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生视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间批评,失落人生,《返老还童》
人生视野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纯[1](2019)在《空间批评视野下《返老还童》中本杰明·巴顿的失落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返老还童》是菲茨杰拉德160部短篇小说中富有奇幻特色的代表作。国内学者对于它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小说与其影片的对比,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主题分析。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叁元辩证法",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叁个空间维度剖析主人公本杰明·巴顿的悲凉人生,探讨其在特定空间下不断追求身份建构的矛盾与冲突,挖掘在冷漠社会的凝视下逐渐失落的美国梦,展现个人的命运与空间的指涉关系。(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柯英[2](2019)在《“反对阐释”视野中的《食人生番二重奏》》一文中研究指出《食人生番二重奏》是苏珊·桑塔格进行视觉艺术实践的起点之作,视觉化地阐发了她"反对阐释"的艺术观。这部影片从作为阐释者的托马斯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他和女朋友英格丽德被阐释对象鲍尔夫妇从肉体到精神所"吞噬"的过程。鲍尔夫妇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吸引着阐释者们参与他们的游戏,但又通过模糊现实和梦境的界限,拒绝单一的、明确的阐释。尽管托马斯和英格丽德都一度迷失了自己,不过在阐释的过程中还是得到了教育和成长的机会。阐释对象等待着一批批的阐释者,其自身不会发生变化,而阐释者却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付君兰,吴冠闻[3](2019)在《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为青少年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8.25”重要指示中,深刻阐述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重大意义,进一步指明了关心下一代工作正确方向,充分肯定了“五老(本文来源于《芜湖日报》期刊2019-01-23)
李峰,温慧敏[4](2019)在《儒家视野下大学生和谐人生环境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对大学生和谐人生环境的建构具有重要启示。当代大学生要以仁为本,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儒家"忠恕"之道待人接物,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刚健有为之精神,勇于担当,个人需要融入社会需要之中,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天人合一"思想,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01期)
钱家荣[5](2018)在《心理健康教育“为人生”的整体视野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孤立、零碎、分裂的处境,就无法有效地实现人的完整、全面、健康、和谐、积极的发展。只有从人的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整体设计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实现"人为"和"为人"的教育统一,促进人的心理全面完整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8年88期)
钮云华,马春华[6](2018)在《以“大科学”教育视野 引领学生智慧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以"智达高远"为校训,以"人本?科技?生活"为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在科学教育实践上,学校以"大科学"教育视野,在科学教育环境建设、科学普惠教育、科学课程建设与实施、科学资源整合、科技项目(活动)等方面全力推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引领学生科学智慧人生。(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8年21期)
王新仓[7](2018)在《拓宽视野方得幸福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语篇导读人生的幸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关注点是什么,即在漫长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生旅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最能吸引我们的东西,还需关注那些未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又是我们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愈发丰富多彩。(本文来源于《疯狂英语(爱英语)》期刊2018年11期)
郭万金,艾冬景[8](2018)在《道学与诗的人生绾结——理学视野下的诗人薛瑄》一文中研究指出理学大儒薛瑄是最早得以从祀孔庙的明代儒者,有"明代醇儒,瑄为第一"的盛誉。这位理学醇儒不仅是程朱道统的典范传人,更是一位颇具性情的诗人。诗歌虽被薛瑄明确定位为以余力游之的余事,然见景而生、因事而感、随时而发的四溢诗情,却使得诗歌成为其立身处世所不可或缺的人生构成,登临游历,同僚酬唱,莫不有诗。平实雅正的诗歌世界成为这位道学夫子的情志寄托,记录着他的心路历程。(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德吉卓玛[9](2018)在《安多藏族女性人生史视野下的游牧文化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现当代安多藏族游牧文化变迁。论文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从措吉的个人生活和经历切入,通过措吉的自我叙述重构她的人生史,从而剖析和发现真实发生在游牧部落中的文化变迁脚步。文章以拉茂达玉部落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一次因新中国国防建设事业而发生的移民事件为突破口,对一位属于拉茂达玉部落部落的“普通”藏族牧区女性的整个生命的经历进行较全面的记录和描述,进一步窥探和了解个体生命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全文以游牧文化为关键词,从她出生于藏族游牧家庭开始,到青年时经历政治搬迁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层面的“游牧”,以及后来奔波的生活逐渐安定和晚年生活的“游牧”。文章围绕措吉老人经历的游牧生活,婚姻和家庭生活,祈福拜佛和转神山圣湖活动展开变迁记录,尝试以女性视角重构拉茂达玉部落近八十年的沧桑巨变,并以此探讨青藏高原游牧部落的现代社会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问题。本文既是研究普通藏族女性人生史的一次尝试,也是通过人生史的研究视角探寻个体经历与之相关联的部落组织之间的变迁,反映安多藏族游牧社会的当代变迁。(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20)
只进霞,张宏勇[10](2018)在《来一场“学习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在新时代,大学生村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主动来一场“学习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改变“被动式学习”“临时性学习”现象,来一次学习观念大洗礼。(本文来源于《云南日报》期刊2018-03-01)
人生视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食人生番二重奏》是苏珊·桑塔格进行视觉艺术实践的起点之作,视觉化地阐发了她"反对阐释"的艺术观。这部影片从作为阐释者的托马斯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他和女朋友英格丽德被阐释对象鲍尔夫妇从肉体到精神所"吞噬"的过程。鲍尔夫妇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吸引着阐释者们参与他们的游戏,但又通过模糊现实和梦境的界限,拒绝单一的、明确的阐释。尽管托马斯和英格丽德都一度迷失了自己,不过在阐释的过程中还是得到了教育和成长的机会。阐释对象等待着一批批的阐释者,其自身不会发生变化,而阐释者却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生视野论文参考文献
[1].王子纯.空间批评视野下《返老还童》中本杰明·巴顿的失落人生[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2].柯英.“反对阐释”视野中的《食人生番二重奏》[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付君兰,吴冠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为青少年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N].芜湖日报.2019
[4].李峰,温慧敏.儒家视野下大学生和谐人生环境的建构[J].长江丛刊.2019
[5].钱家荣.心理健康教育“为人生”的整体视野与建构[J].江苏教育.2018
[6].钮云华,马春华.以“大科学”教育视野引领学生智慧人生[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
[7].王新仓.拓宽视野方得幸福人生[J].疯狂英语(爱英语).2018
[8].郭万金,艾冬景.道学与诗的人生绾结——理学视野下的诗人薛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9].德吉卓玛.安多藏族女性人生史视野下的游牧文化变迁[D].西南大学.2018
[10].只进霞,张宏勇.来一场“学习革命”[N].云南日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