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撑节点论文-李亚明,李宁,唐柏鉴,张福星

索撑节点论文-李亚明,李宁,唐柏鉴,张福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索撑节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索撑节点,索模型,正交各向异性,数值模拟

索撑节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明,李宁,唐柏鉴,张福星[1](2018)在《索撑节点拉索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尺度建模技术,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预应力撑杆柱模型,将索撑节点处钢丝绳材料属性定义为正交各向异性,对撑杆柱模型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并与钢丝绳材料属性为各向同性的撑杆柱模型屈曲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正交各向异性索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更加符合,可以为结构设计提供更精确的屈曲荷载值.(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李亚明,杨思琦,唐柏鉴,王飞[2](2017)在《两种索撑节点的张弦梁静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索撑节点对张弦梁受力性能的影响,设计了连续式索撑节点和间断连续式索撑节点两榀模型。通过对两榀模型在预应力、跨中集中荷载及不对称集中荷载叁种工况下进行静力试验,从索力损失、拉索伸长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索力损失相比于索力为小量,且索力均随着外部荷载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两种模型的索力大小差不多;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间断连续式索撑节点张弦梁两侧的索力差几乎不变,而连续式索撑节点张弦梁两侧的索力差随外荷载增加而增大;不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连续式索撑节点张弦梁两侧的索力差几乎不变,而间断连续式索撑节点张弦梁两侧的索力差随荷载增加而增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7年12期)

徐旭晨,陈志华,毋英俊,严仁章,刘红波[3](2017)在《弦支穹顶结构滚动索撑节点力学性能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弦支穹顶结构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环索和索撑节点之间的摩擦力会产生可观的预应力损失,并且会导致施工完成后弦支穹顶结构的预应力分布显着偏离设计状态,从而明显削弱弦支穹顶结构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弦支穹顶结构的滚动式索撑节点,并通过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这种新型索撑节点的预应力损失和力学性能.根据试验数据,对比传统的索撑节点发现,新型的索撑节点可以减少预应力损失从21.65%到10.85%.除此之外,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均表明新型索撑节点的力学性能安全合理.因此,在弦支穹顶结构未来的设计中可以推广这种滚动式索撑节点.(本文来源于《空间结构》期刊2017年01期)

张福星[4](2015)在《预应力撑杆柱索撑节点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撑杆柱中通过对拉索施加预应力对中心柱提供侧向支撑,减小中心柱的计算长度,从而达到提高其稳定承载力的目的。索撑节点作为预应力撑杆柱结构体系中的关键部位,对其研究不够充分。针对连续式和间断连续式索撑节点预应力撑杆柱,采用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索撑节点处拉索的摩擦和滑移为重点,提出面面接触正交各向异性索模型和线面接触模型来模拟索撑节点,并基于预应力撑杆柱索撑结构体系进行了索力、等效摩擦力和滑移量等方面的对比,主要研究工作和相应结论如下:(1)连续式和间断连续式预应力撑杆柱试验研究分别对连续式和间断连续式索撑节点预应力撑杆柱进行预应力施加阶段和外荷载施加阶段的试验,并分别对预应力撑杆柱关键部位进行位移增量测量、应变测量和索力测量。预应力施加阶段,连续式和间断连续式预应力撑杆柱索力、中心柱和撑杆应力均随着预应力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两种模型均会产生一定的滑移。外荷载施加阶段,两种预应力撑杆柱索力和撑杆应力均呈线性减小,中心柱应力呈线性增加;对于连续式预应力撑杆柱,相同的外荷载下,预应力越大,滑移量越小;相同的外荷载增量,预应力越小,滑移量增加越多。(2)预应力撑杆柱有限元建模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连续式索撑节点和间断连续式索撑节点预应力撑杆柱进行有限元建模,进行预应力施加阶段和外荷载施加阶段的有限元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索力和应力对比分析,证明:采用beam188单元模拟撑杆和中心柱、用link10单元模拟非实体索、用solid185单元模拟索撑节点各组成部分是正确的;非实体索和实体索的耦合约束,撑杆与索撑节点处的耦合约束是可行的。预应力施加阶段和外荷载施加阶段,连续式和间断连续式预应力撑杆柱索力和中心柱轴力模拟值和试验值变化趋势一致;两个阶段索撑节点处各部分最大应力值出现位置和变化趋势与理论相符合。(3)索撑节点有限元模拟方法在有限元建模论证的基础上,对索撑节点模拟新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采用正交各向异性索模型和线面接触单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不同模型模拟索力、滑移、等效摩擦力和应力方面的效果进行了对比。面面接触正交各向异性索的径向柔性大于面面接触各向同性索。相同的预应力下,面面接触正交各向异性索模型滑移量大于面面接触各向同性索,本文中前者是后者的5~7倍;前者的等效摩擦力大于后者的等效摩擦力。线面接触各向同性索模型模拟效果较差,线面接触正交各向异性索模型模拟相对较好。总体上,面面接触正交各向异性索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对算例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对比分析了异性索模型和同性索模型的屈曲荷载和屈曲模态,说明了异性索模型模拟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4)稳定承载力分析推导了连续式预应力撑杆柱稳定承载力公式,进一步完善了撑杆柱理论体系。列举算例,将连续式撑杆柱稳定承载力理论计算结果、异性索和同性索模型分析结果以及间断式撑杆柱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5-12-23)

