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林稳步推进旅游业(论文文献综述)
周迪[1](2021)在《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居民精神层次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追求温饱刚需到寻求精神享受,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审美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其独特性、多样性、异域性等特点迎合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甘肃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大省,其民族文化资源包罗万象,近年来甘肃省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以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碌曲县作为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其在甘肃省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的不可或缺性,经过多年旅游业的发展碌曲县已拥有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但是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资源融合效应还很浅显;再加上民族文化资源的脆弱性和易逝性,亟需探索一条适合碌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结合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综合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首先对碌曲县文旅融合的基础进行整体解读;其次分析碌曲县目前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数据分析的形式来获取居民、商家和旅游者对碌曲县文化旅游的感知;最后旨在通过文化元素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推出实景演艺、民族文化村、“前台、帷幕、后台”、文创纪念品四种模式产品,为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现文化和旅游两者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以上便是碌曲县文旅融合的意义所在。
鲁志琴[2](2021)在《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国内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培育的重要方向,对小镇持久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立足我国国情与特色小镇特点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效果,是当前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亟需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主要从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程、类型及经验,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史进程、动力机制及需求特征,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认为:1、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萌芽形成期,产业融合程度低、配套设施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快速成长期,核心业态较为凸显、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产业链相对健全;成熟稳定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主题特色分化显着、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包括体育健身休闲业引领型、体育用品制造业引领型、康体产业引领型以及体育竞赛表演业引领型四种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类型。2、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包含三个阶段:转型培育阶段,体育元素占比较低、民俗体育项目为主、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探索成型阶段,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链类型多样,利益联结机制缺乏;全面发展阶段,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融合产业逐渐增加,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形成。推动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动力主要来自技术的创新推动、政府的政策引导、市场的需求拉动以及企业间的竞合驱动,四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3、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消费市场需求特征表现为消费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学历普遍较高,脑力劳动者居多,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多数消费者运动休闲意识较强,且认可运动休闲的作用,但对运动休闲项目了解不深;消费者期望通过运动休闲增进健康、放松身心以及增加交流,消费者热衷项目为山地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大多消费者停留时间较短,消费数额较低,以周末短距离个人或家庭出行为主。4、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5类一级指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政府支持条款等18项二级指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政府支持条款、企业数量与投资总额、人才引进数量是政府支持的重要因素,体育产业从业人数、旅游产业从业人数、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及旅游产业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因素,体育产业收入、旅游产业收入、消费者总人数、消费者人均消费是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数量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小镇景区等级、交通便利程度、体育场地资金投入、wifi网络覆盖率是产业融合环境的重要因素。5、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存在三种最具代表性的融合模式。其中,纵向延伸型模式指体育产业链的纵向延长,是体育产业上下游之间的链接融合,主要涉及体育产业自身各行业之间的融合;横向拓展型模式主要是指体育产业链的横向拓宽,即在体育产业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其他产业功能,主要是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共生共荣,创新体育产品和拓展体育市场,满足体育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混合交叉型模式是指体育产业链同时存在纵向延长与横向拓宽,既包括体育产业自身各产业的互补延伸,也包括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功能整合。6、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应加强规划引领,树立融合理念;要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拓宽融合发展渠道;要强化政府引导监督,创新融合发展机制;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培育特色消费市场;要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培育融合型龙头企业;要不断地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环境,提高产品品牌价值;强化风险预警,注重评价管理。
