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性论文-韩映虹,杨红,孙丹妮

利他性论文-韩映虹,杨红,孙丹妮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他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拟人化动物绘本,人物绘本,利他性助人行为

利他性论文文献综述

韩映虹,杨红,孙丹妮[1](2019)在《人物绘本和拟人化动物绘本教育效果差异研究——来自幼儿利他性助人行为干预的实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绘本对幼儿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根据绘本角色类型,可以将绘本分为人物绘本和拟人化动物绘本。这两种绘本在幼儿人格教育方面是否存在效果差异是当前国际幼儿教育领域正在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选取176名3.32-6.31岁幼儿为研究对象,以助人主题绘本(角色类型为人物/拟人化动物)为实验材料,通过利他性助人行为情境,考察绘本的角色类型对幼儿利他性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人物绘本在提高幼儿利他性助人行为方面显着优于拟人化动物绘本。(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殷文杰[2](2019)在《论专业教育的利他性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将"专门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的做法掩盖了专业教育应有的价值内涵。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专业具有鲜明的利他性特征,这必然要求专业教育建立在利他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在现实中,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专家系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力量,为避免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专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专业人才培养需强化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伦理教育和德性教化。(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红[3](2019)在《人物图画书和拟人化动物图画书对幼儿利他性助人行为教育效果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他性助人行为是指在放弃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主动采用身体、心理等方式进行援助,帮助受困者脱离困境的行为。3-4岁的幼儿会比7-8岁的幼儿,更不愿付出自身利益去帮助别人,即表现得更为自私。因此,培养幼儿的利他性助人行为,对于个体品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助人主题图画书可以引发幼儿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其助人意识,促进其助人行为的形成。传统观念认为,拟人化图画书能够符合幼儿的情感体验,更容易实现教育效果。但近年来,国外有研究表明,拟人化动物图画书难以发挥教育价值和教育效果。本研究以“利他性助人行为”为主题,通过实验法来探讨人物图画书和拟人化动物图画书对幼儿利他性助人行为发展的影响。本研究的实验设计为单因素叁水平实验设计,选取天津市某所幼儿园176名3-6岁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物图画书组(阅读人物图画书)、拟人化动物图画书组(阅读拟人化动物图画书)和中性图画书组(阅读非助人主题图画书),开展叁组的图画书阅读活动。研究结果发现:人物图画书在提高幼儿利他性助人行为方面显着优于拟人化动物图画书。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第一、阅读人物图画书,促进幼儿人格发展;第二、要辩证地看待不同类型图画书的教育功能差异;第叁、加强两类图画书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第四、增加贴近现实的图画书设计与出版。(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5)

邹建华[4](2019)在《试析第叁方物流服务质量约束下具有利他性的网购供应链决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网络购物中网络商店和第叁方物流提供的服务,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促进网络购物经济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第叁方物流服务质量约束下具有利他性的网购供应链决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立该模型的意义进行说明,再对该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假设分析进行阐述,最后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最优模型。(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赵斌,郭虹[5](2019)在《利他性进化理论中的模型多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但当面对自然界中诸多利他及合作现象时,"生存斗争"理论遇到解释困境。继而利他性起源与演化机制成为进化理论研究及相关哲学讨论的焦点,并逐渐成为进化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通过介绍利他进化模型的发展,提出生物界中合作与"斗争"共同在进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探讨典型利他演化模型特征与局限,主张利他模型多元论,从而促进对于进化机制的理解。(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李维[6](2019)在《考虑损失规避与利他性的零售商的订购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允许紧急订购的报童模型中,研究利他主义且损失规避的零售商面对损失中性供货商的订购决策。将利他性与损失规避联合考虑,建立模型并进行模型分析,得到最优订购量的隐函数方程,并分析损失规避系数、订购成本、零售价格、净残值以及紧急订购成本对最优定购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数值分析,这对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03期)

秦星红[7](2018)在《第叁方物流服务质量约束下具有利他性的网购供应链决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单个网络商店和单个第叁方物流(TPL)形成的服务供需关系,在TPL服务质量约束下构建了一个基于利他属性的网购供应链决策模型,讨论了利他属性对网购供应链系统的影响。首先在分散决策模式下,探讨了系统的均衡解和绩效;然后,分析了集中决策模式下参与者的决策和利益情况,对比分析发现分散决策模式下网络商店和TPL会因利益冲突而使系统决策失衡,从而降低了供应链参与者利润和系统绩效;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TPL服务质量约束下利他性与系统决策和绩效的关系,结论表明:利他属性的存在有助于改善系统决策和供应链绩效;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单方参与者具有利他性时的系统决策和绩效的变化规律,以及双方参与者切利他性互动情景下系统决策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张家赠[8](2018)在《亲子利他性与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经济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十叁五规划就明确提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励措施下,近年农村居民收入显着增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6年的数据,在农村家庭,近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递增,累计增长率可以达到44.31%,反映村民的投资-消费需求在客观上存在较大的空间。但由于存在各方面的影响,村民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方式单一、效率低下。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对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实际上,农村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具有较强的非理性行为。目前,非理性行为对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的研究非常有限,而在经济学上,亲子利他性被当作是非理性的经济行为之一。因此,本文以亲子利他性为视角,分析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分析亲子利他性与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有:(1)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及梳理已有文献资料,在对行为金融理论、资产组合理论及亲缘利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2)采用演绎法,推演出促进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亲子利他性的影响机制。(3)采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在对农村家庭人口统计特征、家庭特征及地区经济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构建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基本态势。(4)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以亲子利他性为视角,进行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实证分析,并得出研究结论。(5)采用工具变量,运用IV-Probit和IV-Tobit模型,以“政府对教育、健康等方面的公共补贴”作为工具变量,对样本亲子利他性对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进行内生性检验。(6)采用归纳法,根据理论分析、现状统计及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对策。从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得出下面主要结论:(1)亲子利他性的倾向程度减弱将提高参与股票和风险金融市场的可能性。(2)亲子利他性的倾向程度减弱将提高家庭进入股票及风险金融资产分别占金融总资产的深度。(3)家庭居民的年龄与风险金融资产选择显着正相关,然而,在现状分析中所看到的“钟型”特征并不明显,其中,年龄区间在41-50岁的家庭居民更倾向于投资股票及风险金融资产;收入因素在家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居民收入的提升能够促进家庭对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受教育程度高低能够影响居民的风险投资决策,其中,尤其是大学到博士学历的群体表现的更明显;我国东部地区家庭金融总资产约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2倍,同一地区家庭金融资产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的严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家庭、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叁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提高农村居民资产收入、推进金融市场理性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04-01)

