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人转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北二人转,地域文化,文化底色
二人转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金士贵,殷红胜[1](2019)在《东北二人转的文化底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广袤无垠的土地之上,由于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种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根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二人转已有300余年历史,其属于东北地区的代表文化特色,通过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现出了东北地区独有的文化特征,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历史上华丽的篇章。东北二人转是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世人一窥东北文化的透镜,其能够为弘扬传承东北文化提供巨大的辅助作用。(本文来源于《环球首映》期刊2019年07期)
卢晓侠[2](2019)在《二人转中悍妇形象及其地域文化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彪悍是二人转中女性形象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造型上的热辣、土俗和性格上的粗犷、豪迈。在艺术处理上,女演员跳进戏内,会将自身角色化,但跳出戏外则凸显东北化的女性形象,甚至通过"出相"强化这一特征。二人转中的悍妇形象植根于东北特定的文化习俗,是东北女性在较少清规戒律的文化氛围中近乎狂欢化生活状态的舞台呈现。究其根本,二人转中的悍妇形象是自然环境恶劣、历史上偏于一隅从而相对缺乏"教化"的狂欢文化所滋养,也是对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曹瑾仪[3](2019)在《认同理论视角下东北二人转文化研究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认同是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视角,而音乐与文化主体间的认同关系也是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二人转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承载了东北人民的文化记忆,反映了东北人的审美趣味,是东北人文化认同建构的重要元素。文章简要梳理了认同体系的发展脉络与其在音乐人类学中的研究范式,提出了将认同理论用来研究东北二人转的新视角,并说明了该研究视角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9年03期)
卢晓侠[4](2019)在《“异化”作为伪命题:再论二人转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被"异化"的二人转二人转在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此同时,二人转在大众文化的裹挟下,表现出种种"异化"的迹象。在当下民间剧场,二人转不再是"唱说逗舞绝"兼备的完整叙事,而变成流行歌曲以及各种杂技、曲艺、戏仿、笑话的大联欢。如果没有开头的二人转小帽和中间穿插的少量二人转唱段作为标志,"二人转"剧场与其他的流行文化剧场并无二致。在经历了"文革"与改革开放初期意识形态(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9年01期)
宁国利[5](2018)在《二人转的民间文化属性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二人转"是广大东北劳动人民创造并归属于普通民众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综合艺术。二人转表现底层民众的生活,传达普通人的心声,替劳动人民代言。作为民间文化的代表,民间性是其基本属性。诙谐的语言艺术、滑稽的丑角模拟、夸张的降格与贬低,是其作为民间诙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只有充分肯定二人转的民间文化属性,站在广大底层民众的民间立场,才能理解二人转的独特性。(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36期)
孔祥羽[6](2018)在《民间诙谐文化视域下的二人转怪诞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曾把民间文化的主要特质界定为诙谐,它是专属于广大社会底层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与官方、正统、主流文化截然不同或者根本对立的两种不同类型文化,是官方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民间诙谐文化以诙谐消解权威,以怪诞解构压迫,充满自由、平等的活力。二人转作为东北民间诙谐文化的典型代表,以怪诞的丑角形象、迷狂的娱乐追求、狂欢的观演体验彰显了怪诞现实主义的独特特征,对二人转的界定与评价,发展与规划,应回到民间诙谐文化的审美标准和价值体系中。(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36期)
徐洁,张智昊[7](2018)在《寒地黑土文化的文艺之花:海伦二人转》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伦二人转是极具寒地黑土文化特色的民间戏曲。传统的二人转表演是将戏曲说唱、歌舞动作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风格多样,形式灵活,娱乐性极强。二人转作品的内容广泛,知识面丰富,语言诙谐幽默,是一种反映东北民众性格、文化心理、审美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演。(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17期)
