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构造意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兴都库什,中源地震,空间应力场,构造意义
区域构造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万秀红,屠泓为,李智敏,罗国富[1](2019)在《兴都库什及邻近区域空间应力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兴都库什及邻近区域地处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的西缘,是大陆内部中源地震最为活跃的区域,各种数据均显示出该区域有着十分特殊的现象.本文从地质构造、地震分布特征、震源机制解、应力场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深度应力场方向表现各不相同,不同的区域震源机制特征各异,尤其是正断层性质地震在北东向表现出了线性展布.通过构造模拟认为该区域可能是在地壳的碰撞、推挤、俯冲作用下出现的褶皱,由于地层倒转嵌入,从而形成了多层位地震密集现象.同时在推挤、拖曳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条深度约100 km以下的北东向的拉张性破裂.(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姜文亮[2](2019)在《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有一系列走滑逆冲断裂带,冷龙岭断裂带恰位于其东部最前缘部位,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非常重要的左旋走滑构造带,同时冷龙岭断裂带也是祁连—海原构造带的重要组成段落之一,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也直接揭示了祁连—海原构造带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调整与传递作用。然而,同周围一系列具有强震构造背景的活动断裂(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9期)
林成发[3](2019)在《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燕山褶皱-逆冲构造带是发育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典型陆内变形构造带,自中生代以来在多向汇聚的板块构造背景下,经历了多期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形成复杂的盆-山格局。燕山构造带在早白垩世(约135 Ma)之后全面处于伸展构造背景的观点已广为接受,但燕山构造带侏罗纪的构造性质以及构造演化过程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燕山构造带山间盆地沉积地层忠实记录区域构造活动历史,开展盆-山系统同构造沉积及其控制构造关系研究是揭示构造带侏罗纪构造变形机制、演化过程及大地构造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选取燕山构造带西段张家口地区的中生代下花园盆地和宣化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研究、物源分析、盆缘断层相关褶皱构造解析和生长地层识别与解释,恢复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并建立“源-汇”体系,结合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厘定张家口地区侏罗纪期间的构造演化过程。沉积学研究和物源分析结果指出,燕山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发育完整冲积扇-扇叁角洲/河流叁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受盆缘逆冲断层活动控制,下花园盆地和赤城盆地表现为典型的挠曲盆地,盆缘和盆地内部发育多个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和相关的生长地层。基于古沉积环境恢复结果和盆缘生长构造解析,结合生长地层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结果,重建张家口地区由褶皱-逆冲带和挠曲盆地构成的晚叁迭-早侏罗世、中侏罗世以及晚侏罗-早白垩世”源-汇“体系。“源-汇”体系的演化表明燕山构造带在中侏罗世发生构造体制转变,由晚叁迭-早侏罗世N-S向挤压背景转为中侏罗-早白垩NW-SE挤压构造背景,可能代表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开始主导燕山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5-01)
黄春梅[4](2019)在《藏南错那洞—洛扎淡色花岗岩成因及其区域构造演化与Be-W-Sn成矿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是理解区域岩浆作用、构造演化以及成矿作用的关键,其成因和构造意义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错那洞–洛扎地区位于喜马拉雅东部,自新生代以来,洛扎经历了3期次岩浆作用,分别形成了早期17.8 Ma的洛扎含电气石花岗岩,中期15.1 Ma的洛扎二云母花岗岩以及晚期12Ma左右的库拉岗日二云母花岗岩。而错那洞经历了2期岩浆作用,分别形成了早期约20 Ma的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晚期约17 Ma的含石榴子石二云母花岗岩。Sr-Nd-Pb-Hf同位素指示了错那洞–洛扎淡色花岗岩的源岩为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的变泥质岩。