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伤害论文-陈赟,蒋国彪

人员伤害论文-陈赟,蒋国彪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员伤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医院,急诊,品管圈

人员伤害论文文献综述

陈赟,蒋国彪[1](2018)在《品管圈在降低急诊医护人员伤害事件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从涉及整个流程的各个方面入手,运用品管圈工具共同制定和谐守护圈以此来降低急诊医护人员伤害事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8年09期)

刘博,杨静,朱经纬,刘侃[2](2018)在《基于OP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人员伤害程度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经常会给交通参与者带来巨大的人身伤害,而事故处理只关注责任划分,欠缺对客观因素的考虑.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者的伤害程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事故伤害程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以伤害程度为因变量,从能够表征人、车、路、环境的客观因素中选取候选自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要自变量,而后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主要自变量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害程度的影响,并对模型的显着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气囊、车型和速度限制对伤害程度的影响显着.该方法可为交通事故分析提供参考,有助于交通管理措施的制定.(本文来源于《交通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杨振和,苏振华,王东[3](2017)在《粮库进出粮人员伤害事故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眼粮库进出粮作业人员伤害危险源识别和事故风险分析,在对粮库进出粮作业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粮库进出粮人员伤害危险源四分类四途径查找识别方法。采用LEC法对不同进出粮方式、不同仓房条件、不同作业方式和不同原粮品种的粮库进出粮人员伤害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和事故风险评价。提出了以粮堆为研究对象的粮库进出粮作业人员伤害事故防范要点。(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7年04期)

梁骁,施鸿均,黄文和[4](2017)在《一起因自动扶梯梯级缺失引发的人员伤害事故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扶梯梯级缺失监测装置是国家安全标准GB 16899—2011的新增内容,主要是为了防止乘客踏入因梯级(踏板)缺失导致的缺口而造成被剪切或挤压的伤害。本文结合一起因梯级缺失引发的人员伤害事故案例,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两个方面,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从风险防控和技术法规两个层级,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期刊2017年08期)

邱金龙,李奎,苏森,刘文君,尹志勇[5](2017)在《重庆地区摩托车事故中驾乘人员伤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摩托车事故中人员损伤特征,为降低摩托车事故伤亡风险提供可靠信息和参考依据。方法深度采集发生在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重庆地区213例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采集内容包括事故基本情况、驾驶员信息、人员损伤等,并对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摩托车驾驶员死亡率高于乘员,驾乘人员死亡原因为颅脑损伤和颅脑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的比例为58.8%和20.0%,头颈部、胸背部、下肢、上肢、腹盆部和会阴部Max简明损伤评分(MAIS)≥2分的比例分别为71%、59%、33%、25%、20%和7%,摩托车驾驶员会阴部损伤发生率高于乘员,驾乘人员中下肢骨与上肢骨发生率之比为1.8∶1.0,摩托车与货车事故中人员更容易遭受车辆碾压。结论头部和胸部损伤是导致摩托车驾乘人员死伤的主要原因,会阴部损伤可作为鉴别部分摩托车事故中驾乘人员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7年22期)

冯林芳,徐芬[6](2017)在《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应用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伤害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现状,观察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应用后护理人员伤害率的变化及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浙江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62例作为调查对象,男性4例,女性58例;年龄23~47岁,平均(30.1±12.6)岁;工作年限1~25年,平均(10.3±8.7)年。通过应用高危人群规避模式,记录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应用前后调查的62例急诊科护理人员所受伤害详细情况(包括受伤害程度、急诊就诊次数)、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结果比较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应用前后各1个月伤害事件发生情况,应用前伤害事件发生情况中一级损伤、二级损伤及言语伤害均高于应用后(P<0.05),这提示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对于急诊科伤害事件的数量有规避作用。比较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应用前后急诊就诊次数及伤害发生次数,并计算伤害率,应用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后伤害率降至9.9%,低于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应用前的伤害率26.7%(P<0.05),提示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对于急诊科伤害事件的数量有规避作用。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应用前后急诊就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应用后的总满意率为72.6%,远高于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应用前的总满意率54.8%(P<0.05)。结论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在急诊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伤害发生率,同时能有效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7年02期)

陆小羽,车辉[7](2017)在《工业企业人员伤害风险动态反馈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企业人员伤害风险是传统意义上的静态风险。针对工业企业预防和控制人员伤害,从动态视角加以分析与研究出发,结合动态反馈机制和动态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建立人员伤害风险动态反馈体系。工业生产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作业的间断性等决定了人员伤害风险动态反馈研究的必要性,风险管理的反馈性决定了人员伤害动态风险反馈的可行性。全过程的动态风险跟踪与信息反馈,为工业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车辉,陆小羽[8](2016)在《我国水泥制造行业人员伤害风险分析与保险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雇主责任保险是工业化国家建立职业伤害的保障机制。工业企业人员伤害、职业病等问题早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建材企业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人-机-物-法-环"理论,运用鱼刺图法分析法将水泥制造行业可能存在的人员伤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水泥制造企业安全生产、职业病预防提供依据,建立一个雇主责任保险人员伤害风险动态反馈机制。(本文来源于《保险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肖宝华,张燕翔[9](2016)在《劳务派遣人员伤害事故中,学校是否担责?》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务派遣人员伤害事故中,学校是否担责需要视不同情形而定。学校在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时,要加强对劳务派遣法律知识的学习,注意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和岗位协议,谨慎使用退休人员,并加强对劳务派遣人员的教育管理,积极协助开展工伤认定。(本文来源于《中小学管理》期刊2016年11期)

卢单,戴慧余,蔡禅纯[10](2016)在《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伤害发生率及临床满意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医院暴力事件已成为威胁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急诊科因其工作特殊性已成为遭受暴力事件高危区域[1]。有研究证实,急诊科护理人员遭受心理暴力事件风险高达90%,其中超过60%遭受2次及以上;而大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对于暴力行为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出现暴力伤害事件后只能默默承受,而由此产生负面情绪和职业倦怠感亦不利于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和医疗服务水平提高[2-3]。如(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6年10期)

人员伤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经常会给交通参与者带来巨大的人身伤害,而事故处理只关注责任划分,欠缺对客观因素的考虑.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者的伤害程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事故伤害程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以伤害程度为因变量,从能够表征人、车、路、环境的客观因素中选取候选自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要自变量,而后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主要自变量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害程度的影响,并对模型的显着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气囊、车型和速度限制对伤害程度的影响显着.该方法可为交通事故分析提供参考,有助于交通管理措施的制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员伤害论文参考文献

[1].陈赟,蒋国彪.品管圈在降低急诊医护人员伤害事件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

[2].刘博,杨静,朱经纬,刘侃.基于OP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人员伤害程度分析方法[J].交通工程.2018

[3].杨振和,苏振华,王东.粮库进出粮人员伤害事故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

[4].梁骁,施鸿均,黄文和.一起因自动扶梯梯级缺失引发的人员伤害事故案例[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7

[5].邱金龙,李奎,苏森,刘文君,尹志勇.重庆地区摩托车事故中驾乘人员伤害分析[J].重庆医学.2017

[6].冯林芳,徐芬.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应用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伤害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

[7].陆小羽,车辉.工业企业人员伤害风险动态反馈体系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8].车辉,陆小羽.我国水泥制造行业人员伤害风险分析与保险应用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

[9].肖宝华,张燕翔.劳务派遣人员伤害事故中,学校是否担责?[J].中小学管理.2016

[10].卢单,戴慧余,蔡禅纯.高危人群规避模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伤害发生率及临床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6

标签:;  ;  ;  

人员伤害论文-陈赟,蒋国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