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料烧成论文-本刊讯

熟料烧成论文-本刊讯

导读:本文包含了熟料烧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气污染物,工业炉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综合治理方案

熟料烧成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讯[1](2019)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明确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大气污染物治理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2019年7月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6号),并于7月15日公布于www.gov.cn网站。四部委联合下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叁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有关要求,指导各地加强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对水泥工业熟料烧成系统大气污染物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来源于《新世纪水泥导报》期刊2019年05期)

兰明章,张巧伟,聂松,瞿海洋,王剑锋[2](2019)在《Fe_2O_3含量对高硫型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烧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试剂配制了5组不同Fe_2O_3含量的高硫型硫铝酸盐水泥生料,在1225~1425℃下保温煅烧,得到相应的水泥熟料,通过观察熟料外观形貌、利用XRD和BSE-SEM测试,研究了Fe_2O_3含量对水泥熟料煅烧和矿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熟料中铁相的矿物组成更接近于C_6AF_2;在CaO-SiO_2-Al_2O_3-Fe_2O_3-SO_3系统中,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系统熔点降低;适量的铁相可以促进水泥熟料的早期水化。(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任雪红,姚燕,张文生,叶家元,张洪滔[3](2019)在《MgO对熟料烧成及性能的影响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试剂合成硅酸盐水泥熟料,应用X射线衍射结合Rietveld方法和差示扫描量热等,研究了MgO对熟料煅烧、矿物组成、阿利特晶型及熟料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MgO在碳酸钙分解反应阶段已开始影响甚至参与了熟料烧成反应;MgO掺入使阿利特和铁铝酸四钙含量增多,贝利特和铝酸叁钙含量相对降低;但当MgO掺量达到2%(固溶置换极限)及以上时,方镁石形成,熟料矿物组成基本不再变化;随着MgO的掺入,阿利特的晶型逐渐由M1型为主转变稳定为M3晶型。MgO掺量在1%附近时,靠近阿利特准同型相界处,熟料发展强度最高。(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潭,任雪红,张文生[4](2019)在《原料中SiO_2结晶特性影响熟料烧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硅(SiO_2)是硅酸盐水泥生料的主要成分,其赋存于原料中的结晶特性对熟料烧成能耗及熟料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结合熟料烧成反应过程,根据熟料矿物与原料矿物组分之间的成键关系,分析了原料中SiO_2参与熟料烧成反应的化学过程,综述了原料矿物中的Si-O键合形式,石英的含量、晶粒尺寸、晶型及结晶度等SiO_2结晶特性对熟料烧成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总结了提高惰性石英质原料中SiO_2反应活性的方法。综述分析可为水泥企业高效应用各类硅源原材料,生产高质量水泥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方法。(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潭[5](2019)在《硅质原料中SiO_2结晶特性对熟料烧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粘土质原料是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由于天然粘土资源被限制开采,水泥企业都在探索使用其它可提供SiO_2成分的原材料,大量的砂岩、硅石等惰性石英质原料以及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更多地应用到了水泥生产中。因此,通过优选控制硅质原料品质提高熟料烧成质量、降低水泥生产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XRD结合Rietveld方法、扫描电镜、TG-DTA、岩相分析以及熟料水化放热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Si-O结构、石英晶型及结晶度的硅质原料矿物对生料易烧性、熟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域和种类的14种硅质原料,对熟料烧成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Si-O结构较简单的硅质原料矿物,更容易解聚出[SiO_4]四面体,因而在固相反应阶段更容易与CaO反应形成硅酸二钙(C_2S)。但链状Si-O结构的硅灰石在1200℃左右大部分转变为高温晶型,反应活性降低,阻碍了熟料烧成;2.相对密度是影响石英质原料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α-方石英与α-石英相比,结构疏松,反应活性较高,熟料烧成质量较好。石英玻璃同样结构疏松,但由于熔融温度高,在液相出现之前反应活性较低,在1350℃及以上反应活性逐渐提高,熟料烧成质量同样较好;3.反应活性较高的硅质原料矿物,例如层链状硅酸盐矿物,其熟料中A矿倾向于成长柱状,尺寸较小;反应活性较低的硅质原料矿物,例如α-石英,其熟料中A矿倾向于成板状,尺寸较大,且C_2S包裹体较多;4.不同种类和地域的硅质原料对熟料烧成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随着硅质原料中简单结构硅酸盐矿物减少、石英晶体含量增加和石英晶粒尺寸增大,烧成的熟料中硅酸叁钙(C_3S)含量下降,游离氧化钙含量增加。5.硅质原料中的伴生微量元素较外加微量元素作用更为显着。其中,硅质原料中伴生的K_2O降低了熟料中C_3S含量,但增大了其晶体尺寸;而高硅质原料中伴生的MgO起到的助熔作用更加明显,促进了熟料中A矿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期刊2019-06-01)