洛扎含电气石花岗岩、洛扎二云母花岗岩以及错那洞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均具有相对较低的CaO、LREE、Sr和Th含量以及Eu/Eu~*、Nd/Nd~*比值,相对较高的Rb含量、Rb/Sr比值(>2)和锆石Ti饱和温度,指示其形成于变泥质岩中白云母的脱水熔融作用。洛扎地区库拉岗日二云母花岗岩具有变化较大的CaO、Sr、Rb含量以及Rb/Sr和Eu/Eu~*比值,高的Th、LREE含量和Nd/Nd~*比值,以及低的锆石Ti饱和温度,指示其是由白云母水致熔融形成,并且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错那洞含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和含石榴子石二云母花岗岩均具有高Si、Al含量,低Ca、Fe、Mg、Ti含量,异常高的Rb/Sr比值(>18.6),全岩和独居石稀土四分组效应,以及元素Y–Ho、K–Rb、Zr–Hf、Nb–Ta偏离球粒陨石比值的非球粒陨石异常,表明这两期花岗岩是高分异淡色花岗岩,且与含F流体发生了相互作用。高度的结晶分异作用导致流体出溶使强不相容元素Be、W和Sn富集,并随流体迁移。两期高分异岩浆作用促使成矿元素迭加富集,形成错那洞Be–W–Sn多金属矿床。喜马拉雅东部变泥质岩的部分熔融机制从早期20~15 Ma的脱水熔融演变成晚期约12 Ma的水致熔融,这与该地区由早期N–S向伸展向晚期E–W向伸展的构造转换有关。在N–S向伸展期间,压力降低促使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的变泥质岩发生白云母脱水熔融,形成洛扎含电气石花岗岩、洛扎二云母花岗岩以及错那洞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在E–W向伸展期间,深部地壳脱水产生的流体向上渗透,导致结晶岩系发生白云母水致熔融,形成库拉岗日二云母花岗岩。(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5-01)
何雨思[5](2019)在《张广才岭晚古生代福兴屯组的时代与物源: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张广才岭晚古生代福兴屯组进行了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对福兴屯组的沉积时限进行了重新厘定,并对其进行了物源分析和构造背景判别,为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地块于早古生代晚期拼合提供了新的证据。福兴屯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采于标准剖面中下部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锆石样品多呈半自形—自形晶,内部结构较清晰,发育有典型岩浆成因的振荡生长环带,其30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391.6±3.2Ma;采于标准剖面中部的细粒长石砂岩的碎屑锆石样品多数为短柱状或浑圆状,呈半自形—自形晶,边部发育典型的振荡生长环带,反映岩浆成因锆石的特点,其42个测点出现以下年龄峰值:392.7、422、510.9、789、1711、1768、1833、1912、1964和2422Ma,最小一组年龄代表了细粒长石砂岩沉积年龄的下限,即细粒长石砂岩沉积于392.7Ma之后。综上所述,凝灰岩和长石砂岩年龄结果相吻合,可判定福兴屯组的形成时代为中泥盆世。对福兴屯组新鲜的细粒长石砂岩样品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其地球化学指数CIA、ICV和PIA值分别为53.72~56.62,1.29~1.50和54.40~57.46,Th/U平均值为3.83,Rb/Sr平均值为0.18,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共同指示福兴屯组细粒长石砂岩成熟度较低,其物源区物质经历了较弱的风化作用和相对简单的沉积循环。福兴屯组细粒长石砂岩样品Al_2O_3/TiO_2值为11.73~22.91,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稳定且负Eu异常特征,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以及物源区判别图解共同指示福兴屯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英质或中酸性火成岩源区。结合福兴屯组细粒长石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张广才岭福兴屯组沉积物具有混合物源区特征。结合区域内发育的地质体和火山事件,可判定福兴屯组沉积物源主要来源于沉积盆地周边的晚古生代早期长英质—中酸性火成岩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南北向展布的早古生代花岗质岩,以及来自地表或地表浅部的古元古代地质体,次要物源由沉积盆地周边的新元古代长英质—中酸性火成岩提供。对中泥盆世福兴屯组进行构造背景判别,福兴屯组细粒长石砂岩岩石地球化学指示福兴屯组沉积物形成于大陆岛弧构造环境;区域内中泥盆世小兴安岭宝泉组A型流纹岩暗示当时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为陆内伸展环境;结合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地块碰撞拼合于早古生代晚期,使得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在中泥盆世处于陆—陆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可以判定福兴屯组沉积物形成于大陆岛弧的弧后伸展环境。张广才岭福兴屯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还为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地块于早古生代晚期拼合提供了新的证据。