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形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竹,笋,表形性状,主成分分析
表形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朱勇[1](2018)在《绿竹笋表形性状的多样性研究与分级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竹笋表形性状的测量、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其表形性状的特性,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反映笋重量最主要的因素是笋的长度类性状,其次是笋的曲度类性状。2个主成分因子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72.21%。对绿竹笋进行分类定级,建议根据绿竹笋短边长、长短边差2个性状进行。根据聚类分析,建议将绿竹笋分为五类四级:特级、一级、二级、叁级、等外。(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孙鹏[2](2008)在《拖网选择性对鱼类表形性状的选择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加节制的利用,导致许多海洋渔业开发种群的表形性状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生长特征和性成熟等方面,体型小型化、初次性成熟年龄提前等现象普遍出现。鱼类的小型化和低龄化都会降低经济渔业的价值,而且可能会改变相应的生活史特征和种群适应性。目前,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捕捞选择性很可能是造成鱼类表形性状变化的主要原因。鱼类的表形性状选择差是鱼类进化必要条件,而且通常这种进化过程都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研究渔具选择性造成的鱼类表形性状中体长的变化,对研究捕捞选择性引起鱼类进化的可能性及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鱼类种群多年的特征变化进行实际的调查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难度较大。因此,本文试图参照渔业生物学、渔业资源解析学、数量遗传学等有关理论模型,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长期选择性捕捞(重点为渔具选择性)是否参与造成了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变化(体长、性成熟等)进行某些基础性探索。其次,本文利用Matlab语言设计程序,模拟了一个具有一定体长遗传特征的模拟鱼类种群,并利用一种具有固定选择性参数的拖网对其进行长期捕捞,同时相应的改变种群数量、开发率、网目尺寸、种群的初始体长范围等相关参数,以探索其对种群体长生长特征的影响。第叁,本文利用Random函数随机产生一个体长符合正态分布的虚拟种群,加入白色噪音对种群的体长特征进行修正,将种群的体长划分成不同的体长组,然后按照给定的拖网选择性曲线对每个体长组进行剔除(捕捞)。剩余的群体随机抽取雌雄进行交配,其雌雄比为1:1,子一代的体长由父系、母系的体长特征获得,在繁殖子一代的过程中加入和协系数,以保持子一代的群体数量与初始种群数量相同。最后产生子一代的数据,按照此方法进行多年的模拟,以便观察虚拟种群体长组成的变化情况。第四,模拟结果显示,改变种群的数量,应用模型进行多年的模拟,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体长变化的趋势比较稳定,从而来确定模型的种群数量为5000尾;在种群数量一定的前提下改变开发率、网具选择的范围以及初始体长范围作用于鱼类种群,得出相关参数的改变对鱼类体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开发率的增大,优势体长组的鱼的体长减小,小体长组的鱼的数量增大,大体长组鱼的数量减少;随着网目选择范围的变化,即网目尺寸由4cm增加到6cm时,L50%(选择率为50%时鱼的体长)由12cm增加到18cm;在种群数量一定的前提下,经过相同开发率和网具选择作用后,种群的体长范围越大,种群保持其原有种群体长特征的趋势越显着,其原因是体长范围增加后,在体长组间隔范围一定的条件下,会相应使体长组增多,导致每个体长组内鱼的数量减少,进而使产生子一代的鱼的数量减少。终止捕捞的情况下种群自然繁衍过程中,种群体长的分布特征总是下一年比上一年更接近群体平均值体长。而且都在小体长组处的某一区间保持平衡,说明多年、持续的捕捞压力使得模拟种群中鱼类体长逐渐减小,而且这种变化很可能伴随种群遗传的变化,具有自然不可逆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8-04-01)
表形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由于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加节制的利用,导致许多海洋渔业开发种群的表形性状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生长特征和性成熟等方面,体型小型化、初次性成熟年龄提前等现象普遍出现。鱼类的小型化和低龄化都会降低经济渔业的价值,而且可能会改变相应的生活史特征和种群适应性。目前,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捕捞选择性很可能是造成鱼类表形性状变化的主要原因。鱼类的表形性状选择差是鱼类进化必要条件,而且通常这种进化过程都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研究渔具选择性造成的鱼类表形性状中体长的变化,对研究捕捞选择性引起鱼类进化的可能性及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鱼类种群多年的特征变化进行实际的调查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难度较大。因此,本文试图参照渔业生物学、渔业资源解析学、数量遗传学等有关理论模型,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长期选择性捕捞(重点为渔具选择性)是否参与造成了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变化(体长、性成熟等)进行某些基础性探索。其次,本文利用Matlab语言设计程序,模拟了一个具有一定体长遗传特征的模拟鱼类种群,并利用一种具有固定选择性参数的拖网对其进行长期捕捞,同时相应的改变种群数量、开发率、网目尺寸、种群的初始体长范围等相关参数,以探索其对种群体长生长特征的影响。第叁,本文利用Random函数随机产生一个体长符合正态分布的虚拟种群,加入白色噪音对种群的体长特征进行修正,将种群的体长划分成不同的体长组,然后按照给定的拖网选择性曲线对每个体长组进行剔除(捕捞)。剩余的群体随机抽取雌雄进行交配,其雌雄比为1:1,子一代的体长由父系、母系的体长特征获得,在繁殖子一代的过程中加入和协系数,以保持子一代的群体数量与初始种群数量相同。最后产生子一代的数据,按照此方法进行多年的模拟,以便观察虚拟种群体长组成的变化情况。第四,模拟结果显示,改变种群的数量,应用模型进行多年的模拟,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体长变化的趋势比较稳定,从而来确定模型的种群数量为5000尾;在种群数量一定的前提下改变开发率、网具选择的范围以及初始体长范围作用于鱼类种群,得出相关参数的改变对鱼类体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开发率的增大,优势体长组的鱼的体长减小,小体长组的鱼的数量增大,大体长组鱼的数量减少;随着网目选择范围的变化,即网目尺寸由4cm增加到6cm时,L50%(选择率为50%时鱼的体长)由12cm增加到18cm;在种群数量一定的前提下,经过相同开发率和网具选择作用后,种群的体长范围越大,种群保持其原有种群体长特征的趋势越显着,其原因是体长范围增加后,在体长组间隔范围一定的条件下,会相应使体长组增多,导致每个体长组内鱼的数量减少,进而使产生子一代的鱼的数量减少。终止捕捞的情况下种群自然繁衍过程中,种群体长的分布特征总是下一年比上一年更接近群体平均值体长。而且都在小体长组处的某一区间保持平衡,说明多年、持续的捕捞压力使得模拟种群中鱼类体长逐渐减小,而且这种变化很可能伴随种群遗传的变化,具有自然不可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形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朱勇.绿竹笋表形性状的多样性研究与分级建议[J].林业科技.2018
[2].孙鹏.拖网选择性对鱼类表形性状的选择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