罗永峰,王飞,倪建公,许立新[5](2012)在《弦支穹顶索撑节点滑移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精确研究弦支穹顶索撑节点对拉索的约束性能,以某在建的弦支穹顶钢屋盖为例,采用试验方法,对索撑节点的滑移性能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得到了该类节点的失效和破坏模式。提出了滑移力密度的概念,并用于描述此类节点的滑移性能,获得了拉索在节点中的实测静摩擦系数,并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针对节点在张拉后对拉索约束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在节点凹槽内加肋的改进措施,并与未加肋节点的抗滑移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密封套筒与插耳造成了约10%的预应力损失,施工中应进行超张拉以补偿这部分损失。原设计节点的破坏模式为拉索从节点中滑出,并伴随有外包PE的损坏,节点的最大实测滑移力为150kN,滑移力密度为18.3kN/mm,实测拉索与节点间静摩擦系数为0.24,与有限元分析数据吻合。加肋改进节点最大实测滑移力为240kN,实测滑移力密度为26kN/mm,滑移力密度提高了42%,较好地改善了节点对拉索的约束效果,提高了节点的抗滑移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刘学春,张爱林,刘阳军,葛家琪,张国军[6](2012)在《大跨度索穹顶新型索撑节点模型试验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索穹顶结构的刚度是由索系预应力实现的,预应力损失对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而环索与撑杆相连的索撑节点设计与施工是保证环索实现预应力有效传递的关键技术。以内蒙古伊旗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大跨度索穹顶结构工程为背景,研发了引入滑动轴承的新型索撑节点,从本质上改变了节点的受力特性,从而减小摩擦损失。通过分析索撑节点的几何构造,对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采用ANSYS对环索和索撑节点进行带摩擦的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通过模型试验监测数据反算预应力损失,将设计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根据研究结果对索穹顶的索撑节点提出如下建议:索撑节点的加工制作应采用精密加工,确保节点几何尺寸严格满足设计要求;在保证加工制作精度和施工质量的情况下,索撑节点预应力损失设计取值为3%~4%。(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刘阳军,刘学春,张永伟,冯姗,谢伟伟[7](2010)在《索穹顶结构索撑节点设计及节点摩擦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索穹顶结构的刚度是靠索的初始预应力来实现的,预应力损失对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环索与撑杆相连的索撑节点的设计、构造与施工是保证环索实现预应力有效传递的关键技术。引入滑动轴承的新型索撑节点,从本质上改变了节点的受力特性,从而减小了摩擦损失。本文分析了索撑节点的几何构造,对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环索和索撑节点进行了带摩擦的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按经典摩擦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该新型节点有效地减小了摩擦带来的预应力损失。(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7-31)

王树,张国军,张爱林,葛家琪,秦杰[8](2007)在《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索撑节点预应力损失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弦支穹顶结构采用张拉环索的方式施加预应力,环索与撑杆相连的索撑节点的设计、构造与施工是保证环索实现预应力有效传递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了索撑节点的几何构造,对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ANSYS对环索和索撑节点进行了带摩擦的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并通过实际施工监测数据反算了预应力损失,将设计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预应力损失值偏大的原因。对张拉环索的弦支穹顶索撑节点提出如下建议:索撑铸钢节点的加工制作应采用精密加工,确保节点几何尺寸严格满足设计要求;索撑节点构造应进行改进,减小环索张拉时的预应力损失;在加强加工制作精度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情况下,建议索撑节点预应力损失设计取值为5%~6%左右。(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张国军,葛家琪,张爱林,王树[9](2007)在《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索撑节点预应力损失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羽毛球馆弦支穹顶结构采用张拉环向索的方式进行顶应力施工,环索与撑杆相连的索撑节点的设计、构造与施工是保证环索顺利滑动实现预应力有效传递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了索撑节点的几何构造,提出了预应力摩擦损失的理论计算方法。利用 Ansys 对环索和索撑节点进行了带摩擦的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通过实际施工监测数据反算了预应力损失,将设计计算结果与与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预应力损失值偏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该节点的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07-01)

索撑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不同索撑节点对张弦梁受力性能的影响,设计了连续式索撑节点和间断连续式索撑节点两榀模型。通过对两榀模型在预应力、跨中集中荷载及不对称集中荷载叁种工况下进行静力试验,从索力损失、拉索伸长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索力损失相比于索力为小量,且索力均随着外部荷载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两种模型的索力大小差不多;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间断连续式索撑节点张弦梁两侧的索力差几乎不变,而连续式索撑节点张弦梁两侧的索力差随外荷载增加而增大;不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连续式索撑节点张弦梁两侧的索力差几乎不变,而间断连续式索撑节点张弦梁两侧的索力差随荷载增加而增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索撑节点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亚明,李宁,唐柏鉴,张福星.索撑节点拉索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李亚明,杨思琦,唐柏鉴,王飞.两种索撑节点的张弦梁静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7

[3].徐旭晨,陈志华,毋英俊,严仁章,刘红波.弦支穹顶结构滚动索撑节点力学性能研究(英文)[J].空间结构.2017

[4].张福星.预应力撑杆柱索撑节点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

[5].罗永峰,王飞,倪建公,许立新.弦支穹顶索撑节点滑移性能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2

[6].刘学春,张爱林,刘阳军,葛家琪,张国军.大跨度索穹顶新型索撑节点模型试验及性能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2

[7].刘阳军,刘学春,张永伟,冯姗,谢伟伟.索穹顶结构索撑节点设计及节点摩擦力分析[C].第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8].王树,张国军,张爱林,葛家琪,秦杰.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索撑节点预应力损失分析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

[9].张国军,葛家琪,张爱林,王树.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索撑节点预应力损失分析研究[C].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标签:;  ;  ;  ;  

索撑节点论文-李亚明,李宁,唐柏鉴,张福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