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子女论文-王建勤

失地农民子女论文-王建勤

导读:本文包含了失地农民子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环境,健康成长

失地农民子女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勤[1](2019)在《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和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园区的林立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批农民的土地被征、房屋拆迁安置。虽得到数目可观的补偿款,但孩子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其健康成长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甚至造成孩子失地后又失学。这些孩子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和关爱,这也成为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从失地农民子女出现的不良现象入手,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29期)

柳建坤,贺光烨[2](2019)在《农民失地会影响子女的学业表现吗——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农村土地征用产生的问题构成了中国社会风险的重要来源。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0)的分析后获得了以下发现:失地家庭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显着低于非失地子女;失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更少,教养方式的要求程度更低;教育支出和要求性教养方式是失地降低青少年学业成绩的中介机制,但教养方式发挥的作用更大;家长找到新工作会显着降低失地对子女学习成绩的负面影响;男孩的学习表现受家庭失地的负面影响更大。农村家庭失地对微观个体的负面影响具有代际传递效应,并且工作状态是影响这一效应是否维续的重要因素。鉴于此,相关的政策设计应聚焦于提高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上,增强其就业能力,从而阻断失地对青少年人力资本的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蔡辉[3](2018)在《家校合作背景下在小学数学中融入德育的重要价值——以失地农民子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各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使得农村失地农民的数量逐年增加,而这些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关心。小学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奠基时期,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育当中,帮助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学习。以失地农民子女的小学数学为例,主要介绍了家校合作背景下在小学数学中融入德育的最重要价值,并就如何体现价值提出了一些见解。(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小学)》期刊2018年10期)

余敏,蔡辉[4](2018)在《基于失地农民子女学校德育教育的家校共育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学生的发展状况又是涉及家长切身利益的大事,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行为习惯方面缺失严重,学校已无法成为文化传递的单一者,需要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德育教育。(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8年10期)

陆瞻韫,殷威[5](2016)在《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与失地农民的再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失地农民及其子女涌入城市。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基于此,从失地农民子女的学校教育以及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社区教育入手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人才资源开发》期刊2016年14期)

罗晓红[6](2016)在《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的教育支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郊地区的乡村以“被征地”的方式快速并入城市,这不仅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带来了新的城市人群——“非自愿移民”的失地农民及其子女。该群体进入城市的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城镇居民,为了能够顺利地进入城市化社会,他们必须实现从乡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角色的转变不仅是失地农民子女预期社会化的新任务,也是其城市适应的必经之路。诚然,城市适应是一种状态也是个过程,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异文化的习得与认知,最终形成与异文化环境相适应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的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失地农民子女必须要习得相应的城市文化,并不断的以一个“合格市民”的行为方式来调试自身的行为,最终融入城市。而在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和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不可比拟的推动作用。学校教育是实现人从初级社会化进入次级社会化的高效途径,也是实现社会个性化和个人社会化的必由之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教育,失地农民子女能够在其城市适应的道路上尽快的转变身份,缩短城市适应的路程,并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基于此,本研究将从教育支持的角度去探讨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的问题,以期能够帮助失地农民子女尽快的转变身份,并期望能够给相关教育部门提供些许教育政策上的建议。本文选取在近几年城市化过程中因扩建新区而刚刚大范围征地的W市GX区为例,在以失地农民子女为主要生源的G校展开调查与访谈,选择322名学生作为样本,对其日常生活方式、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身份认同进行了研究调查。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城市化进程对失地农民子女预期社会化以及自身素质提出的要求上,结合相关的理论,构建了研究的整体分析框架,并以此编制了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测试量表。第二部分在明确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困境是一项真命题的基础上,结合问卷及访谈对失地农民子女的城市适应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从乡村生活步入城市生活的场域之中,在生活方式上,失地农民子女尚未形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缺乏公共空间意识,不能很好地维持公共空间的卫生状况,且对未来生活缺乏规划性,对前途感到迷茫;在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方面,失地农民子女倾向于与自己同质的同辈群体进行交流,如与自己有着相同生活体验的同学,且不善于与家长、学校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与陌生人接触过程中则显得不够自信、在日常生活中,较多地关注于自己的事情,较少进行课外活动。最后,失地农民子女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较低,自我身份认同模糊。第叁部分基于第二部分的研究,以社会化理论为指导,研究确定了分析影响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的叁个主要维度:社会、家庭、学校。这叁个纬度对失地农民子女的城市文化适应的影响只要表现在:社会城乡文化差异;家庭教育弱化;学校未承担起促进学生城市适应的主要责任。第四部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城乡文化差异、家庭教育弱化的客观性以及学校教育在承担促进学生预期社会化过程中的先天优势,故着重从从心理关注、文化补偿、反哺教育者这叁个层面提出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支持路径。(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陈太英[7](2016)在《失地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探讨失地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失地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唤起社会对失地农民子女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19名失地农民子女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选取长沙市岳麓区叁所城郊中学150名(有效问卷134份)符合研究要求的被试进行匿名调查,利用中学生五因素人格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失地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总体平均分为2.68,其中56%的被试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22%的被试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有2名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男生在心理健康得分上低于女生,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失地时间越短,对失地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越大;叁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二年级学生;2、失地农民子女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男女生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男生相比女生更多选择积极应对方式;失地农民子女其人格特质的各个维度水平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宜人性、情绪性、开放性、谨慎性、外向性。3、失地农民子女的应对方式、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人格特质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健康。结论:失地农民子女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失地农民子女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失地农民子女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家庭失地时长、学业水平、年级上存在差异;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宜人性、情绪性人格特质;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李瀚[8](2016)在《失地农民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统筹城乡全面推进和城市化率提高,导致失地农民增加,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失地农民的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的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关系到家庭和整个社会,备受社会关注。本研究以失地农民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失地农民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再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入手,分析出失地农民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原因,寻找比较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法。本文主要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选题的缘由、相关概念的界定,整理总结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最后介绍本研究的意义、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对失地农民子女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通过案例、访谈调查以及我在平时工作中的观察,归纳总结失地农民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现状。第叁部分:失地农民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策略建议。从家长自身素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以及社会的支持等几个方面对失地农民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提出策略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7)