张广才岭早泥盆世黑龙宫组、中泥盆世福兴屯组、小兴安岭地区早—中泥盆世宝泉组和佳木斯地块东缘宝清盆地早—中泥盆世黑台组的沉积物中均发育有较多的489~551Ma碎屑锆石,这些碎屑锆石与佳木斯地块上的麻山杂岩和广泛分布的早古生代花岗岩年龄一致,表明佳木斯地块为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上晚古生代早期地层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源,并暗示佳木斯地块在黑龙宫组、福兴屯组和宝泉组沉积之前已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完成拼合,即于早泥盆世已完成拼合。(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袁四化,刘晓燕,白相东,李建刚,迟宝明[6](2019)在《新疆乌孙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区域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乌孙山北缘断裂位于新疆伊宁盆地南部,是伊宁盆地与乌孙山的边界断裂,由多条平行或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断裂呈近东西走向,总体倾向南,山前主断裂主要表现为高角度逆冲,倾角50°~80°,前缘冲断面相对较缓.断裂上盘主要由石炭系-二迭系组成,下盘主要为第四系和侏罗系,断层两盘沉积物的ESR年代表明断裂带多处错断中、上更新统地层.野外地层接触关系和区域构造研究表明,在中更新世末以来,断裂强烈向北逆冲,与伊犁盆地北缘断裂共同控制了盆山地貌格局.伊宁盆地及邻区中更新世末的区域构造运动与青藏高原的共和运动时代相当,这次事件由南北天山向伊犁盆地的对冲挤压引起,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向外扩展生长.(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姜文亮,韩竹军,张景发,焦其松,李永生[7](2018)在《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特征、门源地震发震构造机制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冷龙岭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祁连—海原构造带中段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反映了祁连—海原构造带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运动的调整与转换。然而目前对冷龙岭断裂地震地质研究程度比较低,关于冷龙岭断裂带的全新世活动习性与大震复发特征也有待深入研究。此外,发生在2016年与1986年的两次门源地震,造成该区地震地质研究形势非常严峻。沿冷龙岭断裂带分(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专题19: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专题20:活动断层、深部结构与地震复发习性》期刊2018-10-21)
张庆奎,杨宾,邵学峰,陈树良,赵明远[8](2018)在《内蒙古巴拉格歹地区构造混杂岩带中浊积岩、震积岩特征及意义——以内蒙古哈拉黑等八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浊积岩为具有鲍马序列的古海沟沉积,其部分沉积物与古海沟地震密切相关,由于岛弧外弧海沟地质构造复杂,洋板块俯冲及火山岩的喷发,地震活动强烈、频繁,沉积岩在成岩过程不断受到地震扰动,形成具有地震活动特点的震积岩。通过对巴拉格歹地区构造混杂岩带中浊积岩、震积岩的研究,识别出浊积岩系的具递变层理的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包卷层理构造及最顶部黑色粉砂质泥岩段;识别出震积岩系的液化脉、地震震碎角砾岩、滑塌角砾岩、震褶岩-卷曲、纹层状、阶梯状断层构造等,建立并确认浊积岩、地震岩识别标志,恢复古地理构造环境,认为原划分的大石寨组应该解体,应为一套弧前盆地古海沟浊积岩沉积。结合浊积岩中的火山岩、基性岩及区域上化石山发现的超基性岩,初步确认,在测区浊积岩与岛弧火山岩、洋壳沉积物受板块碰撞拼接作用,由一系列逆冲断裂将上述各种块体构造就位在一起,形成构造混杂岩,为二连-贺根山缝合带在本区东延问题提供了资料。(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8年09期)
姜文亮[9](2018)在《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有一系列走滑逆冲断裂带,冷龙岭断裂带恰位于其东部最前缘部位,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非常重要的左旋走滑构造带,同时冷龙岭断裂带也是祁连—海原构造带的重要组成段落之一,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也直接揭示了祁连—海原构造带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调整与传递作用。然而同周围一系列具有强震构造背景的活动断裂带相比,目前对冷龙岭断裂地震地质研究程度仍有待加强。有关冷龙岭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的研究结果分布在很大的研究范围内,关于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活动习性与大震复发特征的研究也有待深入。有学者认为冷龙岭断裂带与金强河断裂、毛毛山断裂带与老虎山断裂共同构成“天祝地震空区”。发生在2016年与1986年的两次门源地震,造成该区地震地质研究形势更加严峻。对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进行研究,并明确其区域深部结构特征、地壳变形模式,综合构建冷龙岭断裂带及区域地震构造模型非常有必要,相关研究结果也将提升对冷龙岭断裂带及该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认识,为冷龙岭及门源地区地震灾害防御提供重要依据。