陈欢[8](2018)在《东北二人转与满族萨满祭祀文化的渊源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萨满祭祀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宗教文化之一,起源于人类远古时代、活跃于古代和近现代,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仍有其活动的踪迹,可见其影响力与生命力不容小觑。二人转是活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戏剧,以其独特的演剧方式博得人们的喜爱。通过横向对比二者间的表现方式,纵向研究各自的发展历程依稀可见二者间具有相当密切的关联。本文的研究对象并非二者间表面意义上的表演动作与姿态的研究,而是透过表面深入到文化底蕴层面探究二者间文化间的关联。从萨满跳神活动在向娱乐方向演变的一条分支----“野人舞”为起点,经由鞑子秧歌等形式而逐渐演变成二人转演绎形式。本论文主要从这条脉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通过文化域视角探寻二人转与满族萨满跳神的渊源关系。二人转表演形式就其本质内容仍是模仿满族萨满跳神中两个萨满还原女神创世神话的艺术形式,其中丑角和旦角始终以丑旦的角色模仿人物,利用模拟性的形式进行人物神态、特征的表现。本文通过对现代萨满跳神的表现进行分析,寻找现代萨满跳神的表现形式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二人转的表演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现代萨满跳神与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有极高的相似性,二者反应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内涵也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的体现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主要是各自表达的内容和目的使然。虽然二人转表演内容逐渐的与时俱进,已经基本脱离萨满祭祀文化中的掠影,但其本质并没有离开对满族萨满跳神模式的再现,仍然体现着深藏在人们心理认知中的集体无意识,即对萨满文化的迷恋与记忆。(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5-28)
李卓林[9](2018)在《汇聚名家名角 传承民间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李卓林)日前,我省成立了全国首家二人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所汇集了东北叁省的二人转艺术名家,将以深入挖掘和培养二人转人才为己任,确保二人转事业后继有人。二人转是扎根于黑土地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多年来,我省在(本文来源于《吉林日报》期刊2018-03-28)
周青民[10](2018)在《东北当代文学中二人转文化元素的存在形态与书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梳理东北当代文学与二人转之间的关系,可以充分理解各自的属性与内蕴,也可以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发现二者深度咬合的走向与路径。二人转文化元素在东北当代文学中的存在形态主要有叁种:散入型、嵌入型和入主型。东北当代文学中的二人转书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人转可以成为作家想象东北的重要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文学记录民众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亦可有力匡正业已形成的二人转的错位形象。(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8年02期)
二人转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彪悍是二人转中女性形象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造型上的热辣、土俗和性格上的粗犷、豪迈。在艺术处理上,女演员跳进戏内,会将自身角色化,但跳出戏外则凸显东北化的女性形象,甚至通过"出相"强化这一特征。二人转中的悍妇形象植根于东北特定的文化习俗,是东北女性在较少清规戒律的文化氛围中近乎狂欢化生活状态的舞台呈现。究其根本,二人转中的悍妇形象是自然环境恶劣、历史上偏于一隅从而相对缺乏"教化"的狂欢文化所滋养,也是对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人转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金士贵,殷红胜.东北二人转的文化底色[J].环球首映.2019
[2].卢晓侠.二人转中悍妇形象及其地域文化传承[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曹瑾仪.认同理论视角下东北二人转文化研究的再思考[J].当代音乐.2019
[4].卢晓侠.“异化”作为伪命题:再论二人转与大众文化的关系[J].戏剧文学.2019
[5].宁国利.二人转的民间文化属性及特征[J].戏剧之家.2018
[6].孔祥羽.民间诙谐文化视域下的二人转怪诞特征[J].戏剧之家.2018
[7].徐洁,张智昊.寒地黑土文化的文艺之花:海伦二人转[J].戏剧之家.2018
[8].陈欢.东北二人转与满族萨满祭祀文化的渊源关系[D].延边大学.2018
[9].李卓林.汇聚名家名角传承民间艺术[N].吉林日报.2018
[10].周青民.东北当代文学中二人转文化元素的存在形态与书写意义[J].戏剧文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