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
【关键词】老年人手腕识别带执行欠佳原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105-02
前言
患者标识腕带为规范化医疗安全管理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辅助工具,有效地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身份而引发的医疗差错事故。特别老年病房有高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理解能力下降等因素,不能清楚表达自己身份。腕带无疑成为身份识别的重要途径。但尽管如此,老年患者佩戴手腕带的依从性普遍欠佳,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患者自身因素
1.1角色转换
老年病房的患者有一部分是离休干部。霍惠芝等分析认为[2]大多数离休干部曾经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一直扮演指挥者的角色,习惯了周围人群恭维、尊重的态度。对医务人员的言行敏感,从中片面分析理解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角色的不适应,不愿意接受病人的身份。
1.2思想观念落后
对于两种方式核对患者身份对人们来说还是新观念,不了解腕带在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有部分患者觉得佩戴腕带是多此一举,核对姓名、科室、床号及住院号信息已经足够,核对腕带延长了他们等待治疗的时间[5]。
1.3佩戴不舒服,不方便
腕带的舒适性差是患者普遍反映不愿意佩戴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者感觉腕带影响了日常生活,手臂的自由活动。特别是洗澡的时候担心腕带打湿字迹会模糊,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产生影响,洗手会使局部皮肤潮湿,极少部分人群佩带腕带处皮肤会出现发红瘙痒等过敏现象[5]。
1.4佩戴与否意义不大
患者感觉佩戴腕带很少有人察看使用,并没感觉到腕带在安全治疗中发挥作用[5]。大多数工作人员疏于核对腕带,习惯于科室、床号、姓的传统单一方式识别患者身份。患者感觉戴了没人看还不如不戴。
1.5未满足患者的审美需求
老年患者90%以上是男性病人,郭潇等调查发现[10]男性患者由于害羞或大男子思想觉得红色不自在,不喜欢甚至排斥。佩戴红色的腕带会感觉扎眼心里不舒服,周围可能会有异样的眼神,甚至来看望的亲属、同事、下属会因此嘲笑自己。
2.医务人员执行力差的分析
2.1碍于关系不好管
部分离休干部有一定家庭背景,儿女系在职重要领导或者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作为关系人。个别患者常常请假外出吃饭活动,甚至夜不归宿[1]。医护人员遇到此类情况会很为难,如果不同意,害怕惹恼患者被领导责备。如果违反规定同意其要求,一方面外出期间有任何问题自己脱不了干系更承担不起责任;另一方面不能一视同仁,其他患者也不好管理。因此给病房安全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扰和漏洞。
2.2思想陈旧新理念接受度差
医护人员固有的“三查七对制度”,没有形成两种方式核对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做到每次进行腕带核对[5]。当工作量不是太大的时候核对腕带的执行情况会稍好一些。
2.3过度自信
老年患者住院时间一般较长,多则几个月甚至几年。有的虽然住院时间不长但反复住院的次数频繁。医护人员对病人及家属的情况非常了解,但正是因为认为“我认识他”[5]才忽视了查对的环节。
2.4增加工作量
反复核对觉得增加工作时间,遇到字迹潦草模糊无法获取信息,需要及时更换腕带延长治疗时间[5]。患者更换科室床号或者住院阶段新发现药物过敏要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还需要反复多次进行知识宣教,增加工作内容。
2.5缺乏身份核对的督导
医护人员及辅助科室在诊疗过程中的核对环节缺乏职能部门(医务处,护理部)管理者的督导[6]。临床医生缺乏医务处的监督,护士在护理部定期质量控制检查的时候都能按规范执行,但一旦检查结束,执行力度就会明显下滑,缺乏病区内的日常监管。
对策:
1.健康教育方式
厶晓青调查统计显示[3]“一对一”的教育模式最受欢迎,图文并茂的宣传栏(册)也比较喜欢。针对有听力障碍的老年患者应运用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语言。语速要慢,注意讲话声调[11]。针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要对家属及陪护讲解腕带的作用及重要性,如发现佩戴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阅读文字材料时,病区可准备放大镜或老花镜。
2.患者需外出检查或者活动,在离开病房前须核对腕带信息,防止外出意外发生。胡竹芳认为[4]老年人常累及多器官慢性疾病,一旦在病区外出现意外晕厥跌倒猝死等,病房医护人员无从知晓。腕带信息及诊断可尽快与科室联系并为第一时间就地抢救提供了可靠地依据,提高老年患者室外意外的救治率,消除安全隐患。
3.人性化措施,提高舒适度
佩戴腕带应松紧适宜,若腕带太松患者可自行取下,太紧会出现手部胀痛甚至阻断血液循环。对于少部分经多次知识宣教仍强烈排斥的患者,可戴于脚踝处[5]。另外针对男性患者使用蓝色腕带,女性患者则使用红色腕带[10]。用颜色明显区分,又满足各自审美需求。
4.落实核对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切实落实腕带核对制度,将腕带查对纳入操作流程规范,并作为质量安全控制的范畴[5]。以病区、科室为单位的质量安全小组,护士长及安全员不定期巡查腕带执行情况,加大监管力度,并通报自查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席淑华等认为[9]建立病房--片区--护理部为主体,护理安全监控网络体系及时将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逐级汇报,完善防范措施。
5.制定规范核对的流程,开展规范培训
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规范保障医疗安全的核对操作流程,并对临床、医技、辅助科室相关人员进行规范培训。董爱珠认为[7]临床各层次护理人员都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保证护理安全。
6.经常检查
方淑玲认为[8]每班交接班时,检查病人是否佩戴,腕带信息是否清晰、完整、准确;更换、更新是否及时。同时还要观察佩戴腕带部位的皮肤情况,如果腕带信息不能保证准确性那安全保障就是空谈,所以必须确保腕带内容与病人相符。
7.心理护理
护士应注意沟通技巧:面带微笑、使用尊称、接待热情。护士对待老年患者犹如自己的长辈既亲切又尊敬,尽力满足其合理需求,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之所以容易拒绝佩戴手腕带,有它的具体原因,我们需要针对原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并加大安全质量监管力度方可提高佩戴手腕识别带的依从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应用无线网络识别腕带的技术。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严格规范使用患者腕带标识,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对患者实行正确操作,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杨万里.住院病人管理应把握的问题[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4):320.
[2]霍慧芝,霍桂萍.离休干部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3,23(5):292-293.
[3]厶晓青.离休干部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0,2(3):49-50.
[4]胡竹芳.标识腕带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研究[J].江西医药,2010,45(9):951.
[5]赵青,李小峰.标识腕带佩戴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9):47-50.
[6]刘义兰,胡璐,陈玲玲,程利.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核对的现状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9A):1312-1313.
[7]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4-196.
[8]方淑玲.心血管内科病人佩戴腕带依从性的调查与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4):24-25.
[9]席淑华,周立,张晓萍.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6-197.
[10]郭潇,刘颖.腕带标志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1,25(6):1472-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