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舞集论文-王慧

云门舞集论文-王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云门舞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云门,林怀民,现代舞,不舍,一丝,古典舞,台下观众,《天鹅湖》,往前走,剧场演出

云门舞集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1](2019)在《林怀民:不让云门舞集成为“博物馆”》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就要退休了,这是云门舞集第一次到南京,我是来向大家问候,同时也是和大家说再见。”12月17日,73岁的着名编舞家林怀民站在江苏大剧院的舞台上,神情轻松地说出了这番话,没有一丝的不舍和失落。但对于台下观众而言,心中却泛起一种难言的伤感,在他们看来,这位(本文来源于《新华日报》期刊2019-12-19)

吕安妮[2](2019)在《生命的轮回往复——谈云门舞集《稻禾》的自然之美》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禾》是云门舞集成立四十年的作品,林怀民在"不惑之年"后再次回归稻米,以稻米的生命轮回喻人的生命历程,充满了自然之美、东方之美、意象之美。(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1期)

晁慧敏[3](2019)在《走进云门舞集之《薪传》——对舞剧《薪传》舞蹈形态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薪传》是第一部以台湾历史为主题的剧场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舞剧《薪传》舞蹈表达中将中西元素相互融合,对于舞蹈动作的选择方面,在现代舞基本技法的基础上,为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突出台湾人民精神面貌,采用大量中国舞元素。林怀民先生的作品《薪传》,将台湾人民艰苦创业的历史用舞蹈的形式充分表达,讴歌台湾人民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砥砺台湾人们对未来充满激情与憧憬。(本文来源于《流行色》期刊2019年09期)

吴少卿[4](2019)在《传统的“当下”,当下的“传统”——浅谈云门舞集2的《十叁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云门舞集2作品《十叁声》分析,阐释传统在当代社会的内涵和层次,以及随着时间的演变传统的不断发展和重新建构,通过舞蹈本体和符号的表征,进一步解释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6期)

张紫靖[5](2019)在《云门舞集《红楼梦》的结构纵深与张力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是云门舞集的早期作品,编导对于复杂的戏剧事件,并非只将文字置换为舞蹈,进行物理事件的转换处理,而是以首尾循环共生结构和人物双生结构廓清了戏剧的繁琐表象,以舞蹈的方式将《红楼梦》骨与血的隐微深度层层递展,故使作品的戏剧张力、视觉心理深度都得到了极力扩展。(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9年07期)

沙丹阳[6](2019)在《国学传统对舞蹈创作的意义——以云门舞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云门舞集是林怀民创办的一个职业舞团,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国学传统文化色彩,完美巧妙地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影响和丰富了世界当代舞蹈。国学传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枚瑰宝,如何让这枚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辉,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将以云门舞集为例,从国学传统文化对舞蹈创作素材提取、对舞蹈创作者和舞者的熏陶、对舞蹈观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叁个大的方面阐述传统国学对舞蹈创作的影响及意义。(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6期)

史红[7](2019)在《林怀民“云门舞集”的舞蹈“别现代”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怀民"云门舞集"无论什么内容,都有自己的视角、理解和表现方式,其中最本质、最关键的红线就是根脉的关系、文化的延续。"云门"舞者训练有自己的体系:"中西杂糅式训练"。从动作维度看,林怀民以"移植"中国元素为手法,讲究动作所透露的中国文化的质感、韵味。从呼吸维度看,林怀民用呼吸推动舞蹈形态的变化,讲究舞者内在气息的运用。林怀民对音乐选择不是外在的符合,而是内在的契合。"云门舞集"舞美可以分为舞台舞美、实景舞美。"环境舞蹈"在演出形式与演出空间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突破,实现了剧场与非剧场的跨界。"云门舞集"的"别现代"特色为多种元素的交混性、多重方面的超越性、多种形态的张力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期刊2019年04期)

