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四苯甲酰基葡萄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氨基葡萄糖,N-对氟苯甲酰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DCC
四苯甲酰基葡萄糖论文文献综述
刘玮炜,吴杨全,龚峰,陶传洲,郭维维[1](2011)在《N-对氟苯甲酰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对氟苯甲酸为原料,先将氨基葡萄糖的羟基加以保护,然后以DCC为脱水剂,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产物N-对氟苯甲酰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探讨形成目标化合物最佳反应条件,该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和13CNMR表征得以确认.(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杨卓[2](2008)在《3-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喃-2-酮的设计与合成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往往先出现餐后高血糖,而后发展成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Ⅱ型病人,餐后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远远超过空腹高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寡糖分解为单糖,从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为了寻找新型、高效的α-糖苷酶抑制剂,我们研究了非糖类α-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结合磺酰胺查尔酮和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征设计了3-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喃-2-酮类化合物,以探讨其对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以4-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氯化亚砜氯代得4-硝基苯甲酰氯、再在乙醇钠催化下与乙酰乙酸乙酯经酰化反应得2-(4-硝基苯甲酰基)-3-氧代丁酸乙酯、在弱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4-硝基-β-氧代苯丙酸乙酯、催化氢化还原得4-氨基-β-氧代苯丙酸乙酯,再分别与苯磺酰氯、苯甲酰氯经酰化反应得4-苯磺酰氨基-β-氧代苯丙酸乙酯和4-苯甲酰氨基-β-氧代苯丙酸乙酯、再与取代水杨醛经Knoevernagel缩合,同时环合得到了20个目标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结构经~1H-NMR和IR确证。采用酵母α-葡萄糖苷酶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活性评价,其中3-(4-苯甲酰氨基)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哺-2-酮类化合物没有表现出α-糖苷酶抑制活性,而大部分3-(4-苯磺酰氨基)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哺-2-酮类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值在0.199~7.180μM之间,具有很好的深入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8-05-01)
任素梅,江涛,刘福龙[3](2005)在《N-氮芥苯甲酰基-D-葡萄糖胺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D-氨基葡萄糖、氮芥苯甲酸为原料,以氯甲酸乙酯为羧基活化剂,合成了N-氮芥苯甲酰基-四-O-乙酰基-D-葡萄糖胺。在叁乙胺作用下,甲醇/水做溶剂,对N-氮芥苯甲酰基-四-O-乙酰基-D-葡萄糖胺脱保护,合成了N-氮芥苯甲酰基-D-葡萄糖胺,经IR、1HNMR确定了其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05年04期)
蔡孟深,董领娇,高亦工[4](1988)在《碳苷研究(Ⅳ)——1-α-氯代,1-α-溴代,1-α-碘代,1-α-对-甲苯磺酰氧基-2,3,4,6-四-O-苯甲酰基-D-吡喃葡萄糖与取代芳基溴化镁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C_1位不同离去基团的卤代酰化糖(包括C_1-OTs)与芳基溴化镁在乙醚或THF中反应生成碳苷。不同离去基团的活性,影响端基异构体生成的比例,活性大者,易生成α体;格氏试剂亲核性大者,易生成β体;位阻大者,易生成α体,并通过~1H NMR计算出碳苷混合物中端基异构体的相对比例。(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1988年05期)
四苯甲酰基葡萄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简述了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往往先出现餐后高血糖,而后发展成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Ⅱ型病人,餐后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远远超过空腹高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寡糖分解为单糖,从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为了寻找新型、高效的α-糖苷酶抑制剂,我们研究了非糖类α-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结合磺酰胺查尔酮和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征设计了3-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喃-2-酮类化合物,以探讨其对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以4-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氯化亚砜氯代得4-硝基苯甲酰氯、再在乙醇钠催化下与乙酰乙酸乙酯经酰化反应得2-(4-硝基苯甲酰基)-3-氧代丁酸乙酯、在弱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4-硝基-β-氧代苯丙酸乙酯、催化氢化还原得4-氨基-β-氧代苯丙酸乙酯,再分别与苯磺酰氯、苯甲酰氯经酰化反应得4-苯磺酰氨基-β-氧代苯丙酸乙酯和4-苯甲酰氨基-β-氧代苯丙酸乙酯、再与取代水杨醛经Knoevernagel缩合,同时环合得到了20个目标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结构经~1H-NMR和IR确证。采用酵母α-葡萄糖苷酶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活性评价,其中3-(4-苯甲酰氨基)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哺-2-酮类化合物没有表现出α-糖苷酶抑制活性,而大部分3-(4-苯磺酰氨基)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哺-2-酮类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值在0.199~7.180μM之间,具有很好的深入研究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苯甲酰基葡萄糖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玮炜,吴杨全,龚峰,陶传洲,郭维维.N-对氟苯甲酰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的合成[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
[2].杨卓.3-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喃-2-酮的设计与合成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
[3].任素梅,江涛,刘福龙.N-氮芥苯甲酰基-D-葡萄糖胺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5
[4].蔡孟深,董领娇,高亦工.碳苷研究(Ⅳ)——1-α-氯代,1-α-溴代,1-α-碘代,1-α-对-甲苯磺酰氧基-2,3,4,6-四-O-苯甲酰基-D-吡喃葡萄糖与取代芳基溴化镁的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
标签:D-氨基葡萄糖; N-对氟苯甲酰基-1; 3; 4; 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 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