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县农民戏剧论文-江棘

定县农民戏剧论文-江棘

导读:本文包含了定县农民戏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定县秧歌选,熊佛西,戏剧大众化,地方形式

定县农民戏剧论文文献综述

江棘[1](2018)在《“新”“旧”文艺之间的转换轨辙——定县秧歌辑选工作与农民戏剧实验关系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文艺整理与新文艺创制工作的关系问题长期是现代文学与文艺研究中的热点。1930年代《定县秧歌选》的搜集整理工作,被视为中国民俗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并因其"旧文艺"身份,对立于平教会定县戏剧工作的另一重心——熊佛西主持的农民话剧实验。在学界公认后者是汲取了民间文艺资源的成功实践情形下,定县秧歌却似乎成了与之不相交的平行线,这一认识路径带来了双向遮蔽:曾被深切寄予秧歌工作的改造愿望与新民期待由此不彰,同时今天对于定县农民剧实验之民间资源的讨论也丧失了"在地"维度。发掘秧歌工作与农民剧运之间的交集与转换轨辙,有助于我们理解新知识人对民间文艺征用、定义过程中的转变与复杂性;方言声调等地方口头文艺形式与"民族形式"创设之间的紧张;以及在这种紧张之下,不同于"瓶酒思维"的"活用"如何成为可能并影响后人。(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8年12期)

王丛阳[2](2017)在《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中的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熊佛西在二十世纪叁十年代所主持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无疑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贴有“农民”这一标签,它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带有农民本位色彩。然而事实正相反,在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中,原本应当被视为主体的农民却一直处于次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作为领导者的知识分子。在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中,农民与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身份对应着不同的剧场身份:前期是观众与演员,后期是观、演群体与编、导群体。全新的身份体系是由知识分子设定的,在这种新的身份关系中,知识分子掌握着主导权。但这场戏剧运动毕竟是在“文学大众化”背景下展开的,同时又冠以“农民”的名号,而另一方面,作为观众与参与者的农民也对戏剧及实验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农民这一因素也不可小觑。由知识分子领导的“农民戏剧”实验,其名与实的背后便是不同立场的对立与融合,“农民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相互缠绕。无论是戏剧本身还是这场实验,都属于社会活动,都受到政府管控,因此“政府立场”也渗入其中。对这些“立场”的剥离便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本文以《北平晨报·剧刊》《农民》《民间》为基础史料,通过对第一手史料的分析,还原定县“农民戏剧”实验的过程。通过分析戏委会对同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述,去伪存真,探寻戏委会一些行为的真实意图。依照流变过程与体式特点,本文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第一章为第一部分,在此章之中梳理“戏剧系”与“戏委会”间的继承关系,同时对“农村演剧”与“农民戏剧”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以期从血缘上证明“农民戏剧”不可避免的带有知识分子立场。第二、叁、四章为第二部分,依照戏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从理论阐发、剧本写作、演出实践叁方面进行阐述。在戏剧理论部分,首先对戏委会所标榜的“农民性”进行归纳,同时对熊佛西进入定县进行戏剧活动的动机及戏委会所带有的新人文主义色彩、所运用的论争策略加以考察,揭露表层“农民立场”下所隐藏的“知识分子立场”。在剧本写作方面,依照创作、改译与改编这叁种不同的手段,选取叁个特殊的剧本,即版本最多的创作剧本《牛》,经过二次加工的改译剧本《哑妻》及完全意义上的改编剧本《纪念日》,以此证明写作过程中多重力量对剧作家的影响,尤其是农民与知识分子之外的另一因素——政府。在演出实践篇章,力图证明废除幕线这一创新是基于“艺术”并非基于“农民”,而“台上台下打成一片”的互动式演出则是戏剧系时期探索的延续,是西方戏剧影响下的产物。(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6-01)