汪方胜[3](2021)在《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研究 ——以西递遗产小镇为例》文中指出特色小镇作为我国新时代以来推进以人为核心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化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是一种能够承载过去、回应现在、对话未来的新兴空间发展模式。旅游型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典型,其兴起是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火热不断发展的,并逐渐成为规划界关注的热点。现阶段,我国旅游型特色小镇主要有风景名胜类、历史文化类、民族风情类、田园生态类、康养度假类以及休闲活动类几种类型,但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物质空间、商业业态以及旅游植入等,忽视了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质。在一些特色小镇中,文化保护和传承贫乏,许多根植于人们记忆和风俗中的原生态文化基因遭到破坏,旅游型特色小镇文化脉络传承面临“碎片化”和“空洞化”的发展困境。根据以上问题,本文尝试突破传统规划设计路径,以地域文化传承与旅游型特色小镇间的耦合与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探讨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路径研究。首先,笔者基于旅游资源属性对旅游型特色小镇进行分类和特征总结,借鉴国内外优秀旅游型特色小镇案例,分析得出“规划统筹是关键”、“文化是灵魂与核心”、“特色产业是根本”和“要素供给是保障”的研究启示。在此基础上,梳理国内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现状,明晰旅游型特色小镇建设短板和发展困境,总结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为优化传统规划路径、促进旅游型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建立研究基础。其次,以文化传承视角为切入点,分析文化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间的耦合和互动关系,剖析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内涵和建设重点,构建形成“多类整合的资源摸底”、“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复合宜居的空间布局”和“以人为本的设施配套”四位一体的规划设计路径。最后,以黟县西递特色小镇为实证研究对象,概括总结西递特色小镇独特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按照“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以及配套设施”的四位一体的规划路径,在文化传承视角下对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路径进行实践演绎,彰显西递特色小镇世界级文化遗产魅力,凸显西递特色小镇设计思路及规划特色,使之达到人、镇、文的共生共荣共享共振。为其他文化缺失和传承乏力的特色小镇良性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提供新的思路。图[23]表[11]参[62]
祖拉亚提·再努拉[4](2020)在《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怀和支持下,新疆各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取得了显着的改善。积极发展乡村文化建设是新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兴疆战略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建设是拓宽广大村民致富之路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时需要科学地挖掘农村潜在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新疆乡村文化建设得到持续性发展前提是引领乡村现代文化,这不仅是建设美丽新疆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对国内外讲好新疆故事、展示和谐新疆形象的有效载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选取以传统文化开发和发展而取得一定成就的新疆托克逊县的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对以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为基础的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托克逊县先进文化与乡村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进行概述。第一部分,对本文中所提到的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建设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体系,为本文提出了具体的理论依据与支撑,对托克逊县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作为调查地点的托克逊县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概述,勾勒出有关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的蓝图。第三部分,以托克逊县为视角,列举出新时期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第四部分,对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进行阐述。第五部分,在我国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适合进一步发展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及建议。总结部分,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张馨文[5](2020)在《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业逐步蓬勃发展起来,这不仅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劳动力问题,还有效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内蒙古地区有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条件,为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目前内蒙古对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处在一种实践远大于理论的阶段、各项目发展良莠不齐的现象。旅游景观的规范化和重视程度等问题亟需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完善。本文通过“理论基础一调研一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五个层次开展研宄、共有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交代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对国内相关研究综述作简要的评述及概括。第二章对乡村旅游景观理论基础溯源做了相关概念的界定。简述了乡村旅游概念方面的主要定义的同时,对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做了解读。旨在在细致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为更好的解决旅游区景观出现的问题做依据。第三章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优秀案例,对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景观方面研究得到启示与借鉴。比如美国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力支持和旅游营销工作即宣传力度、“乌镇戏剧节”的中华文化传承等等。第四章在对内蒙古区域概况做简要介绍后,通过运用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两种方法,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在游客满意度和需求度两个维度做了详尽的调研、其次通过实地调研以两个内蒙古旅游区为例,实地发现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汇总归纳分析发现内蒙古乡村旅游方面独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针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供相对完善合理指导规划和总结。内蒙古是一个天然旅游区,乡村旅游以及农牧业资源丰富,如何更好的发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更系统、完善的把自然人文风光巧妙结合在一起显得尤为重要,对内蒙古乡村旅游区景观进行详细调研发现现存在的问题并做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游客到内蒙古地区旅游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体验;同时应加强内蒙古旅游地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欣赏大自然的美、领略内蒙古草原和石林等奇特景观。
甘超[6](2020)在《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 ——以古丈红石林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贫困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我国在扶贫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大大降低了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是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视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因此,民族地区利用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优质的自然景观开展扶贫旅游是脱贫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红石林镇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一个贫困镇,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域特色比较鲜明的乡镇,境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和优势。近几年实施了旅游扶贫的政策,该镇的贫困人口大大降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旅游致富成效。但是该镇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包括但不限于社区管理职能有限发挥、居民参与无序,旅游扶贫利益分配不合理、当地居民参与热情受挫,社区居民参与不完全、旅游扶贫深度不够,社区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旅游扶贫存在隐患等方面。本研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田野点开展民族学研究,在详细介绍了古丈红石林镇区域沿革、自然地理、民族文化以及贫困状态的具体情况,并且通过深入田野点开展民族学调查的基础上发现,虽然该镇积极发挥社区参与旅游精准扶贫,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和社会成效,但是该社区在旅游扶贫在管理职能实施、利益分配满意度、社区居民参与程度、扶贫主体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加强社区能力建设、拓宽多渠道社区参与、社区居民要参与到扶贫利益的全过程、社区居民作为社会文化主体参与与旅游者的互动等对策,以期能够为扶贫旅游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和参考意见。