韩恺[9](2017)在《利己性、利他性及其与幸福感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站在提高人民幸福感的角度解决社会问题。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幸福经济学成为学术热点,众多经济学家介入幸福感的研究,并形成了基于绝对收入、基于相对收入、基于收入以外因素的叁种幸福感假说。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利己主义不断泛滥,利他主义日渐缺失,居民幸福感不仅没有随收入的增加而相应上升,反而有所下降,出现了 "收入——幸福"悖论。可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更应该以人为本,从人性本身的角度去创新探索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新路径。因此社会亟需引导人们培养合理的利己性、利他性,去倡导社会的和谐并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回顾了过往利己性、利他性的理论研究,重点回顾了经济学中经典的人性假设模型。通过思辨分析和逻辑推理,总结了经济学中经典人性假设模型所存在的不足。为了改进经济学中经典人性假设模型所存在的不足,本文从管理学的思想出发,将人性中的利己性与利他性与人的幸福感相结合,提出了包含完整人性类别的利己利他四象限模型假设。模型通过利己性利他性的高低不同将人分为四类,不同类型的人幸福感有差异。在提出模型后,通过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证明了模型对四类人划分的合理性,从而验证了利己利他四象限模型。在验证利己利他四象限模型的合理性后,文章依据对过往研究的梳理总结,进而提出假设,构建了中介模型,进一步探究利己性、利他性是如何影响幸福感的。文章通过中介模型的检验,证实了利己性不仅直接影响幸福感,还会通过利他性的中介作用影响幸福感。并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利己性、利他性和幸福感之间的路径关系。从而进一步解释了利己性和利他性是如何具体影响幸福感的。研究发现:依据利己性利他性的高低不同可将人分为利己利他四象限模型中的四类人,并且四类人幸福感显着不同;利己性利他性显着影响幸福感,利己性越强的人幸福感越低,利他性越强的人幸福感越高;利他性是利己性影响幸福感的中介变量。(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喜燕[10](2016)在《慈善捐赠中非利他性的正当性及其法律边界》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理论往往侧重关注慈善捐赠行为本身的利他性,而忽略了慈善捐赠中客观存在的非利他性,这种忽略不利于促进与规范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捐赠中非利他性不但有其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相应的合理性。慈善捐赠中的非利他性不仅不会影响慈善财产发挥其慈善功能,而且能够更好地激励慈善捐赠,有利于实现行为人个人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并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精神。但是慈善捐赠中非利他性只能在一定的边界内存在,除了满足合法性的要求外,还应该受到附属性和非排他性等条件的限制。今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经对慈善捐赠中的非利他性追求予以一定的认可与限制,但还应进一步完善,并构建相关的配套制度给予支持。(本文来源于《人大法律评论》期刊2016年03期)

利他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内将"专门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的做法掩盖了专业教育应有的价值内涵。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专业具有鲜明的利他性特征,这必然要求专业教育建立在利他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在现实中,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专家系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力量,为避免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专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专业人才培养需强化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伦理教育和德性教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他性论文参考文献

[1].韩映虹,杨红,孙丹妮.人物绘本和拟人化动物绘本教育效果差异研究——来自幼儿利他性助人行为干预的实验证据[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2].殷文杰.论专业教育的利他性选择[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

[3].杨红.人物图画书和拟人化动物图画书对幼儿利他性助人行为教育效果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4].邹建华.试析第叁方物流服务质量约束下具有利他性的网购供应链决策模型[J].现代职业教育.2019

[5].赵斌,郭虹.利他性进化理论中的模型多元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李维.考虑损失规避与利他性的零售商的订购决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9

[7].秦星红.第叁方物流服务质量约束下具有利他性的网购供应链决策模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张家赠.亲子利他性与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D].福建农林大学.2018

[9].韩恺.利己性、利他性及其与幸福感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7

[10].李喜燕.慈善捐赠中非利他性的正当性及其法律边界[J].人大法律评论.2016

标签:;  ;  ;  

利他性论文-韩映虹,杨红,孙丹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