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民资格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
公民资格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赵诗[1](2016)在《《墨尔本宣言》以后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是澳大利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由于历史原因,对实施本国的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一向很重视,取得独立地位后,立即在澳大利亚联邦范围内实施了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不单单只是一门课,而是多种学科的结合体。同时,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从每个学生受教育开始,到最后从学校毕业,走入社会,都在接受和公民有关的教育,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公民。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以后,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这与《墨尔本宣言》所起到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在《墨尔本宣言》的规范和指导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制定了崭新的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政策,并在全联邦范围内推行,确保了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顺利实施。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从青少年教育开始,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本论文的研究意义、背景和选题来源,在绪论中,还归纳总结了和本论文相关的文献综述,其中主要是澳大利亚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和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相关的论述。通过对这些理论综述地介绍,可以对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有一个大致地了解。本论文对国内专家在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方面的理论也有一定的陈述,正是通过对这些理论文献地阐述,为本论文地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本论文的第二部分阐述和界定与《墨尔本宣言》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依据。《墨尔本宣言》的颁布,是澳大利亚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全面阐述了澳大利亚基于未来发展所需要在教育方面做出的改革和努力。在理论阐述部分,着重研究了和共和有关的理论,这也是澳大利亚公民学以及公民资格教育的基石和出发点。论文的第叁部分系统探究了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澳大利亚虽然开展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的时间比较早,但早期的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并不成功,而且涉及范围也不广。随着《霍巴特宣言》、《阿德莱德宣言》以及《墨尔本宣言》的颁布与实施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才逐步步入正轨,并走上快速发展和成熟的阶段,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公民教育的典范。论文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墨尔本宣言》颁布以后,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的课程标准与教师培训。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在内容上有过重大变化,《墨尔本宣言》颁布以前,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主要是介绍国家的政治结构,而《墨尔本宣言》颁布以后,内容增加了公民责任方面的内容,并使得公民学内容的外延扩大,涵盖了许多学科的内容。此外,还对澳大利亚培训公民学教师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澳大利亚政府培训教师以前只注重学历的提高,《墨尔本宣言》颁布以后,政府和学校更注重教师能力和教学手段的提高,使得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更能吸引学生。在教学资源部分,论文指出澳大利亚进行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的一个特点是注重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到社区以及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在实践中体会当一个合格公民的意义。论文的第五部分,是探究《墨尔本宣言》颁布以后,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的学校教学与民主管理。学校是实践《墨尔本宣言》的主要机构和单位,也是关系到公民学教育的成败关键,论文研究了学校实施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的原则以及现在实行的相关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论文的第六部分探究了《墨尔本宣言》颁布以后,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的评价体系。首先研究《墨尔本宣言》颁布以后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评价的内容;其次探讨《墨尔本宣言》颁布以后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评价的标准;再次探究了《墨尔本宣言》颁布以后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评价的结果;最后详细分析讨论了《墨尔本宣言》颁布以后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评价的特点。论文的第七部分研究了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的启示与借鉴。其中,重点探讨了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资源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启示与补充。(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6-06-01)
唐克军[2](2005)在《公民资格、公民资格教育与全球化的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国家公民资格的普遍性和成员之间的相互性特征规定了公民资格的教育方向。公民资格教育要完成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一方面要培养行使公民权利和参与国家事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另一方面要培养共同的文化意识,形成成员之间在情感上的相互性。今天,虽然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挑战,但并没有否定民族国家的公民资格的框架。(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实验》期刊2005年03期)
段素菊[3](2003)在《全球化 公民资格 教育改革——欧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与公民资格内涵的变迁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虽然全球化早已成为近20余年来学术界热衷于讨论的问题,但它却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模糊的术语。可以说学术界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目的曾对之进行了五花八门的界定或描述。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对此不予展开。但其中美国学者R.戴(本文来源于《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03年30期)
段素菊[4](2003)在《全球化·公民资格·教育改革——欧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 ,系统讨论了公民资格理论及公民资格内涵在新时代的变迁 ,并通过欧盟教育政策的个案分析 ,阐释了公民资格理论对教育政策的影响。作者认为全球化已引起了民族国家传统权利结构的变革 ,进而对传统的身份政治提出了挑战 ,因而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都应考虑这一时代特点。但无论如何 ,国家在教育中仍应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保持本民族文化传统、培养未来公民的爱国精神与责任感仍是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03年03期)
公民资格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族国家公民资格的普遍性和成员之间的相互性特征规定了公民资格的教育方向。公民资格教育要完成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一方面要培养行使公民权利和参与国家事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另一方面要培养共同的文化意识,形成成员之间在情感上的相互性。今天,虽然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挑战,但并没有否定民族国家的公民资格的框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民资格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赵诗.《墨尔本宣言》以后澳大利亚公民学与公民资格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
[2].唐克军.公民资格、公民资格教育与全球化的挑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
[3].段素菊.全球化公民资格教育改革——欧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
[4].段素菊.全球化·公民资格·教育改革——欧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J].学术论坛.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