姜晗[7](2020)在《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云南省传统景区转型研究 ——以石林风景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型消费需求基本上已经能被满足,居民开始转向服务型消费。消费结构正在经历着升级,包括从原来的传统型向现代性升级,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的升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升级,传统景区所具有的资源优势的吸引力正在不断下降,我国绝大多数的传统旅游景区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旅游消费的升级,让传统景区的运营陷入困境。现在的传统景区大多以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为主,景区内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服务设施老化、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景区整体缺乏专业规划,传统景区大多依赖门票收入,盈利方式单一,收入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让传统景区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全域旅游的提出“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给了传统景区全新的发展模式,各景区如何跟当地产业融合,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景区如何突破门票经济的制约进行转型。传统景区如何转型,转为何型已成为现阶段传统景区发展所面临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石林风景区的现状,以及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利用灰色理论根据石林2010-2018年旅游收入以及游客量的数据,对其未来的收入和游客量进行前景预测,并选取石林县文化产业、住宿业、餐饮业、农业、石林风景区门票收入、导游收入、停车场收入这七个指标与石林县旅游业的综合收入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测算出各产业产值与石林县旅游业收入的关联系数,并根据关联度系数的大小对其进行排序,从而提出石林风景区转型的必要性,最后再通过对旅游者消费模式的偏好、国内外经验的借鉴、灰色关联度分析测算出与旅游业联系密切的产业,从而提出景区转型的对策。论文主要分成了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文章的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部分,由两节构成:第一节主要是文章在撰写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第二节为国内外文献综述,笔者对文章撰写时所需要分析的门票经济、旅游消费升级、传统景区、景区转型升级以及灰色理论在旅游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合整理并做了简要述评。文章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一节是对论文研究所涉及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节是对文章在撰写时所依托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文章第三部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石林县、石林风景区的现状做了一个概述、石林的发展历程以及石林风景区收入状况做了简要分析,另一方面对石林资源优势进行概述分析,包括喀斯特地质资源优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交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石林旅游业发展政府企业所提供的资金条件。文章第四部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石林风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问卷的结果得出石林风景区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加以描述;二是石林风景区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是旅游消费升级也就是游客们的需求发生了质的改变,游客们越来越注重旅游中的体验感、参与感,其次是全域旅游大背景下,景区所在地应结合当地产业实现“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接下来是根据2010—2018年石林风景区的门票收入、游客总量的数据,利用灰色模型对石林风景区未来的旅游收入和游客量进行预测,得知如果继续依赖门票收入石林风景区的旅游收入将持续下降,游客总量也会相应减少。最后是通过灰色关联分析与石林县旅游业发展关联度较高的产业以及关联较低的产业,得出旅游业跟文化产业关联度最高其次是餐饮然后是农业、住宿业,门票收入、导游收入、停车场收入,根据实证分析提出石林转型的必要性。文章第五部分笔者通过对石林风景区的实证分析得出转型对策,包括各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旅游产品的设计、公共服务的提升、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二消产品的增加以及和其他地区其他景区的资源联动,得出门票经济难以为继石林风景区需要从景点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在文章的最后笔者也提出了论文写作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张建玉[8](2020)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景泰县龙湾村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为适应新形势、解决新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可有效带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就业同步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注入活力。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其职能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优化政府职能,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选取甘肃省第一个整村推进、全员参与乡村旅游的示范村——景泰县龙湾村作为案例,提出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的具体措施。文章首先在简要阐述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前提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厘清乡村旅游和地方政府职能的概念及所要运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研究分析奠定基础。其次,探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认为政府在职能履行方面存在角色错位和职能缺位现象,并以景泰县龙湾村为例,经实地调查了解龙湾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乡村旅游发展中当地政府职能发挥情况,指出了当地政府在职能履行中存在的制定发展规划特色不足、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市场监管不到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乡村旅游人才供给匮乏等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政府自身管理、引导和服务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发挥多方力量等方面,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特色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同时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培育专业人才等优化政府职能建议措施,以期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韩淼[9](2019)在《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以乌江风景道路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域旅游和自驾车时代的到来,以及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大力实施,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时代趋势。