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保安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保安族,研究现状,学术史,民族
保安族论文文献综述
许若冰[1](2019)在《建国以来的保安族研究:学术回顾、反思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安族研究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梳理建国以来保安族研究的学术史,可以发现其学术脉络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即经历了积累与发轫、整理与兴起、提升与扩展叁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文本调查材料与学术论着,因此有必要对保安族研究现状进行爬梳,把握其特点与趋势,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进一步开展保安族研究工作有所助益。(本文来源于《高校社科动态》期刊2019年04期)
曹乐意,史兵,史儒林[2](2019)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环境适应研究——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传承、保护、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保障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和建设"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对当代保安族聚集区内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考察和研究。研究发现:保安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其聚集区已销声匿迹,分析其消亡的原因主要有保安族传统体育对环境依赖性过强,今昔相比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体育大环境发展及适应效应,而且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环境缺失也成为重要因素。研究认为,以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需要充分认识环境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刻影响,认清现实对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白晓荣[3](2019)在《性别视角下的保安族语言传承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信息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智慧,语言的传承将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对保安语使用现状的调查,重点关注在家庭中保安语是如何传承的,家庭成员的性别因素在语言的使用与传承中呈现出了怎样的差异性,家庭中的保安族女性如何成为保安语传承的关键之关键。(本文来源于《丝绸之路》期刊2019年02期)
魏霄茹[4](2019)在《保安族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快速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留守老人的出现。留守老人是一个由这个时代创造出来的群体,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一直以来所面临的养老问题已经一个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内外对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更是相当匮乏。为了探究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是普遍农村地区在社会支持存方面在问题提供建议,本文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于保安族留守老人所需要的社会支持进行分析研究。经过研究发现,保安族留守老人普遍自身经济收入低,土地的保障功能退,主要依靠国家的少量补贴跟子女外出务工后提供的经济供给;自身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对新农村医疗保险的使用率不是很高,主要还是依靠自身以及子女来担负比较高昂的医药费用;生活照料方面主要依靠自我照料或配偶之间的相互照料,鲜少会受到来自邻里亲戚的照料,家中有留守的孙辈的老人同时还需要担负照料孙辈的责任;此外,由于受到自身传统文化和地方风俗的影响,休闲娱乐生活较为传统,女性老人容易受到更多的约束和限制,她们的日常娱乐生活主要都在家中进行。同时外出子女很少与这些留守老人沟通交流,他们缺少聊天倾诉的对象,致使大部分留守老人内心孤独寂寞。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首先老人们自身的经济条件有限,收入较低、疾病医疗开销大;传统家庭模式的改变使家庭养老功能退化,子女外出后的逐渐出现的孝文化观念退化;相关政策不完善、社会组织力量的不足与薄弱,以及自身传统文化和地区风俗的影响等方面。(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6-01)
苏涛[5](2019)在《倾听一曲保安族质朴的“花儿”》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安族文学,就像她背后的保安族一样,沉默而陌生。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目前全国保安族总人口两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此外在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少量的分布。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反映在文学形态上则表现为保安族拥有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国穆斯林》期刊2019年03期)
何艳艳[6](2019)在《保安族村落媒介使用行为的民族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甘肃省南部与青海省接界的“保安叁庄”聚居着一个少数民族——保安族,他们在与其他民族协作生产的同时,不断进行现代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媒介在保安族社会长期普遍地被使用,塑造了这个社会特殊的社会文化,媒介是如何进入偏远的西北村落,村落里的保安族是如何使用媒介进行对内、对外信息交流,基于互联网的传播媒介是如何进入保安族村落,又展现出何种表现形式,保安族信息交流方式有何特别之处,在保安族村落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国家、市场、本民族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因此本研究使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选择保安族聚居区——“保安叁庄”为田野点,通过参与式观察体验和深度访谈,辅以文献分析,观察媒介在保安族这一少数民族社区中扮演何种角色,探究保安族村落的媒介使用行为和其背后的使用逻辑,并依托媒介透析保安族独特的信息交流方式。保安族村落媒介形式丰富,不仅有广泛进入的大众媒介,非大众媒介依旧能觅其踪迹,媒介广泛渗入到保安族村落的各个角落,生活在这一社区的人都脱离不了媒介的影响,“媒介在场”时刻都在发生。研究发现,保安族通过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与其祖源历史、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宗教信仰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正是因为其独特的民族成长经历,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保安族村落中传统的“口头传播”非常强大,形成了诸如“喊话”、“穆扎非”、“保安族花儿”等独特的媒介使用和信息交流方式,尤其是“保安族花儿”使用口头传播的方式,通过“人”(花儿歌手)这一媒介表达出保安族人民对生活的态度,并代代口口相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渗透,大众传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保安族学者和花儿歌手也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建立网上社区,通过“快手”App直播,来保护和传播保安族文化,强化保安族民族认同。保安族村落媒介网络的形成也离不开国家、市场和民族内部诉求。大规模的强制的“媒介推广运动”是媒介进入这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在市场上的公开流通让媒介更加普遍,民族交流的需求和文化消亡的紧迫感促使保安族使用媒介,与外界发生关联。(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9)