蔡岩[8](2019)在《以舞蹈之“术”通往生活之“道”——以台湾“云门舞集舞蹈教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600万学员的"身体学堂"1995年,林怀民设立了一个以少儿为主、可以重新定义舞蹈教育、全年纪全身体参与的教育机构,其初衷是将台湾云门舞集几十年来的创作经验与舞蹈培训经验,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状态,研发出一套新的具有普适性的身体教育教案,在民众与孩子中推广一种全新的舞蹈理念,期待改变民众对于舞蹈的认知。其后,由林怀民、台北艺术大学副校长张中暖、台北艺术大学舞蹈(本文来源于《舞蹈》期刊2019年04期)

张江艳[9](2019)在《上帝视角下的《微尘》——观林怀民云门舞集现代舞团表演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怀民创编、云门舞集现代舞团表演的舞蹈《微尘》,以弥漫于舞台的间浓间淡的烟雾喻示着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绝望后的觉醒,一如食指般"相信未来",方是人类的希望所在。相信"天助自助者"是以上帝视角俯视在无望中挣扎的"微尘"却并不绝望的意义所在。作为一个艺术家,林怀民无论在何种语境下,始终坚守艺术的自由和纯粹,保持了难能可贵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思想性和哲理性为追求的现代舞蹈家需要调和矛盾、适应观众,但观众同样需要被引导、被培养。林怀民创编的《白水》和《微尘》恰好代表了现代舞的两个向度的追求:纯粹的美的享受或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银花[10](2019)在《论舞蹈创编的形象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作品的形象具体感性,体现着一定的情感内容,文化内涵,在舞蹈创编中,多以文学作品为蓝本,林怀民《九歌》就是一部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映射到舞剧当中,林怀民以现代人的视角解读文学作品《九歌》,在现实与神话,当代思想与巫文化及古典文学中相互交融,在舞台上再现诸神,用延绵的诗歌去解构天命与操控,体现了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试着从中国文化内涵的角度解读舞蹈《九歌》中的舞蹈形象塑造,从选材的中国古典文学出发,再谈中国传统肢体的舞蹈语汇,以及中国哲学意蕴的舞台设计和中国传统音乐的选取,从对《九歌》的分析与自身的创编实践中得到舞蹈形象塑造与文化关系的启发与思考。由于舞蹈创编中形象和文化体现的重要性,笔者以林怀民舞剧《九歌》作为参照,对舞蹈创编的形象塑造及文化体现进行探析,通过文学、民俗学、历史学、美术学、舞蹈编导学、舞蹈形态学等角度阅读文献资料及观看影像资料,调查分析,再进行创编实践等,最后总结成文,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照,拓展舞蹈创编发展局面。(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云门舞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稻禾》是云门舞集成立四十年的作品,林怀民在"不惑之年"后再次回归稻米,以稻米的生命轮回喻人的生命历程,充满了自然之美、东方之美、意象之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门舞集论文参考文献

[1].王慧.林怀民:不让云门舞集成为“博物馆”[N].新华日报.2019

[2].吕安妮.生命的轮回往复——谈云门舞集《稻禾》的自然之美[J].中国文艺家.2019

[3].晁慧敏.走进云门舞集之《薪传》——对舞剧《薪传》舞蹈形态初探[J].流行色.2019

[4].吴少卿.传统的“当下”,当下的“传统”——浅谈云门舞集2的《十叁声》[J].传播力研究.2019

[5].张紫靖.云门舞集《红楼梦》的结构纵深与张力扩展[J].四川戏剧.2019

[6].沙丹阳.国学传统对舞蹈创作的意义——以云门舞集为例[J].艺术评鉴.2019

[7].史红.林怀民“云门舞集”的舞蹈“别现代”表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

[8].蔡岩.以舞蹈之“术”通往生活之“道”——以台湾“云门舞集舞蹈教室”为例[J].舞蹈.2019

[9].张江艳.上帝视角下的《微尘》——观林怀民云门舞集现代舞团表演有感[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9

[10].王银花.论舞蹈创编的形象塑造[D].广州大学.2019

标签:;  ;  ;  ;  ;  ;  ;  ;  ;  ;  

云门舞集论文-王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