风景道,作为交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新型旅游功能区、旅游产品和线型旅游目的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风景道必须由一条风景道向着风景道路网发展,与更大区域范围内旅游景区景点、城镇、交通枢纽等连接,实现网络化、多元化、系统化,才能更好实现交通流和旅游流顺畅,促进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和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并释放出强大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目前,学界对风景道路网研究尚属零星,而快速发展的风景道社会实践又亟待理论的指导,因此,对风景道路网进行理论研究,从本质上去把握和理解风景道路网,以指导和推动实践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研究基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将定性分析、定量研究、交叉学科知识应用和软件辅助技能等相结合,系统地对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以及风景道路网布局展开研究,以厘清风景道路网本质属性,为贵州省乌江风景道路网的发展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研究基础、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研究基础。研究基础为论文研究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深刻分析交旅融合发展、风景道发展背景下,提出开展风景道路网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研究价值和意义等;分别对公路网和风景道路网的概念体系、布局方法、节点重要度法布局等进行研究综述,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及贡献,发现研究不足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风景道路网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值得研究探索的方向;确定本文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分别是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构建,以及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研究。一是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构建。目前,风景道路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研究基础上,针对研究不足,立足于旅游学、交通学、景观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视野下,首次系统地构建了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提出了风景道路网概念,界定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风景道路线等;研究了风景道路网要素构成,对构成要素类型、构成原理等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风景道路网节点类型及功能特征,提出风景道路网组合节点,并对风景道路线等级划分、与一般公路关系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在继承传统公路网功能和特征基础上,完善了风景道路网功能和特征;深刻剖析风景道路网形成机理,提出了作用模式;完善了风景道路网布局概念、内容、目标、原则和影响因素等;最后,比较和总结风景道路网与一般公路网的区别与联系。论文从旅游和交通整体视角,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风景道路网内涵和本质属性,从源头厘清风景道路网相关基础理论,为进一步开展风景道路网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研究。风景道路网布局是实现合理构建风景道路网的重要途径。目前,对风景道路网布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泛风景道路网展开,且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研究基础,在系统分析公路网主要布局理论适宜性基础上,提出应用节点重要度法来布局风景道路网,并对此系统地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应用于风景道路网布局的局限性,并提出方法改进思路。其次,构建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从节点重要度指标、节点类别权重和指标权重,以及节点组合等方面构建新模型,是对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的继承、改进和创新;根据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结合风景道路网节点与风景道路线类型及等级的相关性,提出了风景道路网节点层次划分方法。最后,研究了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包括理论布局方案设计以及方案调整两方面,分别是:将路段重要度、空间连通圆与图论最小树理论结合,求解风景道路网最优树,是理论最优布局方案;提出理论布局方案优化调整的关键要点和思路。实证研究。将构建的风景道路网理论、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应用于贵州省乌江风景道路网,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研究区概况,包括自然地理、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社会经济等;其次,构建了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体系;再次,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布局应用于乌江案例,包括选择节点重要度指标和数据,计算节点类别权重和指标权重,计算节点重要度,划分节点层次,以及逐层求解乌江风景道路线重要度最优树,得到路网最优树,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理论布局方案进行调整,最后形成合理的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案。通过将风景道路网理论和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应用于乌江案例,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能够较好地指导风景道路网的建设实践,具有实践应用意义和价值。研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首次提出了风景道路网概念,初步构建了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基础,对风景道路网构成要素、风景道路网节点、风景道路线、功能及特征、形成机理、布局内容、与一般公路网区别与联系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解读和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二是基于风景道路网理论研究,从风景道路网节点体系、节点组合、节点与风景道路线类型及等级的相关性等分析,建立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指标体系、节点类别权重和属性权重,创新构建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
娄亚琴[10](2019)在《河口瑶族自治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旅游消费大众化和常态化日趋明显,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走向一种更深内涵、更高质量、更远目标的模式,因此全域旅游应运而生。随着河口县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河口县经济贸易不断发展,同时旅游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时遇,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河口县也处于如此的历史机遇中,更应该抓住时机发展全域旅游,积极进行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推动当地旅游业的进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推动河口县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将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民生、外交等各领域的发展。本文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为基础,力求通过文献整理、数据采集和调研分析河口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及开发情况、景区管理、县域经济运行情况等方面,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战略中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采用网络爬虫技术抓取互联网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形成景区热度信息排名,再结合网络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总结河口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现状、机遇和挑战,从资源、产品、产业、公共服务和管理这五个方面提出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路径,最后从政府重视、金融支持、旅游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厕所革命”建设、特色旅游宣传、旅游模式创新和县域旅游市场监管等九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二、石林稳步推进旅游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林稳步推进旅游业(论文提纲范文)
