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蝉棒束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蝉棒束孢,内菌核,菌膜,菌际土
蝉棒束孢论文文献综述
曾召英,许忠顺,牟丹,许绍欢,杜飞[1](2019)在《蝉棒束孢内菌核、菌膜及其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内菌核、菌膜及其生境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与核心真菌组的生态功能,初步探索蝉棒束孢自然生长过程中内环境真菌与其周围环境中真菌的关系。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6株采自贵阳大将山和贵阳森林公园的蝉棒束孢及土壤样本,结果表明,蝉棒束孢内菌核共检测到43个真菌属,菌膜检测到58个真菌属,菌际土检测到260个真菌属,且内菌核和菌膜真菌群落结构相似。而两地生境土的真菌群落结构有差异,大将山以棒束孢属Isaria、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一分类地位未知属占优势,而贵阳森林公园以被孢霉属、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红菇属Russula、棒束孢属占优势,且两地菌际土中棒束孢属的丰度均显着高于其他土样。核心真菌组检测分析显示,内菌核的核心真菌组有10个OTUs,菌膜的核心真菌组有5个OTUs,菌际土的核心真菌组有20个OTUs,3种样本的核心真菌组的生态功能群均检测到有与植物相关的功能群,内菌核中检测到外生菌根真菌群,菌膜中检测到植物病原真菌群,菌际土中检测到丛枝菌根真菌群和植物病原菌群。(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东东,祝响响,高亮,陈地灵[2](2019)在《蝉棒束孢(蝉花)不同提取物抑制小鼠肥胖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蝉棒束孢(蝉花)Isariacicadae是药食两用真菌,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但其物质基础依然不明确。据此,本实验采用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制备肥胖小鼠模型,灌胃给予蝉棒束孢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和氢氧化钠碱水提取物等不同提取物,测定其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脂质代谢指标;观察其肝、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以及肠道内容物中的菌群结构等,综合分析并筛选出蝉棒束孢改善肥胖的有效提取物或成分,为其进一步的深加工提供基础。结果表明,蝉棒束孢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可不同程度减缓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小鼠肥胖,同时改善其脂质代谢情况,减轻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减缓肠组织损伤,并调整肠道菌群结构,蝉棒束孢醇提取物效果较优,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揭示。(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覃丽霞,尹彬,任盼,王静春,王玉芹[3](2019)在《蝉棒束孢菌子实体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蝉棒束孢菌子实体(0.75g/kg)重复灌胃SD雄性大鼠90d及恢复28d的早期肾损伤生物标记物肾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进行测定,评估蝉棒束孢菌子实体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研究不同剂量蝉棒束孢菌子实体(0.25g/kg、0.5g/kg、1.0g/kg)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增生能力的影响。给药30、60、90d及恢复28d时,SD大鼠血清中KIM-1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给药30d、60d时,SD大鼠血清中NGA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给药90d及恢复28d时,SD大鼠血清中NGAL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给药90d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法(PCNA)及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蝉棒束孢菌子实体能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能力增强,未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胡丰林,张万存,陆瑞利,彭凡[4](2017)在《野生和人工培养蝉花及蝉棒束孢菌丝代谢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基于高分辨液质联用(HPLC-HR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野生和人工培养蝉花及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菌丝的代谢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蝉棒束孢能够通过柔性的代谢调节功能适应不同寄主昆虫、不同培养基和不同生长环境。活虫的免疫能够诱导该菌合成更多非核糖体肽、鞘脂和氧脂。由于寄主免疫作用而上调的蝉棒束孢鞘脂合成功能具有可遗传特性。氧脂的增多除与寄主昆虫免疫系统对棒束孢菌的攻击有关外,还可能与环境中氧的氧化有关。野生和人工培养蝉花的虫体部分都含有较多的非核糖体肽和生物活性物质如lateritin、anisomycin、streptimidone和ustiloxins等.野生和人工培养孢梗束及人工培养的菌丝部分含较多具有营养和抗氧化功能的物质如3'-deoxy-hanasanagin、维生素E、磷脂、氨基丁酸等等。这些代谢物的差异表明野生和人工培养蝉花的虫体部分具有更多药用潜力,而孢梗束及菌丝部分具有开发营养保健品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7-08-11)