齐亮[6](2019)在《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煤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生产中一项重要工作为水泥熟料烧成,该过程中需要对烧成系统的煤效进行分析,确保烧成系统的高效运行。基于对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的了解和研究,本文探究了水泥熟料烧成系统中煤效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煤效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后续的煤效提升研究过程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09期)

本刊讯[7](2019)在《“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2019年3月8日至3月9日,钢渣分相熟料在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号窑问世,标着着《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7AB02037)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为大规模消纳钢渣探索了一条高效途径。《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由广西鱼峰集团总经理八桂学者杨义、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员沈卫国博士负责承担。目前,钢渣在水泥工业中的成熟应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其化学成分做水泥生料:占生料的(本文来源于《新世纪水泥导报》期刊2019年02期)

沈漠[8](2019)在《“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进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由广西鱼峰集团总经理杨义、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员沈卫国负责承担。2019年3月8日~9日在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窑顺利进行工业化试验并取得初步成功。此技术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报》期刊2019-03-12)

李凡军,王孝红,路士增[9](2019)在《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建模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模型对于理解水泥熟料煅烧过程、改进煅烧工艺、优化控制段烧状态、提高燃烧效率至关重要.然而,水泥熟料煅烧过程机理复杂,燃烧状态不稳定,存在建模难的问题.经过学者几十年的努力,已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对此,针对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建模问题,综述国内外已有的建模方法和技术,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并指出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建模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9年10期)

赵青林,唐登航,周和敏,蒙若男,朱明[10](2019)在《高原环境下煤粉燃烧特性及水泥熟料烧成系统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原地区具有高海拔、低大气压和低氧质量浓度的环境特征,其对煤粉的着火和燃烧特性有着显着的影响,容易造成煤粉着火难、燃烧速率慢、难燃尽及能耗高等问题。为此通过剖析高原环境影响煤粉燃烧的内在机制,明晰了高原环境下煤粉着火延迟、燃烧速率减缓和燃尽率降低的原因;并结合实际的热工检测经验,分析高原环境对水泥窑烧成系统主要设备(窑、分解炉及预热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并结合富氧燃烧和CFD数值模拟等给出了具有生产指导意义的优化措施和技术潜力点。(本文来源于《新世纪水泥导报》期刊2019年01期)

熟料烧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化学试剂配制了5组不同Fe_2O_3含量的高硫型硫铝酸盐水泥生料,在1225~1425℃下保温煅烧,得到相应的水泥熟料,通过观察熟料外观形貌、利用XRD和BSE-SEM测试,研究了Fe_2O_3含量对水泥熟料煅烧和矿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熟料中铁相的矿物组成更接近于C_6AF_2;在CaO-SiO_2-Al_2O_3-Fe_2O_3-SO_3系统中,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系统熔点降低;适量的铁相可以促进水泥熟料的早期水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熟料烧成论文参考文献

[1].本刊讯.《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明确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大气污染物治理要求[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9

[2].兰明章,张巧伟,聂松,瞿海洋,王剑锋.Fe_2O_3含量对高硫型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烧成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19

[3].任雪红,姚燕,张文生,叶家元,张洪滔.MgO对熟料烧成及性能的影响机理[J].硅酸盐学报.2019

[4].刘潭,任雪红,张文生.原料中SiO_2结晶特性影响熟料烧成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9

[5].刘潭.硅质原料中SiO_2结晶特性对熟料烧成的影响[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9

[6].齐亮.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煤效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7].本刊讯.“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9

[8].沈漠.“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进行[N].中国建材报.2019

[9].李凡军,王孝红,路士增.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建模方法研究进展[J].控制与决策.2019

[10].赵青林,唐登航,周和敏,蒙若男,朱明.高原环境下煤粉燃烧特性及水泥熟料烧成系统优化分析[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9

标签:;  ;  ;  ;  

熟料烧成论文-本刊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