(1)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一)三大理论 |
(二)文化与旅游融合机制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基础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发展基础条件 |
一、县域概况 |
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碌曲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
一、碌曲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二、碌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SWOT评价 |
第二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现状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态势分析 |
一、碌曲县文旅融合的重点举措 |
二、碌曲县文旅融合的成效 |
第二节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问题 |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形式单一,产品类型单调 |
二、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 |
三、村民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
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
五、文旅融合发展人才缺乏 |
第三章 碌曲县文化旅游的感知分析 |
第一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居民、商家感知调查 |
一、被调查居民、商家人口特征分析 |
二、家庭收入和旅游的关系 |
三、文化旅游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
四、碌曲居民、商家对文化旅游的感知分析 |
第二节 碌曲县文化旅游中旅游者的感知调查 |
一、被调查旅游者人口特征分析 |
二、旅游者市场定位分析 |
三、旅游者对碌曲印象感知分析 |
四、旅游者对碌曲文旅融合的感知分析 |
第四章 碌曲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建构 |
第一节 区域形象策划TDIS |
一、理念基础(MI) |
二、行为准则(BI) |
三、视觉形象(VI) |
第二节 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构建 |
一、做实做大实景演艺——《最忆是碌曲》 |
二、培植民族文化村 |
三、统筹“前台、帷幕、后台”产品(其他产品融合) |
四、开发推广文创纪念品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一)结论 |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2 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2.1.3 产业融合 |
2.1.4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创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程、类型与经验 |
3.1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 |
3.1.1 萌芽形成期(20 世纪60 年代以前) |
3.1.2 快速成长期(20 世纪60 年代—90 年代) |
3.1.3 成熟稳定期(21 世纪初—至今) |
3.2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类型 |
3.2.1 健身休闲产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2.2 体育用品制造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2.3 康体产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2.4 体育竞赛表演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3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3.3.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3.3.2 围绕主题项目和资源禀赋,培育和完善体育产业链 |
3.3.3 注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
3.3.4 发挥政府支持保障作用,优化产业融合生态系统 |
3.3.5 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深度 |
3.3.6 扎根文化创造与再传承,增强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力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演进动力与需求特征 |
4.1 演进历程分析 |
4.1.1 转型培育阶段(2004 年-2013 年) |
4.1.2 探索成型阶段(2014 年-2016 年) |
4.1.3 全面试点阶段(2017 年-至今) |
4.2 动力机制分析 |
4.2.1 技术创新推动力 |
4.2.2 政策导向支持力 |
4.2.3 消费需求拉动力 |
4.2.4 企业竞合驱动力 |
4.3 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
4.3.1 消费者基本情况分析 |
4.3.2 消费者对运动休闲的认知分析 |
4.3.3 消费者对运动休闲的需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
5.1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
5.1.1 指标的初步选择 |
5.1.2 指标的最终确定 |
5.2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的分析 |
5.3.1 政府支持因素 |
5.3.2 企业竞争与合作因素 |
5.3.3 市场需求因素 |
5.3.4 技术创新因素 |
5.3.5 产业融合环境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6.1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划分 |
6.1.1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分类依据 |
6.1.2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
6.2 纵向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
6.2.1 主要特征 |
6.2.2 融合的契合点 |
6.2.3 适用条件 |
6.2.4 案例分析 |
6.2.5 影响因素评价 |
6.3 横向拓展型融合发展模式 |
6.3.1 主要特征 |
6.3.2 融合的契合点 |
6.3.3 适用条件 |
6.3.4 案例分析 |
6.3.5 影响因素评价 |
6.4 混合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 |
6.4.1 主要特征 |
6.4.2 融合的契合点 |
6.4.3 适用条件 |
6.4.4 案例分析 |
6.4.5 影响因素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促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
7.1 加强规划引领,树立融合发展理念 |
7.1.1 科学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
7.1.2 增强融合发展理念 |
7.2 加强科技创新,拓宽产业融合渠道 |
7.2.1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7.2.2 开辟多渠道商业模式 |
7.3 加强政府引导监督,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
7.3.1 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机制 |
7.3.2 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
7.3.3 建立对外交流常态化机制 |
7.4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培育特色消费市场 |
7.4.1 激发市场消费新需求 |
7.4.2 创新体育产业业态 |
7.4.3 夯实“特色”消费内涵 |
7.5 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培育融合型龙头企业 |
7.5.1 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
7.5.2 促进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
7.5.3 培育当地龙头型企业 |
7.6 优化产业融合环境,提高产品品牌价值 |
7.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7.6.2 强化文化融合意识 |
7.6.3 塑造特色文化品牌 |
7.7 强化风险预警,注重评价管理 |