张超越[9](2016)在《失地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的快速扩张,城郊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是不可避免的,失地农民的生活状态发生改变,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形势严峻,本文以实地调查为手段,揭示征地对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深远影响,探究解决失地农民子女义务阶段教育问题的对策。(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6年02期)

唐霞[10](2014)在《以“活动”促沟通 达接纳与尊重——浅谈失地农民子女在城市学校的融合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失地农民子女入读城市小学,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城市学生、家长,甚至个别教师的排斥。针对这种现象,学校采取措施,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帮助教师、城市学生及家长与失地农民学生及家长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促进了城市学生与失地农民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建构起融合教育的有效机制,实现了学校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学习(中)》期刊2014年09期)

失地农民子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围绕农村土地征用产生的问题构成了中国社会风险的重要来源。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0)的分析后获得了以下发现:失地家庭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显着低于非失地子女;失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更少,教养方式的要求程度更低;教育支出和要求性教养方式是失地降低青少年学业成绩的中介机制,但教养方式发挥的作用更大;家长找到新工作会显着降低失地对子女学习成绩的负面影响;男孩的学习表现受家庭失地的负面影响更大。农村家庭失地对微观个体的负面影响具有代际传递效应,并且工作状态是影响这一效应是否维续的重要因素。鉴于此,相关的政策设计应聚焦于提高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上,增强其就业能力,从而阻断失地对青少年人力资本的不利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失地农民子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勤.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9

[2].柳建坤,贺光烨.农民失地会影响子女的学业表现吗——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J].教育研究.2019

[3].蔡辉.家校合作背景下在小学数学中融入德育的重要价值——以失地农民子女为例[J].新课程(小学).2018

[4].余敏,蔡辉.基于失地农民子女学校德育教育的家校共育策略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8

[5].陆瞻韫,殷威.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与失地农民的再教育[J].人才资源开发.2016

[6].罗晓红.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的教育支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7].陈太英.失地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8].李瀚.失地农民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9].张超越.失地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

[10].唐霞.以“活动”促沟通达接纳与尊重——浅谈失地农民子女在城市学校的融合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4

标签:;  ;  ;  ;  

失地农民子女论文-王建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