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区域论文-陈芝蓉

交往区域论文-陈芝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往区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域联动游戏,同伴交往策略,同伴交往能力,教师引导

交往区域论文文献综述

陈芝蓉[1](2019)在《区域联动游戏对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对中班幼儿开展区域联动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区域之间游戏角色和材料的流动,从而探索该类活动对幼儿的同伴交往策略和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40名中班幼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分区区域活动相比,区域联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使用积极的社交策略进行人际互动,并表现出更多社交主动性,更丰富的社交语言、非语言及亲社会行为;消极的社交策略和社交障碍相应减少;教师的引导是推动儿童调整社交策略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鸽[2](2019)在《利用混龄区域活动,提升幼儿交往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生子女普遍具有自我意识过强,交往能力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幼儿园开展了混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大爱小、小爱大,快乐共进步的机会。实践证明,混龄区域活动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发展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混龄区域活动的特殊作用和幼儿交往能力培养两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25期)

陈素娥[3](2019)在《共享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良好交往的有效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期是个体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共享区域活动以其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等特征,在提高幼儿交往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儿园的大班段教师大胆开展了共享区域活动,以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参考》期刊2019年13期)

杨佳萍[4](2019)在《基于“美食DIY”区域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往是一种社会所需,而幼儿交往在这几年中也是越来越重视了,幼儿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交往,而小班幼儿是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从小班幼儿开始培养交往能力是尤为重要的。而作为幼儿园主要的活动之一区域活动,是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最佳平台。现在越来越多区域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主,幼儿失去的主导能力,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试图以"美食DIY"区域为抓手,建立配美食、做美食、送美食、卖美食、吃美食为主线,去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综合版)》期刊2019年04期)

梁亚琴[5](2019)在《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也是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的学习时期,在幼儿园中开始学习怎样与人相处,开始初步建立自主交往能力和行为意识。(本文来源于《儿童与健康》期刊2019年02期)

张宏[6](2019)在《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园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场所,通过区域活动能够营造最佳的人际交往氛围。于是探索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积极给予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创设建议变成了今天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综合版)》期刊2019年01期)

董颖[7](2018)在《萨瑟兰不同交往理论视域下区域文化对犯罪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是研究犯罪原因的一个重要理论,在美国犯罪学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萨瑟兰的不同交往可理解为行为人与两种文化的交往。本文认为,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就是认为个人在与不同文化交往中,因为倾向于违法的文化而实施犯罪。这主要涉及文化冲突问题。文化冲突,也可界定为不同区域间文化变化引起的规范冲突。文章第一部分从该理论建立的背景及基础对萨瑟兰不同交往理论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谈及区域文化对犯罪的影响,主要涉及区域文化的含义、区域文化对犯罪内涵的影响、区域文化对犯罪原因的影响、区域文化对不同犯罪人的影响几个方面;第叁部分根据区域文化对犯罪的影响提出的几点建议,包括加强对网络区域文化的管理,对青少年犯罪的控制以及改革监狱管理模式。(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36期)

瞿诗佳[8](2018)在《中班幼儿区域游戏中同伴交往行为的研究——以张家港市L幼儿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游戏是目前幼儿园中常见的游戏形式,中班幼儿正处于联合游戏的高峰期,游戏过程中较多出现同伴交往行为。而同伴交往行为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同伴交往行为,从而分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是有现实意义的。文章针对中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同伴交往行为开展分析研究,运用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文献检索法对张家港市L幼儿园中班幼儿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8年36期)

刘晨,谢钰姣[9](2018)在《西部计划在促进区域交往中的重要性研究——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是对社会系统中存在的各个要素整合优化的唯物辩证方法论。区域间交往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交往方式。西部计划有利于推动区域间的文化变迁;丰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接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区域之间经济交往。基于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通过宣传国家相关的政策,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建立以青年为本的志愿者长效机制,重视志愿者的利益保障,从服务地整体出发,加强现实岗位与客观人才需求之间的耦合性,以西部计划志愿者作为媒介,促进区域间的交往与交流。(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23期)

邵雅利[10](2018)在《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的获得感提升机制研究——基于马克思交往思想视阈》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获得感是地方政府间从合作中获得实惠,共享共赢,由此产生的一种正向的感受和感知。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可以以马克思交往思想作为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交往思想视阈下,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获得感提升的逻辑起点在于利益共享,现实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思想先导在于开放交往理念。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获得感的提升路径,有赖于培育开放交往的价值理念,共建共享,优化激励要素,构建嵌入式网格结构。(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交往区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独生子女普遍具有自我意识过强,交往能力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幼儿园开展了混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大爱小、小爱大,快乐共进步的机会。实践证明,混龄区域活动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发展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混龄区域活动的特殊作用和幼儿交往能力培养两方面进行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往区域论文参考文献

[1].陈芝蓉.区域联动游戏对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影响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王鸽.利用混龄区域活动,提升幼儿交往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

[3].陈素娥.共享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良好交往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参考.2019

[4].杨佳萍.基于“美食DIY”区域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

[5].梁亚琴.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J].儿童与健康.2019

[6].张宏.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9

[7].董颖.萨瑟兰不同交往理论视域下区域文化对犯罪影响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

[8].瞿诗佳.中班幼儿区域游戏中同伴交往行为的研究——以张家港市L幼儿园为例[J].教师.2018

[9].刘晨,谢钰姣.西部计划在促进区域交往中的重要性研究——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视角[J].青春岁月.2018

[10].邵雅利.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的获得感提升机制研究——基于马克思交往思想视阈[J].广西社会科学.2018

标签:;  ;  ;  ;  

交往区域论文-陈芝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