7.7.1 加强融合风险控制 |
7.7.2 完善融合评价体系 |
7.8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3)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研究 ——以西递遗产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色小镇建设不断推进,产业优势不断呈现 |
1.1.2 文化保护越发重视,文化产业越发突出 |
1.1.3 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旅游形式多种多样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文化传承 |
1.3.2 特色小镇 |
1.3.3 旅游型特色小镇 |
1.4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1.4.1 相关理论基础 |
1.4.2 旅游型特色小镇实践发展研究 |
1.4.3 旅游型特色小镇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类型特征、典型案例及存在问题 |
2.1 旅游型特色小镇类型与特征 |
2.1.1 旅游型特色小镇类型 |
2.1.2 旅游型特色小镇特征 |
2.2 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案例 |
2.3 旅游型特色小镇存在问题 |
2.3.1 地域文化传承缺失,呈现“千镇一面” |
2.3.2 文旅产业发展跟风,内生动力不足 |
2.3.3 重资源开发利用,轻生态环境保护 |
2.3.4 “面子”有余而“里子”不足,设施配套短板突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路径 |
3.1 旅游型特色小镇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
3.1.1 文化传承是彰显小镇特色的“灵魂” |
3.1.2 文化传承是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结构的升级的“助推器” |
3.1.3 传统文化是提升特色小镇建设水平的“动力源泉” |
3.2 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建构思路 |
3.2.1 旅游型特色小镇设计的内在逻辑 |
3.2.2 地域特色的摸底整合 |
3.2.3 城镇产业的文化特质 |
3.2.4 城镇环境的生态宜居 |
3.2.5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
3.3 多类整合的资源摸底 |
3.3.1 详实的现状资源整理 |
3.3.2 地域资源的整合策略 |
3.4 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 |
3.4.1 特色产业的优化培育 |
3.4.2 特色产业链的深化构建 |
3.5 复合宜居的空间布局 |
3.5.1 产业布局塑造空间格局 |
3.5.2 产业业态影响功能分区 |
3.5.3 产城融合塑造宜居环境 |
3.6 以人为本的设施配套 |
3.6.1 联结文旅的交通网络 |
3.6.2 服务文旅的设施供给 |
第四章 黟县西递遗产小镇规划研究 |
4.1 西递遗产小镇资源整合 |
4.1.1 丰富的文化资源 |
4.1.2 良好的生态环境 |
4.2 西递遗产小镇产业发展 |
4.2.1 特色产业遴选 |
4.2.2 产业链构建 |
4.3 西递遗产小镇空间布局 |
4.3.1 富有特色的空间结构 |
4.3.2 产业主导的功能分区 |
4.3.3 凸显文化的风貌景观 |
4.4 西递遗产小镇配套设施 |
4.4.1 多元便捷的交通系统 |
4.4.2 点面结合的公共设施 |
4.4.3 满足需求的基础设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地调查法 |
1.3.2 访谈法 |
1.3.3 文献分析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章 乡村文化与丝绸之路上的古驿道介绍 |
1.1 乡村文化概念界定 |
1.1.1 文化的概念 |
1.1.2 乡村文化的概念 |
1.1.3 乡村文化建设基础——民俗文化 |
1.1.4 乡村文化建设概念 |
1.1.5 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1.2 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1.2.2 我国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战略 |
1.2.3 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体系 |
1.3 托克逊县的自然与社会概况 |
1.3.1 地理坐标上的托克逊县 |
1.3.2 历史坐标上的托克逊县 |
1.3.3 传统文化坐标上的托克逊县 |
第2章 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资源 |
2.1 托克逊县节日民俗文化资源 |
2.1.1 托克逊县节日文化特点 |
2.1.2 杏花节 |
2.1.3 杏子采摘节 |
2.1.4 蔬菜节 |
2.1.5 油菜花节 |
2.1.6 庙会文化节 |
2.1.7 拌面文化节 |
2.2 托克逊县居住文化与风光旅游 |
2.3 饮食民俗---- 馕生产的市场化 |
2.4 文化大院——托克逊县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延伸 |
第3章 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模式 |
3.1 “节日民俗+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
3.1.1 “节日民俗+旅游”模式的理论分析 |
3.1.2 托克逊县“节日民俗+旅游”模式特点 |
3.2 “饮食民俗+产业化”融合发展模式 |
3.2.1 馕生产合作社建设 |
3.2.2 拌面——市场产业基地 |
3.2.3 托克逊红枣加工与饮食产业 |
3.3 托克逊县刺绣+产业化 |
3.4 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发展模式 |
第4章 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成就 |
4.1 加快乡村民俗资源产业化步伐 |
4.2 促进“文化农民”的文化阵地建设 |
4.3 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
4.4 实现农民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性 |
第5章 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
5.1 进一步提高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 |
5.2 加大对乡村民俗文化科学开发的投入力度 |
5.3 深挖特色乡村文化资源,打造更多乡村民俗文化品牌 |
5.4 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部分访谈对象列表 |
附录C 实地调查图片选 |
致谢 |
(5)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5.1 乡村旅游发展进程 |
1.5.2 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乡村旅游区 |
2.1.2 乡村旅游区景观及景观类型 |
2.1.4 游客旅游感知及游客满意度 |
2.2 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相关概念 |
2.2.1 景观规划基础理论 |
2.2.2 景观规划设计内涵 |
2.2.3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第三章 国内外案例分析 |
3.1 国外案例分析 |
3.1.1 美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历 |
3.1.2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
3.2 国内案例分析 |
3.2.1 浙江乌镇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
3.2.2 辽宁营口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调研分析 |
4.1 内蒙古地区区域概况 |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
4.2.1 调查对象与背景 |
4.2.2 满意度调研结果与分析 |
4.2.3 需求度调研结果与分析 |
4.3 实地调查与分析 |
4.3.1 西乌旗游牧部洛景区 |
4.3.2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概况 |
4.3.3 调研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对策与建议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 ——以古丈红石林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 |
二、田野调查 |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古丈红石林镇区域沿革 |
第二节 古丈红石林镇自然地理 |
第三节 古丈红石林镇民族文化 |
一、宗教信仰与仪式活动文化体现 |
二、节日与传统技艺 |
第四节 古丈红石林镇贫困情况 |
第三章 古丈红石林镇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举措与成效 |
第一节 古丈红石林镇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举措 |
一、加快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 |
二、完善旅游配套建设 |
三、做好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
四、大力开发旅游项目 |
第二节 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成效 |
第四章 古丈红石林镇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古丈红石林镇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问题 |
