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往论论文-牟珊珊

文明交往论论文-牟珊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明交往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明交往论,高中历史教学,史观教学,历史思维能力

文明交往论论文文献综述

牟珊珊[1](2019)在《文明交往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史观的运用尤为重视。文明史观因其符合时代和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而在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和高考命题中被普遍应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文明史观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存在标签化理解、结论式呈现等问题。本文对文明史观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解析,在阐明其运用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途径和注意问题,以期为深化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观运用提供参考与借鉴。基于此,本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绪论: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缘由,梳理学术界有关文明交往论、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现状,概述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分析归纳文明交往论的基本内涵,为探究文明交往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严谨的理论基础。文明交往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文明交往的形式、目标、基本内容、重要因素、主要环节、总体特点等;人类社会发展的经线和纬线分别是生产力和交往力,交往力是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另一动力;文明自觉是文明交往的自觉,是人类精神在长期的文明交往中渐次觉醒的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论证文明交往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适应课程标准的变化,落实学科能力的要求,迎合高考命题的导向。第二章:从课标、教学、高考叁个角度分析文明史观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通过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发生的新变化、关注历史科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学科功能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原因。第叁章:文明交往论是我国文明史观构建过程中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因而本文在分析文明交往论基本内涵和文明史观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尝试从确定教学立意、整合教材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选择使用史料、高考复习备考、进行教学反思等方面提出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策略,为深化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观运用提出合理实用建议。结语: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情况,提出文明交往论作为史学理论成果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构建常识;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是对已有教学理论的丰富与深化;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时要注意充分考虑学情。重申文明交往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强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文明交往论应注意的问题,总结本文的突破与不足,提出有关文明交往论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潜在领域。(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玉凤[2](2018)在《基于文明交往论探讨警察文化的新时期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警察文化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门。提高警察文化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民警的素质,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新时期的警察文化建设需要将政治建设与警察文化相结合,提高警察文化鲜明特征。想要更好地促进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是关键,警察文化的建设也是促进队伍更好管理的内容,本文将会对警察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探讨警察文化建设的战略。(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8年15期)

李苑[3](2018)在《文明交往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明交往论”是彭树智先生在从事中东史、世界史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深化、逐步成型的一种理论体系研究范式。彭先生汲取了斯宾格勒、汤因比的思想精华在吴于廑先生“整体史观”和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一词的启发下,提出了文明交往论。“文明交往论”是彭先生“文明史观”的核心。文章以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为切入点,结合历史专家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文明交往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说明了将“文明交往论”引入中学历史教学的可行性。重点论述了文明交往论在新课程教材中的体现及其对复习考试的影响,着力探讨在中学中更好地结合文明交往论进行历史教学的方法。文章分析了什么是文明交往论,并阐述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界定文明交往论的适用范围,说明文明交往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别以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为例,初中以课标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为例,高中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为例,结合教学设计具体说明,找出现行教学中有待补充完善的内容,提出改进建议与方法,说明文明交往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冯广宜[4](2016)在《文明交往论与“一带一路”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明交往论强调人类各文明在相互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合作和交流,与习近平主席提出旨在实现平等合作、互通有无、共同繁荣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很好的契合点。文明交往论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武器,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处理好诸多复杂关系和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沿线国家真正地了解中国,更好地做到增信释疑。(本文来源于《科学经济社会》期刊2016年03期)

李茜[5](2015)在《“文明交往论”视域下的中约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约旦作为丝绸之路重要的支点国家,自西汉便与中国有往来,但随后因商路改变等原因,奈伯特商业中心地位不再,两国交往经历长久空白。新中国成立后,两国民间交往开始;1977年两国正式建交,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稳步发展,友好往来不断增加。双方友好关系全面开启,稳定发展,近50年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两国间良好、稳定的关系为实现共赢奠定了基础,为中阿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战略做出了贡献。(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刘海霞[6](2011)在《从文明交往论看警察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明交往论是20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性发现,是伴随着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政治、文化、科技等全球化效应的全球推进,从而形成了人类各民族文明形态的跨国界乃至全球范围的对话和交流。文明交往论将人类文明置于人类社会交往互动和全球化进程的大背景之中,提升了人类文明形态在对话、交流、竞争、碰撞中所形成的全新的内涵形态和发展要求,从而成为20世纪人类思想大爆发以来最重大的历史性发现之一。本文以警察精神为切入点,探讨文明交往论作为一种致力于传播行为方式的系统理论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报业》期刊2011年22期)

王泰[7](2010)在《“文明交往论”与当代中国“外交哲学”构建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外交哲学的构建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理论问题,本文认为任何外交哲学都必须回答如下叁个基本问题:(1)主权国家对于其所依存世界的"总的看法";(2)主权国家对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我"的"总的看法";(3)主权国家对其与当代世界究竟如何互动的"总的看法"。"文明交往论"作为坚持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蕴含着丰富的外交思想,它所包含的"和谐世界论"、"文明自觉论"、"交往文明论"等分析范畴正好对应了上述问题,对我国新时期外交哲学的理论构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罗艺峰[8](2009)在《文明交往论与中国音乐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伟大的2008年即将过去,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百年的民族悲情正在悄然退去,中-西关系,古-今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纠缠了我们一百年的所谓"死结",是不是可以有新的认识?我是相信文明交往论的,因为只有文明交往,人类才有希望,文明才有希望,当然中国音乐学也才有未来。(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09年02期)

吴成[9](2007)在《兰若有花开晚红 积善终期四海同——读《文明交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彭树智先生用儒家学者的眼光,用半生时间完成了《文明交往论》,它体现了一个儒家学者对人之本质的理解,对世界交往文明化的渴求与期盼。在“构建和谐世界”的今天,它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必将有利于促使世界人民去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本文来源于《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蒲瑶,彭树智[10](2006)在《从文明交往论看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的武力扩张相辅相成。然而,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从未涉足过东南亚,伊斯兰教却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之一。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40%、超过2亿是穆斯林。文章以史为基础,指出东南亚的伊斯兰教既有阿拉伯、波斯、印度商人的东进传播,又有郑和下西洋的西进传播。着重运用文明交往理论对伊斯兰教在东南亚传播的原因、载体、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求文明传播的内在规律,深化对文明交往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06年05期)

文明交往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警察文化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门。提高警察文化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民警的素质,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新时期的警察文化建设需要将政治建设与警察文化相结合,提高警察文化鲜明特征。想要更好地促进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是关键,警察文化的建设也是促进队伍更好管理的内容,本文将会对警察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探讨警察文化建设的战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明交往论论文参考文献

[1].牟珊珊.文明交往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2].张玉凤.基于文明交往论探讨警察文化的新时期传播[J].现代交际.2018

[3].李苑.文明交往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8

[4].冯广宜.文明交往论与“一带一路”建设[J].科学经济社会.2016

[5].李茜.“文明交往论”视域下的中约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2015

[6].刘海霞.从文明交往论看警察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传播[J].中国报业.2011

[7].王泰.“文明交往论”与当代中国“外交哲学”构建刍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8].罗艺峰.文明交往论与中国音乐学[J].中国音乐.2009

[9].吴成.兰若有花开晚红积善终期四海同——读《文明交往论》[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10].蒲瑶,彭树智.从文明交往论看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J].人文杂志.2006

标签:;  ;  ;  ;  

文明交往论论文-牟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