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杀虫论文-吴明娟,唐丽萍,赵学凯,黄婷婷,杨健

体外杀虫论文-吴明娟,唐丽萍,赵学凯,黄婷婷,杨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外杀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香茅油,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杀虫作用

体外杀虫论文文献综述

吴明娟,唐丽萍,赵学凯,黄婷婷,杨健[1](2019)在《香茅油对蠕形螨的体外杀虫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香茅油对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的杀虫作用。方法用透明胶纸法和挤压刮拭法收集人体面部蠕形螨并随机分为六个组,观察不同浓度香茅油(50%、25%、12.5%、6.25%、3.125%、1.562 5%)对两种蠕形螨活动度的影响,以及对两种蠕形螨的杀虫效果。结果加香茅油后,蠕形螨活动度变化与药物浓度正相关,但虫体活动加剧时间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P<0.05)。浓度为50%、25%、12.5%、6.25%和3.125%的香茅油分别在0.5、2、4、8和8 h杀死所有的毛囊蠕形螨,当药物浓度降低,杀螨效果也逐渐减弱,同时,毛囊蠕形螨的生存时间变长(P<0.05)。浓度为50%、25%、12.5%、6.25%和3.125%的香茅油分别在0.5、1、2、2和8 h杀灭所有皮脂蠕形螨,当药物浓度降低,杀螨效果也逐渐减弱,皮脂蠕形螨的生存时间延长(P<0.05)。在相同药物浓度和相同的作用时间下,香茅油对皮脂蠕形螨的杀灭效率略高于毛囊蠕形螨。结论香茅油具有杀灭蠕形螨的作用,且对皮脂蠕形螨的作用效果略甚于毛囊蠕形螨。(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冉乾东,张亚鹏,朱佳,潘立,黄艳宏[2](2018)在《多孢节丛孢的分离鉴定及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的体外杀虫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从黑龙江省伊春市采集的厩舍土壤进行食线虫真菌的分离鉴定和体外杀虫效果的研究。采用微玻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分生孢子、孢子梗、捕食结构;利用该真菌的分生孢子对绵羊捻转血矛线虫叁期幼虫(L3)进行体外杀虫试验。结果:本研究所分离的真菌经鉴定为多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superba,SDH063),且该真菌体外平均杀虫率达到了86.82%,具有显着的杀虫效果。(本文来源于《甘肃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2期)

许强,万雪梅,杨学财,蔡葵蒸[3](2018)在《食线虫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的粉剂在不同条件下的体外杀虫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食线虫真菌SDH035分离株的厚垣孢子在环境中发芽后对毛圆科线虫叁期幼虫(L3)的杀虫效果。本研究采用了不同数量的SDH035分离株的厚垣孢子,分别在室温和26℃恒温条件下做体外杀虫试验。结果表明,26℃恒温条件下杀虫效果比室温条件好;并且加入的孢子量越大,杀虫效果也越好;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杀虫效果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甘肃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5期)