相关成果还可以促进对祁连—海原构造带整体地壳变形继承关系的认识,增强对该区第四纪地震构造环境与构造动力学特征的理解,更全面认识冷龙岭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地位与意义。围绕以上科学问题,本论文主要联合卫星遥感与地基LiDAR技术,发展基于构造地貌高精度测量的活动断层定量研究方法。首先,为指导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于活动断层及构造地貌定量研究,本论文将建立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及相关构造地貌遥感影像识别标志,从解译标志精细结构与几何特征角度,深入解析断层与微地貌构造变形特征,建立不同类型活动断层、构造微地貌要素与影像解译标志之间的判别关系模式。其次,本论文将重点针对冷龙岭断裂带将构建典型断层断错地貌精细结构模型,匹配震前地貌标志并恢复断层破裂过程;估算断错地貌位移,采用位移概率密度法研究地震位移分布关系及断层破裂模式,厘定不同分段单次地震事件位移;结合断层全新世滑动速率的测定,明确其全新世大震复发特征。最后综合区域活动构造、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等资料,分析冷龙岭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调节机制与构造意义,探讨该区构造动力学特征。通过开展相关研究本,论文主要取得成果如下:(1)本文以构造地质学与构造地貌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基于不同精度的多源遥感影像,系统总结了遥感技术在活动断层与构造地貌调查方面的应用及发展现状,特别是与传统遥感地质调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结合不同类型断层形成的力学机制,分别讨论拉张、挤压与剪切叁种构造模式下复杂多样的构造微地貌模型及其表现形式,通过对重要活动断裂上典型地貌特征遥感影像的分析,给出不同类型活动断层与构造地貌遥感判别标志及分析方法。对断层断错地貌、活动断层派生构造地貌、活动断层间接解译标志、非活动断层等多种要素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活动断层、构造微地貌与遥感解译标志叁者间的关系模式。同时强调利用遥感资料研究活动断层时,需考虑不同类型断层形成构造地貌要素的多样性、相似性与迭加性,应根据遥感解译标志结合构造地貌模型及其形成的断层力学环境进行综合判定。(2)野外调查与遥感解译均发现,沿冷龙岭断裂带广泛分布一系列米级至数十米级规模的左旋断错冲沟、阶地、洪积扇、冰碛垄等。采用地基LiDAR对冷龙岭断裂带典型断错地貌开展高精度测量,对东部讨拉沟、柴隆沟与牛头沟叁处断错冲沟、阶地与洪积台地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对柴隆沟四期次断错阶地精细结构的识别与分析,明确了断层活动、地层沉积与地貌剥蚀之间关系,恢复出断层破裂历史过程,并识别出四次古地震事件,通过对讨拉沟、柴隆沟多处错断地貌与地震位移的测量分析,初步认为冷龙岭断裂带符合准周期破裂模式。结合牛头沟断错阶地样品年代测试,得到冷龙岭断裂带东段全新世滑动速率约为6.6±0.3 mm/yr。(3)对如何基于高精度地形资料与高分辨率影像资料提取断错地貌标志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如何基于断错地貌标志恢复重构断层破裂过程,以及断错地貌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基于遥感影像及地基LiDAR资料提取出沿冷龙岭断裂带百余公里范围内叁百余处左旋断错地貌标志,包括断错冲沟、阶地、洪积扇、冰碛垄等,并估算出每处断错地貌全新世以来的累计位移。随后基于累计位移概率密度函数法,对冷龙岭断裂带东西段累计位移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断裂东段位移密度峰值符合指数函数关系,据此识别出东段全新世期间发生约7次古地震事件,单次地震位错规模约8m。断裂西段累计位移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单次地震位移最西端约2~3m,东端约5~7m。冷龙岭断裂带东、西两段地震位移分布特征皆反映断裂带符合准周期特征破裂模式,且指示沿冷龙岭断裂带力学性质的变化,即东段为典型的左旋走滑运动,而西段左旋走滑运动强度要低于东部。根据断裂破裂参数之间经验统计公式,估算得到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期间发生的大震震级约在8.0级。通过对大震复发间隔进行重新估算,得到1218±132 yr的结果。冷龙岭断裂带与东部的金强河、毛毛山、老虎山及海原断裂同属千年复发间隔级别的活动断裂带。(4)针对2016年发生的门源北部Ms6.4级地震,利用Sentinel-1A升、降轨两组雷达数据通过干涉处理得到该地震同震形变场,结合余震精定位对发震断层破裂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门源地震发震断层为冷龙岭断裂带北侧的次级断层而非南侧的主断层,地震导致次级断层两侧地层发生向上背斜式变形。基于InSAR形变场与最优位移分布模式的反演结果,也揭示2016年门源地震的同震位移主要分布在8~11km深度范围内,其中最大滑动位移0.45m分布在9.5km深度,累计地震矩达到9.9×10~(17)N×m,矩震级约Mw5.9。综合分析冷龙岭断裂带几何结构、地震分布以及断层力学性质可知,造成2016年与1986年两次地震性质不同且与冷龙岭主断裂性质也差异很大的原因在于冷龙岭主断层与分支断层的构造组合样式。两次门源地震分别发生在北侧次级断层的两个端点部位,其中次级断层东部终端向主断裂弯曲交汇平面上形成左行右阶构造样式,次级断层西部终端向主断裂弯曲交汇平面上形成左行左阶构造样式。在断裂带左行走滑环境下,在断裂的弯曲部位形成剪切挤压变形和剪切拉张变形,因此导致两次门源地震断层破裂性质分别表现出挤压和拉张特征,两次强震活动共同反映出冷龙岭活动断裂带整体以左行走滑运动为主。(5)本文使用地球物理场与大地测量资料,对冷龙岭断裂带及其周边区域精细地壳结构与构造变形模式进行研究,综合构建该区活动断层结构模型,以揭示该区大震构造背景。