胡娜娜[5](2017)在《蝉棒束孢分离鉴定及代谢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原名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Cordyceps cicadae shing无性型。作为一种生防微生物,蝉棒束孢的孢子液和代谢液均有较高杀虫活性。因其代谢液还具有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蝉棒束孢除作为杀虫剂外,还被赋予了多重角色。本文对从贵阳森林公园采集的蝉花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获得菌株Strain12。通过形态观察,Biolog微生物自动化鉴定系统分析,并结合rDNA-ITS基因片段特异性引物PCR分子特征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测定了不同孢子浓度下,Strain12对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的致病作用。并从触杀作用、胃毒作用、忌避作用和拒产仔作用,4个方面研究了Strain12代谢液对蚜虫的作用方式。为探寻代谢液对蚜虫的作用机理,测量代谢液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Na-K ATP酶(Na-K-ATPase)、多酚氧化酶(PPO)和淀粉酶(AMS)6种酶的活性。此外,分别采用含药培养基法和涂布法测定了代谢液对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真菌病害贵州小帽壳孢菌Pilidiella guizhouensis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经过形态观察及Biolog微生物自动化鉴定系统分析,并结合rDNA-ITS基因片段特异性引物PCR分子特征分析,鉴定分离的菌株Strain 12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2.室温下,Strain12孢子悬液对甘蓝蚜有较强的致病力,甘蓝蚜死亡率随孢子悬液浓度的增加和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孢子浓度为2.5×105孢子/mL时,第3d开始出现死亡,随后死亡率逐渐上升,处理后7d,校正死亡率达82.08%。在孢子浓度为2.5×107孢子/mL时,第2d开始出现死亡,以后随时间的延长,死亡率增加,7d校正死亡率达到92.0%。3.Strain12代谢物对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蚜虫的作用方式以忌避和拒产仔作用为主。处理2d,忌避率达到88.89%。该代谢液对成蚜的拒产仔作用显着,成蚜在清水一侧的叶片的产仔率占总产仔率的98.63%。可见蝉棒束孢次级代谢产物对蚜虫有趋避、拒产仔的作用。4.Strain12代谢液处理的第1d,处理组和对照组6种酶含量都无明显变化。从第2d开始,代谢液处理组出现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a-K ATP酶(Na-K ATPase)含量降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含量升高的现象。而羧酸酯酶(CarE)、淀粉酶(AMS)和多酚氧化酶(PPO)含量无明显变化。5.涂布法实验表明,Strain12的代谢液对头花蓼病害贵州小帽壳孢的菌落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长7d的抑制率达46.27%,且抑制作用能延伸到对菌核生长的明显抑制。含药(无菌代谢液)培养基实验表明,Strain12代谢物的浓度影响其对贵州小帽壳孢菌的抑制效果,浓度为20%时抑菌效果可达到32.14%。(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6-01)
孙大坤[6](2017)在《中国蝉棒束孢居群谱系地理及适生区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 Miquel在食用和药用等方面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近些年来关于蝉棒束孢的研究比较多,特别是国内,但大多集中于其活性成分和药理药效的研究。本次研究利用多基因序列联合分析,对中国蝉棒束孢居群的谱系地理结构进行初步探讨。基于蝉棒束孢已知分布点信息,利用生态位模型对其潜在适生分布区进行预测。选取EF1α、rpb1、β-tubulin和MAT1-2-1四个基因片段用于蝉棒束孢居群谱系地理学联合分析。数据处理后共得到210条蝉棒束孢多基因序列,含有26种Haplotypes,33 个变异位点。将 Haplotypes 分别命名为 Hap1-Hap26(Ht1-Ht26),其中 Dominanthaplotype(DH)有 Ht4 和 Ht5,Haplotype Ht5 为 Ancestral haplotype(AH),且分化出DH Ht4。根据地理分布,将21个蝉棒束孢居群分为两个组,即西南组Group Southernwest(GSW)和东南组 GroupSouthemeast(GSE)。DH Ht5 在两个组中均有广泛分布,而DH Ht4只在GSE中存在。通过对蝉棒束孢多基因序列Haplotypes之间的分化时间进行估算,以及对中国第四纪冰期的发生年代进行考查后发现,蝉棒束孢居群的分化时间与中国第四纪冰期的发生时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地质历史上蝉棒束孢居群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内发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分化。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对蝉棒束孢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采用ROC曲线评价预测的准确性,并结合刀切法及生态位因子得分矩阵、聚类分析筛选出影响蝉棒束孢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除了已知的自然分布区,蝉棒束孢在Antarctica以外的各大洲都有潜在的适生分布区。Asia主要集中于East Asia、Southeast Asia北部和喜马拉雅山南麓;Oceania主要集中于Australia东部沿海和New Zealand;Europe主要集中于中部和沿海地区;Africa主要集中于东南部;North America主要集中于东南部;South America主要集中于Brazil南部和Chile南部。