一、社区管理职能力度不够 |
二、旅游扶贫利益分配不合理 |
三、社区居民参与不完全 |
四、社区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 |
第二节 红石林镇社区旅游扶贫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旅游扶贫运营者后续再生要素欠缺 |
二、非建档立卡户漠视旁观离心率加剧 |
三、旅游知识与技能的欠缺 |
四、社会全域助力旅游脱贫体系尚未健全 |
第五章 古丈红石林镇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对策优化 |
第一节 加强社区能力建设 |
一、当地政府有限主导 |
二、推行更好的参与式发展 |
三、加强社区居民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
第二节 社区居民要参与到扶贫利益的全过程 |
一、参与旅游发展决策 |
二、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经营和服务 |
三、参与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分配 |
第三节 拓宽多渠道社区参与 |
一、提高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识 |
二、创设社区参与决策的有效渠道 |
第四节 社区居民作为社会文化主体形式参与旅游者的互动 |
一、要提高旅游社区的可进入性 |
二、提高当地旅游社区的文化宣侍力度 |
三、提高旅游社区的社会文化互动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件A 某某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
(7)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云南省传统景区转型研究 ——以石林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旅游消费升级 |
二、传统景区 |
三、门票经济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二、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四、灰色理论与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三章 石林风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及资源优势分析 |
第一节 石林风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
一、石林县概况 |
二、石林风景区发展历程 |
三、石林风景区收入状况分析 |
第二节 石林风景区旅游发展优势 |
一、旅游资源丰富 |
二、旅游基础条件优越 |
第四章 石林风景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景区转型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基于调查样本的分析 |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调研简况 |
二、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石林风景区现存问题 |
一、观光景区为主导,景区内部吸引力不足 |
二、景区门票价格高,门票收入依赖性强 |
三、景区产品结构单一,内部各景区发展不平衡 |
四、景区产品创新设计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
五、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
六、特色化发展不足,产品融入文化内涵不够 |
第三节 景区转型必要性分析 |
一、旅游消费升级 |
二、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
三、灰色预测模型实证分析 |
四、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 |
五、灰色模型检验结论 |
第五章 石林风景区转型升级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业态创新 |
一、加快文旅融合、提升文化内涵 |
二、加快农旅融合、打造休闲观光农业 |
三、旅游业与服务业的大力融合 |
第二节 结合当地资源特性进行旅游产品设计 |
一、观光旅游类产品 |
二、休闲度假类产品 |
三、文化旅游类产品 |
四、体育旅游类产品 |
五、乡村旅游类产品 |
六、其他支持类产品 |
七、购物商贸类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 |
第三节 加大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
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 |
二、服务设施的完善 |
三、导游服务水平的提升 |
四、强化智慧旅游设施建设 |
第四节 逐步告别门票经济,加强景区之间的战略合作 |
一、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 |
二、增加景区内的二销产品 |
三、推出门票优惠政策,加强景区之间的战略合作 |
第五节 深入挖掘旅游资源、转变景区发展模式 |
一、单一景点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的转变 |
二、观光旅游模式向休闲度假模式的转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石林县传统景区转型发展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8)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景泰县龙湾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 |
2.1.2 地方政府职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市场失灵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3.2.1 政府角色错位 |
3.2.2 政府职能缺位 |
4 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发挥案例分析:以景泰县龙湾村为例 |
4.1 景泰县龙湾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4.1.1 龙湾村概况 |
4.1.2 龙湾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4.2 龙湾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发挥现状 |
4.2.1 规划定位方面 |
4.2.2 发展环境方面 |
4.2.3 宣传营销方面 |
4.2.4 生态保护方面 |
4.3 龙湾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发挥情况调查分析 |
4.3.1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
4.3.2 样本统计 |
4.3.3 调查总结 |
4.4 龙湾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发挥存在不足 |
4.4.1 发展规划特色不足 |
4.4.2 产业扶持力度不足 |
4.4.3 市场监管不到位 |
4.4.4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 |
4.4.5 乡村旅游人才供给匮乏 |
4.5 龙湾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
4.5.1 对乡村旅游发展缺乏基础调研和科学认识 |
4.5.2 行政管理职责不明导致管理错位 |
4.5.3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
4.6 解决龙湾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举措 |
4.6.1 完善乡村旅游规划 |
4.6.2 加强产业扶持力度 |
4.6.3 强化市场监管力度 |
4.6.4 理顺管理体制机制 |
4.6.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 |
4.6.6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 |
5 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措施 |
5.1 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发展布局 |
5.1.1 科学制定乡村旅游规划 |
5.1.2 整合资源优化发展布局 |
5.2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 |
5.2.1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扶持力度 |
5.2.2 优化服务帮助企业分享政策红利 |
5.2.3 拓展合作助推宣传营销 |
5.3 加强综合保障,优化发展环境 |
5.3.1 健全乡村旅游法规和服务标准 |
5.3.2 加强乡村旅游环境保护 |
5.3.3 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
5.4 健全体制机制,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
5.4.1 理清行政管理职权关系 |
5.4.2 引导村民自治组织发挥作用 |
5.4.3 引导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发挥作用 |
5.5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
5.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5.2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
5.5.3 加大社会融资力度 |
5.6 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培育各类专业人才 |
5.6.1 引进和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