基于重力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冷龙岭断裂带所在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非常重要的大型地质与地球物理场边界,重力异常场源深度延伸至下地壳及更深部位,异常分布与地质体及构造带分布密切相关,且具有显着分区特征。戈壁—阿拉善块体与东部鄂尔多斯块体表现为大范围重力高异常,反映莫霍面埋藏较浅、岩石圈密度较高,为相对完整致密的刚性块体。青藏高原东北缘具有大范围重力低异常特征,且局部重力高、低异常呈相间平行排列,反映莫霍面较深、岩石圈密度较低,揭示了该区域在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压应力下,地壳发生强烈缩短、增厚与褶曲变形,造成东北缘地壳非常破碎。通过GPS速度场结果可以发现,在北部受到戈壁—阿拉善块体及东部受到鄂尔多斯块体的共同阻挡作用下,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场发生顺时针旋转变化,这种现象同时反映戈壁—阿拉善刚性块体、华北克拉通刚性块体以及冷龙岭断裂带所处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叁个块体,在分别受到北侧欧亚大陆板块、东侧太平洋板块和西南侧印度—青藏板块叁个相向方向的作用力在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碰撞之后,对该区共同挤压作用造成构造变形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最后,本文构建了冷龙岭断裂带及周边区域地震构造及断层叁维结构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18-06-01)
郝文丽[10](2018)在《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岩石组合与时代: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的“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和剖面测定以及详细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黑云母Ar-Ar年代学研究,查明了“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岩石组合构成及其形成时代,确定了它们的构造属性;通过沉积建造组合和火成岩组合分析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区域沉积建造对比和构造热事件分析,重新厘定了黑龙江省东部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区域构造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有一系列走滑逆冲断裂带,冷龙岭断裂带恰位于其东部最前缘部位,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非常重要的左旋走滑构造带,同时冷龙岭断裂带也是祁连—海原构造带的重要组成段落之一,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也直接揭示了祁连—海原构造带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调整与传递作用。然而,同周围一系列具有强震构造背景的活动断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构造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1].万秀红,屠泓为,李智敏,罗国富.兴都库什及邻近区域空间应力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9
[2].姜文亮.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国际地震动态.2019
[3].林成发.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4].黄春梅.藏南错那洞—洛扎淡色花岗岩成因及其区域构造演化与Be-W-Sn成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5].何雨思.张广才岭晚古生代福兴屯组的时代与物源: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D].吉林大学.2019
[6].袁四化,刘晓燕,白相东,李建刚,迟宝明.新疆乌孙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区域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2019
[7].姜文亮,韩竹军,张景发,焦其松,李永生.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特征、门源地震发震构造机制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专题19: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专题20:活动断层、深部结构与地震复发习性.2018
[8].张庆奎,杨宾,邵学峰,陈树良,赵明远.内蒙古巴拉格歹地区构造混杂岩带中浊积岩、震积岩特征及意义——以内蒙古哈拉黑等八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例[J].地质通报.2018
[9].姜文亮.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8
[10].郝文丽.黑龙江省东部“新元古界”一面坡群和黄松群的岩石组合与时代: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D].吉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