曾宪章,刘川鄂[3](2013)在《20世纪30年代定县农民戏剧实验的历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熊佛西等改良主义戏剧家在河北定县展开以农民为对象的文艺大众化研究和实验。他们将源自西方且被视为只能登大雅之堂的话剧改造为农民艺术,创作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并符合农民审美趣味的话剧,革新乡村戏剧舞台和表演技艺,探索一整套农民戏剧的新模式,在促进乡村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显示出与"左联"及其他文艺大众化活动有别的新途径。其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对培育当今健康而繁盛的乡村舞台及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某些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3年09期)

刘川鄂[4](2013)在《雅俗夹缝中的另类启蒙——20世纪30年代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1932年初至1937年抗战爆发,熊佛西等戏剧家在河北定县展开以农民为对象的文艺大众化研究和实验。为了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他们创作了符合农民审美趣味的话剧作品,革新乡村戏剧舞台和表演技艺,探索一整套农民戏剧的新模式,追求与其他文艺大众化活动有别的新途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是雅俗夹缝中的另类启蒙,在促进乡村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3年04期)

吴福辉[5](2013)在《熊佛西与河北定县的“农民戏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熊佛西1930年代上半期曾主持过河北定县的"农民戏剧实验"。这表面上让后人有些难于理解的事情,实际是事出有因的。熊佛西一个在西洋学习戏剧的留学生,能成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创始者之一这并不奇怪,可他会在乡村推行话剧的大众化、农民化,就离不开当时中国总体的政治文化环境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农民。通过改变农村、依靠农村来救中国,大概是百年来许多有识之士的共(本文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本报通讯员[6](2009)在《农民写戏农民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昝方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同时还是一个业余剧作家,省戏剧协会、州戏剧协会会员,县文联会员和《姚安花灯》刊物主编。    多年来,他凭着自己对戏剧艺术的执着爱好,利用业余时间,不计任何报酬,长期坚持花灯戏剧创作,长达25年之久,所创作的戏剧作品,屡获(本文来源于《楚雄日报(汉)》期刊2009-01-06)

路璐,谭放,沈庆斌[7](2008)在《定县农民戏剧试验及对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1932-1937年熊佛西领导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试验是一次重要的乡村文化建设尝试,它的时代背景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农村社会经济凋敝、农民积贫积弱的现状,以及当时的中国文化界存在一种"向下看"的大众化潮流。定县农民戏剧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晏阳初所领导的"定县乡村建设试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试验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经典的农民戏剧文本,并极大地调动了定县农民大规模参加话剧演出的热情,在试验中首次出现农民自发建造剧场。从对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看,定县戏剧试验在文化切入途径、跨越文化障碍、"树人"等方面取得丰硕经验。(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孙惠柱,沈亮[8](2001)在《熊佛西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12月,是上海戏剧学院建校55周年,也是学院首任院长熊佛西先生百年诞辰,又适值两卷本《熊佛西戏剧文集》首发,因此,纪念、学习、研究熊佛西,成了此次院庆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与集中话题。众多曾经亲聆熊师教诲的校友和戏剧界同仁,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一致认为,熊先生不仅是一位着名戏剧教育家,更是一位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戏剧理论家、实践家。熊先生的戏剧思想十分丰富,而对熊先生及其戏剧思想的研究,长期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藉《熊佛西戏剧文集》的出版,对熊佛西的研究应该有一个新的深入,而过去那种对于熊先生及其戏剧思想的偏见应该予以纠正。 继本刊2000年第6期纪念与研究熊佛先生的专栏之后,此次发表的这篇文章,原来是孙惠柱先生1990年在美国纽约大学以《定县农民戏剧实验(1932—1937)》为题完成的博士论文之一部分。文章翔实的材料,特别是作者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熊佛西、研究熊佛西戏剧观念和戏剧教育思想的新的思路。我们希望藉此文的发表,能对深入研究熊佛西有一个新的推进,并期望20世纪中国戏剧的修史工作不要再因偏见而无视那些曾长期被忽略的精采篇章。 本文原为英文,后经沈亮译成中文,发表前又由作者对译文作了校改和补充。(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2001年01期)