5.6.2 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当地乡村旅游从业者关于对景泰县龙湾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发挥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 |
(9)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以乌江风景道路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概念辨析与研究对象 |
1.2.1 概念辨析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公路网相关研究 |
2.1.1 公路网相关概念 |
2.1.2 公路网布局 |
2.1.3 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布局 |
2.2 泛风景道路网相关研究 |
2.2.1 泛风景道路网相关概念 |
2.2.2 泛风景道路网布局 |
2.2.3 泛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布局 |
2.3 研究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风景道相关理论 |
3.2 “点—轴”理论 |
3.3 公路网布局理论 |
3.3.1 四阶段法 |
3.3.2 节点重要度法 |
3.3.3 交通区位法 |
3.4 旅游学相关理论 |
3.4.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3.4.2 旅游设施分类与分级 |
3.4.3 旅游线路相关理论 |
3.5 图论相关理论 |
3.5.1 图与树相关概念 |
3.5.2 相关算法 |
3.6 研究小结 |
4 风景道路网理论构建 |
4.1 概念界定 |
4.2 风景道路网构成 |
4.2.1 构成要素 |
4.2.2 构成原理 |
4.3 风景道路网节点分析 |
4.3.1 节点概述 |
4.3.2 节点组合 |
4.4 风景道路网路线分析 |
4.4.1 路线概述 |
4.4.2 关系分析 |
4.5 风景道路网功能与特征 |
4.5.1 风景道路网功能 |
4.5.2 风景道路网特征 |
4.6 风景道路网形成机理 |
4.6.1 内生动力 |
4.6.2 外生动力 |
4.6.3 作用模式 |
4.7 风景道路网布局 |
4.7.1 布局概念 |
4.7.2 布局目标 |
4.7.3 布局原则 |
4.7.4 影响因素 |
4.8 风景道路网与一般公路网比较 |
4.9 研究小结 |
5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
5.1 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分析 |
5.1.1 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 |
5.1.2 方法局限 |
5.1.3 方法改进 |
5.2 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计算方法构建 |
5.2.1 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指标分析 |
5.2.2 风景道路网节点权重分析 |
5.2.3 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 |
5.3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
5.3.1 节点分层 |
5.3.2 路网布局 |
5.4 研究小结 |
6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发展条件分析 |
6.2.1 自然条件 |
6.2.2 旅游资源条件 |
6.2.3 社会经济分析 |
6.2.4 旅游市场分析 |
6.3 交通分析 |
6.3.1 公路网分析 |
6.3.2 水运分析 |
6.3.3 航空分析 |
6.3.4 铁路分析 |
6.4 乌江风景道路网构建 |
6.4.1 构建目标 |
6.4.2 构建原则 |
6.4.3 路网构建 |
6.5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 |
6.5.1 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分析 |
6.5.2 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计算 |
6.5.3 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 |
6.6 研究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乌江风景道路网专家可信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 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的类别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 C 乌江风景道路网社会经济及交通节点重要度指标数据 |
附录 D 乌江风景道路网旅游资源节点资源价值评分 |
附录 E 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节点重要度指标数据 |
附录 F 乌江风景道路网路段距离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河口瑶族自治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 产业融合理论 |
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4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网络爬虫技术 |
3 河口县基本情况、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基础及建设现状 |
3.1 河口县基本情况 |
3.2 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基础 |
3.3 河口县全域旅游建设现状 |
4 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SWOT分析 |
4.1 优势(S) |
4.2 劣势(W) |
4.3 优势和劣势分析(SW) |
4.4 挑战(O) |
4.5 威胁(T) |
4.6 机遇和威胁分析(OT) |
4.7 SWOT策略分析 |
5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启示 |
5.1 制度标准 |
5.2 石林彝族自治县创建经验 |
5.3 对河口县的创建启示 |
6 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发展路径 |
6.1 基于网络爬虫的景区信息热度探测 |
6.2 基于问卷调查的当地居民态度感知 |
6.3 资源层面境内外优化设计 |
6.4 产品层面全域构建 |
6.5 产业层面全面融合 |
6.6 公共服务设施全域配套 |
6.7 管理层面全力强化 |
7 河口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对策建议 |
7.1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7.2 整合全局要素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
7.3 拓宽基础建设投融资渠道 |
7.4 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要素配套建设 |
7.5 依托跨境经济合作区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 |
7.6 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建设 |
7.7 多种方式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
7.8 大力推进“互联网+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 |
7.9 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不足 |
8.3 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石林稳步推进旅游业(论文参考文献)
- [1]碌曲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D]. 周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鲁志琴. 武汉体育学院, 2021(12)
- [3]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研究 ——以西递遗产小镇为例[D]. 汪方胜.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托克逊县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调查研究[D]. 祖拉亚提·再努拉. 新疆大学, 2020(07)
- [5]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现状研究[D]. 张馨文. 延边大学, 2020(05)
- [6]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 ——以古丈红石林镇为例[D]. 甘超. 吉首大学, 2020(05)
- [7]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云南省传统景区转型研究 ——以石林风景区为例[D]. 姜晗.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8]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景泰县龙湾村为例[D]. 张建玉.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以乌江风景道路网为例[D]. 韩淼.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10]河口瑶族自治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研究[D]. 娄亚琴. 云南大学, 2019(02)
标签:风景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