;外加4gNaNO3的促进作用次之,凋落物干质量损失率为42·07%;外加2g NaNO3的凋落物干质量损失率为29·13%。对分解过程中各试验方案的凋落物干质量保留率进行方差分析,在开始的62d内,与林下植被叶混合的杉木针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和其他3种处理之间的差异显着,62d后未经处理的杉木针叶与加2g NaNO3的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没有显着差异,它们与加4g NaNO3或林下植物叶的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差异显着。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凋落物初始C∶N比值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外加N源和与林下植物叶混合后,凋落物N的含量增加0·6~1·6倍,C∶N比值下降0·4~0·6倍,凋落物底物质量提高,分解速率增大。分解过程中,C质量不断下降,损失24·7%~47·4%,杉木针叶中N出现富集作用,外加N源和与林下植物叶混合的凋落物N释放一定数量后保持稳定的状态。可见,外加适量N源和与林下植物叶混合能提高凋落物底物质量,促进凋落物分解和养分的释放,对维持杉木林的土壤肥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5年06期)

外加氮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干旱半干旱地区,合理利用灌木“肥岛”的保育作用对干旱地区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遮阴网和荆条原位土壤基质人工模拟荆条灌木“肥岛”效应环境条件,以太行山低山丘陵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侧柏和栓皮栎1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荆条灌木对2种林木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人工施氮处理下,该效应对2种林木幼苗的生长影响,寻求林木幼苗合适的种植位置,同时得到较为合适的保育造林物种,充分发挥荆条灌木的“肥岛”效应,为太行山地区的植被恢复及造林实验提供理论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荆条灌木“肥岛效应”对其冠幅下的幼苗有一定的保育效应。两种林木幼苗在冠幅内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冠幅外的存活率;相同施氮水平下,幼苗苗高、地径、整株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根冠比大体上表现为冠幅内及边缘的幼苗高于冠幅外幼苗;荆条灌木可以作为保育植物应用到太行山低山丘陵地区植被恢复建设中。(2)荆条灌木对两种幼苗的保育效应有所不同。侧柏幼苗的总体成活率高于栓皮栎幼苗;侧柏幼苗在冠幅内(L1处)存活率最高,且从苗高、生物量、根系形态发育等指标来看略优于其他移栽距离的幼苗;而栓皮栎幼苗在冠幅边缘(L2处)存活率最高,且该距离处的幼苗生长发育略优于其他距离处。(3)施氮显着促进了荆条灌木“肥岛效应”下2种幼苗苗高、地径、整株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增加;低施氮水平下,侧柏、栓皮栎幼苗根冠比、根系平均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等形态指标随着“肥岛”效应距离增加差异显着,高施氮水平下随效应距离变化差异不显着;施氮量12g N?m-2?a-1时,冠幅内两种幼苗生长发育状态相对最好。(4)“肥岛”效应下幼苗根系生物量与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体积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根系平均直径呈负相关;冠幅内(L1处)的侧柏幼苗和冠幅边缘(L2处)的栓皮栎幼苗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相关性更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加氮源论文参考文献

[1].张传更.干湿交替和外加氮源对土壤碳氮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2].袁晓柯.外加氮源下人工模拟荆条遮阴对两种林木幼苗生长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7

[3].王艳红,唐明灯,李盟军,艾绍英,姚建武.外加氮源在Cd超标菜地上的应用效果[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

[4].童爱均,吕旭聪,刘晓艳,赵超,刘斌.固体发酵基质和外加碳氮源对红曲霉色素产量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5

[5].吕旭聪,童爱均,李燕,黄梓芮,钟春梅.固体发酵基质和外加碳氮源对红曲霉色素产量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6].王鑫,王学江,卜云洁,赵建夫.外加氮源强化石油降解菌降解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邱昌恩,王卫东.外加氮源对葛仙米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2013

[8].李林源.外加氮源对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幼苗土壤养分的影响[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

[9].欧阳媛,王圣瑞,金相灿,华祖林.外加氮源对滇池沉积物氮矿化影响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9

[10].项文化,闫文德,田大伦,雷丕锋,方晰.外加氮源及与林下植物叶混合对杉木林针叶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5

标签:;  ;  ;  ;  

外加氮源论文-张传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