赵宇宁,张皓冰[4](2016)在《大叶桉桉叶提取物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体外杀虫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桉叶提取物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活性。方法 2012年1-12月每月24日收集大叶桉成熟叶片,室内自然风干。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等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超声提取。将不同浓度的提取物与原头节孵育72 h,计算虫体死亡率,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_(50))。结果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性状和产率均不同,石油醚提取物为棕黑色油膏状,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分别为墨绿色、乳粉色和乳白色粉末状。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的平均产率分别为4.4%、2.1%、2.3%和2.3%,石油醚提取物的产率最高,其5月份的产率为5.4%。作用浓度为100μg/ml时,各月份桉叶的石油醚与二氯甲烷提取物对原头节的杀灭作用均达到100%;50μg/ml时,石油醚提取物的杀灭作用也基本达到100%,二氯甲烷提取物次之,强于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物。对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提取物作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各月份石油醚提取物对原头节的杀灭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6>3>11>4>2>5>10>8>12>7>1>9,其中6月份提取物的作用最强,LC_(50)为2.577μg/ml,95%置信区间为0.85~6.22μg/ml;各月份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杀灭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11>5>10>4>7>12>6>9>8>2>3>1,其中11月份的作用最强,LC_(50)为21.85μg/ml,95%置信区间为12.38~36.28μg/ml。结论大叶桉桉叶中含有抗细粒棘球蚴的活性成分,值得做进一步的分离、分析和鉴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吴明娟,赵学凯,黄婷婷,王婷,薛斌[5](2015)在《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冬青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体外杀虫作用。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法、挤压刮拭法获取两种人体蠕形螨并随机分组,观察不同浓度冬青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杀灭作用。结果:使用冬青油后,蠕形螨出现活动度变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活动度变化越强(P<0.05),但持续的时间越短;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蠕形螨的死亡率增高,虫体存活时间越短。3.125%的冬青油可在12 h内杀灭两种蠕形螨。结论:冬青油是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蠕形螨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杀螨药物。(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王文波,刘红军,王本敬,周霞,张静[6](2011)在《枞酸钠对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的杀虫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枞酸钠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雄性和雌性成虫的杀灭效果。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5周后肝门静脉灌注法收集雌、雄成虫,体外培养于DMEM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枞酸钠连续培养3d,观察虫体死亡及活力降低情况,并设空白对照组。虫体盐酸卡红染色,观察其损伤情况。采用Bradford标准曲线法测定药物对虫体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在含不同浓度枞酸钠的DMEM培养液中,雄虫及雌虫死亡率与活力降低率显着高于对照组;雄性成虫对枞酸钠的敏感性高于雌性成虫(P均<0.05)。染色结果显示,雄虫虫体肠管膨大,均出现黑色或褐色条带或斑点;雌虫肠管内容物分布不均,部分虫体卵巢形状不规则,着色不均匀。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雄性与雌性虫体的蛋白质含量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均<0.05)。结论枞酸钠具有体外杀灭日本血吸虫成虫的作用,其可能会影响日本血吸虫成虫的蛋白质代谢。(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逯晋忠,李菁菁,张献芳,祁髙富,陈京元[7](2010)在《苏云金芽胞杆菌对云斑天牛杀虫活性的体外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自然界中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成虫的生活状态,建立室内人工饲养及生测方法,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t)的杀虫活性进行测定。将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悬剂涂抹在野蔷薇枝条表面,饲喂云斑天牛成虫,20 d后统计死亡率、体质量变化及产卵数量。在室内测定了80株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活性,通过1次初筛和2次复筛,筛选到1株对云斑天牛成虫有较高致死率的菌株ZQ-51。该菌株处理云斑天牛成虫后平均死亡率为53.33%,平均体质量减少率和平均产卵减少率分别是5.67%和12.48%,与对照差异均极显着。从感染死亡的成虫肠道中重新分离了该菌株,并验证分离的菌株与ZQ-51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和杀虫活性,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可通过云斑天牛取食进入肠道而发挥杀虫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何平,张亚洲,纪刚,董立莎[8](2010)在《抗妇炎糜中间体体外杀虫、抑菌及杀菌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抗妇炎糜中间体(提取物)的体外杀虫、抑菌及杀菌作用。方法:通过本纯中药提取物体外杀虫、抑菌及杀菌的试验,考察其抑菌、杀菌及杀虫效果。结果:抗妇炎糜中间体对阴道毛滴虫虫株的最低致死浓度为3.9~7.8(生药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粪肠球菌、淋病奈瑟菌、阴道加德纳菌及支原体的MIC为1~150(生药mg/ml),MBC(mg/ml)为1~150(生药mg/ml)。结论:抗妇炎糜中间体能显着地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粪肠球菌、淋病奈瑟菌、阴道加德纳菌、支原体、白色念珠菌,对阴道滴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本文来源于《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郭爱疆,吴润,贾万忠,刘斌,闫鸿斌[9](2010)在《猪带绦虫TSOL18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杀虫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目的在于制备抗猪带绦虫TSOL18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单抗对六钩蚴的杀伤作用。采用SephadexG-100纯化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蛋白;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建立能分泌抗TSOL18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通过ELISA迭加试验进行mAb的抗原表位分析;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TSOL18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及腹水效价;采用抗TSOL18单克隆抗体对激活的猪带绦虫六钩蚴进行体外六钩蚴杀伤试验,观察单抗对猪带绦虫六钩蚴活力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12株稳定分泌抗TSOL18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识别2个不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表位的2株单克隆抗体腹水效价分别为1×102、1×106。抗体体外六钩蚴杀伤试验结果证明,在有补体的情况下,多抗和单抗作用6 d后,六钩蚴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表明单抗对六钩蚴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刘元,杨斌,宋志钊,李星宇[10](2009)在《伊维菌素搽剂对兔疥螨和人体蠕形螨的实验治疗和体外杀虫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伊维菌素(IVM)搽剂对兔疥螨和人体蠕形螨的实验治疗和体外杀虫作用。方法:采用家兔感染疥螨和离体试验评价伊维菌素搽剂的杀虫作用。结果:伊维菌素搽剂能杀灭兔体的疥螨,对兔疥螨感染后溃烂、皮疹具有明显的疗效。对离体疥螨和人体蠕形螨也具有显着的杀灭作用,5 h内能全部杀灭虫体。结论:伊维菌素搽剂是一种杀灭疥螨和人体蠕形螨的有效药物。(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体外杀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从黑龙江省伊春市采集的厩舍土壤进行食线虫真菌的分离鉴定和体外杀虫效果的研究。采用微玻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分生孢子、孢子梗、捕食结构;利用该真菌的分生孢子对绵羊捻转血矛线虫叁期幼虫(L3)进行体外杀虫试验。结果:本研究所分离的真菌经鉴定为多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superba,SDH063),且该真菌体外平均杀虫率达到了86.82%,具有显着的杀虫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外杀虫论文参考文献

[1].吴明娟,唐丽萍,赵学凯,黄婷婷,杨健.香茅油对蠕形螨的体外杀虫作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9

[2].冉乾东,张亚鹏,朱佳,潘立,黄艳宏.多孢节丛孢的分离鉴定及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的体外杀虫效果[J].甘肃畜牧兽医.2018

[3].许强,万雪梅,杨学财,蔡葵蒸.食线虫真菌Duddingtoniaflagrans的粉剂在不同条件下的体外杀虫效果[J].甘肃畜牧兽医.2018

[4].赵宇宁,张皓冰.大叶桉桉叶提取物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体外杀虫作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6

[5].吴明娟,赵学凯,黄婷婷,王婷,薛斌.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

[6].王文波,刘红军,王本敬,周霞,张静.枞酸钠对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的杀虫效果[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

[7].逯晋忠,李菁菁,张献芳,祁髙富,陈京元.苏云金芽胞杆菌对云斑天牛杀虫活性的体外检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

[8].何平,张亚洲,纪刚,董立莎.抗妇炎糜中间体体外杀虫、抑菌及杀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

[9].郭爱疆,吴润,贾万忠,刘斌,闫鸿斌.猪带绦虫TSOL18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杀虫作用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0

[10].刘元,杨斌,宋志钊,李星宇.伊维菌素搽剂对兔疥螨和人体蠕形螨的实验治疗和体外杀虫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

标签:;  ;  ;  ;  

体外杀虫论文-吴明娟,唐丽萍,赵学凯,黄婷婷,杨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