马得军[7](2019)在《试论保安族服饰中的几点文化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的民族自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热环境等,而服饰装扮也是民族所特有的东西,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们会受民族历史、社会结构等的影响,不仅体现了民族的特征和目前的生活状态,还承载了民族的信仰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保安族作为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他们的服装也包含了自己民族特有的意义,他们用服装传承保安族的文化传统。本文就保安族服饰的概述、保安族服饰的特点和功能以及保安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叁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张英福[8](2019)在《保安族服饰及工艺美术的社会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安族主要生活在甘肃境内,是国内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在其地域环境、经济生活、宗教信仰与生活氛围的影响下,保安族逐渐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服饰与工艺,并各自拥有了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马正国[9](2019)在《保安族民间舞蹈现状思辨》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安族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了自己具有浓郁特色的歌舞艺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民间歌舞发展尤为缓慢,还有一些优秀的民间舞蹈随之失传,已成为历史中的歌舞。笔者以保安花儿、宴席曲和《保安腰刀》叁种民间歌舞作为考察对象,采用人类文化学的视角以及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分析歌舞文化衰落的主客观原因,提出关于保护与发展保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一些构想,为传承民族文化尽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丝绸之路》期刊2019年01期)
石蓉蓉[10](2019)在《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调查研究——以甘肃积石山县保安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较少民族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成员,他们在历史变迁的积淀中孕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人口较少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应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得到保护和传承。以甘肃积石山县保安族为实例的调查研究发现,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传承面临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需要在"一主多元"的文化多样性的话语逻辑下,利用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发挥家庭、学校、公共空间、大众传媒等机构和载体在民族文化认同和传承中的应然功能和责任担当,使得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来源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保安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传承、保护、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保障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和建设"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对当代保安族聚集区内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考察和研究。研究发现:保安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其聚集区已销声匿迹,分析其消亡的原因主要有保安族传统体育对环境依赖性过强,今昔相比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体育大环境发展及适应效应,而且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环境缺失也成为重要因素。研究认为,以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需要充分认识环境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刻影响,认清现实对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保安族论文参考文献
[1].许若冰.建国以来的保安族研究:学术回顾、反思与展望[J].高校社科动态.2019
[2].曹乐意,史兵,史儒林.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环境适应研究——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考察[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白晓荣.性别视角下的保安族语言传承调查[J].丝绸之路.2019
[4].魏霄茹.保安族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
[5].苏涛.倾听一曲保安族质朴的“花儿”[J].中国穆斯林.2019
[6].何艳艳.保安族村落媒介使用行为的民族志研究[D].山东大学.2019
[7].马得军.试论保安族服饰中的几点文化认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8].张英福.保安族服饰及工艺美术的社会文化内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9].马正国.保安族民间舞蹈现状思辨[J].丝绸之路.2019
[10].石蓉蓉.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调查研究——以甘肃积石山县保安族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