胡星亮[9](1999)在《农民话剧:汲取民间戏剧的创造──论30年代河北定县“农民戏剧”之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定县农民话剧实验当时即在中国剧坛中引起强烈反响以上海为中心的左翼“戏剧大众化”运动,在其开展之初着重在工人及学生中进行演剧宣传;后来随着运动的深入,直到1936年前后“国防戏剧”时期,戏剧界组织“移动演剧队”深入工厂、学校,尤其是农村和兵营,才纠正左...(本文来源于《戏剧》期刊1999年02期)

定县农民戏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熊佛西在二十世纪叁十年代所主持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无疑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贴有“农民”这一标签,它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带有农民本位色彩。然而事实正相反,在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中,原本应当被视为主体的农民却一直处于次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作为领导者的知识分子。在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中,农民与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身份对应着不同的剧场身份:前期是观众与演员,后期是观、演群体与编、导群体。全新的身份体系是由知识分子设定的,在这种新的身份关系中,知识分子掌握着主导权。但这场戏剧运动毕竟是在“文学大众化”背景下展开的,同时又冠以“农民”的名号,而另一方面,作为观众与参与者的农民也对戏剧及实验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农民这一因素也不可小觑。由知识分子领导的“农民戏剧”实验,其名与实的背后便是不同立场的对立与融合,“农民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相互缠绕。无论是戏剧本身还是这场实验,都属于社会活动,都受到政府管控,因此“政府立场”也渗入其中。对这些“立场”的剥离便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本文以《北平晨报·剧刊》《农民》《民间》为基础史料,通过对第一手史料的分析,还原定县“农民戏剧”实验的过程。通过分析戏委会对同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述,去伪存真,探寻戏委会一些行为的真实意图。依照流变过程与体式特点,本文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第一章为第一部分,在此章之中梳理“戏剧系”与“戏委会”间的继承关系,同时对“农村演剧”与“农民戏剧”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以期从血缘上证明“农民戏剧”不可避免的带有知识分子立场。第二、叁、四章为第二部分,依照戏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从理论阐发、剧本写作、演出实践叁方面进行阐述。在戏剧理论部分,首先对戏委会所标榜的“农民性”进行归纳,同时对熊佛西进入定县进行戏剧活动的动机及戏委会所带有的新人文主义色彩、所运用的论争策略加以考察,揭露表层“农民立场”下所隐藏的“知识分子立场”。在剧本写作方面,依照创作、改译与改编这叁种不同的手段,选取叁个特殊的剧本,即版本最多的创作剧本《牛》,经过二次加工的改译剧本《哑妻》及完全意义上的改编剧本《纪念日》,以此证明写作过程中多重力量对剧作家的影响,尤其是农民与知识分子之外的另一因素——政府。在演出实践篇章,力图证明废除幕线这一创新是基于“艺术”并非基于“农民”,而“台上台下打成一片”的互动式演出则是戏剧系时期探索的延续,是西方戏剧影响下的产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县农民戏剧论文参考文献

[1].江棘.“新”“旧”文艺之间的转换轨辙——定县秧歌辑选工作与农民戏剧实验关系考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

[2].王丛阳.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中的立场[D].河南大学.2017

[3].曾宪章,刘川鄂.20世纪30年代定县农民戏剧实验的历史意义[J].文艺研究.2013

[4].刘川鄂.雅俗夹缝中的另类启蒙——20世纪30年代定县农民戏剧实验[J].文学评论.2013

[5].吴福辉.熊佛西与河北定县的“农民戏剧实验”[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3

[6].本报通讯员.农民写戏农民演[N].楚雄日报(汉).2009

[7].路璐,谭放,沈庆斌.定县农民戏剧试验及对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孙惠柱,沈亮.熊佛西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及其现实意义[J].戏剧艺术.2001

[9].胡星亮.农民话剧:汲取民间戏剧的创造──论30年代河北定县“农民戏剧”之实践[J].戏剧.1999

标签:;  ;  ;  ;  

定县农民戏剧论文-江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