其中高适生区(HSDA)集中分布于East Asia的中国南部、South Korea南部、Japan中部、Vietnam's Pu Mat National Park 和 Myanmar's Myitnge River Basin 和喜马拉雅山南麓。研究发现Bioclimfactors(1、8、11、12、13、16、18)对蝉棒束孢的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最暖季降雨量Bioclim factor18的影响最大,说明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蝉棒束孢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高扬,章西,黄勃[7](2015)在《蝉棒束孢交配型基因的分析和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为药用真菌蝉花的无性型,在防治同翅目害虫上具有重要作用。在自然状态下蝉棒束孢多以孢梗束状态存在,其子实体阶段极为少见。交配系统是真菌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因此可从交配型的角度探究蝉棒束孢有性子实体稀少的原因。本研究运用RACE技术首次从蝉棒束孢中克隆出MAT1-1-1与MAT1-2-1全长c 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c DNA序列设计并优化得到蝉棒束孢交配型鉴定引物,并对采集自安徽地区40株蝉棒束孢交配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交配型MAT1-1菌株14株、MAT1-2菌株26株,并没有检测到同时含有两种交配型或两种交配型全部缺失的现象,因此蝉棒束孢有性型子实体几无发生的现象并不完全归因于交配型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曾文波,王元兵,虞泓,代永东,陈自宏[8](2015)在《蝉棒束孢居群分布及生境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为世界性广布种,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18个省区均有分布,分布海拔10 m~2 800 m,生长期6月~10月,适宜温度18℃~30℃。蝉棒束孢在上海、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广东和江西等地多分布于竹林,在云南、四川、贵州、陕西、海南和广西等地则多生长于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通过对云南3个蝉棒束孢生境样地的调查发现,昆明野鸭湖样地YY1是元江栲(Castanopsis orthacantha)为标志的常绿阔叶林,昆明野鸭湖样地YY2是以云南松(C.orthacantha)和元江栲(Pinus yunnanensis)为标志的常绿阔叶林与云南松混交林,兰坪菊香村样地JX1是以头状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capitata)为标志的常绿阔叶林。蝉棒束孢的生境中有多种虫生真菌伴生,包括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下垂虫草(Ophiocordyceps nutans)、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nuipes)和粉棒束孢(I.farinosa)。(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用菌》期刊2015年04期)
高扬[9](2015)在《蝉棒束孢缺失有性子实体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也称为蝉花(Isaria cicadae Miquel),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明目、解毒、退热及镇惊等功效,同时也是一种广谱的生防真菌,并且具有安全性高、产孢量大以及感染能力强等优势。然而蝉棒束孢仅存在无性繁殖的生殖方式,其有性型子实体并未发现。目前对蝉棒束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效成分分析以及药理作用研究上,其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几近于无,因此蝉棒束孢有性型子实体缺失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本研究克隆出蝉棒束孢交配型基因MAT1-1-1和MAT1-2-1全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交配型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多序列比对结果,在蝉棒束孢序列特异性区域设计并获得交配型鉴定引物,对安徽地区蝉棒束孢种群的交配型进行鉴定。采用对峙培养法以及菌株配对出草实验探究不同交配型菌株间的营养亲和性关系,以期揭示蝉棒束孢有性子实体缺失的原因。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RACE技术分别从菌株RCEF 6212、RCEF 6213克隆得到MAT1-2-1及MAT1-1-1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MAT1-1-1 cDNA序列全长为1895bp,开放阅读框为1734bp,编码577个氨基酸。5’-UTR与3’-UTR分别为80个核苷酸和81个核苷酸。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_(2828)H_(4398)N_(770)O_(868)S_(29),分子量64kD,理论等电点为5.877,该蛋白含有一个MAT alpha1蛋白保守区域。MAT1-2-1cDNA序列共1290bp,开放阅读框为771bp,编码256个氨基酸。5’-UTR与3’-UTR分别为113个核苷酸和406个核苷酸。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_(1294)H_(2085)N_(387)O_(378)S_(13),分子量29kD,理论等电点为9.830,包含一个DNA结合位点及HMG蛋白保守区域,保守域长度88个氨基酸。在两个单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蝉棒束孢与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系统发育关系均为最为接近,相似度分别为88%和89%。2、交配型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多序列比对表明,蝉棒束孢与其他四种子囊菌如细脚棒束孢、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保守氨基酸的一致性与部分氨基酸的相似性。根据蝉棒束孢序列特异性区域设计两对交配型鉴定引物(MAT1-1F/MAT1-1R和MAT1-2F/MAT1-2R),PCR验证结果显示,两对引物可以分别扩增出预期的蝉棒束孢MAT1-1-1与MAT1-2-1片段,且均不能扩增出其余四种子囊菌的交配型基因。3、对安徽地区蝉棒束孢菌株交配型组成和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安徽地区的40株蝉棒束孢菌株中存在两种交配型:MAT1-1(14株)或MAT1-2(26株),不存在同时含有两种交配型基因的菌株,即这些菌株的有性生殖方式均为异宗配合。同时,该地区的交配型比例相对均衡,不存在某一种交配型缺失或占绝对优势的现象,因此从交配型的角度可以推测该地区蝉棒束孢具有有性生殖的可能性。4、对已区分交配型的单孢株的营养亲和性关系进行分析。在对峙培养实验中,互补交配型菌株表现为营养不亲和,而同种交配型菌株亦表现为营养不亲和。不亲和反应分为2种形态:I型态表现为抗衡区几乎没有菌丝生长;II型态表现为接触区域由菌丝交织而形成致密并隆起的分界线。在互补交配型菌株配对出草实验中,配对菌株的菌丝量、产孢量以及孢梗束产量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与营养不亲和的形态相吻合。5、综合分析发现,在蝉棒束孢中,互补交配型菌株间的营养不亲和性可能是其有性型子实体缺失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张万存,陈龙云,高沙,徐飞,刘景云[10](2015)在《不同培养时间下蝉棒束孢菌丝体的代谢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LC-MS对不同培养时间蝉棒束孢菌丝体代谢物进行检测,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鉴定差异化合物。PCA和OPLS-DA表明蝉棒束孢菌丝体中的代谢物随培养时间不同有显着变化。阴、阳离子模式下我们都可以把蝉棒束孢代谢物变化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时期。培养前期产生较多的细胞松弛素E、肌醇、γ-氨基丁酸、乙酰肉碱、亚油酸等与侵染宿主、早期信号传导和氧化供能有关的物质;中期产生较多的甘露醇、海藻糖、亚麻酸、柠檬酸、丙酮酸、7,8-二羟基油酸等与抗逆和氧化供能有关的物质,此外还有两种抗生素红酵母红素、δ-氨基-γ-酮戊酸达到了最大值;培养后期产生较多的脯氨酸、2,4-二氨基丁酸、3′-deoxy-hanasanagin、ulvaline、赤霉素、烟酰胺等与抗逆、抗氧化、产孢、细胞保护有关的物质。首次发现烟酰胺可能与蝉棒束孢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及产孢有关;同时赤霉素、ulvaline和δ-氨基-γ-酮戊酸可能与蝉棒束孢产孢或孢子成熟有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蝉棒束孢在培养后期高速合成和大量积累赤霉素,值得深入研究。根据蝉棒束孢的代谢特点,作为药品及保健品开发蝉棒束孢菌丝产品时,培养时间宜在7–11d。(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蝉棒束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蝉棒束孢(蝉花)Isariacicadae是药食两用真菌,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但其物质基础依然不明确。据此,本实验采用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制备肥胖小鼠模型,灌胃给予蝉棒束孢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和氢氧化钠碱水提取物等不同提取物,测定其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脂质代谢指标;观察其肝、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以及肠道内容物中的菌群结构等,综合分析并筛选出蝉棒束孢改善肥胖的有效提取物或成分,为其进一步的深加工提供基础。结果表明,蝉棒束孢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可不同程度减缓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小鼠肥胖,同时改善其脂质代谢情况,减轻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减缓肠组织损伤,并调整肠道菌群结构,蝉棒束孢醇提取物效果较优,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揭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蝉棒束孢论文参考文献
[1].曾召英,许忠顺,牟丹,许绍欢,杜飞.蝉棒束孢内菌核、菌膜及其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分析[J].菌物学报.2019
[2].王东东,祝响响,高亮,陈地灵.蝉棒束孢(蝉花)不同提取物抑制小鼠肥胖的比较[J].菌物学报.2019
[3].覃丽霞,尹彬,任盼,王静春,王玉芹.蝉棒束孢菌子实体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J].菌物学报.2019
[4].胡丰林,张万存,陆瑞利,彭凡.野生和人工培养蝉花及蝉棒束孢菌丝代谢组比较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7
[5].胡娜娜.蝉棒束孢分离鉴定及代谢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7
[6].孙大坤.中国蝉棒束孢居群谱系地理及适生区分布研究[D].云南大学.2017
[7].高扬,章西,黄勃.蝉棒束孢交配型基因的分析和检测[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
[8].曾文波,王元兵,虞泓,代永东,陈自宏.蝉棒束孢居群分布及生境调查[J].中国食用菌.2015
[9].高扬.蝉棒束孢缺失有性子实体机理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
[10].张万存,陈龙云,高沙,徐飞,刘景云.不同培养时间下蝉棒束孢菌丝体的代谢组研究[J].菌物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